第五十四回 小英雄阵前斩白马 老将军山下设红灯
且说平南元师曹文豹率领十万精兵,自临平江上船,大小艨艟数千艘,风平浪静,连夜进发。那日到了姑苏交界,探子报说:“腰带山贼头一名小真龙天不怕,分兵攻打州县,沿途抢掠,十分猖獗。二名小蛟龙地不怕带贼兵五千,攻打富阳县。小白龙衡奂攻打新城县。小卧龙巴道昨日带喽兵五千,攻打昌化县去了。”
曹元帅把手一摆,探子退去,吩咐上岸安营,炮响三声,高阜处立下大营。
元帅上帐归坐,众将行已毕,分班站立。曹爷令众将上帐,商议道:。如今山贼分兵攻富阳县等三处,若分兵去救,恐势孤难以成功。大兵去救一处,又恐别处有失。列位将军以为何如?”
众将一齐说道:“某等学疏才浅,惟元帅裁决,我等奉命听遣。”
曹元帅道:“既然如此,列位须齐心努力,方保成功。”
众人齐称遵令。曹爷点头说道:。如今山贼分兵四出,山内一定空虚。本帅亲提大兵,直捣贼巢。山贼必调三处人马回山保护,列位却于中路截杀,本帅再分兵接应,必获全胜。”
众将喜道:“元帅高见不差,我等遵令。”
当下曹爷发令调遣,令先锋单守英带健将十员、三千人马,在富阳附近埋伏。截杀小蛟龙地不怕。左护军马凌云带偏将十员、三千人马,截杀小白龙衡奂,在新城要路等候。右护军罗风鸣在昌化县路等候小卧龙巴道。令王芳、史宏各带人马三千,王芳接应富阳,史宏接应新城。令健将二十员接应昌化。自己率领大兵往腰带山来。离山二十里,看度形势,高阜处安下营寨。早有山寇的探子飞报上山,天不怕亲带二十名头目、三千喽兵下山迎敌。贼阵中一员头目飞马出阵,手举大砍刀,坐下红沙马,来至疆场,耀武扬威,喊声索战。官军中一员健将挺枪跃马出迎,战未数合,大喝一声,刺山贼落马。天不怕大怒,拍马出阵,大叫:“吾来擒你!”
健将迎将上去,战了三合,败归本阵。山寇赶来,官军内两员偏将一齐撒马让过败者,各举兵刃,迎住山贼。天不怕挺丈八皂缨枪,势如骁虎,二将战他不下,败回本阵。山贼大笑,喊叫:“为首的出来送死!”
曹爷一见,心头火起。
拍马摇刀迎上去,用声叱咤骂贼人:“少要猖狂休撒野,本帅前来把你擒!”
强贼搂马抬头看,打量临凡黑虎神。凤翅金盔头上带,斗大朱缨罩顶门。螭头大盖黄金甲,赤锦征袍蟒戏云。勒甲丝条连环扣,镜挂胸前月一轮。弓弯撒袋无穷力,壶中密摆箭梅针。朱红鞘隐龙泉剑,鞭锤梢带后鞍心。乌骓马跑龙分水,偃月钢刀亮似银。又见他唇似涂朱面如玉,剑眉凤目有精神。威风杀气高千丈,先令敌人惧几分。山贼连忙勒住马,小爷闪目看喊人。只见他象鼻盔上朱缨颤,雉尾双飘左右分。紫锦战袍花万朵,黑漆铠甲砌鱼鳞。护心宝镜如秋水,绊甲绦抽虎豹筋。竹节钢鞭掖背后,雕弓利箭紧随身。疙瘩脸上生横肉,凹眼高眉翻嘴唇。黄须满部如金丝,两耳双擎少耳轮。身雄体壮多骁勇,凶容恶貌似瘟神。二人对面通名姓,山贼瞅空下黑心。钢枪一颤分心刺,曹爷招架把刀轮。二马盘旋交上手,强贼奋勇抖精神。枪如怪莽急又快,不离两胁与前心。大战多时无胜败,元戎腹内自沉吟。山贼力大多骁勇,除非用智把他擒。英雄主意安排定,故意迟挨刀不勤。虚比一合朝下败,贼人不舍紧随跟。曹爷听见鸾铃声,他这里回头闪目看贼人。
小爷见他追赶下来,遂将征驹放慢看看相离切近,英雄一带坐骑,往旁一闪,贼人的马收煞不住,就跑至曹爷左边,英雄把偃月刀举了个过顶,大喝:“强贼休走,看刀取你!”
就砍将下来。山寇正跑,见一片寒光照顶门而来,招架不及,说声不好,甩开双镫,一咕噜滚下马来,一个就地十八滚,滚出有二十多步,胆裂魂崩,趴起来往回里飞跑。这里曹元帅一刀下去,砍在黄膘马的后胯,把一匹征驹剁为两断,死在疆场。他那里头目喽兵看的明白,马上步下,如飞似箭,赶来救应。曹爷见贼人逃命心中大怒,将刀一摆,挥动三军,掩杀过来。那些喽兵不能抵挡,好似滚汤泼雪,铁椿敲盆,三千喽兵死了二千有余。直杀的尸横遍野,血染黄沙。宋兵直逼山下,天不怕刚刚逃回山下,放些滚木雷石,雨点一般打将下来。曹爷只得鸣金收兵,回营数点花名,一个也不曾伤损。十分欢喜,摆宴庆功。
且说山寇回到洞中,连夜差人飞报去调二大王地不怕、军师巴道、四御弟衡奂,速撤人马回山,请军师迎敌。那地不怕攻打富阳县正急,忽接了此信,不敢怠慢,连连撤兵回山救应。刚走至半路,只听得一声号炮,尘土飞空,一支人马拦住去路,素罗旗上绣着“大宋平南前部正印先锋单守英”碗大的十三个金字,旗角下一员穿白小将,手提梨花枪,坐骑白龙马,十员健将分为左右,排齐队伍,迎将上来。山寇大怒,催开坐骑,手举铁棍,撞了个对面,照着双印搂头就打。小爷用枪往上一迎,只听当啷一声,虽然把棍搪开,却把小爷的两膀振木,就知山寇力大无穷,只与他战了四五个回合,便拖枪败走。山贼一见哈哈大笑,道:“黄口婴儿能有几合勇战?也敢与大王动手!那里走,看吾擒你!”
遂纵马赶来。双印记得鸾元帅传授他那三路夺命神枪,要在败中取胜,遂把白龙马圈回,凤点头的架势,枪往山贼头顶上一晃。山贼正跑,见敌人骤回马,迎面一枪,连忙一抬头,举棍往上一迎,露出了哽嗓咽喉,小爷把枪一抽,往下一按。
只听哧的一声响,山贼的哽嗓中钢锋。小爷抽回银战杆,死尸跌下马能行。甩掉头盔披散发,手又刨来脚又登。咽喉伤口流贼血,霎时气断赴幽冥。小爷暗念鸾元帅,“多承指教我成功。”
为首的山贼刚落马,怒恼了随征头领二十名。齐撒战马朝上闯,意欲复仇把气平。小爷拧枪迎上去,十名健将纵能行。刀枪并举齐动手,剑戟飞腾各显能。主将疆场斗主将,官兵忿勇战喽兵。这其间喽兵久战多被困,怎当得生力官兵猛又凶。贼首已亡无领袖,众头目虽然交战各耽惊。小豪杰指挥兵将同施勇,贼头目纷纷落马丧残生。正杀之间号炮响,又来了王芳接应的兵。里外夹攻只一阵,半万喽兵死对冲。
那二十名头领早已了帐,那些未杀尽的喽兵一个个下马抛戈,都跪在地下,放声大哭,齐喊道:“且请饶命,情愿投降!”
双印传令封刀,打得胜鼓收兵。
刚走至湘江驿路上,迎见了一支败残的贼兵。原来小白龙衡奂自新城而来,被马凌云截杀一阵,绕道逃命而来。又被双印、王芳迎住厮杀起来。不多时,马凌云带兵赶来,史宏的接应兵也就到了。四员主将、二十员偏将,一万二千人马,把贼众团团围住。衡奂料难取胜,拔剑自刎。生擒头目十六名,喽兵杀其大半,余者尽已投降。四将大喜,押着辎重器械,急急赶赴大营而来。
且说小卧龙巴道刚到了昌化县,还未安营,山中飞报来调,说:“宋兵攻山甚紧,大王爷请军师速速回兵保守山寨要紧。”
巴道闻报大惊,不敢怠慢,急撤了人马。要走正路,恐有埋伏,遂下令人尽啣枚马皆勒口,卷旗息鼓,绕后小路,悄悄回山。自西山口进得去了。罗风鸣等了一日不见动静,曹元帅差流星马探得此信,即调罗风鸣等回营。此时双印、马凌云、王芳、史宏都来交令报功。曹元帅大喜,命将生寇打入囚车,死尸装入木桶,以备回京献捷。将所得之物,分赏诸军,众将功劳写在薄上。杀牛宰马,犒赏三军,摆宴庆功。议定次日攻山。
且说小真龙天不怕因伤了两个寇首,许多喽兵,十分惊惧,遂问计于巴道。巴道说:“如今宋兵势重,主将多谋,料难取胜。死守空山,粮尽必然受困。依臣愚见,浅水非藏龙之所,莫如弃了此山,别图事业。”
天不怕说:“若要走动,宋兵必要追赶,如何是好?”
巴道说:“自然不可使他知觉。将金银辎重打成驼驮,这山空僻处有路,无人知晓。到了西尽头,出了山口,就是百里之外了。日间潜踪,夜晚紧走。越过大岭,连夜速行,渡过泸江,竟投防风洞主金齿猫王,献上地理图,一定收纳,借兵报仇,重整大事。岂不是好?”
天不怕大喜,依计而行。连夜收抬,用木石塞了山口,山头虚设旌旗,缚羊打鼓,暗暗而遁。
次日,曹元帅率众攻山,不见人迹。遂大驱人马,杀进山来。搬开木石,直至洞口,不见一人。正在疑惑,探子来报:“东、西、北边俱无动静,惟南边几条路上有队行人。”
曹爷闻报,连忙传令放火烧山,拔营起寨,随后赶来。差飞报知会各州府县,以便拦截。
且说三贤诸葛城的威远王九千岁,这日正坐殿上,接了曹元帅的报,欲待亲提人马截杀贼寇,怎奈年过衰,恐不是巨寇的对手,万一漏网南遁,勾连蛮王,其害不小。踌躇了一回,忽然想起高公乃久当大敌百战百胜之人,何不与他计较?定有良谋。遂命召来。高公参了王驾,千岁吩咐平身,遂把山寇作乱,被新元帅捣巢,追赶贼人南遁的话告诉高公,向他问计。
高公说:“若依罪臣愚拙见,此贼主意要投蛮。不须迎截别等路,派精兵埋伏沪江北岸边。能征的大将带水手,扮作梢公藏在船。贼人飞不过沪江去,那里擒他反掌间。”
千岁闻言心内喜,点头赞叹五七番:“倒是你久经大敌多才智,运筹谋算甚周全。一则是我手下缺良将,我今老迈又年残。欲令卿去截山寇,切休意懒与辞烦。此贼漏网归苗地,他必然勾连蛮寇起狼烟。这件军情关系大,成功孤必奏朝间。不但将功折旧罪,恩召回朝也不难。”
高公闻言忙拜倒,“谢千岁鸿恩怜念重如山。为国捐躯臣子分,怎敢灰心不向前!罪臣就此泸江去,只用精兵三四千。骁将两员为帮手,藤牌五百数只船。五百步兵弓箭手,灯笼火把备齐全。千岁城中加防守,四门派将紧关严。大科不过三天内,一定生擒巨寇还。”
高公说毕一夕话,九千岁满面含春带笑颜。
“孤久闻卿家用兵如神,必然言能应口。只是无权不能服众,且授卿为镇殿指挥之职,赐卿令箭,有不遵者,即行斩首。”
高公谢恩接令,当殿更衣,案旁设坐。千岁命擂鼓聚将。众将齐至,参驾已毕,王爷当面吩咐了一遍,众将躬身候令。
当下高公挑了六员战将,派四员带兵巡城,四门紧守。又向两员说道:“二位将军各带一千人马,出南门,在榕树坡附近埋伏,且看树上红灯坠地,便是贼人到了那里,向前截杀。他若败走江口,不必追赶,收住阵脚,转向三叠川小路等候截杀他江口败回的残兵便了。违令者斩!”
二将领令而去。高公又令郑安宁带五百弓箭手,扮作船公,在泸江船上等候。又令健卒数名,某处候点信炮,某处如此如此,众将领令而去。高公自带一千马兵,五百藤牌,出城往要路埋伏去了。
且说小真龙天不怕与军帅巴道带着五六千喽卒,陆陆续续渡过岭来。绕着州县,白日藏形,夜晚走些幽僻小路。这日走至榕树坡前,只见高处大树梢头挂着一个偌大的红灯,树上去了一大槐树皮,写着一行碗大的黑字,遂站住观看。只见写的是:“此灯专为捉腰带山逃寇而设,过往军民擅坠此灯者斩!”
天不怕一见,吃了一惊,仓皇之际,不暇他顾,拔剑一挥,线绳两断,忽的一声,红灯落地。巴道着忙,说了个:“大王不好……”
灯已坠地。这一来,被难的忠良复瞻龙章凤表,造逆的狂贼又逢地网天罗。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便晓。
猜你喜欢 张风子·唐圭璋 范梦龙·唐圭璋 卷三·阮阅 第十一出 鹞误·李渔 第五折·王实甫 甲集第九·钱谦益 卷二十·仇兆鳌 提要·吴正子 卷七·陈起 卷二百六十五·曹学佺 卷八·许及之 刘克庄词作鉴赏·佚名 卷八·陈镒 卷七·杨载 饮水词·纳兰性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