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逍遥集一巻 别集类二【宋】

【臣】等谨案逍遥集一巻宋潘阆撰阆大明人晁公武读书志谓其字为逍遥江少虞事实类苑则谓其自号逍遥子少虞説或近是欤太宗时召对赐进士第后坐事亡命真宗捕得之释其罪以为滁州防军阆在宋初去五代余风未逺其诗如秋夕旅舍书懐一篇喜雪一篇间有五代粗旷之习而其他风格孤峭亦尚有晚唐作者之遗苏轼尝称其夏日宿西禅诗又称其题资福院石井诗不在石曼卿苏子美下刘攽中山诗话称其歳暮自桐庐归钱唐诗不减刘长卿事实类苑称其苦吟诗贫居诗峡中闻猿诗哭髙舍人诗寄张咏诗诸佳句刘克庄后村诗话称其客舍诗方回瀛奎律髄称其渭上秋夕闲望诗秋日题琅琊寺诗落叶诗事实类苑又记其在浙江时好事者画为潘阆咏潮图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又记长安许道宁爱其华山诗画为潘阆倒骑驴图一时若王禹偁栁开冦凖宋白林逋诸人皆与赠答盖宋人絶重之也读书志载逍遥诗三巻宋史艺文志则作潘阆集一巻原本久失未详孰是今考永乐大典所载裒而録之编为一巻而逸篇遗句载在他书者亦并采辑以补其阙虽不能如晁氏着録之数而较宋志所载则约畧得其八九矣其古意一首今刻唐诗者皆以为崔国辅作而永乐大典则题阆名疑以传疑亦姑并録之而注其讹异于本题之下焉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蒋氏女·唐圭璋
  北江诗话卷五·洪亮吉
  孔雀东南飞 全文·佚名
  壬子一百五十二首·许南英
  卷一百四十六·徐世昌
  五集卷八十六·乾隆
  卷390 ·佚名
  建康集补钞·管庭芬
  卷十二·杨基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梨园原·黄旛绰
  第一回 是后娘气·蒲松龄
  王舎人诗集巻四·王绂
  甘泉赋译文·扬雄
  卷十·姚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梁章钜

      ◎林玉衡  林玉衡,字似荆,前明举人初文女,诗人林茂之先生(古度)之妹,归倪方伯之孙廷相。七岁即能诗。初文建小楼落成,值雪后月出,楼前梅花盛开,命之吟,应声赋云:“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

  • 第一折·李好古

    (外扮东华仙上,诗云)海东一片晕红霞,三岛齐开烂熳花。秀出紫芝延寿算,逍遥自在乐仙家。贫道乃东华上仙是也。自从无始以来,一心好道,修炼三田,种出黄芽至宝,七返九还,以成大罗神仙,掌判东华妙严之天。为因瑶池会上,金童玉女有思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八十·徐乾学

    元纪二十八【起上章困敦七月尽黓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顺帝至正二十年七月辛酉博啰特穆尔大败贼王士诚于台州 乙丑陈友谅浮梁守将于光等遣人以其县降于江南 乙亥诏博啰特穆尔总领达达罕尔军马为总兵官仍便宜行

  •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五·徐乾学

    宋纪二十五【起柔兆敦牂正月尽彊圉协洽八月凡一年有竒】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徳文眀武定章圣元孝皇帝景徳三年正月辛未始置常平仓先是言事者请扵京东西河北河东陜西江淮两浙每州计戸口多少量留上供钱自千贯至二万贯令转

  • 一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奏覆校尉服色请照曹玺呈进缎样织造摺·佚名

    康熙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谨奏:为遵旨合议事。 本年七月初七日,本府与工部合议具奏,奉员外郎佛保传旨:校尉衣服可否绣制,著查会典,由工部、内务府总管、内工部会议具奏。钦此。查会典并无校尉服色之规定,钦遵圣

  • 永宪录卷二(下)·萧奭龄

    雍正元年秋七月戊寅朔。令嗣后大计军政不在八法者。知县、守备以上。督、抚、提、镇注明考语。报部察议。诏留漕二十万石。贮山东备赈。令在外降革文武官弁案件完结。许赴都察院汇题亲试录用。谕修建天津仓廒。遣官差

  • 守弱学·杜预

    卷一 敬强篇世之强弱,天之常焉。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非敬,爱己矣。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

  •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方会

    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江宁府保宁禅院嗣法小师仁勇编师在筠州九峰山。受疏了披法衣。乃拈起示众云。会么。若也不会。今日无端走入水牯牛队里去也。还知么。筠阳九曲萍实杨岐。乃升座。时有僧出众。师云。渔翁

  • 香港登九莲华山佛教公墓弁言·太虚

    十方佛土,亦复皆空,觅身心世界都不可得,何生养死葬之有!然理性常寂,而事缘恒差别无尽,现通自出神火而化,佛与阿罗诃尚矣。舍利建塔,以作人天福田,本异乎世俗之墓,隋信行禅师,高唱第三阶普法;寂后,其徒多依附师塔而葬,不期形成佛教公

  • 卷第九·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九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八 大方广师子吼经(四纸余) (南男北良)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佛在日月宫中。与九十百千俱胝比丘,无量菩萨俱。遣胜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九·法藏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一将释此文四门同前初释名亦二。先释会名者他化天会约处为名。谓他化作乐具自得受用显非己力。表入地所证真如非由缘造故名也。二品名者。此品名有四种。一别译本名渐备一切智德经。二下文名集一切智

  • 卷第一百八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一行纳息第五之四诸不定彼一切非聪慧无明趣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诸有情类有定有不定。有聪慧

  • 卷第十(月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月字号) 甲子(周景王八年起)壬午(敬王元年)癸亥(周敬王四十一年止) (丙寅)八祖佛陀难提传法伏驮蜜多 佛陀难提。迦摩罗国人。姓瞿昙氏。顶有肉髻。辩捷无碍。初遇婆须蜜。传佛心印。既而领徒行化。至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七·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疏裝大悲像疏示菩薩身,影現婆娑,眾生心量,種種自訛。如千江水,千月隨波,大施、小施,福女、福夫。所以莊嚴手眼,不可無如是之多。裝地藏像疏勝奇賢侄為度母故誦《地藏經》,見聖女救親因緣即發心裝願王聖像,復思:「

  • 日闻录·李翀

    一卷。元末明初李翀撰。书中记有元顺帝至正甲辰 (1364)及至正丙午 (1366) 年间事,距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仅一二年,可知其人已入明。又据书中皆称元为国朝,可知其人为元代遗老,入明以后不仕。书中主要杂记历代故事,间及

  • 辨言·员兴宗

    笔记。南宋员兴宗撰。1卷。兴宗字显道,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官至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以历代经解传注之言有出入于道者,惧其不纯,因约众万之指,示精一之义,随意而订正之,撰为是编。其间采《左传》、《史记》、荀子、刘向

  • 无所希望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象腋经之异译。

  • 阿毗昙五法行经·佚名

    后汉安世高译,一卷。先释四谛,次释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