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回 是后娘气

[西江月]别书劝人孝弟,俱是义正词严,良药苦口吃着难,说来徒取人厌;惟有这本孝贤,唱着解闷闲玩,情真词切韵缠绵,恶煞的人也伤情动念。若是看了说好,大家助毛攒毡,拿着当是《感应篇》,刻来广把人劝;一来积了阴德,二来出能转钱,刻了印板天下传,这宗生意诚善。若是无心抄刻,看了即时送还,不也尽着光为玩,要紧还有一件:词句曾经推敲,编书亦费钻研,闲情闲意须留传,儿孙后日好看。有一等粗俗光棍,拿着随处掀翻,褂子不洗十来年,秽头土脸也看,床上炕上揉搓,尿里屎里估拣,争来夺去济着拳,弄的翻边卷沿。更有一种光棍,借去全不送还,张兄李弟济着传,有无全不挂念,今日正在直隶,明日弄到云南,既溜蛤喇找着难,仔等的连本不见。观者怜存本之难,勿久假而不归也。

诗曰:古往今来万万春,世间能有几贤人?谁知百世千秋下,王祥王览有后身。

我今说一件兄弟贤孝的故事,给那世间的兄弟做个样子。但只是里边挂碍着那做后娘的。我想普天下做后娘的,可也无其大数,其间不好的固多,好的可也不少。我说出这件故事来,那不好的满心里惊,那好的想是也不见怪。这件故事名为慈悲曲。

[一剪梅]世间两种最难当:一是偏房,二是填房。天下恶事几千桩,提起来是后娘,说起来还是后娘。

你看那有刺的就叫做"后娘拄棒",有钩的就叫做"后娘匙子",不壮的就叫做"后娘麻线",尖底的就叫做"后娘罐子":一旦做了后娘,天下之恶皆归焉了。

人心原自不相同,你生的你疼,我生的我疼。后娘冤屈也难明,好也是无情,歹也是无情。

譬如有一个前窝儿,若是打骂起来,人就说是折蹬;若是任凭他做贼当忘八,置之不管,人又说是他亲娘着,他那有不关情的:谓之左右两难。但只是做着后娘,只出上一片好心,就见了玉皇爷爷,也敢抓出心来给他看看;但仔是那做后娘的可又不能哩。诗曰:孩儿一样叫亲娘,叫煞亲娘不气长;试问后娘因何故?不曾亲吃定心汤。

古时有一家人家,屋里有一窝燕子。那小燕子方才抱出,那母燕子被猫咬去。待了二日,那公燕子又合了一个来,依旧打食喂他。那小燕子隔了一日,就一个一个的掉在地下死了。都知不道是甚么缘故,扒开那小燕子嘴,看了看,个个都衔着蒺藜,才知道是后娘使的狡猾。鸟且如此,何况是人。虽然那蒺藜是后娘的罪孽,孝顺是为儿的本等。

诗曰:后娘虽不好,子孝理当然;不过芦花变,焉知闵子贤?

自古以来的孝子,如浚井的帝舜,穿芦花的闵子骞,都是遭着后娘;就是那卧冰的王祥,也是卧了鱼来事奉他后娘。有一篇俚歌为证:

孝子王祥自古传,后娘待他甚难堪:夏天跪在毒日里,隆冬差着下深湾。虽然支使的极暴虐,王祥就做不辞难。他兄弟王览是后娘子,有仁有义的好心田,就是上山打猛虎,也不肯叫他哥哥独当先。家有园中一树李,原是他娘心所欢,就着王祥去看着,风雨损坏打一千。忽然狂风又大雨,王祥抱树哭涟涟。王览来合他同相抱,雨淋风打不敢迁。他娘看见疼了个死,才连王祥都叫还。又罚王祥整夜跪,直撅跪在画帘前。王览跑来一处跪,一陪陪到二更天。母亲睡醒才知道,心中恼恨又哀怜。思量折掇别人子,就是折掇亲生男,从此少把心肠改,王祥以后得安然。当年不遇后娘*(左口右岑),后世那知兄弟贤。

这也是已往的古人,不必细说。本朝就有一个人,可以比那王祥,他兄弟就可以比那王览。你道是谁?这人老子姓张,号是张炳之,原是东昌人。张炳之的老子曾在陕西做生意,住了二十多年,生了一女,就在那里合人家做了亲;后又来了东昌,才生了这张炳之。

[耍孩儿]这一个张炳之,因他姐在陕西,时常往那里做生意。达子虏了媳妇去,又在汉中娶了妻,三回弄出好把戏。他也是命该如此,遭了些生死别离。

他的结发妻是姓王,娶了二年多,遇着达子放抢,掳了去了。他又往陕西去了,他姐姐又给他找了一个媳妇,姓陈,生了一子,名唤张讷。这张讷才四五岁,陈氏又死了。以理论起来,既有了儿,就不娶也可以罢了,可只是打光棍也是难呢。

打光棍实势难,炉少火灶少烟,衣脏袜破鞋儿绽。外边待上三五日,进门好似枯坟坛,塌灰遮满床儿面。站一回无精打采,坐一回少心无肝。

且休讲这光棍子百般的琐碎,万般的凄凉,只有一个孩子叫呱呱的,没了他娘,就只是找他达呀,他叫你东游西转不的。因此张炳之又寻了一个老婆,姓李,撮傀儡子解开包,--这一回才弄出故事来了。

[呀呀油]娶后婆,娶后婆,抱了两窝并一窝,着孩儿叫他娘,指望他合孩子过。娶后婆,前边撇下了个小哥哥,你说是咱的儿,他拿着当拾来的货。

这张炳之娶了这个老婆,实指望给他看着孩子,谁想那李氏的性子极残。因张讷没叫他个娘,就说科子生的,连娘也不叫,还望人养活你么?

不叫娘,不叫娘,又说灰了人心肠,他不叫娘,还望我把孩子来将傍?叫他娘,他又没有好声嗓,哀哀的叫了来,还着人睃不上。

张讷从小聪明孝顺,知道嗔他不叫娘,就来娘长娘短的。李氏又不耐烦,喝的声说:"谁是您娘!"劈头一钴钉,几乎把那孩子头来捶了腔子里去了,嘛的声就叫唤了。李氏越发恼了,一把抓过来,那小腚上打了四十多下子。张炳之老大不忍。

[倒扳桨]惟有后娘最无情,打儿不管轻合重,你满心里无干系,不知达达心里疼;心里疼,待做声,未曾开口笑颜生。

张炳之笑了笑说:"多少打他几下子罢,你就打他真么一些?"炳之叫声我贤婆:小小孩儿知甚么?只该打他三五下,叫他再来好记着;好记着,没奈何,就是打的他忒也多。

张炳之也没敢大嗔,那李氏就是净了包袱的线匠--没零卖,发了纩子了。

骂了一声忘八羔:汤了一汤,你就死声子嚎,还要惯着做达叫,你真是个老杂毛。老杂毛,我把你乜小筋抽一条!

张炳之被老婆骂了一阵,不敢做声了。这孩巴子也不宜量好,当时有他娘在时,越哄越发啕气;今日打了一顿,又见老子受气,从此以后,就是打煞他,他也不敢哭一声了。

[银纽丝]每日清晨起来天儿也么乌,两眼还是眵儿糊;孩子雏,一身营生做不熟,新学着系带子,才学着穿衣服,两顿打的会穿裤。一日吃了两碗冷糊突,没人问声够了没。我的天来咳,数应该来,应该数!

你说四五岁的乜孩子,谁知道穿衣裳来?他娘只是打着他穿,打了几清晨,袄也找着袖了,裤也伸上腿了,指头似的个人,五更里起来,映嗤映嗤的穿把上。叫他在床前站着,待盻子中了饭,都吃停当了,才着他刮那冷眵块吃。若着他亲娘见了,就疼煞了。[怀乡韵]替张讷把娘叫:你只管你死去了,撇下肉儿将谁靠?身上的饥寒自家知道,疼里痒里对着谁学?若着亲娘见一遭,必然叫一声心肝,还带一声娇娇,哎,泪珠儿还要赶点子往下掉。

一日,张讷出去玩的,邻舍家有个周妈妈,见他跛蹻跛蹻的,便问:"这孩子你那里疼呀?"也不做声。妈妈叫他坐下,扳起他那脚来看了看,见那鞋没有底,有半截棘针扎在那脚心里。叹了一声:"咳,我的儿!这是几时签上的来?又喒溃脓了?"从头上拔下个针来,给他拨出来,那棘针就有半指多长。一行给他揉搓,一行叹见他:

[跌落金钱]没娘孩子好可怜,棘针几时把脚签?我儿呀,成了脓来还没人见。又叫一声苦心肝,脚上的鞋底少半边,我儿呀,您爹怎么就看不见?您娘养你四年正,哄着还怕你叫唤,我儿呀,今日死了谁怜念!您娘当日那样贤,撇下了个孩儿交给了天,我儿呀,,一搐搐了勾一半。

妈妈叹了一回,取了他那孩子的一双旧鞋来,给他换上,才叫他去了。不觉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是一年有零,张讷程程瘦了。

[罗江怨]见张讷人人痛伤,都说他家有后娘,孩子折掇的不像样。道上行人笑老张,把乜孩子来交给了个鬼王,瘦的着人看不上。他心里一般的愁肠,又不能做个主张,而不冷腾的,是个甚么像!

人人都说张炳之既没有汉子给那孩子作主,就不该寻后老婆。不论张炳之无有汉仗,就是个好汉子,一个生意人,少在里,多在外,娶了后老婆待了半年,就出去了,家里好歹,他那里知道的?

[叠断桥]孩子可怜,孩子可怜,他达一去不回还;就是长在家,也只是多出了几身汗。往外飞*(外走内真),往外飞*(外走内真),舍了孩子去挣钱;无论他死活,只出上个看不见。

纵然出了门,那心里其实也常挂念。忽然一日从外回来,张讷听说,流水跑来守着。张炳之一眼看见,吃了一惊,说:"哎哟!你有病来么?"张讷说:"我没有病。"张炳之点了点头,也没说嗄。唬了一惊,唬了一惊,尸骇鬼步瘦伶丁;叫了一声我的儿,你怎么像有病?问了一声,问了一声,口里不说心里明;再待一半年,怕丧了小狗的命。

张炳之把行李搬进来,饭也没吃,早放倒头儿睡了。他婆子只当他走乏了,也没理他。

[劈破玉]张炳之放倒身长吁短叹,最不该寻老婆懊悔从前,再一会怕爹儿不得相见。给他找一条逃生的路儿,颠倒寻思了万万千千,溜溜的睡了一整夜,好汉子及到天明宿了眼。

原来这张炳之,他姐姐家是赵家庄,隔着这庄有二里路。他姐夫死了三年,他姐姐在家守寡,为人极有本领。当下张炳之就要送给他养活着,可又不敢明说。

张炳之是一个甚么物,为孩儿想了个颠倒烂熟,有了法还不敢明明的去做。低头又把苦心用,白迷拉眼就弄局。怕的是那脚步儿响来,忽然间儆觉了那胭脂虎。

亏了这一日,那李氏又娩卧了,虽然生了个小厮,张炳之也不甚喜欢。瞧了个空子,把张讷叫了那无人处,说:"你知道您姑家么?"张讷说:"我知道他那庄,他是路东里头一个瓦门楼。"又问他:"能自家去么?"张讷说:"我能自家去。待叫我做嗄的?"他老说:"我看你待会子再死了,你上那里逃生的罢。"那孩子点了点头,扑簌簌掉下泪来,离了老子,徉徜去了。

[清江引]娶一个后婆子不当耍,两条肠子常牵挂,撇下个亲生儿,树坎叉里也括他不下,反过来覆过去,难为煞他爷俩。

猜你喜欢
  卷七百零六·彭定求
  朱涣·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一·曾国藩
  卷之五廨宇·梁章钜
  第八章 云游遇师·屠隆
  第七回 死者无棺卖身市上·佚名
  楔子·佚名
  卷二十四·查慎行
  卷二百二十·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一·陈元龙
  卷四百四十三·陈廷敬
  卷六十·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二·康熙
  韩愈诗鉴赏·佚名
  附录·吴景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志第三十 百官下·沈约

    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郊庙临轩,则一人执麾。《汉百官表》秦曰给事黄门,无员,掌侍从左右,汉因之。汉东京曰给事黄门侍郎,亦无员,掌侍从左右,关通中外,诸王朝见,则引王就坐。应劭曰:“每日莫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

  • 卷七十三·志第二十六·律历六·脱脱

        ◎律历六   ○崇天历   步交会   交终分:二十八万八千一百七十七、秒四千二百七十七。   交终日:二十七、余二千二百四十七、秒四千二百七十七。   交中日:一十三、余六千四百一十八、秒七百三

  • 卷第二百五十九 唐紀七十五·司马光

      起玄黓困敦(壬子),盡閼逢攝提格(甲寅),凡三年。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景福元年(壬子、八九二年)   春,正月,丙寅,赦天下,改元。   鳳翔李茂貞、靜難王行瑜、鎮國韓建、同州王行約、秦州李茂莊五節度使上言:楊守亮容匿叛

  • 卷五十四·毕沅

      ◎宋纪五十四 ∷起昭阳大荒落八月,尽阏逢敦牂十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皇祐五年辽重熙二十二年   八月,丁酉朔,诏:“民诉灾伤而监司不受者,听州军以状闻。”   丁未,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四·乾隆

      宋  髙宗皇帝  【己酉】建炎三年【金关防七年】春正月河北制置使王彦致仕彦以所部兵马付东京留守司而亲率兵趋行在见黄潜善汪伯彦力陈两河忠义延颈以望王师愿因人心大举北伐言辞愤激二人大怒遂请降防免对差充

  • 卷一百七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五月壬辰朔暹罗国王昭禄郡膺山多罗谛剌卒其子三赖波磨剌札的赖遣使柰世贤等告讣且请袭爵诏遣中官郭文往祭其文别遣使赍诏封三赖波磨剌札的赖为暹国王仍赐之素绮素罗白氊然布等物并赐其头目大库等币帛○甲午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九景泰六年三月丙午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命西番净戒寺国师弟劄思巴藏卜袭灌顶弘教翊善国师瞿昙寺完卜班竹儿藏卜袭灌顶广智善国师皆鍚之 诰命△革四川建昌卫龙溪巡检司以巡检王子华言其路僻无盗故

  • 卷之四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十五·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五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二 汉臣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司隶校尉丰之後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袁术署亮从父玄为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

  • 五、宗教·林语堂

    我的宗教信仰之进化,和我离开基督教之长远而艰难的程序,与乎此程序所给我内心许多的苦痛,在此简短的自传中不能认真详述了,只可略说其梗概。我在童时是一个十分热诚的教徒,甚至在圣约翰加入神学院,预备献身为基督教服务的;我

  • 梁御传·令狐德棻

    梁御字善通,祖先是安定人,后来在北部边境当官,于是在武川安家,改姓纥豆陵氏。高祖父俟力提,曾随魏太祖征战,官至扬武将军,封定阳侯。梁御从小爱好学习,举止安详文雅,年纪大一点后,又喜欢骑马射箭。尔朱天光西征时,了解梁御有志气

  • 卷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五光禄寺兼管寺事大臣  【特简无定员】卿满汉各一人少卿满汉各一人掌大内膳羞及燕飨饔饩之需辨其物品以待供馈所属大官署正满汉各一人丞满二人珍羞署正满汉各一人丞满二人良醖署正满

  • 卷三十一·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一宋 陈经 撰梓材【周书】成王周公之命康叔也既以明德愼罚之事作康诰一篇矣又以禁酒一事作酒诰一篇然治道必至于粉饰润色之然后可以悠久故梓材一篇专言教化譬之

  • 卷三·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三     明 王樵 撰大禹谟孔氏曰禹称大大其功谟谋也○许氏曰三谟皆陈于帝舜之前乃舜典之别篇禹谟自格汝禹以下舜晚年事以禹王天下故在臯益之前○呉才老谓此书不专为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上·道宣

      明律下 正传六 附见五。   唐京师弘福寺释智首传一。   唐京师普光寺释慧琎传二(满德 真懿 善智 敬道)   唐相州日光寺释法砺传三。   唐京师普光寺释玄琬传四。   唐蒲州仁寿寺释慧萧传五。   

  • 祝印度佛教的复兴·太虚

    ──二十九年一月在加尔各打摩诃菩提会欢迎会讲──主席、各位法师、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昨天刚入大圣释迦牟尼佛的故土,今天就承继承释迦遗志的摩诃菩提会,邀集许多高贵的士女,招侍本人所率佛教访问团,这种盛情,曷胜欣感

  •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十·佚名

      南无利慧佛 南无海得佛 南无梵相佛 南无月盖佛 南无多炎佛 南无违蓝王佛 南无智称佛 南无觉相佛 南无功德光佛 南无声流布佛 南无满月佛 南无花光佛 南无花胜佛 南无善成王佛 南无灯王佛 南无电光

  • 鬻婴提要说·张振鋆

    儿科著作。清张筱衫辑。一卷。筱衫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医家。辑有《厘正按摩要义》、《痧喉正义》、《鬻婴提要说》合为《述古斋医书三种》。撰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集群书奥旨,采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