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奏覆校尉服色请照曹玺呈进缎样织造摺

康熙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谨奏:为遵旨合议事。 

本年七月初七日,本府与工部合议具奏,奉员外郎佛保传旨:校尉衣服可否绣制,著查会典,由工部、内务府总管、内工部会议具奏。钦此。查会典并无校尉服色之规定,钦遵圣旨,臣等会议斟酌议得:会典内既无校尉服色之规定,今将绣制粗略估计,不算匠役工钱,若绣制上好红缎,连缝工需银四两馀;若绣制次等红缎,需银三两六钱馀。现在江宁织缎一件用银七两八分,杭州织缎一件用银六两九钱八分。今将绣制所出价格与现在织出之银发相比,估计只用钱粮半数有馀。虽用半份多钱粮,但主上掌执事、抬轿校尉原来既无穿绣衣之处,若绣制两千件衣服,亦难得到同类之缎匹。今既值钱粮缺少之际,若以次等缎织成颜色好、花样鲜明者,似于节省钱粮亦可有益。如此,特请咨行江宁、杭州织造官员,命将做校尉服色之红缎,织成与二两五钱、三两、四两、五两此四等衣服各一件之价钱相等而颜色好、花样鲜明者,从速送来,俟送到时查看定议奏闻等因具奏。奉旨:依议。钦此钦遵。并已咨行江宁、杭州织造官员。 

今管理江宁织造.郎中曹玺呈称:从前织送校尉服色之缎,丝密并有横花四个,缎底亦有花,今经仔细计算,减去丝及花框之绒,改为横花三个,缎底无花。织成五两之缎一件,三两八钱三分之缎一件,三两五钱四分之绸地一件,二两五钱二分之绢地一件,将此四种缎样送去呈阅等语。管理杭州织造.郎中金毓芝呈称:将织成横花三个、缎底无花之五两缎一件,三两八钱五分之缎一件,三两五钱之绸地一件,二两五钱之绢地一件,将此四种缎样送去呈阅等语。 

将此,由臣等会议得:将曹玺、金毓芝送来呈阅之各四种缎样分别查看,绸地可用为銮舆服色。金毓芝送阅所织之绸地,每件称三两五钱,而曹玺送阅所织之绸地,每件称三两五钱四分。但曹玺送阅所织之绸地,比金毓芝送阅所织之绸地颜色好,因此将此缎样交与江宁、杭州织造官员,定价为三两五钱四分,依照曹玺送阅所织之绸地缎样之颜色同样织造等由。为此,谨奏请旨。等因。 

内务府总管.加一级臣嘎噜,内务府总管.加一级.降二级.又降四级.加一级臣海拉逊,内工部郎中.加二级.降二级臣郭里,员外郎.加一级臣佛保,经筵讲官.工部尚书.加一级臣陈数(岂文)永具奏。 

本日奉旨:又将绸地给抬轿校尉,将绢地给掌执事校尉做衣服。校射服色,既属工部之事,著交工部,并著尔等合议具奏。钦此。 

[译自内务府满文奏销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王祥(王览) 郑冲 何曾(何劭 何遵) 石苞(石崇 欧阳健 孙铄)·房玄龄
  卷四十八 漢紀四十·司马光
  卷三前赵录三·崔鸿
  卷第十七·徐鼒
  卷之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三·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十六·廖道南
  八六五 大学士英廉奏复核各省应行抽毁各书情形并开单行知各省遵办折·佚名
  卷十四·胡一桂
  卷七·张守节
  江式传·魏收
  晋纪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401)·司马光
  卷五十四·雍正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二·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九十二    宋 陈起 编葛起耕桧庭吟稿 春怀 过了花朝日渐迟相将又是禁烟时寒留柳叶凄迷处春在梨花寂寞枝牛角横书孤壮志鹿门采药误幽期自怜白髪成何事说与啼莺未必知 姑苏怀古 阖庐城下

  • 卷三十三·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三嘉善曹庭栋编无怀小集葛天民字无怀山阴人好学攻诗忽祝发为僧更名义铦字朴翁其后仍返初服隐居钱唐湖上足不入城市日惟吟咏自乐有侍姬二曰如梦如幻赵紫芝诗所谓此老无尘事双姝亦道情是也

  • ●卷第十一·胡三省

    【汉纪三】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凡三年。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公元前二零二年)①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徐广曰:固陵在阳夏。晋灼曰:即固始县。余据班志,固始与阳夏为两县,皆属淮阳国。刘昭志:陈国阳夏县有固陵聚。括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五·杨士奇

    宣德元年三月乙未朔顺天府官引京城坊厢长老人入见 上谕之曰京师五方之民杂居习尚不同不易治朝廷供亿百需以其便近多所责办视外郡尤烦劳皆朕所悉今嗣承 祖宗大统期与海内相安于无事矧京师乎尔为民者胥相训告勤务本业孝

  •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一月。丁卯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巳。谕大学士等曰、故大学士熊赐履、除另议赐恤外其令礼部派满汉司官各一员、前往临视其丧。并给恤银一千两。  ○庚午。内阁学士达寿、以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绎史卷一百五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律吕通考尔雅律谓之分【○郭璞注云律管可以分气】 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征谓之迭羽谓之栁【○郭璞注云此五音之别名其义未详】史记书曰七正二十八舍律歴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孰万物也舍

  • 李叔同年谱(1)·李叔同

    一八八零年十月二十三日(农历庚辰年九月二十日)辰时,出生于天津河东区地藏庵前陆家胡同二号一名门望族家庭。取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一说山西洪洞。父李世珍,字筱楼,与李鸿章、吴汝纶为会试同年,中进士后曾任吏部主

  • 张昭传·姚思廉

    张昭字德明,吴郡吴人。他幼时至孝,恭谨地孝养侍奉父母,毫无违乱之言行。父亲张赺,常患消渴症,嗜好鲜鱼,张昭便自制网捕鱼,朝夕供给,其弟张乾,字玄明,聪敏博学,性情也纯厚。父亲离世后,兄弟俩不穿绵帛,不食盐醋,每天只吃一升麦粥度日

  • 陈慧纪传·姚思廉

    陈慧纪字元方,是高祖的从孙。读过经史一类的书籍,自负有才而任性。高祖平侯景时,陈慧纪跟随。不久配给他兵马。侯景被平定,又跟随高祖征讨杜龛。任贞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高祖称帝,受封为宜黄县侯,封邑五百户,任黄门侍郎。

  • 姜师度传·刘昫

    姜师度,魏人。应明经科试中举。神龙初(705),升任易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为河北道监察兼支度营田使。师度勤于政务,又有灵活巧妙的主意办法,很了解挖沟筑渠的好处。开始时他在蓟丘(今北京德胜门外)北面挖沟灌水成为沟壑,以防备

  • 易经·说卦传·第八章·佚名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 杂篇·外物第二十六·庄子

    [题解]《外物》以篇首二字名篇。这种名篇之法也是先秦古籍中常见的。如《商君书》的《靳令》篇则取“靳令则治不留”的篇首二字名篇。《管子》的《禁藏》篇篇名亦取“禁藏于胸胁之内”篇首的“禁藏”

  • 道行经持品第八·佚名

    释提桓因作是念。其闻般若波罗蜜者,皆过去佛时人。何况学持讽诵。学持讽诵已如教住者,是人前世供养若干佛已,今复闻深般若波罗蜜。学持讽诵如教祝其人从过去佛时问事已,是善男子善女人为更见过去三耶三佛。从闻深般若波罗

  • 宗镜录卷第十三·延寿

    夫前已明一心理事无碍。今约周遍含容观中事事无碍者。如法界观序云。使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然后一多无碍。大小相含。则能施为隐显。神用不测矣。乃至欲使学人。冥此境于自心。

  • 维摩义记卷第二(末)·慧远

    次告罗睺令往问疾。对前八人明行修法。此对罗睺明其发心出家之法。罗睺佛子此名覆障亦云不放。在母胎中六年不出。故名覆障及不放矣。何故处胎六年不出。以宿缘故。缘如经说。本曾为王。沙门求见六日不看。故得此报。

  • 卷第一百九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念住纳息第一之六尔时世尊说此语已便入初静虑。次第乃至入灭尽定。时尊者阿难则问尊者阿泥律陀言。世尊今者已般涅槃耶。答言未也。

  • 八宅明镜·杨筠松

    《八宅明镜》作者是唐代杨筠松,撰者是清代箬冠道人。该书是一部专论阳宅的堪舆名著。“八宅派”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在阳宅堪舆中独占鳌头,被尊为风水堪舆的正宗。中国古代有众多的风水流派,八宅派之所以能够独领风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