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闰二十出 闲话

◎甲申七月

(内鸣金擂鼓呐喊介)

(外扮老官人,白巾麻衣背包裹急上)戎马消何日,乾坤剩此身;白头江上客,红泪自沾巾。(立住大哭介)

(小生扮山人背行李上)日淡村烟起,江寒雨气来。

(丑扮贾客背行李上)年年经过路,离乱使人猜。

(小生见丑介)请了,我们都是上南京的,天色将晚,快些趱行。

(丑)正是兵荒马乱,江路难行,大家作伴才好。

(指外介)那个老者为何立住了脚,只顾啼哭?

(小生问外介)老兄想是走错了路,失迷什么亲人了。

(外摇手介)不是,不是。俺是从北京下来的,行到河南,遇着高杰兵马,受了无限惊恐。刚得逃生,渡过江来,看见满路都是逃生奔命之人,不觉伤心恸哭几声。(掩泪介)

(小生)原来如此,可怜,可叹!

(丑)既是北京下来的,俺正要问问近日的消息,何不同宿村店,大家谈谈。

(外)甚妙,我老腿无力,也要早歇哩。

(小生指介)这座村店稍有墙壁,就此同宿了罢。

(让介)请进。

(同入介)

(外仰看介)好一架豆棚。

(小生)大家放下行李,便坐这豆棚之下,促膝闲话也好。

(同放行李,坐介)

(副净扮店主人上)村店新泥壁,田家老瓦盆。

(问介)众位客官,还用晚饭么?

(众)不消了。

(小生)烦你买壶酒来,削瓜剥豆,我与二位解解困乏罢。

(外向小生介)怎好取扰?

(丑向外介)四海兄弟,却也无妨;待用完此酒,咱两个再回敬他。

(副净取酒、菜上)

(三人对饮介)

(外问介)方才都是路遇,不曾请教尊姓大号,要到南京有何贵干?

(小生)在下姓蓝名瑛,字田叔,是西湖画士,特到南京访友的。

(丑)在下是蔡益所,世代南京书客,才从江浦索债回来的。

(问外介)老兄是从北京下来的了;敢问高姓大名,有甚急事,这等狼狈?

(外)不瞒二位说,下官姓张名薇,原是锦衣卫堂官。

(丑惊介)原来是位老爷,失敬了。

(小生问介)为何南来?

(外)三月十九日,流贼攻破北京,崇祯先帝缢死煤山,周皇后也殉难自尽。下官走下城头,领了些本管校尉,寻着尸骸,抬到东华门外,买棺收殓,独自一个戴孝守灵。

(小生)那旧日的文武百官,那里去了?

(外)何曾看见一人。那时闯贼搜查朝官,逼索兵饷,将我监禁夹打。我把家财尽数与他,才放我守灵戴孝。别个官儿走的走,藏的藏,或被杀,或下狱,或一身殉难,或阖门死节。

(小生)有这样忠臣,可敬,可敬。

(外)还有进朝称贺,做闯贼伪官的哩。

(丑)有这样狗彘,该杀,该杀。

(外掩泪介)可怜皇帝、皇后两位梓宫,丢在路旁,竟没人偢睬。

(小生、丑俱掩泪介)

(外)直到四月初三日,礼部奉了伪旨,将梓宫抬送皇陵。我执旛送殡,走到昌平州;亏了一个赵吏目,纠合义民,捐钱三百串,掘开田皇妃旧坟,安葬当中。下官就看守陵旁,早晚上香。谁想五月初旬,大兵进关,杀退流贼,安了百姓,替明朝报了大仇;特差工部查宝泉局内铸的崇祯遗钱,发买工料,从新修造享殿碑亭,门墙桥道,与十二陵一般规模。真是亘古希有的事。下官也没等工完,亲手题了神牌,写了墓碑,连夜走来,报与南京臣民知道,所以这般狼狈。

(小生)难得,难得!若非老先生在京,崇祯先帝竟无守灵之人。

(丑问介)但不知太子二王,今在何处?

(外)定、永两王,并无消息;闻太子渡海南来,恐亦为乱兵所害矣。(掩泪介)

(小生问介)闻得北京发书一封与阁部史可法,责备亡国将相,不去奔丧哭主,又不请兵报仇。史公答了回书,特着左懋第披麻扶杖,前去哭临,老先生可晓得么?

(外)下官半路相遇,还执手恸哭了一场的。

(内作大风雷声介)

(副净掌灯急上)大雨来了,快些进房罢。

(众起,以袖遮头入房介)好雨,好雨。

(外)天色已晚,下官该行香了。

(丑问介)替那个行香?

(外)大行皇帝未满周年,下官现穿孝服,每早每晚要行香哭拜的。

(取包裹出香炉、香盒,设几上介,洗手介,望北两拜介,跪上香介)大行皇帝呀,大行皇帝呀!今日七月十五,孤臣张薇,叩头上香了。

(内作大风雷不止介)

(外伏地放声大哭介)

(小生呼丑介)过来,过来,我两个草莽之臣,也该随拜举哀的。

(小生、丑同跪,陪哭介,哭毕,俱叩头起,又两拜介)

(小生)老先生远路疲倦,早早安歇了罢。

(外)正是,各人自便了。

(各解行李卧倒介)

(小生)窗外风雨益发不住,明早如何登程?

(外)老天的阴晴,人也料他不定。

(丑问介)请问老爷,方才说的那些殉节文武,都有姓名么?

(外)问他怎的?

(丑)我小铺中要编成唱本,传示四方,叫万人景仰他哩。

(外)好,好!下官写有手摺,明日取出奉送罢。

(丑)多谢!

(小生)那些投顺闯贼,不忠不义的姓名,也该流传,叫人唾骂。

(外)都有抄本,一总奉上。

(丑)更妙。

(俱作睡熟介)

(内作众鬼号呼介)

(外惊听介)奇怪,奇怪!窗外风雨声中,又有哀苦号呼之声,是何物类?

(杂扮阵亡厉鬼,跳叫上)

(外隔窗看介)怕人,怕人!都是些没头折足阵亡厉鬼,为何到此?

(众鬼下)

(外睡倒介)

(内作细乐警跸声介)

(外惊听介)窗外又有人马鼓乐声,待我开门看来。(起看介)

(杂扮文武冠带骑马,旛幢细乐引导,扮帝后乘舆上)

(外惊出跪迎介)万岁,万岁,万万岁!孤臣张薇恭迎圣驾。

(众下)

(外起呼介)皇帝,皇后,何处巡游,我孤臣张薇不能随驾了。(又拜哭介)

(小生、丑醒问介)天已发亮,老爷怎的又哭起来,想是该上早香了。

(外掩泪介)奇事,奇事!方才睡去,听得许多号呼之声,隔窗张看,都是些阵亡厉鬼。

(小生)是了,昨夜乃中元赦罪之期,想是赴盂兰会的。

(外)这也没相干,还有奇事哩。

(丑)还有什么奇事?

(外)后来又听的人马鼓吹之声,我便开门出看,明明见崇祯先帝同着周皇后乘舆东行,引导的文武官员,都是殉难忠臣;前面奏着细乐,排着仪仗,像个要升天的光景。我伏俯路旁,送驾过去,不觉失声大哭起来。

(小生)有这等异事。先皇帝、先皇后自然是超升天界的,也还是张老爷一片至诚,故此特特显圣。

(外)下官今日发一愿心,要到明年七月十五日,在南京胜境,募建水陆道场,修斋追荐,并脱度一切冤魂,二位也肯随喜么?

(丑)老爷果能做此好事,俺们情愿搭醮。

(外)好人,好人。到南京时,或买书,或求画,不时要相会的。

(丑)正是。

(小生)大家收拾行李作别罢。

(各背行李下)

雨洗鸡笼翠,江行趁晓凉;

乌啼荒塚树,槐落废宫墙。

帝子魂何弱,将军气不扬;

中原垂老别,恸哭过沙场。

猜你喜欢
  七言律诗·刘克庄
  卷四百三十四·彭定求
  ●卷十二·丁绍仪
  二·郁达夫
  第三折·石君宝
  《词综》(卷十)·朱彝尊
  卷二十二·贯休
  梦者·闻一多
  卷一百五十二·徐世昌
  五集卷一·乾隆
  卷229 ·佚名
  卷四·孟浩然
  卷三百五十一·陈廷敬
  卷二百四十六·陈廷敬
  游洞庭湖湘·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壬子(咸丰二年)·林占梅

    答徐碧岩令弟荐秋(上扶)茂才胸中万轴富邱坟,年少翩翩白练裙;笑我头衔称太守,却无高榻愧留君!珊瑚笔架旧家声,人自温醇学自精;宝翰沸漓承辱赠,还将木李报投琼。七七苦雨行(并引)台地每于未惊蛰前闻雷,必阴雨连绵至四十九日;俗名曰「

  • “你指着太阳起誓”·闻一多

    你指着太阳起誓,叫天边的寒雁 说你的忠贞。好了,我完全相信你, 甚至热情开出泪花,我也不诧异。 只是你要说什么海枯,什么石烂…… 那便笑得死我。这一口气的工夫 还不够我陶醉的?还说什么“永久”? 爱,你知道我只有一口气的贪

  • 卷一百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辛替否辛替否字协时京兆万年人景龙中为左拾遗以直谏名睿宗朝迁右台殿中侍御史开元中终頴王府长史诗一首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出

  • 卷二十一  漢紀十三·司马光

      起玄黓涒灘(壬申),盡玄黓敦牂(壬午),凡十一年。   孝武皇帝元封二年(壬申、前一O九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還,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春,正月,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云欲見天子。」天子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大夫,

  • 卷第一百二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六〔起玄黓敦牂(壬午),尽柔兆阉茂(丙戍),凡五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万历十二年八月甲辰朔唯户部左侍郎王之垣在籍调理○户部尚书王遴等言织造物料属工部盐引纸价属户部钱粮各有职掌载在令甲先因大婚袍服及赏用叚疋共留过济边银九万三千零凑织事出权宜节经本部题明业奉不许那借之旨盖

  •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佚名

    ●叙呈送各大宪缘由一千八百六十七年至六十八年所寄每年报单,已付本国史官存案,想大人必当阅过在六十八年四月间所载往台湾迤南一带保固和好之事。此事系上年与土人已立定约;但此番到彼,因天气不佳,未能如愿悉往所应到地方

  • 张武传·张廷玉

    张武,浏阳人。勇猛而豁达,曾读过一点文史书籍。为燕山右护卫百户。跟随成祖起兵,克蓟州,取雄县,战于月漾桥,乘胜直抵莫阝州。与诸将一起在真定击败耿炳文。夹河之战,张武率壮士为前锋,冲向敌阵,又佯装败逃。南军追赶,张武调头回

  • 成唯識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已說徧行別境二位.善位心所其相云何。頌曰.   [二]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三]根 勤安[四]不放逸 [五]行捨及不害.   論曰.唯善心俱名善心所.謂信慚等定有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四·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两过品第四十七(丹两不和合品)&ldquo;复次,须菩提!听法人欲书持般若波罗蜜、读诵问义、正忆念;说法人懈惰不欲为说。当知是为菩萨魔事。须菩提!说法之人心不懈惰,欲令书持般若波罗蜜;听法者不欲受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三·澄观

    疏。论云。一切所说下。第二标举显通。法之体状目之为相。义别为门。又由此通入证智中故疏。此言说解释下。第三彰其立意。先举论此显下。疏释即贤首意。为显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容持乃至因陀罗

  • 卷第七·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七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疏二初随章叙

  • 纪效新书·戚继光

    中国古代军事、武术典籍。戚继光著。新版本由马明达点校,中国武术协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朝鲜以此书为基础编写了《武艺图谱通志》;日本除平山行藏翻印外,改名《武术早学》· 《军法兵记》· 《兵法奥义书

  • 赵飞燕别传·秦醇

    宋代文言传奇小说。作者为宋秦醇。最早见之于《青琐高议》前集卷七, 《说郛》三十三亦载。常见的有鲁迅辑的《唐宋传奇集》本。 《晋唐小说畅观》本、 《香艳丛书》本等均题《赵后遗事》, 《稗乘》本题作《赵氏二美遗

  • 秦朝野史·黄士衡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48回。黄士衡著,孙毓修校订。商务印书馆(上海)1917年5月初版,铅印本,平装4册。该书从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写起,至西汉建立(公元前206年)为止,实为秦朝历史演义。其内容大体与史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