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松巢集原序

初予在乐清咨访故老得瑶川朱先生希晦而惜其死矣先生当元季有诗名在士夫间而行检尤峻洁可重时秉使节下瓯越者如佥宪宋公学士贡公皆愿见仪范以厉士风入国朝先生须髪皓白动合轨度幅巾短策徐行林壑望者以为神仙中人郡邑始行乡饮酒礼求齿徳崇髙名实相副足充大宾者而先生居首选予尝厕翰林修撰赵君彦铭客席得见梅湾诗八首而楮尾先生自署姓名惟予谨圭诵再四不能去手因扬搉于众曰古人谓名下无虚士信然也而每欲见其诸子求先生全集以观未能也间尝道经瑶奥瞻先生旧第在丛林间而菟裘有曰永春庵者辄式焉永乐五年秋予自京师还龙鸣山中而先生之子豳袖出云松巢诗集谒予言曰豳先子平生之志发于咏歌者尽在是编愿序以埀诸逺予谓诗自三百篇以后惟唐为盛唐人以诗名者千余家而李杜最着以故后世言诗者率以李杜为大家数而宗之今观是集其飘逸放旷者宗于李欤其典雅雄壮者宗于杜欤先生可谓善于学诗者矣惜予不得亲见先生以谈诗家利病而又庆其有子能守先生之家学也序而载名其上永乐五年十月晦日迪功郎伊府纪善天台鲍原弘撰

云松巢集者乐清朱先生希晦所赋咏也先生家瑶川世有令徳自幼嗜学励行有志于古人元季遭海内乱遂囊括不仕益闭户读书以究其业下笔才思泉涌而于诗尤工故因物寄情伤时感事凡有触于外而动于中一于歌焉发之日増月积多至千余篇扁其室曰云松巢而稿因以名焉自先生没迄今五六十载而瑰词藻句往往传诵于世予毎见而窃叹之且以未获覩其全集为恨正统庚申其玄孙美从予读书空明山中间尝捧先生遗稿示予请为之序予发而视之但见其思致精深词意丰赡滔滔汩汩如惊涛怒澜蛟鼍出没而可骇可愕要其所至多有得于唐人大方家之心法而无雕琢委靡之气故沈潜反复累日不厌焉尝因是推之先生以有为之才不幸生于季世故形于言者澹然无求于时而怡然有安贫乐道之志往往自放于山巅水涯以寄其兴而摸写云林泉石之幽以及草木昆虫之变虽所寓不同而皆曲尽其妙至于闵时病俗婉词讽刺又有得于风骚之遗意焉故玩其词想其人而知先生之不遇为可叹也使其生于明时而出其所有以鸣国家之盛岂不伟哉虽然先生之志固不获自见于世而其可以传世埀后者未必不在乎是矧其诸孙咸有志以继述而美方以俊又选为郡庠生异时业成名就以昭先生之德者尚有待也若然则是集之传将弥久而弥彰矣奚待序而显哉然美之请甚勤有不容于终黙者因书以归之正统六年岁在辛酉四月初吉赐进士出身行在礼部主事台郡章陬撰

云松巢集原序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四·彭定求
  徐介轩·唐圭璋
  卷上·张戒
  第七回 只为求亲牵旧恨 翻教别友动新愁·萧晶玉
  ●紫箫记目录·汤显祖
  第二十九出 闻铃·洪昇
  第二折·高文秀
  序·王十朋
  抱怨·闻一多
  三集卷六十六·乾隆
  七言巻二十四·洪迈
  卷七十一·冯惟讷
  卷一百三十四·陈思
  补遗卷八·陈元龙
  ●相思谱·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康进之

    (王林做哭上,云)我那满堂娇儿也,则被你想杀我也。老汉王林,被那两个贼汉将我那女孩儿抢将去了,今日又是三日也。昨日有那李逵哥哥去梁山上寻那宋江、鲁智深,要来对证这一桩事哩。老汉如今收拾下些茶饭,等侯则个。(做哭科,云)

  • 第七出 再晤仙源·丁耀亢

    【普贤歌】(净扮西番僧上)天开灵鹫镇江皋,地涌金鳌插绛霄。幢幡云外飘,鱼龙门内潮,这个祇园天下少。禅林月出山河白,大海潮回天地青。老僧乃西洋番僧惠广禅师是也。来游中国,行至潮州地方。海边有一大寺,乃是鱼

  • 卷四十九·黄以周

      徽宗   △宣和七年(乙巳,一一二五)   1、正月(案:《宋史·本纪》及李〈上直下土〉《十朝纲要》正月系癸酉朔,钱氏《四史朔闰考》同。) 丙申,金国贺正旦使、卢州观察使孛堇高居夔,副使太中大夫、守大理卿杨意见於紫宸殿

  • 卷三十六·连横

    列传八邱逢甲列传吴、徐、姜、林列传吴彭年列传唐、刘列传邱逢甲列传邱逢甲,字仙根,又字仲阏,彰化翁仔社人,后隶台湾。社处大甲溪之旁,土番部落也,粤籍居之,故其俗尚武负气;而逢甲独勤苦读书,年十三入泮。时吴子光设教吕氏之筱

  • ●吴郡二科志叙·阎起山

    天下惟东南为最东南惟吴会为最山川紏郁材产饶裕昔人谓多奇材士声施于世旧矣柱史纪其美郡乘书其长固不待更缉而其未缉者不能独巳也则亦待善述者有取焉予尝考之有达官有硕辅有忠臣有循吏有孝子有节妇皆可书皆盛于他郡顾

  • 卷五·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五 唐 司马贞 撰 三代系表第一【应劭云表者録其事而见之按礼有表记而郑玄云表明也谓事微而不着须表明也故言表也】 五帝三代之记【按此表依帝系及帝系本其实叙五帝三代而篇唯名三代系家者

  • ·会奏台属早稻收成摺·丁曰健

    奏为恭报台属早稻收成分数,仰祈圣监事。窃台地本年入春以来,雨泽稀少;迨交夏令,叠沛滂沱,又觉雨水过多。各属早稻成熟,尚不失为中稔。除澎湖厅向不产榖、台湾县土性松浮不种早稻外,其余厅县各将收成分数,陆续开

  • 十国春秋卷十六·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南唐二元宗本纪元宗名璟字伯玉烈祖长子母元敬皇后初名景通【陈彭年江南别録云初名景非是五代史宋史称景者葢从显德时改名耳】风度高秀工属文年始十岁官驾部郎中累进诸卫将军拜司徒平章事知中外诸军事都统

  • 元孝矩传·魏徵

    元孝矩,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修义,父亲元子均,都是西魏的尚书仆射。 在西魏时,孝矩袭爵为始平县公,授为南丰州刺史。 当时周太祖专权,将危及西魏元氏天下,孝矩常常慨然有兴复国家的壮志,私下里对众兄弟们说:“过去汉代有诸吕之

  • 卷一 帝基肇造·李有棠

    辽道宗咸雍十年,以女直国和哩布为节度使。女直先出靺鞨氏,号勿吉,古肃慎氏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博绰部、曰恩彻亨部、曰佛甯部、曰哈沙、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随时犹存。至唐初,只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始附高丽

  • 大金徳运图説·佚名

    省判贞祐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丞相面奉圣防本朝徳运公事教商量呈检本部照得徳运之説五经不载惟家语有云古之王者易代改号取法五行终始相生自汉以来并用其説故以庖牺氏为木徳神农为火徳黄帝为土徳少昊为金徳颛顼为水徳厯代

  • 卷二百十三之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三之六 朱批迈柱奏摺 雍正十二年二月初四日湖广总督【臣】迈柱谨 奏为奏明事本年正月二十三日准署宁远大将军查郎阿咨开湖广征兵所需

  • 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七兵考郡国兵【乡兵】宋宁宗嘉定二年十月命京湖制置司募逃卒及放散忠义以补厢禁军额至理宗绍定五年四月李日迈奏乞行下诸郡招选放散军人骁

  • 帝系二·徐松

    皇子诸王杂录【宋会要】太祖开宝六年九月二十一日,诏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此先王所以睦九族而和万邦也。晋王太宗旧名亲贤莫二,位望俱崇。方资夹辅之勋,俾先三事之列。自今宜位宰相上。」 八年七月二十日,纳右武卫上将军

  • 卷七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七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四>誓戒周官太宰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前期十日帥執事而卜日遂戒祀大神示享先王亦如

  • 修行方便道不净观升进分第十一·佚名

    已说不净观,方便道住过。若於胜道中,住应如前说。今当次第说,不净升进法。先总相思惟,系念不净缘。次住身少分,正观察自相。自在及外缘,二种说无量。行者於内身,自在三摩提。勤习正方便,周满究竟处。外缘无量者,境界普周遍。而

  • 老母经·佚名

    一卷,失译。老女人经异译。

  • 西方合论·袁宏道

    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