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松巢集巻一

(明)朱希晦 撰

○五言

寓兴【四首】

乾坤一旅亭大梦几时醒白髪无情极春来不再青

山中无别事诗酒作生涯鬓雪空催老何由驻日车

山寺钟声歇夫寒睡起迟敲氷添砚水发兴写新诗

风尘犹澒洞江海转深沉不作乗桴兴徒懐击楫心

○六言

江村冬日清景

屋外梅花的皪篱边涧水潺湲竟夕诗翁睡着不知雪满前山

寒江独钓

翠壁寒云淡薄沧江老树萧疎输与扁舟渔父一生意钓忘鱼

云山僧

树暝烟生絶壁瀑流雨洒虚潭他日来寻懒瓉枯禅还许同参

秋日客懐

百岁光阴石火几畨世事云萍试问谁人有药能医白髪重青

梧叶声中夜雨桂花香里秋风巢幙偏惊客燕寄书不见征鸿

桑落谁家有酒荷蓑客子无衣斜日江楼北望凉天鸿雁南归

○七言

西湖

丝丝细雨弄春晴新水溪头杜若生我欲与君携酒去緑阴树底听啼莺

客箫台书懐

有客寻幽蹈紫霞杖藜入竹访仙家相逢不道春光老门外溪风落栋花

云山僧舎

千山万水一枝筇身在烟霞第几重最好雁边秋色净倚天空翠出芙蓉

秋日和韵

溪上危峯乱挿空雨晴苍翠尚蒙蒙不堪昨夜西风急吹落半庭霜叶红

次御史端公游箫台韵

烟锁千峰紫翠层隔溪幽鸟语相应碧桃花谢玉芝老不见神仙只见僧

寄友

不道愁中生白髪也知客里对黄花凄凉正是陶元亮有酒无钱何处賖

戏简叔向陈先生朋南阮君

名动竹林惟阮籍气吞湖海有元龙相逢一醉思茗饮细故不留云梦胸

秋懐

怪底浮云翳碧空千山秋水入溟蒙何当一扫羣阴尽坐看东方片日红

酬李适庵

谩笑人生有底忙读书坚坐白云房孙阳未遇骐麟老空厄盐车太上行

酬间上人

潮退沧江露石矶生縁千古一天衣葛藤牙蘖依前长影落长空寒鴈归

和槐堂李先生韵

人生离别将奈何沧江渺渺山峩峩山花乱红江水碧水流花谢春愁多

江山有待故人来好向春风酌緑醅啼鸟声中春烂漫雨香昨夜碧桃开

喜雨

稻田渇水十日晴水车踏转如雷鸣老夫中夜喜不极睡觉枕前闻雨声

和赵翰林韵

脱却春衫换酒来深杯劝客壮懐开生前万事不如醉落日乌啼金粟堆

寄友

雨过溪头鸟篆沙溪山深处野人家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

和谢玉堂归老赵修撰

佳客乗闲访隐居旋沽村酒鲙溪鱼灯前忽忆十年事留宿壶山夜读书

用赵修撰先生韵

结屋山中逺市嚣雨余荒径长蓬蒿平生身外无他事劝客尊前有浊醪

夏日山居

九衢赫赫涨尘埃车马憧憧自徃来争似山人忘世念枕书髙卧竹扉开

寄天则上人

老年衰病药相扶岂有神仙碧玉壶睡起不知春雨过半畦佳菊没榛芜

次回峯西堂韵

孤云无住亦无依长向空中自在飞情素本来无一物何须惜别更留衣

次李二丈韵

看花醉眼不须扶花下长歌击唾壶回首荒城春较晚淡烟疎雨緑平芜

春日有懐

无邉花栁竞芳春醉眼看来几度新今日曲江风景别落红飞絮正愁人

次回峯韵

暖日浮烟翠欲消四山空寂境萧条饱参禅老庭前栢不问刘郎观里桃

○五言律

净名寺【鴈山十八刹之最胜者】

纔入清凉境凭髙意豁然山横烟簇簇溜滴雨涓涓静坐维摩室微参达磨禅秦名人已逺遗像阅千年【秦名故事见鴈山志】

寄无际老禅

万事不挂服把茅还葢头林深従鹿卧海阔任鸥浮圆泽三生契曹溪一宿留我牵尘业在衰白总成休

失鴈

畜尔经年乆悬知羽翮长别来应念侣秋至忽南翔遽欲摩云汉能无恋稻粱更防机事密罗网不虚张

感时

阴霾昏日月妖气塞乾坤战血流淮水音尘隔蓟门浮荣槐蚁集丛谤棘蝇喧欲效东陵隠终身老种园

触目伤时事干戈郁未开百年驰白日万里涨黄埃废苑犹花栁荒城但草莱登楼作赋罢不独仲宣哀

秋日咏懐

老作衡门士长思栗里翁鬓添今日白颜减向时红满地蒺藜雨一天鸿鴈风伤心看江水日夜只流东

天地一今古江山几别离浮云苍狗变急景白驹驰老去犹诗律忧来更酒巵自従弦絶后无复觅钟期

感秋

时光随过鸟身世寄蜉蝣漠漠江云晚萧萧塞雨秋杜陵长恋阙王粲独登楼故国今戎马南征尚未休

时事

贫病知交态驱驰愧老身蓟门深雨雪淮海暗风尘虽有楼船将能无柱石臣会须安反侧早晚畵麒麟

轩居

何处净芳襟晴轩俯碧岑钩帘賖月色隠几快人心世道有荣辱云山无古今吾生何太晚侧耳聴虞琴

伤时

叹息王纲废由来战伐频周墟半禾黍秦籍总灰尘鳯去云霄暮鸡鸣风雨晨至今流渭水空忆钓鱼人

春日自况

江邉雨初过正是踏青时载酒兴不浅杖藜行较迟日阴团碧树风暖韵黄鹂与客恣游赏醉来还赋诗

期倪従事不至用韵以寄

天地双蓬鬓江湖一酒杯不因佳客至争得好懐开拄颊看山坐登楼待月来黎明还送别歌罢重徘徊

次韵答李适庵

泛渚轻鸥并啼霜旅鴈孤池幽心自佚路险意何须兰茝香堪佩茅茨细可诛荣名安足羡耕钓乃吾徒

答李广文

不有封侯相安能食肉飞溪山犹发兴鱼鸟自忘机曳杖看云去褰衣步月归骊珠忽在手怪底吐光辉

次韵答友

天地等逆旅利名俱恼人蓬莱三万里庄木八千春白积巾中雪红飞陌上尘人生行乐耳杖履素相亲

次韵答叔向陈君

之子当时杰人中见不多豫章蟠厚地砥柱障狂波富贵须行乐栖迟足啸歌相逢尊有酒莫惜饮如何

次韵懐友

江山供逺眺万景倍凄清烟树连秋色霜钟报晓晴忧时双鬓改恋阙寸心明谁识杜陵老长吟涕泗倾

漫兴偶成

扰扰贪名者驱驰易白头江山长不改岁月急如流且尽一尊酒共消千古愁可怜金谷废人去月当楼

写懐

试拂青萍剑频衔白玉杯容颜不再好笑口几时开水满鱼儿出泥香燕子来江山千古意临眺重徘徊

约友

川岳自今古阴阳相主宾红尘纷野马白日少间人忽忽身将老欣欣物自春相知有朋旧簮盍莫辞频

简雪心安上人

意行无逺近得得扣柴扉鼎出金芽细盘堆紫蕨肥看云忘世虑指日悟禅机错比陶元亮重来尽醉归

简叔恭蔡先生

举世纷谗舌锋芒不可干驱车嗤阮籍学易慕丁寛试问黄河险何如蜀道难太平无补报只有寸心丹

春日访友人

行寻春草径坐敞白云扉展席面流水抱琴看翠微纷纷浮世改落落故人稀尚意陶征士柴车日暮归

写懐

急景催人老能令鬓有霜清时思俊杰拔萃愧材良鹏鷃自髙下鹤鳬终短长山牕读书罢静坐一炉香

春日

春来锄药圃客去掩柴扃衰鬓不重緑好山依旧青微名空自绊大梦几时醒已悟身如寄乾坤一旅亭

次韵谢箫台叶成翁

市上一区足人间万事非把杯邀月上隠几看云归宇宙身将老山林兴不违几时来鴈荡长啸豁岩扉

上杨指挥将军

圣主登宸极奎躔烂逺天新开丹鳯诏瑞纪赤乌年山野搜遗逸朝廷集俊贤老农还喜剧买犊事春田

次郑成翁韵

郑老欣相遇杯浮竹叶清江闗秋已半山雨夜初晴河映疎星淡牕悬片月明悠然縦谈笑懐抱为君倾

和李子光韵

门外客初到坐闻流水声看书芸叶乱醉酒烛花明夜静河汉白秋髙霜露清玄心开一笑诗思忽然生

能仁方丈

山中松桂老浓翠郁纷纷水壮蛟龙气风髙鸿鴈羣浮岚晴后见疎罄夜深闻却忆龎居士衰年屏俗氛

云松巢集巻一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一·彭定求
  陈三聘·唐圭璋
  第二十五出 遣媒·李渔
  秋天,这秋天·林徽因
  卷二四·郭则沄
  卷七·陆游
  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徐志摩
  决断·徐志摩
  卷四·冯琦
  卷九·朱彝尊
  卷一百三·曹学佺
  卷九十七·陈邦彦
  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张说
  卷十七·查慎行
  蜕庵集卷三·张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七十·彭定求

        卷670_1 【长安书怀】秦韬玉   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长有归心悬马首,   可堪无寐枕蛩声。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早晚身闲著蓑去,橘香深处钓船横。   卷670_2 【桧树】秦韬玉

  • 卷三百零四·彭定求

        卷304_1 【怨妇】刘商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卷304_2 【绿珠怨】刘商   从来上台榭,不敢倚阑干。零落知成血,高楼直下看。   卷304_3 【古意】刘商   达晓寝衣冷,开

  • 目录·王羲之

    卷之一书 二二六三 遗殷浩书报殷浩书 与会稽王笺与尚书仆射谢安书 与谢安书又 与桓温笺诫谢万书 与谢万书与人书 又章草帖 与所知书飞白帖 又又 辞举帖辞郡帖  恭命帖殊遇帖 会稽帖此郡帖

  • 宛丘集补钞·管庭芬

    宛丘集补钞张耒七夕歌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银河云作桥。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星衣,辛苦无权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 卷之三十一·佚名

    洪武元年三月辛未朔命翰林儒臣修女戒 上谓学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执事侍巾栉若宠之太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观历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

  •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咸丰十一年辛酉三月己酉谕内阁恭亲王奕等二子着命名载滢。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袁甲三奏苗练。与孙家泰徐立壮势难两立当经谕令速饬贾臻、前往寿州接署抚篆。将此事与该大臣悉心筹商。不可冒昧致激他变。兹据袁

  • 卷之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上 班彪列传第三十上·范晔

    (班彪) (自东都主人以下分为下卷)◆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祖父班况,成帝时做过越骑校尉。父亲班稚,哀帝时做过广平太守。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正值更始败逃,京城附近大乱。当时,隗嚣带领众人在天水起

  • 卷四十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孝宗即位陆游上奏曰臣闻王者以一人之身临御四海人情错出事变遝至惟静以俟之则心正而明惟重以持之则体大而正无偏听之过无轻举之失天何言哉舜何为哉今世士大夫

  •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吕思勉

    照第六、第八两章所说,民国成立以后,内争之祸,也可谓很厉害了。然而这还是有关大局的,其比较的限于一隅的,还不在内。现在且拣几件重要的说说:民国以来,最安稳的,要算山西。他从民国十四年以前,简直没有参加过战争。阎锡山提倡

  • 第二十九卦 坎 坎为水 坎上坎下·佚名

    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彖曰:习坎,重险也。 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坎之时用大矣哉!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初六:

  • 第七章 公农·梁启超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举天下之田地皆为公有,人无得私有而私买卖之。政府立农部而总天下之农田,各度界小政府皆立农曹而分掌之。数十里皆立农局,数里立农分局,皆置吏以司之。其学校之

  • 由职志的种种国际组织造成人世和乐国·太虚

    一 绪论  二 职业与志业说  三 职志的种种国际组织之可能性  四 全世界可成一和洽丰乐国  五 佛教徒当首先进行佛教的国际组织  六 结论一 绪论天下乌乎定?定于一,唯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此孟轲于战

  • 宗镜录卷第十三·延寿

    夫前已明一心理事无碍。今约周遍含容观中事事无碍者。如法界观序云。使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然后一多无碍。大小相含。则能施为隐显。神用不测矣。乃至欲使学人。冥此境于自心。

  • 疯癫与文明·福柯

    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最先由巴黎出版,书名为《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Folieetderaison:histoiredelafolieal’ageclassique)。1965年,该书根据缩写本出版了英译本,在英译本中福柯根据全本中的一章“欲

  • 牧民政要·佚名

    《牧民政要》收于丛书《宫常政要》中,尚未见有单行本流通。《官常政要》共四个版本,其中两个版本都收有《牧民政要》,一是明崇祯二年(1629)金陵书坊说锦池、讲恵畴刻本,又称“宮常政要二十二种本”;二足明崇祯年间金陵书坊

  • 回生集·[清]陈杰

    方书。清陈杰(乐天叟)辑。正续集合刊,刊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集分内症、外症、损伤、杂治、女科、小儿门等,卷末附《续补经验单方》,计收验方400余首。续集分为头面眼目耳鼻、心胃噎膈胀积吐泻感冒等10余门,收

  • 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失译。从《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