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颐庵居士集二巻宋刘应时撰应时字良佐四明人集凡二巻前有陆游杨万里序游序称其诗为范至能所赏又摘其句如颇识造物意长容我辈闲日晏犹便睡犬鸣知有人世事不复问旧书时一看一夜催花雨数家临水村青山空解供望眼浊酒不能浇别愁觅句忍饥贫亦乐抄书得味老何伤以为卓然自得虽前辈以诗得名者无以加万里序以王安石拟之安石诗镕链有余不及苏黄诸人吐言天拔而根柢深厚气象自殊究非应时之所及许之未免太过所摘之句如睡魔正与诗魔战窓外一声婆饼焦之类颇涉粗犷独与梅花共过冬淡月故移疎影去之类又颇近诗余亦不逮游序所举之工葢二人各举其派之近已者称之也然应时诗虽格力稍薄不能与游等并驾而往来于诸人之间耳濡目染终有典型较宋末江湖诸人固居然雅音矣乾隆四十六年正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傅自得·唐圭璋
  程邻·唐圭璋
  第五场·老舍
  第一出 家门大意·王世贞
  卷五·杜文澜
  卷二十一·白居易
  卷十五·孙默
  卷497 ·佚名
  卷330 ·佚名
  卷一百二十三·冯惟讷
  唐诗镜卷二十九·陆时雍
  卷二百七十七·陈思
  卷十·陈思
  提要·王翰
  岳州作·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励志·叶宪祖

    【缕缕金】〔生策马上〕驱骄马。逐轻车。不辞筋力倦。路途赊。鎭把家乡盼。看看近也。恨前途早已夕阳斜。归心转深切。归心转深切。 小生杜羔。下第之后。别了温飞卿。卽日起身。来到此间。离家不远。只是天色已晚。

  • 卷一百四十九·徐世昌

    李鸿章李鸿章,字少荃,晚号仪叟,合肥人。道光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封一等肃毅伯。赠太傅,进一等侯,谥文忠。有《李文忠公遗集》。入都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

  • 卷五·王昶

    李日华一首 查应光一首 范凤翼一首 支如玉一首 吴兖一首费元禄一首 俞彦二首 王衡三首 吴宗达一首 雷迅一首魏大中一首 陈翼飞一首 吴宗儒一首 焦源溥一首 方于鲁一首钱士升一首 钱继登一首 刘荣嗣一首

  • 卷三百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桧庭吟稿葛起耕字君顾丹阳人诗有桧庭吟稿春怀过了花朝日渐迟相将又是禁烟时寒留栁叶凄迷处春在梨花寂寞枝牛角横书孤壮志鹿门采药误幽期自怜白髪成何事

  • 第五十六回 议典礼廷臣聚讼 建斋醮方士盈坛·蔡东藩

      却说世宗即位,才过六日,便诏议崇祀兴献王,及应上尊号。兴献王名厚杭,系宪宗次子,孝宗时就封湖北安陆州。正德二年秋,世宗生兴邸,相传为黄河清,庆云现,瑞应休征,不一而足。恐是史臣铺张语,不然,世宗并无令德,何得有此瑞征?至正

  • 卷之八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七九具领状光绪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一四○三-一·佚名

    新竹县民壮头役出义,具领光绪九年秋季分民壮三十六名工食银具领状台下民壮头役出义,今当大老爷台前,领得光绪九年秋季分民壮三十六名,每名每季一两五钱五分,该工食银五十五两八钱,除减平外,实银五十二两

  • 卢光传·令狐德棻

    卢光字景仁,小字伯,是范阳公卢辩的弟弟。为人温和谨慎,博览群书,精研《三礼》,善于阴阳之术,通音乐,又好玄言。孝昌初年,以平民出任司空府参军事,不久升任明威将军、员外侍郎。魏孝武帝西迁时,卢光在太行山以东树起义旗,遥授他为

  • 安童传·宋濂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之长子。中统初年(1260),世祖追录元勋时,召安童入宫掌管宿卫军,这时才十三岁,而爵位在百官之上。母姓弘吉剌氏,世祖昭睿皇后之姊。中统四年,朝廷将惩处阿里不哥党徒千余人,太祖问安童:“朕欲把他们处以

  • 丁崇吉·周诒春

    丁崇吉 字艗仙。年五十七岁。生于浙江定海。永久通信处。上海赫德路三十四号。已婚。子五。女二。初学于上海出洋局。同治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某高等学校。习文科。光緖六年。入哈佛大学。光緖七年回国。研究

  • 中庸集解原序·石墪

    中庸之书子思子之所作也昔者曾子学于孔子而得其传矣孔子之孙子思学于曾子而得其所传于孔子者焉既而惧夫传之久逺而或失其真也于是推本所传之意质以所闻之言更相反覆作为此书孟子之徒实受其説孟子没而不得其传焉汉之诸

  • 经典稽疑后语·陈耀文

    汉石经遗字者藏洛阳及长安人家葢灵帝熹平四年所立其字则蔡邕小字八分书也其后屡经迁徙故散落不存今所有者本数千字皆土壤埋没之余摩灭而仅存者尔据本传称邕以经籍去圣久逺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五章 清正·林语堂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语译最完满的东西,因物而成,看起来好像有欠缺的样子,但是它的作用却永不会停竭;最充实的东西,因物而有,看起来好像虚空的样子,但

  • 散不足第二十九·桓宽

    【题解】在本篇中,贤良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庶民百姓到官府豪家,分为八个纲领,并列举了三十二项事实,说明由于豪华奢侈产生了很多方面的社会“弊病”,贤良借题发挥,以论奢侈、节俭为名,目的是欲行复古之实。大夫

  • 卷第一·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一 述曰。佛法之妙莫要於净土。净土之妙莫要於持名。持名之妙莫要於小本阿弥陀经。小本之妙莫要於灵峰要解。傥未读要解。或读未精详。或精详未贯彻。便谓於小本无不知无不信无不悟入。

  • 学林·王观国

    宋代笔记。10卷。王观国著。《学林》书名,系取《汉书·叙传》“正文字惟学林”之语。宋人引述此书,或称《学林》,或称《学林新编》,后世传本则通称《学林》。本书是较为专门的学术笔记,以考辨文字的形体、音韵和字义为主,博

  • 荒岛上的故事·杨振声

    短篇小说集,杨振声著,收文18篇。包括《渔家》《一个兵的家》《贞女》《磨面的老王》等。

  • 资治通鉴考异·司马光

    北宋司马光撰,司马光等人所撰成的《资治通鉴》,共294卷,共参考正史之外各种杂史著作322种,历经19年最后完成,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编撰《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司马光比较各种史料,辨明选定的理由,同时撰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