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六

梁园寓稿       别集类五【明】

提要

【臣】等谨案梁园寓稿九卷明王翰撰翰字时举禹州人元季隐居中条山中明初出为周王橚长史王素骄有异志正谏弗纳断指佯狂去王败竟无所坐事载明史周王传後起为翰林编修谪廉州教授夷獠乱城陷死难明史艺文志载所着有敝帚集五卷梁园寓稿九卷敝帚集今未见此书卷数与明史合焦竑经籍志止称寓稿二卷误也焦志别载翰山林樵唱一卷今亦未见殆并佚欤翰始抗骄王终殉国事其立身具有本末而当时不以文章名故古体往往有质直语然自抒性情无元人穠纎之习七言近体声调亦颇高朗

国朝朱彞尊辑明诗综未録翰诗当由未覩斯集今以其人而存之见

圣代表章忠烈阐扬幽隐之义焉乾隆四十三年

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录校后记·魏庆之
  第十四出 倩媒·李渔
  序·李渔
  ◆龟巢老人谢应芳(龟巢稿)·顾嗣立
  第三折·佚名
  卷十六·贯休
  四集卷八十八·乾隆
  卷442 ·佚名
  卷三十六·朱彝尊
  秋崖集补钞·吴之振
  提要·佚名
  卷一百十四·陈邦彦
  巻九·佚名
  发凡·朱隗
  卷九·贺铸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阮阅

      ●卷十七·纪实门上  仁宗正月十四日御楼,遣中使传宣从官曰:“朕非好游观,盖与民同乐。”  翌日,蔡君谟献诗云:“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夕,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

  • 卷一百九十八·徐世昌

    野蚕野吞,字梦绿,合肥人,本姓宋,名启祥。开封相国寺僧。有《梦绿诗钞》。晚坐地荒增寂静,人老减聪明。酒断江湖兴,诗牵畎亩情。山泉清似野,乡月大於城。晚会幽篁里,茶烟缕缕生。上厚菴太守不为寻京尹,谁轻千里

  • 五集卷八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六古今体一百六首【甲寅二】立春日得句新春四始洽新年【正月初四日】苍縡钦承景福骈禄位名夀德惭薄元亨利贞时致先昨丰今吁绥屡继【去岁幸获普丰秋间播种麦田

  • 卷十·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十       休宁孙默编王士禄炊闻词上康熙甲辰三月余以磨勘之狱入覊於司勋之署于时捕檄四出未即对簿伏念日月旷邈不有拈弄其何以荡涤烦懑支距幽忧忆自髫齿颇躭词调虽未能研审其精妙聊可藉

  • 晁补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晚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少有才名,年十七,随父赴杭州新城,著《七述》,谒通判苏轼,自此受知于轼。 元丰二年(1079)进士,授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中,任太学正,以李清臣荐,召试学

  • 竹斋诗集跋·裘万顷

    宋大理司直先竹斋诗集三巻明嘉靖间工部郎中先鲁江公锓版行世兵燹后版散失先府君将重授诸梓其心未尝一日防也府君知四川之荣经县奏侍荣经署承府君命迄今十有六年又未敢一日忘也奏今待罪锦县县为兴京地土厚民淳无讼狱簿

  • 殿阁词林记卷十六·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顾问侍从文学之臣论思献纳自汉已然至唐始设翰林以言语文字备顾问因有天子私人与内相之目而待制轮对有非诸司所敢望者国初儒臣虽布衣皆得备顾问及置本院凡上御奉天华盖谨身文华武英诸殿文渊阁东阁东

  •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范晔

    (任光、李忠、万脩、邳彤、刘植,耿纯)◆任光传任光字伯卿,南陽郡宛县人。年轻时忠厚,为乡里所爱。起初为乡啬夫,郡县吏。汉兵到宛,军人见任光冠服鲜明,令他解下衣服,准备把他杀掉而夺其衣服。刚好光禄勋刘赐到了,看任光容貌像个

  • 郑国泰传·张廷玉

    郑国泰,神宗郑贵妃兄郑承宪之子。贵妃受神宗宠爱,郑氏父子、宗族恃势骄横,而神宗全不理会。承宪官至都督同知,死后其子郑国泰请求承袭,皇帝则授他为都指挥使。给事中张希皋奏称“:指挥使以下至都督等职,不宜授与承宪之子。若

  •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二十四灾祥略【三】纪祥【天类 地类 物类】【臣】等谨按郑氏灾祥略详於灾而略於祥顾自龙师鸟纪以还若图书载易凤凰歌诗传为圣世之徵书策亦未尝略而不纪也我国家列圣相承敦崇实政皇上奉若

  • 谢蘅窗·佚名

    谢蘅窗先生小传谢先生名天锡字蘅窗浙江鄞县之梅墟人也幼而英俊不群熟习商事居常纵论实业兴败之由洞若观火老成人闻之咸为叹服尝言欲挽救中国必以实业为前提欲振兴实业必以煤铁为根本故壹意萃其精神材力以从事于煤业先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九·佚名

    宋 滕珙 撰刑狱类谓当先正尊卑上下之分事目详见财赋类第二段此篇专论犯上之辞风教所系不宜辄用拟贷乞诏儒臣博采经史要语为一书以教学古入官之道臣闻昔者帝舜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而使契为司徒之官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

  • 毛诗写官记巻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乙则曰经始灵台其谓之灵者则以其不日之成有如神也孟子曰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此之谓也写官曰孟氏自引经耳岂真以不日之成谓之灵耶左传哀二十五年卫侯为灵台借圃汉地理志济隂成阳有尧灵台后汉章

  • 我的宗教经验·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在舍卫国对佛教访问团团员讲──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当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第一年已经读

  • 广右战功录·唐顺之

    亦称《沈紫江广右军功录》。1卷。明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江苏武进人)撰。内容记录沈希仪(字唐佐,号紫江,广西贵县人,时为广西右江参将都督同知,世袭奉议卫指挥使)率军镇压永安(今蒙山)、义宁(今属临桂)瑶民起义及古田(今

  • 作邑自箴·李元弼

    《作邑自箴》是宋代李元弼撰著的官箴书,两万余字,共十卷。包括卷一《正己》《治家》,卷二至四《处事》,卷六至九《规矩》,卷十《登途须知》《急务药方》等,详细记载了当时与县政有关的刑狱、赋税、户口等方面的内容。

  • 诗疑辨证·黄中松

    六卷,清黄中松著。此书主于考订名物,折衷各家的是非,故以《辨证》名。全书考证伪谬,校定异同,多有根据,是一部留心考据的著作。亦偶有漏误疏略,如论梁山,疑梁山在晋地,用胡渭的雍州有二梁山之说,而不知乾州的梁山与夏

  • 普曜经·佚名

    梵名Lalitavistara 。凡八卷。西晋永嘉二年(308)竺法护译于天水寺,康殊、帛法炬笔受。又称方等本起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为大乘之佛传,系记载释尊降生至初转法轮之事迹。异译本有唐代日照(梵Diva^kara ,地婆诃罗)所译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