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七 窦泰 尉景 娄昭(兄子睿) 厍狄干(子士文) 韩轨 潘乐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也。本出清河观津,曾祖罗,魏统万镇将,因居北边。父乐,魏末破六韩拔陵为乱,与镇将杨钧固守,遇害。泰贵,追赠司徒。初,泰母梦风雷暴起,若有雨状,出庭观之,见电光夺目,驶雨沾洒,寤而惊汗,遂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渡河湔裙,产子必易。”便向水所。忽见一人,曰:“当生贵子,可徙而南。”泰母从之。俄而生泰。及长,善骑射,有勇略。泰父兄战殁于镇,泰身负骸骨归尔朱荣。以从讨邢杲功,赐爵广阿子。神武之为晋州,请泰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累迁侍中、京畿大都督,寻领御史中尉。泰以勋戚居台,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天平三年,神武西讨,令泰自潼关入。四年,泰至小关,为周文帝所袭,众尽没,泰自杀。初,泰将发邺,邺有惠化尼谣云:“窦行台,去不回。”未行之前,夜三更,忽有朱衣冠帻数千人入台,云“收窦中尉”,宿直兵吏皆惊,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皆知其必败。赠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贞。泰妻,武明娄后妹也。泰虽以亲见待,而功名自建。齐受禅,祭告其墓。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子孝敬嗣。位仪同三司。

尉景,字士真,善无人也。秦、汉置尉候官,其先有居此职者,因以氏焉。景性温厚,颇有侠气。魏孝昌中,北镇反,景与神武入杜洛周军中,仍共归尔朱荣。以军功封博野县伯。后从神武起兵信都。韩陵之战,唯景所统失利。神武入洛,留景镇邺。寻进封为公。景妻常山君,神武之姊也。以勋戚,每有军事,与厍狄干常被委重,而不能忘怀财利,神武每嫌责之。转冀州刺史,又大纳贿,发夫猎,死者三百人。厍狄干与景在神武坐,请作御史中尉。神武曰:“何意下求卑官?”干曰:“欲捉尉景。”神武大笑,令优者石董桶戏之。董桶剥景衣,曰:“公剥百姓,董桶何为不剥公!”神武诫景曰:“可以无贪也。”景曰:“与尔计生活孰多,我止人上取,尔割天子调。”神武笑不答。改长乐郡公。历位太保、太傅,坐匿亡人见禁止。使崔暹谓文襄曰:“语阿惠儿,富贵欲杀我耶!”神武闻之泣,诣阙曰:“臣非尉景,无以至今日。”三请,帝乃许之。于是黜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神武造之,景恚卧不动,叫曰:“杀我时趣耶!”常山君谓神武曰:“老人去死近,何忍煎迫至此。”又曰:“我为尔汲水胝生。”因出其掌。神武抚景,为之屈膝。先是,景有果下马,文襄求之,景不与,曰:“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一马亦不得畜而索也。”神武对景及常山君责文襄而杖之。常山君泣救之。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寻授青州刺史,操行颇改,百姓安之。征授大司马。遇疾,薨于州。赠太师、尚书令。齐受禅,以景元勋,诏祭告其墓。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追封长乐王。

子粲,少历显职,性粗武。天保初,封厍狄干等为王,粲以父不预王爵,大恚恨,十余日闭门不朝。帝怪,遣使就宅问之。隔门谓使者曰:“天子不封粲父为王,粲不如死。”使云:“须开门受敕。”粲遂弯弓隔门射使者。使者以状闻之,文宣使段韶谕旨。粲见韶,唯抚膺大哭,不答一言。文宣亲诣其宅慰之,方复朝请。寻追封景长乐王。粲袭爵。位司徒、太傅,薨。子世辩嗣。周师将入邺,令辩出千余骑觇候,出滏口,登高阜西望,遥见群乌飞起,谓是西军旗帜,即驰还,比至紫陌桥,不敢回顾。隋开皇中,卒于浙州刺史。

娄昭,字菩萨,代郡平城人也,武明皇后之母弟也。祖父提,雄杰有识度,家僮千数,牛马以谷量。性好周给,士多归附之。魏太武时,以功封真定侯。父内干,有武力,未仕而卒。昭贵,魏朝赠司徒。齐受禅,追封太原王。昭方雅正直,有大度深谋,腰带八尺,弓马冠世。神武少亲重之。昭亦早识人,恒曲尽礼敬。数随神武猎,每致请不宜乘危历阶。神武将出信都,昭赞成大策,即以为中军大都督。从破尔朱兆于广阿,封安喜县伯,改济北公,又徙濮阳郡公,授领军将军。魏孝武将贰于神武,昭以疾辞还晋阳。从神武入洛,兖州刺史樊子鹄反,以昭为东道大都督讨之。子鹄既死,诸将劝昭尽捕诛其党。昭曰:“此州无状,横被残贼,其君是怨,其人何罪。”遂皆舍焉。后转大司马,仍领军。迁司徒,出为定州刺史。昭好酒,晚得偏风,虽愈,犹不能处剧务,在州事委僚属,昭举其大纲而已。薨于州。赠假黄钺、太师、太尉,谥曰武。齐受禅,诏祭告其墓,封太原王。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长子仲达嗣,改封濮阳王。

次子定远,少历显职,外戚中偏为武成爱狎。别封临淮郡王。武成大渐,与赵郡王等同受顾命,位司空。赵郡王之奏黜和士开,定远与其谋,遂纳士开贿赂,成赵郡之祸,其贪鄙如此。寻除瀛州刺史。初,定远弟季略,穆提婆求其伎妾,定远不许。因高思好作乱,提婆令临淮国郎中令告定远阴与思好通。后主令开府段畅率三千骑掩之,令侍御史赵秀通至州,以赃货事劾定远。定远疑有变,遂缢而死。

昭兄子睿。睿字佛仁,父拔,魏南部尚书。睿幼孤,被叔父昭所养。为神武帐内都督,封掖县子,累迁光州刺史。在任贪纵,深为文襄所责。后改封九门县公。齐受禅,得除领军将军,别封安定侯。睿无他器干,以外戚贵幸,纵情财色。为瀛州刺史,聚敛无厌。皇建初,封东安王。大宁元年,进位司空。平高归彦于冀州,还拜司徒。河清三年,滥杀人,为尚书左丞宋仲羡弹奏,经赦乃免。寻为太尉,以军功进大司马。武成至河阳,仍遣总偏师赴悬瓠。睿在豫境留停百余日,专行非法,诏免官,以王还第。寻除太尉,薨。赠大司马。子子彦嗣,位开府仪同三司。

厍狄干,善无人也。曾祖越豆眷,魏道武时以功割善无之西腊汙山地方百里以处之,后率部北迁,因家朔方。干梗直少言,有武艺。魏正光初,除扫逆党,授将军,宿卫于内。以家在寒乡,不宜毒暑,冬得入京师,夏归乡里。孝昌元年,北边扰乱,奔云中,为刺史费穆送于尔朱荣。以军主随荣入洛。后从神武起兵,破四胡于韩陵,封广平县公,寻进郡公。河阴之役,诸将大捷,唯干兵退。神武以其旧功,竟不责黜。寻转太保、太傅。及高仲密以武牢叛,神武讨之,以干为大都督前驱。干上道不过家,见侯景不遑食,景使骑追馈之。时文帝自将兵至洛阳,军容甚盛。诸将未欲南度,干决计济河。神武大兵继至,遂大破之。还为定州刺史。不闲吏事,事多扰烦,然清约自居,不为吏人所患。迁太师。天保初,以干元勋佐命,封章武郡王,转太宰。干尚神武妹乐陵长公主,以亲地见待。自预勤王,常总大众,威望之重,为诸将所伏,而最为严猛。会诣京师,魏谯王元孝友于公门言戏过度,诸公无能面折者,干正色责之,孝友大惭,时人称之。薨,赠假黄钺,太宰,给辒辌车,谥曰景烈。干不知书,署名为干字,逆上画之,时人谓之穿锥。又有武将王周者,署名先为“吉”而后成其外,二人至子孙始并知书。干,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子敬伏,位仪同三司,卒。子士文嗣。

士文性孤真,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在齐,袭封章武郡王,位领军将军。周武帝平齐,山东衣冠多来迎,唯士文闭门自守。帝奇之,授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隋文受禅,加上开府,封湖陂县子。寻拜贝州刺史。性清苦,不受公料,家无余财。其子尝啖官厨饼,士文枷之于狱累日,杖之二百,步送还京,僮隶无敢出门。所买盐菜,必于外境。凡有出入,皆封署其门,亲故绝迹,庆吊不通。法令严肃,吏人贴服,道不拾遗。凡有细过,必深文陷害之。尝入朝,遇上赐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人皆极重,士文独口衔绢一匹,两手各持一匹。上问其故,士文曰:“臣口手俱足,余无所须。”上异之,别赍遗之。士文至州,发摘奸吏,尺布斗粟之赃,无所宽贷,得千人奏之,悉配防岭南。亲戚相送,哭声遍于州境。至岭南,遇瘴厉死者十八九,于是父母妻子唯哭士文。士文闻之,令人捕搦,捶楚盈前,而哭者弥甚。司马京兆韦焜、清河令河东赵达十人并苛刻,唯长史有惠政,时人语曰:“刺史罗刹政,司马蝮蛇瞋,长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上闻,叹曰:“士文暴过猛兽。”竟坐免。未几为雍州长史,谓人曰:“我向法深,不能窥候要贵,无乃必死此官。”及下车,执法严正,不避贵戚,宾客莫敢至门。人多怨望。士文从妹为齐氏嫔,有色,齐灭后,赐薛公长孙览。览妻郑氏妒,谮之文献后,后令览离绝。士文耻之,不与相见。后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忧,娉以为妻,由是君明、士文并为御史所劾。士文性刚,在狱数日,愤恚而死,家无余财,有三子,朝夕不继,亲宾无赡之者。

韩轨,字百年,太安狄那人也。少有志操,性深沉,喜怒不形于色。神武镇晋州,引为镇城都督。及起兵于信都,轨赞成大策。从破尔朱兆于广阿,又从韩陵阵,封平昌县侯。仍督中军,从破尔朱兆于赤谼岭。再迁泰州刺史。甚得边和。神武巡泰州,欲以轨还,仍赐城人户别绢布两匹。州人田昭等七千户皆辞不受,唯乞留轨。神武嘉叹,乃留焉。频以军功,进封安德郡公。迁瀛州刺史,在州聚敛,为御史纠劾,削除官爵。未几,复其安德郡公。历位中书令、司徒。齐受禅,封安德郡王。轨妹为神武所纳,生上党王涣,复以勋庸,历登台铉。常以谦恭自处,不以富贵骄人。后拜大司马,从文宣征蠕蠕,在军暴疾薨。赠假黄钺,太宰、太师,谥曰肃武。皇建初,配飨文襄庙庭。

子晋明嗣。天统中,改封东莱王。晋明有侠气,诸勋贵子孙中最留心学问。好酒诞纵,招引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朝庭处之贵要之地,必以疾辞。告人云:“废人饮美酒、封名胜,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武平末,除尚书左仆射,百余日便谢病解官。

潘乐,字相贵,广宁石门人也。本广宗大族,魏世分镇北边,因家焉。父永,有技艺,袭爵广宗男。乐初生,有一雀止其母左肩,占者咸言富贵之征,因名相贵,后始为字。及长,宽厚有胆略。初归葛荣,授京兆王,时年十九。荣败,随尔朱荣,为别将讨元颢,以功封敷城县男。齐神武出牧晋州,引乐为镇城都将。从破尔朱兆于广阿,进爵广宗县伯。累以军功拜东雍州刺史。神武尝议欲废州,乐以东雍地带山河,境连胡、蜀,形胜之会,不可弃也,遂如故。后破周师于河阴,议欲追之,令追者在西,不愿者东,唯乐与刘丰居西。神武善之,以众议不同而止。改封金门郡公。文宣嗣事,镇河阳,破西将杨檦等。时帝以怀州刺史平鉴等所筑城深入敌境,欲弃之,乐以轵关要害,必须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将,而还镇河阳,拜司空。齐受禅,乐进玺绶。进封河东郡王,迁司徒。周文东至崤、陕,遣其行台侯莫陈崇自齐子岭趣轵关,仪同杨檦从鼓钟道出建州,陷孤公戍。诏乐总大众御之。乐昼夜兼行,至长子,遣仪同韩永兴从建州西趣崇,崇遂遁。又为南道大都督,讨侯景。乐发石鳖,南度百余里,至梁泾州。泾州旧在石梁,侯景改为怀州,乐获其地,仍立泾州,又克安州。除瀛州刺史,仍略淮、汉。天保六年,薨于悬瓠。赠假黄钺,太师、大司马、尚书令。

子子晃嗣。诸将子弟,率多骄纵,子晃沉密谨悫,以清净自居。尚公主,拜驸马都尉。武平末,为幽州道行台右仆射、幽州刺史。周师将入邺,子晃率突骑数万赴援。至博陵,知邺城不守,诣冀州降。周授上开府。隋大业初卒。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三 杨素弟约 从父文思 文纪·魏徵
  卷三十五·志第十一·历五·张廷玉
  卷二十七·志第三·天文三·张廷玉
  安边第三十六·吴兢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五·朱国祯
  第三册 天聪元年四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纪昀
  补编五·佚名
  卷七·汪越
  辛雄传·魏收
  梁焘传·脱脱
  丁德兴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卷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十九·吴景旭

      丙集下之上  赋  歌扇舞衣  王勃春思赋敛态调歌扇逥【一作端】身正舞衣  吴旦生曰洪武间杨孟载早春诗近水欲迷歌扇緑隔花偏衬舞衣红诗话以为舞衣歌扇不脱元诗气习然见李义甫诗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刘希夷

  • 卷二十二·沈德潜

    ☆康乃心字孟谋,陕西阳人。康熙乙酉举人。○王新城南书登慈恩寺塔,见康孟谋《题庄襄王墓》诗于壁云:“原庙衣冠此内藏,野花岁岁上陵香。邯郸鼓瑟应如旧,赢得佳儿毕六王。”大加称赏。入都为众公卿道之,一时名满辇下。此新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嘉靖十二年六月壬申朔○癸酉礼部右侍郎掌太常寺事陈道瀛六年考满诏升本部左侍郎仍掌寺事○甲戌初贵州按察司提调学校及兼管屯田水利至是巡抚徐问言学宪造就人才厥职甚重且比来贵州多士视数昔倍每岁巡历考校尚有未周屯

  •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革殿

  • 第三卷 梁、陈、魏、齐、周、隋·缪荃孙

    梁刺 史 扬州刺史 领丹阳、南丹阳、吴郡、吴兴等郡临川王宏 《本纪》:天监元年四月丙寅。以第中护军宏为扬州刺史,封临川郡王。《本纪》:三年正月戊申,後将军扬州刺史、临州王宏进号中军将军。四年十月丙午,北伐,以中

  • 第六章海商·佚名

    第一船照钦加知府衔补用直隶州、署理泉州府同安县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钮为钦奉上谕事。奉宪行接准部咨:凡有报造买置顶补船只,讯明实系土著诚实,取具保结,详奉宪批,方准兴工。造竣之日,仍照例详报,编烙给照,验填船户舵水姓名、

  • 绎史卷七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陈二庆之乱【蔡弑景侯附】左传【襄公二十年】蔡公子燮欲以蔡之晋蔡人杀之公子履其母弟也故出奔楚陈庆虎庆寅畏公子黄之偪愬诸楚曰与蔡司马同谋楚人以为讨公子黄出奔楚初蔡文侯欲事晋曰先君与于践土之

  • 论语集注大全卷七·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七述而第七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

  • 大雲初分无畏健度第二十五·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无所畏大力神通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无所畏力神通法门不悕乐根法门。宝聚法门。十有德法门。净浣法门。净光行法门。

  • 指月录卷之二十九·瞿汝稷

    六祖下第十五世▲吉州禾山超宗慧方禅师上堂。举拂子曰。看看。祗这个在临济则照用齐行。在云门则理事俱备。在曹洞则偏正叶通。在沩山则暗机圆合。在法眼则何止惟心。然五家宗派。门庭施设则不无。直饶辨得倜傥分明去

  • 混沌一气分天地·太虚

    佛教徒大致可分为信众僧众。男女饮食等不改俗习的为信众,男女饮食等改俗习而遵僧律的为僧众,不但以住僧寺、穿僧衣为僧众──包括尼众等女僧众──。不遵僧律,则失僧众的本质,便无所谓僧众。清季入民国以来,叠经荒乱,僧众不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之一·宗密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第三深究。轮回之根者。谓穷其展转根元。推其差别种性故。于中文四。初三。今初。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正陈辞句文二。初庆前。大悲

  •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宋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会中有无尽意菩萨。从座而起绕佛三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虽已见闻。未曾有此大粉坛作观修行秘密之法。我等只依此法门而修行之。复依何法

  • 黔南会灯录卷第五·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贵阳西山宗风定禅师思南任氏子。二十三岁。在都匀观音寺。礼峰池祝发。矢志遍参。至楚亲沩山养拙和尚。机缘未契。径往江浙。上天童参密祖。在行寮数年亦不契。因病归里。寓南望山住静。有嵩目法兄

  • 卷第七·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七 述曰。闻夫法外之异见易除。法内之异见难涤。慈氏所谓谤菩萨藏。说相似法也。净土法门。如大小权实诸疑。皆自外来者也。胥徒入境望为敌国。壁垒虽坚而亦可攻。唯认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 第十六章 受纳支提耶山精舍·佚名

    为行乞长老游行城内摄取人民,于王宫内食事而摄取国王,(一)二十六日之间住于摩诃眉伽林中,而于阿沙荼月之白分十三日,(二)于王宫内取食后,大贤者为大王说大不放逸经,由此,彼(三)于彼处之支提耶山建成精舍,由东门出而赴支提耶山。(四)闻

  • 春风堂随笔·陆深

    《春风堂随笔》·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陆深撰。杂记闻见凡二十三条。末附所载《歙砚志》一篇。

  • 十二楼·李渔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全名《觉世名言十二楼》或《觉世名言第一种十二楼》。十二卷三十八回,每卷演一故事,清李渔著。清初消闲居刻本,有图十二幅,图与卷应。书前有钟离濬水即杜濬序,各卷题下署“觉世稗官编次、睡乡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