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儒林宗派卷十六

鄞县万斯同撰

诸儒博考

梁寅【石门新喻】

朱升【允升枫林休寜】

汪克寛【徳辅祁门】

唐桂芳【仲实歙县】

徐一防【大章天台】

赵汸【子常东山休寜】

赵谦【防谦考古余姚】

陈谟【一徳海桒泰和】

谢应芳【子兰巢武进】陈济【伯载武进】

赵偕【宝峯慈谿】

乌本良【性善春风慈谿】

乌斯道【继善本良弟】

桂彦良【徳偁慈谿】

魏观【蒲圻】

詹同【同文婺源】

曹端【正夫月川渑池】

唐豫【用之顺徳】

李时勉【吉水忠文】

陈敬宗【光世慈谿文定】

黄润玉【孟清南山鄞县】

刘观【崇观吉水】

黄仲昭【未轩莆田】

宋端仪【孔时莆田】

何乔新【南城】

彭韶【鳯仪莆田】

杨守陈【维新铙川鄞县文懿】

谢铎【方石太平】

张锐【抑之秦州】

陈选【士贤克庵临海】

陈海雍【清江】

刘闵【子贤莆田】

汪禔【介夫檗庵祁门】

傅淳【伯厚鄞县】

倪复【汝新畏庵鄞县】

戴圭【秉诚鄞县】

丁玑【玉夫丹徒】

张吉【克修古城余干】

邵宝【国贤二泉无锡文庄】

余本【子华四明鄞县】

杨亷【方震月湖丰城文恪】

储瓘【静夫柴墟泰州文懿】

潘府【南山上虞】

胡铎【时振余姚】

丰熈【白庵鄞县】

邵锐【思抑仁和康僖】

罗钦顺【允升整庵泰和文庄】王春复【学乐晋江】

汪俊【抑之石潭弋阳文庄】

何瑭【粹夫柏斋武涉文定】

许诰【廷谕灵宝庄敏】

张邦竒【常甫甬州鄞县文定】

韩邦竒【汝节苑洛朝邑恭简】

王廷相【子衡仪封肃敏】

霍韬【纬先南海】

崔铣【子钟后渠安阳文敏】

邵经邦【仲徳仁和】

徐问【用中养斋武进庄裕】

张岳【维乔静峰安相】

熊过【叔仁南沙】

任瀚【少海南充】

林【同安】

薛蕙【君采西原亳州】

梅守徳【宣城】

朱睦防【西亭】

朱载堉

王之士【欲立秦关蓝田】

张基【徳载敬堂吴县】

来知徳【矣鲜梁山】

章潢【本清新建】

胡行恭【泰和】

鲁邦彦【郑卿睢之】

李经纶【大经南丰】

徐师曽【伯鲁吴江】

顔鲸【应雷冲宇慈谿】

吕坤【叔简心吾寜陵】

徐三重【鸿洲华亭】

陈大受【赤石鄱阳】

曹子汴【自梁真予安邑】

杨东明【启修虞城】

郝敬【仲舆楚望京山】

吕维祺【介孺豫石新安忠节】

辛全【复元绛州】

黄道周【幼石斋漳浦】

张伟【二无武进】

何楷【子漳浦】

吴执御【朗功台州】

金鈜【伯玉顺天忠节】

卓尔康【去病仁和】

朱朝瑛【康流海寜】

于孔谦【景素金坛】

薛敷教【以身立台武进】

张纳陛【文石嘉兴】

刘元珍【本孺楚磐无锡】

叶茂才【参之闲适无锡】

陈幼学【筠堂无锡】

安希范【我素无锡】

钱一本【国瑞启新武进】

史孟麟【际明玉池宜兴】

刘永澄【静之宝应】

刘宗周【起东念台山隂】

孙慎行【闻斯洪澳武进文介】

吴桂森【觐华无锡】

许世卿【伯勲静余武进】

耿橘【庭懐阿间】

归子慕【季思昆山】

顾宪成以下东林讲学诸儒

儒林宗派卷十六

猜你喜欢
  表第七 方镇四·欧阳修
  卷一百三十七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卷十·辛文房
  第一百五十八回 假纪律浙民遭劫 真变化卢督下台·蔡东藩
  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第一五八呈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一三二三—二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纪昀
  ●郑氏史料三编卷一·佚名
  卷之六十五·祁韵士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六·允秘
  绎史卷四·马骕
  卷十四·吕中
  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吴任臣
  卷八十二·阿桂
  205.韩世忠阻击金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七十八首【丁卯二】正月二十九日进宫御苑试灯罢法宫因祭回【春仲祭 社稷坛躬诣行礼】韶光到尔许烟色已佳哉柳线柔笼陌氷澌冻解隈东郊将举趾侧耳听春雷正月晦日戏题九十忽已过三

  • 卷449 ·佚名

    杨万里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 尘世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广寒深。 移将天上众香国,寄在梢头一粟金。 露下风高月当户,梦回酒醒客闻砧。 诗情恼得浑无那,不为龙涎与水沉。 杨万里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

  • 卷130 ·佚名

    黄庚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人去台犹在,飞升事可嘉。 神仙多变幻,尘世总虚花。 练气颜难老,劳心鬓易华。 千年留古迹,题咏属诗家。 黄庚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异人锺秀气,草木亦精神。 见说为渔父

  • 卷四百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四十 章懋 送白沙陈先生公甫 洙泗迥且深伊洛浩不息建溪一以逝末流日湮塞浙江泛功利西江浸虚寂寥寥宇宙间何人践斯域陵夷二百年儒术转乖僻争先取青紫明经

  • 卷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一魏徵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有大志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秘书监寻晋捡校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职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徵性谅直知无不言太宗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尝以古名臣称

  • 卷六十三 志三十八·赵尔巽

      ◎地理十   △陕西   陕西省:禹贡雍、梁二州之域。明置陕西等处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并治西安。清初因之,置巡抚,治西安,并置总督,兼辖四川,寻改辖山陕。雍正九年,专辖陕甘,治西安。十三年,复辖四川。乾隆十三年,罢兼辖。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六·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六【起上章执徐正月尽阏逢涒滩十二月凡五年】宁宗法天备道纯徳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嘉定十三年春正月丁酉扈再兴攻邓州许国攻唐州皆不克而还金人追之遂攻樊城赵方督诸将拒退之防古破金好义堡霍州刺史

  • 七二 兰星·周作人

    中房的人移住到新台门来的,还有一个桂轩四太太。这一派的第十一世号叫一斋,是一个举人,《越缦堂日记》中提起他过,说他同介孚公要想把章实斋《文史通义》的板本铲去文字,重刻时文云云,其实这是错误的。一斋大抵不免是个“劣

  • 邵陵携王萧纶传·李延寿

    邵陵携王萧纶字世调,小字六真,是梁武帝的第六个儿子。他从小聪明,博学并善于写诗文,尤其善于写书信。天监十三年(514),受封为邵陵郡王。普通五年(524),萧纶以中郎将的身份代理南徐州事。他在州中轻佻暴虐。喜怒无常,使用的车

  • 刘恕传·脱脱

    刘恕字道原,筠州人。从小聪颖悟性高,读书一遍即能背诵出来。八岁时,刘恕听到家里来客中有人说孔子没有兄弟,于是马上接过话题说:“以其兄之子妻之。”使在座的人都感到很惊异。刘恕十三岁的时候准备应试制科,于是向人借了《

  • 陈蔗青·佚名

    陈蔗青先生小传陈先生名介字蔗青湖南湘鄕人湘鄕为曾文正公故鄕闾里子弟无不悦学先生少年即以能文称已而清廷废科举兴学校考派学生赴日留学先生与焉卒业东京帝国大学转入德国柏林大学攻法制经济复漫游欧洲考察政俗辛亥

  • 總序·佚名

    ○大明隆慶元年。明宗大王二十二年丁卯六月二十八日辛亥,明宗大王薨于景福宮之寢殿。前二十七日,上疾猝重,日午尤篤。時,右議政權轍朝京,大臣只有領議政李浚慶、左議政李蓂及藥房都提調沈通源三人而已。右承旨尹斗壽,手書宋

  • 小雅·鱼藻之什·佚名

    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沸槛泉,言采其

  • 山国轨第七十四·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桓公曰,“行轨数奈何?”对曰,“某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谷重若干?曰:某县之人若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三·澄观

    疏。论云。一切所说下。第二标举显通。法之体状目之为相。义别为门。又由此通入证智中故疏。此言说解释下。第三彰其立意。先举论此显下。疏释即贤首意。为显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容持乃至因陀罗

  • 三辅黄图·佚名

    城镇志。南北朝佚名撰。成书约在南北朝前。并杂用晋以后至唐时地名。二万三千余字。书名最早见于《水经注》,《隋书·经籍志》亦著录。原书一卷,今本为六卷三十六篇。记载秦汉时期长安的城池、宫观、陵庙、明堂、辟雍

  • 冻苏秦衣锦还乡·佚名

    简名《冻苏秦》、《张仪冻苏秦》、《苏秦还乡》、《衣锦还乡》。杂剧剧本。元明间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见有著录,现今流传的版本只有一种,即《元曲选》丙集本。本剧演苏秦由穷困潦

  • 四书或问·朱熹

    朱熹著。此书是就《四书章句集注》经注中容易产生疑义之点,以设问作答形式说明论点,故称。共三十九卷(《四库全书》本),其中《大学或问》二卷、《中庸或问》三卷、《论语或问》二十卷、《孟子或问》十四卷。另有三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