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己酉避乱录 全文

建炎己酉,先兄待制讳舜陟,字汝明,帅建康,与右丞杜充不相能。充时领兵驻建康,充自遣将来夺取经制司钱物。待制闻于朝,充往往亦知而后奏。

朝廷知二公不合,十月移待制两浙宣司参谋。时周望自枢府出为宣抚。望老缪,本由八行举,与论军事率不合。先有旨令坚守严江,所措置初无可守之计,待制有奇谋,皆不用。虏人自广德县安吉往钱塘渡江,破明越北还假道平江,所措置初无守御者,皆知必败矣。待制谓望,本司金帛既尽为虏人所得,曷若为携往昆山而北庶可存也?望既遣金帛来吾家,始以船附鲁珏辎重中舣平江齐门。翌日到昆山依李阎、罗贵(一作崔赏),泊于梅里,寻移许浦。

未几,虏兵犯平江,望走青龙,子江城不战而破。诸将如郭仲威辈先虏未至,已劫略城中,几无遗。望尝不快于韩世忠。是时世忠兵盛权重,驻镇江,闻望窜,遣将董邀虏之,至许浦,以为望在。适吾家老小在彼,来见待制,遂邀以行。始将至,兵稍遥,望皆以为虏舟,率弃船而走。

吾家船亦留江口,命使臣温宏等守之。老小系道弟舜举、侄仔径走吴兴,唯予侍家君朝散同待制及令人等,茫无所之地,漫去而已。夜宿野人家,遣使臣来追,坚欲吾家还船。予谓若虏人则不可从,若世忠军,则中国兵且此投戈散地之时,往其军中亦自有所托,何为不可?待制以为然,因举家从以还。时已行二三十里,连夜从其使臣以还。偶天晴及晓才到,船皆无恙,一簪不失。乃率待制入其军于镇江,盖之意,虏望不及且取参谋,以塞其责,而欲虏望未已也。始船未行,军陈船到于江,唯吾家一船在许浦港口未出江,乃率吾家船入其军。趋水而下,往青龙必欲得望及至青龙江口。闻望已还军而西,遂溯江而上之镇江,吾家船同行。

及至镇江,待制欲见世忠,遮之不使见。未几,遣一船来换,意欲取吾船中之米,其所谓金帛者。未至梅里,望已追回矣。以诸将不欲令金帛离军去,殆有谋焉。有言于望故也,得所换之船,吾家移过自留少米,馀皆与之,本有百馀石。所换之船,通川船也,亦能行江海,有篷帆二物,亦足用小泊于焦山,杂于韩军杂物船中。

既至焦山,船中隘不可居。入寺中占其方丈,老幼悉安堵,但日游戏于焦山而已。时虏已破镇江,日见虏骑驰逐于江岸,坐见其焚甘露寺,但留双铁塔。世忠以江船凿沈于闸口,拒虏人之出,虏船实不可出,以闸口沈船纵横也。世忠军皆海船,阵于江中,中军船最大,处于中,馀四军皆分列以簇之,甚可观。辎重船皆列于山后,予日登焦山顶观之,山前但其作院等船耳。工人为兵器于寺前,又有镇江见任官及寺中之船皆泊于寺前,太守李汝为亦在焉。汝为亦韩军中人,世忠命为太守者也。三月十七日晚,东北风作,至夜益甚,江中飘水皆成冰。子尝夜独宿船中守行李,时吾家复有一小船同泊,以行李载不尽故也。是晚,予上船遣人提空笼相随,欲入船搬移衣物,又移钱百千人大船。已昏黑,风大船荡,不可卧。梢工姓朱,通州人。夜将半,叫问朱梢船如何?朱曰:“风大甚,夜益深。”但闻朱梢焚香于神前,有祷祈护卫者。复问朱云如何,朱臼:“风大了不得也。”问吾小船安在,曰:“不见久矣。随风以去也。”

是日昼,予观大船之碇索其外似已旧烂,其中一截斩新。予尝语朱:“此船藉此索为命,何不倒索而用之?卷其旧者于里,出其新者于外,庶可恃以牢乎?”朱曰:“此当然。”予曰:“明日潮来水满,可令近岸倒其索。”朱许之。至是风作之甚,又思其索旧且朽,愈不遑安。是时虏兵在南岸,碇索若断,必随北风至彼,当碎身与船于虏手矣。船为风震,不得睡,思之惶恐无限。及晓,幸吾船无恙,但不能举头,以恶心故也。朱梢寻以面汤来,亦不能用。及伸首船外视焦山之前,唯吾一船而已,馀皆不知所在。遥视赵都监者,步履于山上,如神仙中人点心。时待制以予在船中,遣小舟来,因得登焦山之岸,其去死亡一发耳。

予寻跻山顶望世忠军,极目江中无一船之存,辎重在山后者,亦略不见其一。又一二日,山前之船稍集。先是世忠既塞闸口之河,虏人乃别开一河出江。焦山初不知之,至是早食,时有虏船两只出在江,但望见其船上黑且光耳,必是其人衣铁甲也。此间船皆起碇以走。

是日世忠家私忌。予入方丈,见诸方为佛事。未几,诸僧皆在船中。盖凡在山之人皆已登舟,府官之属亦然。予家亦皆登舟,随例起碇以下,至垂山,风适顺,乃令朱梢张帆顺流而下。

韩军望见吾家船去,有呼住者,予令勿应。时船中有韩军二卒,亦令船住,复勿听二卒,盖世忠军令守吾家者也。行稍远,始语二卒:“待吾家至苏湖,却以金帛遣汝回,否则无好到汝也。”二卒顾势不可住,乃俯首从之。船过山,风正顺,夜过江阴,晓抵福山,不知其几里。福山别得船,又正北风作,抵常熟,过平江,至于望。入平江城市,并无一屋存者,但见人家宅后林木而已。菜园中间有屋亦止半间许,河岸倒尸则无数。出城,河中更无水可饮,以水皆浮尸。至吴江止存屋三间,其下横尸无数。垂虹亭横桥皆已无,止于亭下取得少水堪饮。自吴江而南,浮尸益多,有桥,皆已断,其处尸最多。后问之,云虏骑推人过,皆死于水。时燕子已来,无屋可巢,吾船用帆乃衔泥作巢于帆缘。岸皆为灶圈,云虏人缘岸泊故也。所杀牛频频有之,其骨与头足并存,但并无角,必虏人取以去。陈思恭所击虏船沈陷者,尚有数只于第四桥之南。思恭,周望军统制官也。

待制尝语望云:“枢密必欲守平江,莫若移军吴江,据太湖天险,吾辈以中军扼其前,使诸将以小舟自太湖旁击之,可必胜。”望不主其议,但令召诸将议之。及诸将毕集,望命待制语方略,诸将不从,盖诸将如郭仲威辈皆贼魁,喜乱,志在为贼而已。思恭兵最少,居下闻此谋,跃而前曰:“待制之言甚善,思恭愿为先锋。”自馀不从竟已。及虏过吴江,思恭不白望,自以兵出太湖横击其尾。乃中原系虏之民闻兵至,皆为内应,纵火焚舟,几获四太子者。思恭虽胜,望怒其不白。然竟与迁官所沉虏舟,凡半年许,尚在河中。

吾家船至平望,方欲首西以行,东风又发,又一帆至吴兴。时望军已驻吴兴矣。凡曲折得风,自垂山至吴兴,真天以相吾家也。老幼皆安,然而归始见弟侄已抵吴兴。旬日,待制乃遣使臣以书与信寄谢世忠、董辈,因送二卒往,仍取行李告敕之寄军中者。既取以归,闻世忠舟师败于虏人。

始虏在镇江不可出江,即陆往建康,尝聚吾宋士大夫,令筹所以破世忠军,皆云:“海船如遇风不可当,船大而止且使风可。四面卒难制,如风使舟耳,卒难摇动。”虏然之。选舟载兵,舟橹七八乘。天晓,风未动,急摇近世忠军,以火箭射之,船人救火不暇,又无风,船不可动,遂大败。陷前军十数舟,自馀得遁。盖世忠初知虏人往建康,亦溯江以舟师与对垒。时议者固已非之,曰:“兵法勿迎于水内,半济而击之利。今乃迎之于水内,安有利也?”

初,予在焦山见世忠陈兵江中,而镇江江口山上有兀立不动下视吾军者。世忠船特大,早晚诸将来禀议,络绎不绝,皆用小舟,明知大者为世忠,自馀五军船历历可数。吾尝自念,吾军中事,虏人莫不目见耳闻,而虏人贼中事,吾军略不知之,亦可虑矣。终抵于败,何智术之疏耶!于是虏人安然渡江北归,然世忠进官加恩犹自若也。

不数月,待制守钱塘。世忠入觐时车驾驻会稽,待制所待世忠良厚,世忠大喜,却恨前此失于一见,且詈董为之障。来谒,亦有惭色,闻世忠将入钱塘界,谓曰:“胡待制今却相见,如何?”无语,但愧汗而已。世忠所携杭妓吕小小即时以去。初,小小以有罪系于狱,其家欲脱之,投世忠。世忠偶赴待制饭,因劝酒启曰:“某有小事告待制,若从所请,饮巨觥。”待制请言之,即以此妓为恳。待制为破械,世忠欣跃连饮数觥,会散携妓以归。妓后易姓茅。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魏徵
  卷二上·朱熹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第一四三供词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二日一一三二二—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纪昀
  一、关于《翦拂集》·林语堂
  卷十七 食货志三·黄遵宪
  何点传·李延寿
  南平王元浑传·李延寿
  张珏传·脱脱
  同治八年裁兵加饷台澎定额官兵汛塘·佚名
  卷八十七·杨士奇
  唐纪十九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壬午、682)·司马光
  ●牧令书卷十七 刑名上·徐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769_1 【观兄弟同夜成婚】郑轨   棠棣开双萼,夭桃照两花。分庭含佩响,隔扇偶妆华。   迎风俱似雪,映绮共如霞。今宵二神女,并在一仙家。   卷769_2 【夏弹琴(一作刘希戬诗,又作刘希夷诗)】刘戬   碧山

  • ◆马中丞祖常(石田集)·顾嗣立

    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居靖州之天山。其高祖锡里吉思,当金季为凤翔兵马判官,子孙因号马氏。曾祖月合,乃从元南伐留汴,后徙光州。祖常七岁知学。延佑初,贡举法行,乡贡会试皆第一,廷试为第二人。授应奉翰林文字,擢监察御史。劾奏

  • 刘婆惜·隋树森

    刘婆惜,歌伎。乐人李四之妻。江右(江西省的别称)人。颇通文墨,滑稽歌舞,迥出其流。先与抚州常推官之子三舍交好,为其夫间阻,遂私奔。事觉,被杖决。刘负愧,将之广海居,道经赣州,谒全子仁,时宾朋满座,全子仁帽上

  • 卷四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二】喜雨二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累日増烦暑通宵结薄隂苍茫变风色散漫作春霖野店垂柳重僧房緑篠深疎慵尤得趣闭户拥重衾漠漠春隂合爞爞旱

  •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马迁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

  • 第四十回 流民图为国请命 分水岭割地畀辽·蔡东藩

      却说王韶受木征降,仍将木征解京,朝右称为奇捷,相率庆贺。丑态如绘。先是景思立战死,羌势复炽,朝议欲仍弃熙河,神宗亦为之旰食,屡下诏戒韶持重。韶竟轻师西进,卒俘木征。那时神宗喜出望外,御殿受俘,特别加恩,命木征为营州团

  •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第一子也母曰 孝靖皇太后王氏先是万历十年壬午 太后以四月册封恭妃八月十一日 上诞生万历二十九年十月立为 皇太子性孝

  • 尚史卷五十一·李锴

    列传二十九卫诸臣传石碏 【石厚附】 石祁子 【演附】 石稷 【成子】 石买 【共子】石碏卫大夫事庄公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

  • 四二○ 闽浙总督钟音奏遵旨查办应留应还书籍折·佚名

    四二○ 闽浙总督钟音奏遵旨查办应留应还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臣钟音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一日,臣于闱中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据巴延三奏晋省所进书籍云

  • 一、我的母亲·包天笑

      在五岁以前,我是完全不能记忆了,我的知识,就算是从五岁开始了吧。因为我是五岁就上学了。  我的出生,是在苏州城内西花桥巷一个宅子里。这宅子并不是我家所有,我家只是租着住居而已。及至我略知事物,以及五岁上学的年

  • 张载传·脱脱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年时代喜欢谈论军事,以致想交结客人取得洮西的地盘。二十一岁那年,以书信拜谒范仲淹,范仲淹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于是告诫他说:“儒学之士自有名教感到可乐,为什么要谈论兵事呢?”因此,劝告

  • 杨靖传·张廷玉

    杨靖,字仲宁,山阳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选拔为吏科庶吉士。第二年提升为户部侍郎。当时担任诸司者,一般是进士和太学生,但经常有不法者。太祖御制《大诰》,举通政使蔡蠧、左通政茹王常、工部侍郎秦逵及杨靖赞扬说:“这

  •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二人物志七十二大臣传五十八【汉军镶黄旗四 范时崇 施世纶 施世骠 杨长春 高其倬郝玉麟 范时捷】范时崇范时崇汉军镶黄旗人大学士文程孙福建总督承谟子也承谟殉耿逆之难时崇

  • 元年·佚名

    (辛巳)元年大明建文三年(1367年)春正月1月1日○辛酉朔,上朝太上殿,又至上王殿行賀禮。太上王適幸神巖寺,故但進綺絹表裏而還。○上幸康安殿基,冕服率群臣賀帝正,受朝宴群臣。賀帝正,年例也。以壽昌宮災,故設宴於康安殿基。上將軍

  • 佛说咒目经·佚名

    颓[敲-高+口]敷般[敲-高+口]敷 頞吒般[敲-高+口]敷 鸠离敷 鸠离比敷 鸠罗鸠[卄/(日*鳥)]比敷 沙离莎[卄/(日*鳥)]波提敷 伊离敷 伊罗移敷 伊腊鳖敷若目痛咒七过即愈。佛说咒目经佛说咒目经(注音版)tui zhi fu

  • 三山来禅师疏语卷中·灯来

    嗣法门人性统编表文昌表伏以麟趾呈祥喜家声之克振螽斯衍庆贵世德之作求烈谟拟式为显承志事每期其继述于心切切而念皇皇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窃惟纲常为先人伦首重参天赞地化育并资夫三才父干母坤生成兼统乎六子既生

  •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郑振铎

    约1934年出版。1958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是郑振铎所写的一本讲解古希腊神话中神祗与英雄的书。该书是中国读者了解错综复杂的古希腊神话的最佳读本。翻开本书,跟随大师走进诸神与英雄的时

  • 天公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篇幅甚短,仅二百余字。本经好几处经文实据《观世音经》及净土经典敷衍而成,重点在宣传净土思想。文内“螺文”、“重光”等提法,证实本经确为中国人所撰。本经最早见录于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