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茶山集卷七

宋 曾几 撰

五言絶句

题东臯

市声俱不闻野色良可喜聴公北宅住还我东臯子

西崦

一重仍一掩少有外人知杖屦归来处斜阳隐半规

南埭

薫风追晩凉爱日引朝歩瘦策与青鞋应知来往路

北垞

不谓蕞尔邦有此岿然宅江山自比邻风月相主客

松谿

不似居城市澄湖上有松日斜人影散百尺卧苍龙

竹坞

烟雨百余年茅茨数间屋中有在家僧萧然如此竹

梅坡

被雪一枝好令人双眼明未须贪结子对汝不胜清

兰畹

深林以芗名花木不知数一防无俗氛兰芽在幽处

丛桂

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王孙胡不归歳晏雪霜冷

海棠洞

玉颊酒潮红醉头扶不举杜老岂无诗应为六丁取

柔桑陌

南陌绿成阴园林正春老能令蚕事办更遣鸮音好

梨花原

酒渴上安市甘寒为解围鹅儿黄不见空见鹭鸶飞

柑子园

小摘乱青黄开尝馥香气持比千户封真成败人意

山斋

颇知藏曲折故作小峥嵘一穟香已过半山云正横

泛宅

芗林新赐宅春水向鸥前不是萧何第元非范蠡船上饶方君小倅官而不婚宦居偏戸间静无官宦之事舍后梯城而上卽棚为亭尽得溪山之胜名之曰快哉为作四小诗以快哉此风爲韵

簿书苦沈迷世俗嗟迫隘不如溪山上风至取一快掾曹官事了载取麴生来得酒且欢喜俗氛安在哉从容吏隐间游戏僧俗里孤月浪中翻吾心正如此偪仄何偪仄官居尘土中高城与隔尽惟有一溪风

遗直堂【并序】

三孔某之舅氏也伯舅舍人熙宁间实为台州从事手植桧于官舍之堂下逮今八十有余年矣某假守是州因以遗直名其堂作诗六章用叔向古之遗直为韵以告来者庶几勿翦焉

三孔吾渭阳犹及见仲叔堂堂舍人公再拜但乔木长身一庭中劲气九霄上思公立朝时澟澟不可向策登董相科赋作长卿语刘牢出外甥愧我不如古老柏蜀人爱甘棠召南思领客清樾下作诗咏歌之元祐几阅歳诸公一无遗吾舅典型在神明力扶持柏叶松其身在时公手植杂树谁所栽一钱初不直

同官皆和复次韵

苍官可长雄余子皆季叔所以吾外家深栽后雕木高标何许看小阁有时上烈风知人怀柯叶尽西向【州治小阁实与推官厅为邻】

孔父昔所游父老不能语文章翠珉上如此树高古【台州修城记儿氏之文也】

寂寞西州路凄凉渭阳思敢不酷似舅苍官实临之大厦要直木郢斤弃如遗一朝谏省上王魏不支持【舅氏应直言极諌科中之缘力诋新法忤时相意罢归故官元祐中擢大谏】

华屋落山丘悲歌咏曹植故有主林神百年依正直

玉井

茗饮贵石泉江流亦其亚甘寒如此井未肯出汝下

碧芦潨

春风桃李蹊学语鸟相唤不可无寒芦汀洲下凫鴈

通幽花径

一径夹青葱无人到幽处花发晓鸎啼欣然得佳趣

虎川【水纹如此云】

啸壑有于菟吹波作奇字川上雪髯翁文章政相似

放鱼矶

一丝公不挂钓饵也怜渠旧日埀竿地临流只放鱼

三老亭

华髪累朝人苍髯几时树政恐郢斤寻明堂要材具

题摘蔬亭

幽畦小雨余一一锦绣段春日细春盘悬知咄嗟办

题退轩

求名恐颠隮求道戒进取谁知郤行人可以超万古

题无热轩

一溪乔木阴六月火云冷门外有行人寒泉思汲井

寄轩

人家爱吾庐烛理均是寓未办山林居聊依佛僧住

企疏堂

芗林未置身泛宅先入手二疏归来时能似今日否

羃翠庭

羣木上参天清隂并为一炎曦无路来不废风月入

醉石

冷石磨青瑶客至相与饮醉倒不用扶真成一高枕

墨坳

有水碧于天云滃然起定是临池人一沐管城子

驾月桥

伐木梁清浅扶藤日几回嫦娥与牛女昔日度桥来

过花桥

溶溶水拍隄了了花隔岸不着小桥通令人方寸乱

归来桥【吉安府志桥在庐陵县治之北】

安车过桥时童稚皆喜舞题柱作归来元无长卿语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见饷用心清闻妙香为韵成五小诗

微雨久逾润禅房低复深下帷香一缕收尽向来心花覆春风殿炉薫上紫清旧时香案吏趺坐对烟明不属蔚宗传又非知见薰从来香一瓣只许自闻闻拟去竹坞间煎茶炷新料从容二士谈领防一语妙老柏参深水封题远寄将发奁知长者闭閤自调香【华严经鬻香长者】

六言絶句

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

自古词林枝叶皆从根柢中来万卷须窥藏室一尘莫防灵台

老杜诗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尙论渊源师友他时派列江西

学问直须富有文章政要深藏玉在山中辉润兰生林下芬芳

广南韩公圭【琏】舶使致龙涎香三种数珠一串戏赠

千里传闻陆凯一枝远寄梅花虎节无烦驿使龙涎走送寒家

花气薫肌郁郁贯珠入手累累想见范公和处絶胜乃祖偷时

黄嗣深尚书自仰山来惠茶及竹薰炉

茗椀中超舌界薫炉上悟香尘坐我集云峰顶对公小释迦身

黄嗣深尚书见访

骑气初占客至履声忽报公来不乱空庭鸟雀何妨满席尘埃

猜你喜欢
  关咏·唐圭璋
  第十一出 赚婚·李渔
  第二十二出 闺晤·许自昌
  第二十出 端阳游赏·王世贞
  留别日本·徐志摩
  卷五十·徐世昌
  卷366 ·佚名
  七言巻二十七·洪迈
  卷四十九·陈起
  卷五十三·郭元釪
  卷一百三十四·陈元龙
  卷六百五十一·佚名
  卷三百四十六·佚名
  萧观音词作鉴赏·佚名
  八集 四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八出 逼婚·李渔

    〖天下乐〗(生冠带,引众上)乘传归来万马迎,漫夸前是一书生。纱笼不自人间定,多少鸿儒倒未能。下官班师复命,蒙圣主不次加升;又见下官未曾婚娶,要把当朝宰相之女,钦赐完姻。下官因为不曾看见,恐怕做了詹家小姐的故事,所以只说家中

  •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张廷玉

        公主   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余递减有差。郡主以下,恩礼

  • 卷十·凌雪

    列传十三 万元吉(附杨文荐)、杨廷麟、刘同升、郭维经、彭期生、黎遂球、龚棻、姚奇胤列传十四 傅冠、王应熊(附王锡兖)、蒋德璟、黄景昉、何吾驺、黄士俊、方逢年列传十五 瞿式耜、张同敞、何腾蛟、堵胤锡列传十三万元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纪昀

    艺文略 【三】史类第五上 【正史 编年 别史 杂史 载记 史评 故事 职官 刑法】○史类第五上(臣)等谨案郑志立史类十三门各为细目正史之目则有通史编年之目则有纪录今遵四库全书例增立别史史评二门与正史编 年并

  • 两汉笔记卷二·钱时

    宋 钱时 撰高祖帝以天下初定子幼昆弟少惩秦孤立而亡欲大封同姓以塡抚天下春正月丙午分楚王信地爲二国以淮东五十三县立从兄将军贾爲荆王以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立弟文信君交爲楚王壬子以云中鴈门代郡五十三县立兄宜

  • 韩褒传·令狐德棻

    韩褒字弘业,祖先是颍川颍阳人,后来移居昌黎。祖父韩瑰,在魏国担任镇西将军、平凉郡守,封安定郡公。父亲韩演,任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恒州刺史。韩褒从小就有抱负,喜欢学习,但不拘泥于章节句读。老师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韩褒

  • 邢君牙传·欧阳修

    邢君牙是瀛州乐寿县人。年轻时到幽蓟、平卢等军镇当兵。凭战功历任果毅、折冲郎将。安禄山反叛,跟随侯希逸渡海进入青州。田神功任兖郓节度使,派邢君牙领兵驻扎好田寺保卫边境秋收。吐蕃侵犯京城,代宗皇帝流亡陕州,因为护

  • 王观传·张廷玉

    王观,字尚宾,祥符人。性情耿直,颇有见地,仪表英伟,善于谈论。由乡荐进入太学,被提升为苏州知府,王观为官公正、清廉,很有威信。有一黠吏钱英屡次陷害长官,王观施以杖刑而将其处死。事情上奏朝廷,太祖派遣行人携诏褒奖王观,并以御

  • 内令·朱元璋

    自后妃以下,一应大小妇女及各位下使数人等,凡衣食、金银、钱帛并诸项物件,尚宫先行奏知,然后发遣内官监官。监官覆奏,方许赴库关支。尚宫若不奏知,朦胧发遣,内官亦不覆奏,辄擅关支,皆处以死。凡私写文帖于外,写者接者皆斩。知情

  •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第四·晏婴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

  •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晏婴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欲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

  • 尚书疑义卷一·马明衡

    明 马明衡 撰虞书尧典朱子谓书难读难解诚然今只是习训已熟似乎无难不知当初是何等生澁今只以尧典言之所谓安安所谓南讹所谓敬致南交言敬致不言明都朔方言幽都不言敬致此皆难通又言方鸠僝功象恭滔天又如师锡帝之类若

  • 禹贡说断卷四·傅寅

    宋 傅寅 撰淮自桐柏孔氏曰桐柏山在南阳之东唐孔氏曰地理志云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水经云出胎簮山东北过桐柏山胎簮盖桐柏之傍小山传言南阳郡之东也胎簮山即桐柏也后世又别名之耳禹谓淮自桐柏不应桐柏

  • 公食大夫礼·佚名

    主国国君用食礼招待来聘问的大夫的礼仪:国君派大夫到馆舍告诉来聘的大夫(到主国的朝庙接受食礼),各自按相同的爵位去告之。上介出门问来馆舍有何事,进门报告。辞谢三次后答应。主宾出外门,为主国的大夫屈尊来迎接自己行拜礼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四   [一]四聖諦者.謂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此四聖諦幾有色等者.[二]一無色.三應分別.   謂苦聖諦或有色或無色.云何有色.謂十處及一處少分.云

  •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三六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谓见法般涅槃。云何如来说见法般涅槃。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为说见法般涅槃。诸比丘闻已。

  • 正法花经卷第六·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正法花经药王如来品第十  佛告诸比丘。道法一等无有二乘。谓无上正真道。往古来今无有两正。犹如众流四渎归海合为一味。如日所照靡不周遍未曾增减。若族姓子欲至正觉。解无三涂去来今者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八·净挺

    弟子元顗智橒编开示示千筠侍者汝婺州人婺州善慧大士出身处菩萨应现盖是寻常汝昨日向我道曾梦见世尊升座天龙八部团团围绕这也不为奇特非但是梦即今释迦老子与百万人天向汝面前森森而立开眼合眼不曾背他在汝分中还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