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充传

何充,字次道,庐江郡..县人,为曹魏光禄大夫何祯的曾孙。祖父何恽,做过豫州刺史。父何睿,做过安丰太守。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主簿。王敦之兄王含当时为庐江太守,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王敦曾于座中向众人称道:“家兄在郡为官,肯定清廉,庐江人士倍加称赞。”何充正色道:“我何充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与大将军所言不同。”王敦默然不语。旁人都替何充深感不安,何充泰然自若。由此得罪了王敦,降职为东海王文学。不久适值王敦叛乱失败,何充便升职为中书侍郎。

何充是王导姨姐的儿子,其妻是明穆皇后的妹妹,因此年少时便与王导友善,很早就担任显要官职。何充曾拜访王导,王导以拂尘指着床喊何充与自己同坐,说:“这是你的座位。”王导修补扬州官舍,回头对何充说:“这是为你何充而修。”明帝也喜爱何充。

成帝即位后,何充迁职为给事黄门侍郎。苏峻作乱,京都陷落,王导跟随皇帝在石头城,何充东奔义军。其后王导逃回白石,何充返回。苏峻之乱平定后,何充封为都乡侯,拜官散骑常侍,出任东陽太守,授职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在郡为官,颇有德政,举荐不应朝廷征召之士虞喜,选拔郡里贤达谢奉、魏岂页等为郡府佐吏。后因祖坟被发掘而离开会稽郡。朝廷征召为侍中,何充不就职。改葬完后,朝廷任命他为建威将军、丹杨尹。王导、庾亮一起向成帝进言说:“何充才识度量过人,严谨而公正,有万夫所归的声望,必能掌管朝政,为老臣之助手。老臣辞世之日,愿陛下接受何充为近侍,天下将会安定,社稷无忧了。”由此何充升为吏部尚书,晋封冠军将军,又兼任会稽王师。王导逝世后,何充转任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与总领尚书事。诏令何充、庾冰入宫可各带披甲执杖的卫士五十人至停车门。不久何充升迁为尚书令,封左将军。何充认为内外要职分人统领,可以互相纠正对方缺点,如果让事情专管于一人,那么对此人的考核就难以公正,于是上疏坚决辞让尚书令等职务。朝廷许可。改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将军封号不变。朝廷又让他兼任州大中正,何充以州里有先贤名流为由,坚决辞让不就。

庾冰兄弟以国舅身份辅佐朝廷,权势等同天子,担心新帝即位之后,自己与皇帝的关系疏远,将遭到外臣攻击,因而策划拥立康帝,就是成帝的胞弟。常劝说成帝,说国家面临强敌威胁,必须立年长成熟的君主,成帝听从其主张。何充建议说:“父子传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变,恐怕不是利国的良策。所以武王不传位给有圣德的弟弟,是遵循大义。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百官都以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王牙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柄家社稷,灾祸将至!”庾冰等不听。不久康帝继位,康帝来到殿前,庾冰、何充两边侍坐。康帝说:“朕继皇位,是二位爱聊之力。”何充说:“陛下即位,是庾冰一人之力。若依愚臣的主张,陛下就不能君临天下了。”康帝面有愧色。

建元初年(343),何充出任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兼任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以回避庾氏兄弟。不久,庾翼将举行北伐,庾冰出镇江州,何充入朝,向康帝进言说:“庾冰是尊贵的国舅,应做宰相掌管朝政,不宜远出。”朝臣讨论的结果否定了何充的建议。于是朝廷征召何充为都督扬州豫州徐州之琅王牙诸军事、假节,兼任扬州刺史,将军封号不变。此前,庾翼征发江、荆二州全部编入户籍的奴隶以充兵役,士人百姓纷纷谴责。何充打算征发扬州的奴隶来分担舆论对庾翼的指责。后因中兴之时已征发过三吴的奴隶,如今不宜再征发而终止。

不久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意在立简文帝,而何充建议立皇太子,被康帝采纳。及至康帝驾崩,何充奉遗诏,立太子为帝,这便是晋穆帝,庾冰、庾翼十分怨恨何充。献后临朝听政,下诏曰:“骠骑将军何充责任重大,允许带甲杖卫士百人入殿。”又任命何充为中书监、录尚书事。何充自陈说既然已总领尚书省,就不宜再做中书监,朝廷答应了他的要求。又加封何充为侍中,赐羽林军骑士十人。

庾冰、庾翼等不久病逝,何充一人独掌大权,辅助幼主。庾翼临终前,上表朝廷请求将他的职位委托给他的儿子庾爰之。于是议论者都认为庾家世代守西藩,人情所归,应该依从庾翼的请求,以安人心。何充说:“不可如此。荆、楚是国家的西大门,拥有人口百万,北有强胡环绕,西与劲蜀为邻,地势险阻盘曲,绵延万里。所任得才则可平定中原,所任非人则国家社稷可忧,正所谓陆抗存则吴国存,陆抗亡则吴国亡,怎能让一个白面少年来充当此重任呢!桓温才略过人,文武兼备,经略荆楚的重任,非桓温莫属。”议论者又说:“庾爰之肯让桓温吗?如果他拥兵阻挡桓温,祸害不浅。”何充说:“桓温足以制服他,诸位不必多虑。”于是朝廷让桓温担负守西藩之重任。庾爰之果然不敢争。何充以为卫将军褚裒为皇太后之父,应当执掌朝政,上疏举荐褚裒参与总领尚书。褚裒以居住狭窄为由,坚决请求做地方长官。何充说:“桓温、褚裒为一方诸侯,殷浩掌管诏令,我可以无辛劳了。”

何充身居宰相,虽无修正改革之能,但刚强果敢,才识度量过人,执掌国政,正气凛然,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无不以功臣为先,不为私人树立亲戚党朋,人们因此敬重他。然而他所亲近的多有平庸乱杂之人,信任也不得其人,而且酷爱佛教,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亲戚朋友贫困短缺,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由此遭受世人的讥议。阮裕曾对他开玩笑说:“卿志大宇宙,勇迈万古。”何充问其缘故。阮裕说:“我希图几千户人口的郡尚且不能得到,卿希图成佛,这志向能说不大吗?”当时郗忄音和他的弟弟郗昙信奉天师道,而何充及他的弟弟何准笃信佛教,谢万讥笑他们说:“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何充能饮酒,素来为刘忄炎所看重。刘忄炎常说:“看见何次道饮酒,直叫人想倾尽家里所有的存酒。”极佩服何充海量而且能保持不露醉态。

何充于永和二年(346)去世,终年五十五岁。朝廷封赠为司空,谥号为文穆。无子,弟弟的儿子何放继嗣。何放去世,又无子,又以其兄的孙子何松承袭封爵,何松官至骠骑谘议参军。何充之弟何准,事见《外戚传》。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司马迁
  列传第一 神武娄后 文襄元后 文宣李后 孝昭元后 武成胡后 后主斛律后 胡后 穆后·李百药
  大明宣宗章皇帝宝训卷之三·杨士奇
  卷三十·张廷玉
  卷第十九·徐鼒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第三十三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史记集解卷八十·裴骃
  侯安都传·姚思廉
  京兆王元愉传·李延寿
  卷五十一·阿桂
  一一·钱穆
  卷一·佚名
  卷四·陆宗楷
  韦昭章·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张元凯

    五言律诗至日同傅吴令石湖觞咏二首长至传杯永,阳舒坐啸开。飞霞同出寺,落日又登台。皂盖乘箕下,青山拥彗来。书云诸彦事,谁似大夫才。问俗五湖傍,扁舟小队藏。忧心悬赤子,淑气动青阳。漪藻忘冰候,岩花迟岁芳。不缘仁政异,山水

  • 卷三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六韦应物应物京兆长安人周逍遥公夐之后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后折节读书辟从事河阳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两军骑士骄横绳以法被讼弃官起为鄠令大厯中制除栎阳令复以疾谢归建中初拜比部员

  • 提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选四朝诗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御选四朝诗二百九十二卷康熈四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右庻子张豫章等奉勅编次凡宋诗八十七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诗二十五卷作者三百二十一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八月戊寅朔宗正少卿兼直史馆范冲入见冲立未定上云以史事召卿两朝大典皆为奸臣所坏若此时更不修定异时何以得本末冲因论熙宁创制元祐复古绍圣以降弛张不一本末先后各有所因不可不深究而详论读毕上

  • 第九回 二世篡位咸阳宫 始皇归葬骊山墓·黄士衡

    话说赵高同着李斯、胡亥,密议篡立之策。先将始皇赐与扶苏玺书烧毁,假传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别作一书,赐与扶苏、蒙恬,说:他二人带兵数十万,在边已久,士卒多死,不能立功。扶苏反敢时常上书诽谤,都因未奉命令,不得归为太子,所以

  • 第七卷 商业·缪荃孙

    我国与中亚、南洋交通,始于西汉,与欧洲交通,始于东汉。南齐时,波斯、狮子、婆罗门、交趾诸国商船常至广、交二州贸易。有唐一代,远自佛林、大食、波斯,近至扶南、林邑,往来不绝。通商地点,则多在扬州、广州、交州、合浦。宋时

  • 卷八·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八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六元赵复赵复字仁甫德安人嗜周程张朱之学元太宗时太子库春破德安以德安尝逆战残之复赖姚枢得脱复念九族俱丧与其北去不如死乃夜走水际仰天大号将自投枢追及之力为寛譬乃强

  • 卷七十二·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二乾隆二十四年夏四月乙亥训谕八旗大臣官员上谕军机大臣曰朕今日恭阅皇祖实録议政大臣等奉上谕太祖太宗时满洲兵凡遇征战马匹口粮自备行走

  • 读史记十表卷七·汪越

    南阳 汪越 撰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索曰便音鞭县名吴浅所封】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邓展曰汉约非刘氏不王以芮忠故着令使特王】昔髙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索曰谓楚

  • 南唐书卷五·陆游

    宋 陆游 撰周徐查边列传第二周宗字君太广陵人少遇乱孤穷事烈祖为给使闲于摈相辞令方时艰难每使四方輙称职端敏可仗恩顾日洽烈祖镇金陵为都押衙时用宋齐丘议迎呉让皇都金陵缮府治为宫马步都虞蔡业为宫城营奉使

  • 朱面力传·脱脱

    朱面力,苏州人。父亲朱冲,狡猾聪明。他家本来微贱,朱冲受雇于人,他强悍不驯,因罪被处以鞭背的刑罚。朱冲逃到别的县去借贷,遇到一个奇人,得到金子和方书回来,就开设药店,病人服他卖的药后就有效,远近病人都来他这买药,家中就富裕

  • 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钱穆

    中国传统之士,其对前有崇奉,其对后有创新,二者可以相和合。孔子为中国两千五百年来学人所共奉,尊之曰:"至圣先师"。但孔子亦有所崇奉,故曰:"甚矣,吾衰也,我久矣不复梦见周公。"而此下儒学传统中,虽永尊孔子,亦非无创新。性与天道

  • 尽心(尽,从聿从火从皿)·方以智

    天何以生烧人乎?生而累,累而死,不如不生;而必生而烧之,故怜之曰可怜生。请怜而烛之。以死烧生,生本不生。当知生所以烧,烧所以生;何以有生?何以生心?其始生魄,其阳曰魂。气生血肉而有清浊,气息心灵而有性情。本一气耳,缘气生“生”

  • 卷三十四上·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三十四上宋 真德秀 撰进退【附仕进】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易干文言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隠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

  • 卷四·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       婺源江永撰鄉飲酒禮   嘉禮六經【鄭目録云諸侯之鄉大夫三年大比獻賢者能者於其君以禮賓之與之飲酒鄉飲酒於五禮屬嘉禮】鄉飲酒之禮右篇目 周禮鄉大夫三年則大比攷其德行道

  • 摄大乘论卷上·无著

        无著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依止胜相中众名品第一  摄大乘论。即是阿毗达磨教。及大乘修多罗。佛世尊前。善入大乘句义菩萨摩诃萨。欲显大乘有胜功德。依大乘教说如是言。诸佛世尊有十胜相。所说无等

  • 卷第二十五(第四诵之五)·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五(第四诵之五)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皮革法第五佛在舍卫城。尔时阿湿摩伽阿槃提国。有聚落。名王萨婆。中有大富居士。财宝丰盈种种具足。唯少一事。无有儿息。从诸神祇池神家神交道大神满贤

  • 医闾集·贺钦

    明代诗文别集。贺钦(字克恭)著。贺钦子贺士谘所编。先有嘉靖九年(1530)阴成文的刻本,卷内题“后学兵部主事海盐郑晓参定,后学兵部主事常郡唐顺之重校”。集前有嘉靖八年李承勋序。凡9卷。前3卷为言行录,4至7卷为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