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全文

昔者世尊,游罗阅祇说经散慧。初语亦善中语亦善竟语亦善其义微妙。净修梵行。所讲广普。时王便给使数十馀人。常采好花以给王家。後宫贵人采女大小。一日俱出城外采华。欲还入城路迳遇佛。遥见世尊相好威光巍巍无量。犹星中月。若日初出照于天下。与圣众俱弟子菩萨前後围绕。往诣佛所稽首为礼。心自念言:人命难保。佛世难遇。经法难值。今遭大圣。犹病者得良医。身既贫贱加属县官。羁役之患恒不自从。国王严急。主给采花常以早进。设失时节或能见诛。日不再中。圣众难遇亿世时有。宁弃身命。以花上佛并散圣众。因受经戒听省深法无穷之慧。我於无数劫。为人所害不可称载。未曾为法而惜身命。今供世尊三宝之业。纵使见害。不堕苦痛必生安处。便以华散佛及圣众上。卻自归命一心重礼。佛知其念发大道意。甚慈愍之。具为散讲大乘之法六度无极四等四恩三脱菩萨时。诸采华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心解佛慧。至不退转无所从生。佛即授决後当得佛。号曰妙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其边人闻莫不怡悦。启受大法供奉三宝。时采华夫供养受决。稽首佛足还归家中。与家二亲妻子辞别。我今命尽为王见杀。父母愕然问何罪咎。诸子答曰:为王所使行采诸华。中遥见佛以华贡上。王大严急既违失时。复无有华必见危命。故辞别耳。二亲闻之益以愁慼。当奈之何。发箧视之满中好华须曼杂香。香薰郁郁远彻四面。父母告曰:可以进王。诸子各曰:众人见之必传至王。又复违时恐不得安。时王大瞋。见不时来复散众华。遣边大臣多将人兵收取将来,则受王教反缚入宫。罪当弃市。诸人不恐面色不变。王怪问之。汝等罪过命在不测。缚来当杀。何故不懅面色不改。即白王曰:人生有死物成有败。我从无数劫每以非法不惜身命。朝早采华值遇世尊,以华供上稽首归命。尔时以知违令当死。宁以有德而死。不以无德而存。还视华箧续满如故。皆是如来恩仁所覆。王甚怪之心不信然。故往诣佛稽首足下。卻坐一面叉手问佛。有是意不。佛言然王。此人至心欲度十方不惜身命。故取众华以散上佛。意无想报以得受决。将来成佛号曰妙华至真等正觉。用发大意受决之故。慈心之香华满箧器莫不闻知。王大欢喜。疾解众缚悔过自责。愚意不及系缚菩萨。惟原其罪。佛言:善哉善哉!能自改者与无过同。佛说如是,王及臣民莫不悦豫。作礼而去。

猜你喜欢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一·佚名
  卷第三十·佚名
  卷第十五(声闻无学第三僧部第四)·宝唱
  卷第九·慧苑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智顗
  宗镜录卷第十九·延寿
  卷第二十九·道原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四卷·佚名
  答净心长老冕甫居士融高法师书·太虚
  卷第一·如玺
  后序·松源崇岳
  卷下·吹万广真
  大雲初分转生有藏健度第五·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七·欧阳竟无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全文·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合谮·叶宪祖

    〔副净上〕但知丞相贵。无奈秀才乔。空驰千里道。笞骂恐难饶。自家令狐丞相府中一个院子。蒙丞相爷差我去见温庭筠。要他与我公子场中代笔。我见他时节。虽然略大样了些。也不道这温庭筠这等傲撇。竟把我呵叱了一场。

  • 第一编 补全唐诗·佚名

    外编第一编 补全唐诗唐明皇题梵书 【伯三九八六】毫 【鹤】 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唵字赞 【义静三藏于西天取得此梵书「唵」字,所在之地,一切鬼神,见闻者无不惊怖。】鹤立蛇行势

  • 唐彦谦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咸通进士,任绛州、阆州等地刺史。其诗师法李商隐,然较清浅显豁,五言古诗朴素爽朗。有《鹿门集》。 采 桑 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一·王称

    列传十四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也父仁谦周太子賔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为人方重不事苛察举进士晋华帅刘遂凝辟为从事其兄遂清领邦计以为盐铁廵官改度支盐铁推官迁右拾遗桑维翰为开封尹以居正为判官汉史肈领侍衞亲

  • 后汉孝明皇帝纪下卷第十·袁宏

      八年(乙丑、六五)  冬十一月丙子〔一〕,上临辟雍。诏天下死罪赎各有差。 〔一〕 十一月癸卯朔,无丙子。范书作“十月”,是。   壬寅〔一〕,日有蚀之。诏群臣上封事,言得失。 〔一〕 范书作“十月壬

  • 卷之二十九·佚名

    洪武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免百官朝贺命礼官书四代 皇祖考妣神主○甲戌 上将告祀南郊戒饬百官执事曰人以一心对越上帝毫发不诚怠心必乘其机瞬息不敬私欲必投其隙夫动天地感鬼神惟诚与敬耳人莫不以天之高远鬼神幽隐而有忽

  • 卷之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绎史恤谥考卷七·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氏辑入祠士民(上)郑元勋进士歙县人,寄籍扬州。高杰攻城,独出以大义责之。后为乱兵所杀。卢渭岁贡生长洲人。入史可法幕府。守钞关;城破,投水死。归昭生员昆山人。同在扬州幕府守西门,死。文乘生员吴县人。大学士

  • 卷四十四·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四    宋 萧常 撰魏载记九 张辽字文远鴈门马邑人本聂壹之後以避仇变姓吕布以为骑都尉布败归曹操以中坚将军从攻袁谭袁尚谭尚破复平辽东柳毅等还邺操自出迎引

  • 赵太后新用事·佚名

    【提要】 “触龙说赵太后”此章已成为千古名篇,古往近来的学生士子们无不从小诵读。就此章的主旨而言,说明真正的关爱孩子、考虑孩子的前程,就必须让孩子分担国难、经受磨练。就此章的语言技巧而言,它成为向在上者、领导

  • 公冶长第五·朱熹

     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绁,息列反。公冶长,孔子弟子。妻,为之

  • 中庸章句大全上·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中庸章句大全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朱子曰名篇本是取时中之中然所以能时中者盖有那未发之中在所以先说未发之中然后说君子之时中○北溪陈氏曰中和之中是专主未发而言中庸之中却是含二义有在心之

  • 第十三章东西学术分途·梁漱溟

    此章仍衍续前文阐明自觉,但以引入东西学术问题,遂尔题目别标。 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生命的特征,其所区别于物类者在此。然而人们却非能时时皆在发挥表见此特征者。前曾说,人心要缘人身乃可得见,是必然的;但从人身上得有人心充

  • 在仰光中缅佛学会谈话·太虚

    ──十二月二十一日──师:我没有到缅甸来,就想中缅佛教应有联合的团体。一到缅甸,就闻已成立了中缅佛学研究会,我非常的欢喜!  我这次来缅甸,各种的招待,都从中缅佛教能有具体的联合工作中发展出来。今天承约谈中缅佛学,觉

  • 第二卷·佚名

    秘密心真言品第二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复从座起整理衣服。右膝着地合掌瞻佛。颜貌熙怡心具无量大慈大悲。遍身溥放亿千大日轮光王。照于十方三千大千佛之世界。靡不周遍。放斯光时。映彻众色皆如金聚。欢喜微笑白佛

  • 名利场·萨克雷

    《名利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萨克雷的代表作,1847年开始在《笨拙》杂志上连载,1848年出版单行本。作品副标题为《没有英雄的小说》,它不以英雄和正面人物为主人公,勾勒出一个唯利是图、唯势是趋、充满欺诈的世

  • 秋水轩尺牍·许葭村

    清许葭村著。为作者的书信集。古称书信为尺牍,因古代书简长约一尺故名。由后人整理编排成书,共229篇,分为叙候、庆吊、劝慰、请托、辞谢、索借、允诺、戏谑8类。文辞生动雅丽,曲尽情理,向为尺牍范本。如《复朱鹤汀书

  •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佚名

    佛教典籍。定慧译(撰?)。一卷。由序言及八段韵文组成。序言称:菩提达摩自南天竺携《楞伽经》至东都,求那跋陀罗译出,其经“文字浩瀚、意义难知。和尚慈悲,广济郡(群)品,通经问道,识揽悬(玄)宗。穷达本原,皆蒙指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