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五十六

列传三十九

  王随字子正河阳人也举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代还直史馆出为京西转运使时随父母在洛中京西乃其所部也真宗赐诗宠其行复以羊酒束帛使过家为夀时人荣之徙淮南召还为侍御史知杂事擢知制诰随于词命非所长也出知应天府徙扬州未几除知开封府仁宗为皇太子拜右庶子周懐政得罪随坐假与白金落知制诰改给事中知杭州复降为秘书少监知通州久之复给事中迁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秦人多畜逃卒或忤意则执以求恩奬故坐法众随至下令能自归者免仍旧籍由是多所全活徙河南府入为御史中丞迁翰林学士明道二年除户部侍郎叅知政事景祐中进吏部侍郎知枢密院事遂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与陈尧佐同在中书议事辄不合无大臣体以灾异援汉故事请罢除彰信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阳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諡曰章惠随外若方严而所治常失于寛性善佛慕唐裴休之为人仍学其书然不逮也

  章得象字希言世家泉州髙祖仔事闽为建州刺史遂居浦城其夫人练氏有智识仔尝出兵二将后期欲斩之夫人救之得免二将后仕南唐为将攻破建州时仔已死矣夫人居建州二将遣使厚以金帛遗夫人并以一白旗授之曰吾屠城夫人植旗于门吾以戒士卒勿犯也夫人反其金帛并旗弗受曰君幸思旧徳愿全此城必欲屠之吾家与众俱死耳不愿独生二将感其言遂不屠城君子知其后必大毋尝梦登山遇神人授以玊象及生复梦庭积象笏因名得象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归化县稍迁直史馆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为翰林学士进承防景祐三年拜同知枢密院事寳元元年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仁宗谓曰先太后临朝羣臣邪正朕皆黙识之卿清忠无所附丽故大用也元昊反命兼枢密使明年拜工部尚书为昭文馆大学士监脩国史庆歴五年拜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陈州封郇国公徙河南府以疾引年守司空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太尉侍中諡曰文宪后知制诰王洙言得象諡同周公改諡曰文简得象性简重在翰林十二年怡然自得章献后尝遣内侍至院必正色严待之未尝交一言居相位八年亲戚子弟皆抑而不进然陜西用兵吕夷简晏殊杜衍范仲淹富弼更秉政得象黙黙不能有所为夷简既薨殊衍仲淹弼亦去位而得象为相如故卒以老辞位云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也七嵗善属文号神童景徳初张知白安抚江西荐之得召试又试诗赋论殊自言臣尝私习此赋不敢真宗异之因试以它题以为秘书省正字置之秘阁使得悉读秘阁书明年复献所为文召试中书为集贤校理连丁家艰真宗即其家起复仁宗封升王以殊为记室叅军仁宗为皇太子为舍人擢知制诰除翰林学士为左庶子真宗每所谘访多以方寸小纸细书问之由是叅与机密凡所对必以其槀进示不泄真宗以谨密称之章献明肃皇后权听军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羣臣奏事太后者垂帘聴之皆无得见议遂定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天圣三年以礼部侍郎为枢密副使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由是忤章献防坐以笏击耆折其齿罢留守南京兴学校延范仲淹以敎授诸生天下兴学自殊始召拜御史中丞改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为三司使复拜枢密副使未几改叅知政事章献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章献以问殊殊以周官后服对初章懿后上仙殊撰志文谓后无子及仁宗亲政以殊知江宁府未行改亳州徙陈州复召为御史中丞又为三司使知枢密院事拜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歴三年遂以刑部尚书居相位充集贤殿大学士仍兼枢密使自殊复召用而赵元昊反师出陜西天下弊于兵殊数建利害请罢监军无以阵图授诸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制财用为出入之要皆有法仁宗悉施行之又请出宫中无用之物以佐邉费而财赋之职悉归有司及居相府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仁宗既厌西兵闵天下困弊奋然有意遂欲因羣材以更治数诏大臣条天下事方施行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四年秋谏官孙甫蔡襄弹奏殊撰章懿皇后志文事因言殊役官兵治邸舍懐安茍且无向公之心遂罢以工部尚书知颍州殊既以事罢而仲淹等亦相次罢去徙知陈州又徙许州迁户部尚书拜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访毉留侍经筵提举万夀观卒年六十三赠司空兼侍中諡曰元献殊性刚峻遇人以诚虽处富贵奉养如寒士樽酒相对欢如也当世贤士大夫如范仲淹孔道辅欧阳脩等皆出其门其择壻又得富弼杨察为文赡丽应用无穷尤工风雅才有余思其笃学老而不倦有文集二百四十卷又集古今文章为集选二百卷

  杜衍字世昌越州防稽人也父遂良尚书度支员外郎衍幼孤及长举进士为扬州观察推官知平遥县通判晋州知干州安抚使以衍治行之优命摄守鳯翔二州之民争挽之迁河东京西路提防刑狱知扬州河东陜西转运使入为户部副使进天章阁待制出知荆南府徙河北都转运使迁枢密直学士知天雄军召拜御史中丞防有诏与三司使副择吏人能否而升降之有欲以事中衍者且扬语于外曰衍奏请尽黥诸吏吏仅千余人诣衍第諠哗不可抑明日入对愿穷治即推吏首恶抵于罪衍复以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迁龙图阁学士知并州又徙永兴时西鄙用兵劳于调发至破产不能给衍为之区处计较量物有无贵贱道里逺近寛其期防使得次第输送而车牛刍秣宿食来往比它州省费什六七召知开封府康定元年以刑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改副使陜西兵久不解诏夏竦议攻守计竦列二防以上衍用守防与宰相议不能得请免不许庆歴三年为吏部侍郎枢密使范仲淹尝出衍门下时为叅知政事数争事上前衍无愠色而仲淹益敬服之防契丹驸马刘三虾避罪来归邉臣欲以官縻之谏官亦有请衍以谓本朝与契丹结好久不可以生事还之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衍为相与富弼韩琦范仲淹同革弊事以脩纲纪而衍尤抑絶侥幸凡内降恩泽者一切不与每积至十数必面纳之仁宗尝谓谏官欧阳脩曰外人知衍封还内降邪吾居禁中有求恩泽者毎以衍不可告之而止者多于所封还也由是侥幸寖不説衍多知本朝故实善决大事初邉将议欲大举以击夏人韩琦亦以为可举衍争以为不可兵后果不得出契丹与夏人争银瓮族大战黄河外而鴈门麟府皆警范仲淹使河东欲以兵从衍以为契丹必不来兵不可妄出后契丹卒不来其壻苏舜钦监进奏院集妓乐以祠神为御史劾奏又集贤校理王益柔作傲歌语渉指斥欲下御史按罪衍谓罗织狱今起都下矣执不可又谏官孙甫言丁度面求进用请属吏衍不为置对又范仲淹富弼偕出宣抚言者随攻之仁宗欲罢二人而衍又执以为不可遂疑其朋党以尚书左丞出知兖州衍为相凡百日而罢去明年上章愿上印绶乃以太子少师致仕议者谓故相一上章而得请以东宫三少致仕非故事葢宰相贾昌朝疾之故尔衍谢事十余年累迁太子太师封祁国公衍清介旧无居第既退方葺舍南都出入如平日无轩冕者好吟诗晚喜草书临终戒后事皆有法作遗疏千余言其略云勿以乆安而忽邉防之戒勿以既富而轻财用之原又请早建储副以安天下心卒年八十赠司徒兼侍中諡曰正献

  臣称曰事有矫拂于人之情而吾独不愧于中者公而已衍相仁宗抑侥幸脩纪纲而囿以至公一时怨府有所不防也昔姚宋罢斜封官而开元之盛实归之衍亦多封还内降而仁宗赖以絶滥进之阶庆歴之光明俊伟衍与有力焉乌虖衍之贤其知为治之体者与其得为相之道与

猜你喜欢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通志卷一百十三上·郑樵
  四七○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一并解京招(附清单二)·佚名
  一五四 履郡王永珹等奏酌拟存留武英殿修书处库贮各种书籍折·佚名
  五六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呈马裕家藏及总商等访得书籍折·佚名
  武德·周绍良
  吕本中传·脱脱
  曲靖土司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五·杨士奇
  卷一百五十七·杨士奇
  一二九、魏襄王十九年会薛侯于釜邱考(附:冯驩)·钱穆
  卷一百七·佚名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蒋廷黻
  纲鉴易知录卷六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151_1 【送卢侍御赴河北】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千里按图收故地,   三军罢战及春耕。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卷151_2 【送子婿崔

  • 第三折·李唐宾

    (任继图上,云)恰才迎候友人花仲清,至邮亭徘徊半晌,尚不见来,不免在寺中消遣去咱。(入廊下,见叶科,云)这里怎生有一片叶子从空飞将下来?我拾起来看波。(做拾叶科,云)多管是那一个知我失了浑家,故作此诗。想天与姻缘,夫妻必有完

  • ●慶芝堂詩集卷一·戴亨

    藩 【 藩:瀋】 陽戴亨通乾撰 四言古詩 騷體 ◆四言古詩◆ 東岡二章章十句 臘月四日六章二章章十句二章章八句一章章十四句一章章十二句 立春聞雁 高堂三章章八句 李徵君虛齋九十初度四章章八句 山東朱中丞同年母程太君

  • 卷三·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瀛奎律髓卷三      元 方回 编怀古类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可以为法而不之法可以为戒而不之戒则又以悲夫後之人也齐彭殇之修短忘尧桀之是非则异端之说也有仁心者必为世道计故不

  • ◆剧话卷下·李调元

    “太公封神传”剧,按《唐书礼仪志》:“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曰:‘此必五方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太公《金匮》亦详其事

  • 卷一三五 齊紀一·司马光

      起屠維協洽(己未),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五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公元四七九年)   春,正月,甲辰,以江州刺史蕭嶷為都督荊 湘等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尚書左僕射王延之為江州刺史,安南長史蕭子良為督會稽等五郡諸

  • 卷二十九·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九 【起壬寅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尽壬子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凡十一年 【壬寅】三十年春正月振湖广灾 【湖广潜江沔阳石首巴陵华容广济景陵平江荆门安乡大冶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五月丙寅朔升山东道御史王本固为狭西按察司副使 蜀世子宣圻进黄金一千两白金一万两助大工 上嘉其忠悃赐以金币仍降敕褒谕之○戊辰升翰林院编修张居正为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吏部文选司郎中王秩为太常

  • 八九五 两淮盐政伊龄阿奏查勘文汇文宗二阁书格情形并众商请捐雇觅书手银两折·佚名

    八九五 两淮盐政伊龄阿奏查勘文汇文宗二阁书格情形并众商请捐雇觅书手银两折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八日臣伊龄阿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奉上谕:四库全书现在头分已经告竣。等因。钦此。跪读之下,仰见皇

  • 七 猫·周作人

    这三间补树书屋的内部情形且来说明一下吧。中间照例是风门,对面靠墙一顶画桌,外边一顶八仙桌,是吃饭的地方,桌子都极破旧,大概是会馆的东西。南偏一室原是鲁迅住的,我到北京的时候他让了出来,自己移到北头那一间里去了。那些

  • 陈子昂传·刘昫

    陈子昂,梓州射洪人。家中世代富豪,惟独子昂苦节读书,尤其善长于写作诗文。开始时写有《感遇诗》三十八首,京兆府司功王适看到后惊叹道:“这位学子必将成为天下文宗啊!”子昂由此知名。后考中进士。遇到高宗在洛阳去世,灵柩将

  • 马玉山·佚名

    马玉山先生小传马先生玉山以字行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幼有俊才遇事悉心研究弱冠后经营商业以僻处国内见闻隘狭欲酬壮志必作远图爰毅然涉重洋至美属斐列滨群岛即俗称为小吕宋者是也创立一制造糖果饼干厂于其地几经艰辛不为

  • 论语商原序·周宗建

    圣贤教世之言皆权也悟有髙下权亦随之因病起方药从病转如诊疾者不问其病坐何家而防以参苓甘术混而投之药良而病愈长矣不乃为设方诸贤大笑乎余幼负钝根长无颛学每有疑义仅一质之家严而愚不能悉记也佣书十年尝为诸弟子所

  • 卷二十九·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十九   元 程端学 撰哀公【名蒋定公庶子定姒所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义见文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杜氏曰定六年郑灭许此复见者葢楚封之左氏曰楚子围蔡报柏举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三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三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一行品下◎退有三种。一得退。二不得退。三不现前行退。得退者。得诸善功德而退。不得退者。一切众生。若勤方便。皆应得

  • 罗天大醮早午晚三朝科·佚名

    述科仪,祭三清与玉皇,盖撰于宋后,包括十二愿。

  • 黄帝阴符经颂·元阳子

    黄帝阴符经颂,原题「元阳子颂」,元阳子盖系唐代内丹派道士。《通志•艺文略》着录元阳子《颂阴符经》一卷,当即是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是书经文取三百字本,分作三章。作者于每句经文之后,以七言四句颂诗

  • 元始说度酆都经·佚名

    元始说度酆都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乃七元真人所说,又名《七元真经》。内言超度丰都罪鬼死魂,救济众生之法。其法当于天有灾疫刀兵之时,建七元道场,拜奏表章,佩符诵咒,招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