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二十七

  英桂 宗室载龄 恩承 宗室福锟 崇礼 裕德

  英桂,字香岩,赫舍哩氏,满洲正蓝旗人。道光元年举人,以中书充军机章京,晋侍读。授山东青州知府,迁登莱青道。擢山西按察使,调山东,署布政使。咸丰三年,擢河南巡抚。粤匪扰湖北,英桂抵南阳筹防,匪踞安徽六安州,驰防汝宁。捻首张洛行窜踞雉河集,命英桂督三省军务,叠败贼于三河尖、颍上,捕获教匪陈太安、王庭贞。迁山西巡抚。同治元年,钦差胜保被逮,多隆河代领其军,多所裁撤,部将宋景诗复叛。英桂奏言:“胜保旧部虽多乌合降众,久经战阵。多隆阿到营旬日,遣归七起,未免操之过急,穷无所归,乘机走险。应遵前谕,如能随同立功,仍准一体保奏,以安众心。”报闻。迁福州将军。

  七年,署闽浙总督,奏言:“前督左宗棠议减兵者,为增饷也;议增饷者,为练兵也。应就地势情形,以定经久之制。浙省依山阻海,马步水陆额兵三万七千五十九名,而驻于杭、嘉、湖、宁、温、绍、台海滨七府者三万馀名,分驻湖、金、衢、严、处五府者七千馀名。海疆偏重,形势了然。加饷为人情所原,减兵又为人情所难。各属形势不同,参以变通,庶臻妥善。今拟分别减兵增饷,以本省应裁之饷,加本省应存之兵。至练兵拟照楚、湘兵制,整器械,精技艺,庶兵气可扬,水师战船,宽筹经费,期复旧模。”又言:“轮船之设,利于巨洋。驾驶之法,迥异长江。”并拟定外海炮艇章程十二条,上均嘉纳。召为内大臣。

  十一年,授兵部尚书,兼总管内务府大臣。调吏部,兼步军统领。光绪元年,协办大学士。三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四年,以病乞休。五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勤。

  宗室载龄,字鹤峰,隶镶蓝旗,诚隐郡王允祉五世孙。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洗马,累至内阁学士。以题定郡王载铨息肩图称门生违例,镌三级。除光禄寺卿。咸丰三年,擢都察院副都御史,授工部左侍郎。粤匪北窜,踞河间、阜城,命载龄督防固安,匪南窜,撤防。会川督裕瑞被劾,命载龄往勘。因疏陈山西、陕西、四川捐输款项侵蚀、滥销诸弊,请敕各督抚严查参办,并条上章程五则,议行。时黔匪偪近蜀境,诏载龄严饬地方劝谕乡团助声势。寻署陕西巡抚。调刑部侍郎,仍留陕。五年,疏言:“前抚臣王庆云请准遣戍新疆官犯捐输,改发内地。捐数无多,何裨国计?此端一开,行险徼幸之徒,将肆意妄为,绝无忌惮。所得小而所失大,请停止以儆官邪。”上韪之。

  寻诏回京,授泰宁镇总兵,兼总管内务府大臣。以病乞休。病痊,署礼部侍郎,授刑部,调吏部。同治元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九年,丁父忧,袭辅国公。光绪三年,调吏部,协办大学士。明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六年,因病屡疏乞休,允之。九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恪。

  恩承,字露圃,叶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以笔帖式历礼部郎中。随僧格林沁剿贼,赏四品京堂。授侍读学士,仍留营充翼长。解山东滕县围,克沙沟营、临城驿,破贼曹州,又败之临朐县南。晋三品京堂,授太常寺卿。同治二年,捻首张洛行伏诛,赏黄马褂,擢内阁学士,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以僧格林沁遇害,坐革职。旋以剿奉天马贼,复原官。授理藩院侍郎。七年,捻匪张总愚北窜,恩承总统神机营马步兵往雄、霸扼防。捻平,还京。历调工部、礼部、刑部、吏部。

  光绪元年,兼总管内务府大臣,擢都察院左都御史、正蓝旗汉军都统,迁礼部尚书。命与侍郎童华往四川查办总督丁宝桢等被劾案,覆奏宝桢交部议。恩承言:“从古言利之臣,咸以不加赋而财用足,为动人听闻之具。溯自军兴以来,川省釐、捐两项,协拨饷需,以千百万计。苟非国家深仁厚泽,何以人乐输将?方今军务肃清,民气未复,乃川省设立官运局,所徵正款,已暗寓加釐;所收杂款,更巧为摊派。下与小民争利,而司、道两库悬欠百万有奇。正款反形支绌,似于国计民生两无裨益。”疏入,敕部覈覆。复命赴云南查办事件,以侍郎阎敬铭劾恩承入川时失察家人需索,部议革职留任。

  回京,授步军统领。十年,迁刑部尚书,调吏部,协办大学士。明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十三年,命赴广西、湖南、河南按事。十五年,转东阁。十八年,卒,谥文恪。

  宗室福锟,字箴庭,隶镶蓝旗,理密亲王允礽六世孙。咸丰九年进士,授吏部主事,晋员外郎。光绪四年,授右庶子,迁侍读学士,擢太仆寺卿。六年,赏副都统,充西宁办事大臣。八年,召授兵部侍郎,历调刑部、户部。十年,擢工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兼管内务府大臣。调户部,协办大学士。以部驳机器鼓铸,福锟议革职,改留任,旋复官。十五年,加太子太保,詹事府右庶子。崇文疏劾大学士张之万交纳外官,命福锟偕尚书潘祖荫勘之,奏言:“之万住居湫隘,门无杂宾。枢臣接见外僚,藉以考覈人才。不得以因公谒见,谓为接纳营私。惟僧静洲以方外浮屠往来仕宦之家,易招物议,请驱逐回籍。”报可。十七年,授体仁阁大学士。二十年,皇太后万寿,赏双眼花翎。时京师盗风甚炽,福锟初禁步军讯盗用严刑,盗益肆。至是奏请变通缉捕章程,允之。二十一年,疏请乞休。卒,谥文慎。

  崇礼,字受之,姜氏,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咸丰七年,以拜唐阿为清漪园苑丞。文宗巡幸,尝询以事,奏对称旨,嘉奖之。由员外郎历内务府卿,加内务府大臣。光绪元年,授山海关副都统,乞病归。五年,历迁内阁学士,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补礼部右侍郎。坐事,议革职,改降三级。九年,授光禄寺卿。历理藩院侍郎,转兵部、户部。二十年,加太子少保,赏黄马褂。旋擢理藩院尚书。出为热河都统,再乞病。二十四年,授刑部尚书,兼步军统领。

  崇礼勤于职事,太后念先帝识拔,颇推恩遇。及政变起,太后复训政,参预新政。杨锐等获罪,崇礼以案情重大,请钦派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审讯,始命军机会刑部、都察院严审。已,又传旨即行正法。二十六年,调户部,协办大学士。二十九年,授东阁大学士,转文渊阁。三十一年,以病乞罢。又二年,卒,谥文恪。

  裕德,字寿田,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湖北巡抚崇纶子。光绪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八年,充咸安宫总裁,偕詹事府少詹事宝昌等疏请整顿咸安宫官学凡六事,下部议行。五转至内阁学士,督山东学政。十六年,擢工部侍郎,调刑部。二十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命偕侍郎廖寿恒赴四川按事。二十四年,迁理藩院尚书,调兵部。二十八年,赴哲里木盟查办事件,因条上领荒招垦事宜,如所议行。二十九年,协办大学士,授体仁阁大学士。三十年,充会试总裁。明年,改东阁。卒,谥文慎。

  裕德持躬谦谨,礼贤下士,有一得之长,誉之不容口,时皆称之。

  论曰:大学士满、汉并重,非有资望,不轻予大拜。内阁不兼军机者,不参机务,相业无闻焉。英桂诸人或起军功,或承世荫,或娴文学,或优政事,虽未能显有名绩,而旧德老成,雍容台鼎,亦不愧宰相之器者欤!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七·志第七十·礼二十等·脱脱
  卷八 前赵录八·崔鸿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六·李心传
  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时厘降 二使劝进克日登基·蔡东藩
  卷一百七十三·杨士奇
  卷之三十七·佚名
  一百四十五 曹寅奏陈商议刻书并审科场事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纪昀
  一三一九 军机大臣奏查四库书内应行撤出销毁各书情形片(附清单一)·佚名
  卷之二·祁韵士
  卷十七·班固
  郭子兴传·张廷玉
  二二、孔子在陈绝粮考·钱穆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佚名
  卷三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张德瀛

    ○自五代至明之词集唐人于歌咏之暇,兼制小词,忄互有遗佚。又轮廓初启,体犹未盛。延及宋代,大晟所掌,复备宗庙之乐,而学士抒其情愫,教坊习其声律,所作益繁。今取词集、词选、词谱、词话之具存于世者,稍加诠次,自五代始,迄于明止。

  • 楔子·佚名

    (大旦领僝儿上,诗云)天下人烦恼,都在我心头。自从员外亡化过了,可早断七也。家里别无得力的人,则有一个老院公,家私里外,多亏了他。我根前只靠的这个神奴儿。孩儿也,你休门前耍去。(僝儿云)奶奶,我要街上耍去哩。(大旦云)孩儿

  • 骑省集补钞·管庭芬

    骑省集补钞徐铉吴王挽词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青松洛阳陌,白草建康宫。道德遣遗在,兴衰自古同。受恩无补报,反袂泣途穷。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和

  • 卷二十六·韩一·佚名

    三晋已破智氏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贵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贵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王

  •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五年。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開成三年(戊午、八三八年)   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塗有盜射之,微傷,左右奔散,石馬驚,馳歸第。又有盜邀擊於坊門,斷其馬尾,僅而得免。上聞之大驚,命神策六軍

  • 卷之四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九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厯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如淳曰方版也谓书事在版上者也秦以上置柱下史苍为御史主其事或曰四方文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

  • 卷二十一·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十一励将士雍正元年癸卯正月辛巳上谕提督国家武功赫濯绥靖区夏用资专阃统率全省将士俾黎庶諴和疆圉宁谧提督之任綦重矣当兹海宇承平士卒狃于宴安不以

  • 卷五十三 中庸第三十一·郑玄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得也。言臣不得于君,则不得居位治民。)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言知善之

  • 提要·鬻熊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鬻子 雜家類一〈雜學之屬〉提要〈臣〉等謹案鬻子一卷舊本題周鬻熊撰崇文總目作十四篇髙似孫子畧作十二篇陳振孫書録解題稱陸佃所校十五篇此本題唐逢行珪注凡十四篇葢即崇文總目所著録也

  • 卷三·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三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齐国于临淄【史记吕尚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虞夏问封于吕本姓姜氏从其封姓周西伯猎遇于渭水之阳与语大説曰吾太公望子乆矣故号之曰太公望文王崩武王伐纣曰师尚父武王

  • 卷十·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十明 杨于庭 撰昭公虢之会宋之盟豹削族此复书叔孙豹者何也再会而恬不知怪圣人以是为不足削也取郓取郓之役微叔孙豹鲁不国矣故不书季孙宿帅师伐莒取郓而书取郓若不知为谁取之者志宿之横豹之忠

  • 卷一百七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六学礼蕙田案三代以上自王子公卿大夫士之子国之俊造及曲艺之士无不养之于学校之中待其学成而任之必官故其时选举与学校不分两

  •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规制门第八(共分六种) 秦尊僧[(契-大)/石],释门之规约初宣。魏倚道臻,佛子之科条益备。盖出世不离入世,束身所以束心也。况百丈创立丛林,大众同归栖止。不遵国法,何以邀王臣之护持。不守清规

  • 一六 大般涅槃经·佚名

    第一 诵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灵鹫山。其时,韦提希子,摩揭陀王阿阇世欲征伐跋耆人。于此,彼如是言:&ldquo;彼等虽有如是大神力、大威力,我欲伐此跋耆人,我欲根绝跋耆人,我欲令灭亡跋耆人,我欲令致破灭跋耆人。&rd

  • 半江集·赵宽

    明代诗文别集。赵宽(字栗夫,号半江)著。初由赵宽邑人王思诚在正德间刊刻,凡12卷。前有正德十年(1515)王守仁序、正德十一年费宏序。王守仁序中叹惜其遗稿散佚。嘉靖末在三江毛太史故第发现赵宽手稿1册,其子赵禴掇拾补辑,

  • 静学文集·王叔英

    一卷。明王叔英撰。生卒年未详。王叔英,名原采,以字行,浙江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儒、林佑并征至。王叔英固辞还乡。后以荐官仙居训导,改江西德安教授,迁湖北汉阳知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燕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