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七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昔书称蛮夷帅服【师古曰舜典之辞也言王者德泽广被则四夷相率而降服也】诗云徐方既俫【师古曰大雅常武之诗曰王猷允塞徐方既俫言周之王道信能充实则徐方淮夷并来朝也俫古来字】春秋列潞子之爵许其慕诸夏也【应劭曰潞子离狄内附春秋嘉之称其爵列诸盟会间也师古曰潞音路】汉兴至于孝文时乃有弓高襄城之封【师古曰弓高侯穨当襄城侯桀龙皆从匈奴来降而得封也】虽自外俫本功臣後故至孝景始欲侯降者丞相周亚夫守约而争【应劭曰景帝欲封王皇后兄信亚夫对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也师古曰景帝欲封匈奴降者徐卢等而亚夫争之以为不可今表所称盖谓此尔不列王信事也应说失之】帝黜其议初开封赏之科【师古曰不从亚夫之言竟封也】又有吴楚之事武兴胡越之伐将帅受爵应本约矣【师古曰应高祖非有功不得侯之约】後世承平颇有劳臣辑而序之续元功次云【师古曰辑与集同元功谓佐兴其帝业者也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右孝景十八人平陆休沈猷红宛朐棘乐乘氏桓邑八人在王子魏其盖二人在外戚隆虑一人随父凡二十九人【师古曰据楚元王传云休侯富免侯後更封为红侯而王子侯表但云休侯富虽述重封又无红邑其数止七人然此表乃以休及红列为二数又称八人在王子侯是则此表为误也】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右孝宣十一人阳都营平平丘昌水阳城爰氏扶阳高平阳城博阳卭成将陵建成西平平恩平昌乐陵平台乐昌博望乐成二十一人在恩泽外戚乐平冠阳酇周子南君四人随父凡三十六人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卷十七>

右孝元一人安平平恩扶阳三人随父阳平乐安二人在恩泽外戚凡六人孝成五人安昌高阳安阳城阳高陵定陵殷绍嘉宜乡泛乡博山十人在恩泽外戚武阳博阳赞骐龙頟开陵乐陵博望乐成龙安平平阿成乡红阳曲阳高平十五人随父凡三十人【师古曰頟字或作额】

前汉书卷十七

前汉书卷十七考证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汉兴至于孝文时乃有弓高襄城之封注师古曰弓高侯穨当襄城侯桀龙云云○【臣召南】按此襄城侯封于文帝十六年即韩王信太子之子韩婴与韩穨当并时来降一封弓高一封襄城者师古以武帝元朔四年封襄城侯之桀龙当之误矣三刘刋误不言何耶

葛绎延和二年以子敬声云云○按监本别本俱作延和非也师古曰延亦征字盖古字延与征同今改正

江阳康侯苏息○【臣宗万】按苏息史作苏嘉又新市侯王弃之史作王康又桓侯赐史作垣侯逎侯陆强史作隆强容城擕侯徐卢史作惟徐卢范阳靖侯史作端侯卢它之史作它父特辕侯史作持装侯桀龙史作无龙安乐侯史作乐安侯轵侯史作涉轵侯仆朋史作仆多下摩侯史作下麾侯昆邪史作浑邪煇渠愼侯应疕史作顺梁悼侯扁訾邳离侯史作符离侯杜侯史作壮侯揭阳定史作揭阳令定外石侯史作北石侯下鄜侯史作下?侯韩陶史作韩隂史表互异

易侯仆○【臣召南】按史表无此侯别本作翕侯非也与翕侯邯郸同日封岂可一地两封耶至於翕侯赵信得封则邯郸以元光四年免信以四年十月封无可疑也

翕侯赵信元朔三年击匈奴功○三年讹二年从宋本改正

煇渠愼侯应疕○【臣召南】按煇渠既封仆朋又封应疕自注并在鲁阳则是共食此地而中分其户数者也

杜侯屠耆嗣○【臣召南】按宣纪作屠耆堂似此表脱堂字

下鄜侯左将黄同斩西于王功○西于讹西千今改正开陵侯建成○【臣召南】按此侯名敖建成侯是东粤旧爵非名也史汉二表并以建成为名何耶又临蔡侯孙都据南粤传则姓都名稽不姓孙名都也

荻苴侯韩陶以朝鲜相将兵汉围之降○监本作将汉兵围之降非也今移兵字于汉字上

题侯张富昌共得卫太子侯○监本脱侯字从宋本添

前汉书卷十七考证

 

猜你喜欢
  齐本纪上第六·李延寿
  附录·张廷玉
  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文苑二·张廷玉
  ●卷十三·邵博
  提要·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明熹宗焎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三·佚名
  第十三卷 漕运三·缪荃孙
  元结传·欧阳修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阮阅

      ●卷十二&middot;警句门上  太祖尝顾近侍曰:&ldquo;五代干戈之际,犹有诗人。今太平日久,岂无之也!&rdquo;  中官宋永图于僧寺园亭中得诗百篇以进。有丞相李文正公《僧阁闲望》一联云:&ldquo;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

  • 第三折·尚仲贤

    (汉王引张良、曹参、周勃、樊哙、卒子上,云)孤家汉王是也。前者遣随何下九江说得英布归降,孤家故意使两个宫女濯足,接见英布。闻他不胜大恼,几欲拔剑自刎。如今他还营去了,要引着大兵重向鄱阳落草,这是他的故智。孤家想来,人

  •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二·宋濂

        张珪   张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少能挽强命中,尝从其父出林中,有虎,珪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军尽哗。至元十六年,弘范平广海,宋礼部侍郎邓光荐将赴水死,弘范救而礼之,命珪受学。光荐尝遗一编书,目曰《相业》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十九·乾隆

      南北朝  【丁宋防始三年未魏皇衅元年】春宋青冀州平  初寻阳既平宋主遣沈文秀之弟文炳以诏书喻文秀又遣将军刘怀珍【宇道玉平原人】将三千人与之偕行未至值张永等败退【先是散骑侍郎明僧暠起兵攻沈文秀以应建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卷第六十七景泰六年春正月丁未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诣 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宫 皇太后行礼毕出御 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提督宣府军务右佥都御史李秉奏万全右

  • ◎孔祥熙的发财法·恽逸群

    孔祥熙的财政政策与宋子文没有分别,但他的弄钱办法则比宋子文更多更狠。宋子文还讲资本主义的一套形式,要手续清楚;孔祥熙则根本不要什幺手续,钱用去了不知道那里用的;宋子文对部下较严格,不得他的许可,或容易为人发觉的,就不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七。·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七卷志六地理四零零杂志第六。地理四。[高句丽][百济]。三七卷志六地理四零一○按『

  • 陈德传·张廷玉

    陈德,字至善,濠州人。世代务农,勇敢有力气。在定远跟从太祖,担任万夫长,从战皆立功,晋升为帐前都先锋。和诸将一同攻取宁、徽、衢、婺诸城,晋升为元帅。李伯升侵犯长兴,陈德支援,打败李伯升。随大军支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拿水寨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 洪武十四年秋七月甲申朔,以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杨盘为左参政。 乙酉重定进贺表笺礼仪。凡天寿圣节、正旦、冬至,在外各衙门先期拜表称贺。至期前一日,文武官于本衙门内齐沐宿歇。至日,于

  • 元年·佚名

    庚子春正月1月1日○丁巳朔,禮曹啓曰:「以工曹判書閔應亨所啓,有供上量減之命,䘏民除弊,瞻聆感聳。第日用如或不足,則亦涉苟簡,請朔封三十卷中,減除五卷。」上曰:「太少,七卷減之。」○持平閔光熽、呂聖齊以病未赴召,引嫌退待,掌令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九章 平治·林语堂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语译既有大的怨恨,纵使把它调解,心中必然还会有余怨,这岂是好的方法?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守柔处下,就好像掌握左契,只顺民而不向

  • 卷四十七·佚名

    △初分摩诃萨品第十三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缘菩萨复名摩诃萨。佛告善现,菩萨於大有情众中定当为上首。以是缘故。复名摩诃萨。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何者是大有情众。而菩萨於中定当为上首。佛告善现,大有情众者

  • 佛化青年之模范·太虚

    ──十五年十月在厦门鸿山寺为中华中学童子军讲──太虚此次由星来厦,承各佛教团体及各界领袖,热烈欢迎,殊为感激!而对于贵童子军,尤深欢喜!故特略陈数语,以申谢忱。自西方物质文明东渐,以枪炮、战舰、飞机等杀人利器传入中华

  • 晁氏墨经·晁说之

    晁说之撰。制墨之书

  • 奉天靖难记·佚名

    《奉天靖难记》是一本浙江汪启淑的家藏本,以记录作为载体。纪明成祖初起至即位事。盖永乐初年人所作。其於懿文太子及惠帝,皆诬以罪恶,极其丑诋。於王师皆斥为贼。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称其语多诬伪,殊不可信。按建文元

  • 两汉纪字句异同考·蒋国祚

    康熙中襄平蒋国祥、蒋国祚与袁宏《后汉纪》合刻,后附《两汉纪字句异同考》一卷。今用以参校,较旧本稍完善焉。

  • 杨子折衷·湛若水

    六卷。明湛若水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事之源的精神性实体,心皆

  • 周礼复古编·俞庭椿

    一卷。宋俞庭椿撰。除着有《周礼复古编》外,还有《北辕录》已佚。“周官补之”之说,创于南宋初年。俞庭椿认为:《周礼》司空之官,多散于五官之属,《冬官》不亡,特错简置五官之中,因割裂颠倒,以足其数,遂着此书以考六官之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