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四

  鲍桂星 顾莼 吴孝铭 陈鸿 鄂木顺额 徐法绩

  鲍桂星,字双五,安徽歙县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中允。九年,典试河南,留学政。十三年,典试江西。十五年,督湖北学政。累迁至内阁学士。十八年,任满,既受代,闻林清之变,疏陈十事,急驰至京,仁宗嘉之,曰:“汝所奏已次第施行矣。”擢工部侍郎,充武英殿总裁。桂星性质直,勇于任事。十九年,疏陈刊书及校勘事宜。又劾提调刘荣黼等不职,命王大臣按之。荣黼面讦桂星曾言满总裁熙昌所校,不过偏旁点画,修改徒延时日;且言近日有旨,旗人不足恃,故督抚多用汉人。上闻之,怒,命传询。桂星对闻自侍郎周兆基,且言在部与满员共事,多有徇私背公,而兆基不承;又指同官熙昌及庆溥嘱讬部事,两人亦不承。以任性妄言,下部严议,诏斥桂星指讦庆溥、熙昌嘱讬无据,其咎小;妄言朝廷轻满洲重汉人,乱政之大者:革职,不准回籍,令在京闭门思过,责五城御史严察;如私着诗文有怨望诽谤之词,从重治罪。越五年,上意解,复官编修。宣宗即位,召对,谕曰:“汝昔所劾,今已罢斥。”擢侍讲,又擢通政司副使,意颇乡用。道光四年,擢詹事。未几,卒。

  桂星少从同县吴定学,后师姚鼐,诗古文并有法,着有进奉文及诗集,又尝用司空图说辑唐诗品。

  顾莼,字南雅,江苏吴县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七年,大考一等,擢侍读。督云南学政,道经河南,见吏多贪墨,奸民充斥,密疏陈谓不早根治,恐酿巨患。仁宗问枢臣,枢臣微其事,不以为意,明年遂有滑县之乱。在云南,课士严而有恩,以正心术端行谊为首,次治经史、辨文体。按试所至,闻贤士必礼遇之,士风丕振。任满,充日讲官。二十五年,迁侍讲学士。值宣宗初政,疏请停捐例。再疏陈崇君德、正人心、饬官方三事。上召对,嘉纳其言。故事,大臣子弟不得充军机章京,时值考选,许一体与试。莼谓贵介不宜与闻枢要,请收回成命。事寻止。

  左都御史松筠出为热河都统,莼上疏,谓松筠正人,宜留置左右,失上意,降编修,九岁不调。先是嘉庆中莼在史馆,撰和珅传,及进御,经他人窜改,和珅曾数因事被高宗诘责,并未载入传。仁宗怒其失实,严诏诘问。大臣以莼原稿进,仁宗深是之,而夺窜改者官。宣宗一日阅实录至此事,嘉莼直笔,因言前保留松筠,必非阿私,特擢莼右中允。未一岁,复侍讲学士原职。

  时回疆张格尔乱甫定,莼疏:“请于喀什噶尔沿边增重兵,以控制安集延,杜回人窥伺;又其地密迩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皆有水草可耕牧,宜募民屯田,为战守备。更请慎选大臣,无分满、汉,务得读书知大体有方略者任之,而以廉静明信能拊循民、回者为之佐,庶可永永无事。”

  道光十一年,迁通政司副使。湖南北、江南、江西、浙江大水,莼疏言:“饥民与盐枭纠合易生事,盐枭不尽去,终为巨患。缓治之则养祸深,急治之则召祸速,欲禁其妄行,必先谋其生路。现两淮盐场漂没,三江、两湖势必仰给芦、粤之盐,宜听民往贩,随时纳课,收课后,不问所之,俟盐产盛,丁力纾,即令课归丁,不限疆域。”事下所司,格未行。

  莼性严正,尚气节,晚益负时望,从游者众,类能砥励自立,滇士尤归之,其秀异者至京师多就问业焉。十三年,卒。

  吴孝铭,字伯新,江苏阳湖人。嘉庆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充军机章京。十八年,林清之乱甫定,大军会攻滑县,孝铭从大臣行,参军事。累迁郎中。道光中,回疆用兵,首逆张格尔潜逋未获,议者欲以克复四城,分封回部酋长。孝铭密言于枢臣曰:“是可行于乾隆时,不可行于今日,行之边患且益甚。”议中止。张格尔旋就俘,赐花翎。

  濒年大水,江、浙、两湖被灾尤数,承回疆兵事后,度支大绌。户部拟议,宗室日以蕃衍,衣食悉仰之官,耗财之大者,请自系出世祖以上子孙皆改为觉罗,为觉罗者以次递革。孝铭曰:“兹事当密陈,不宜显言。法当缓更,不宜骤易。宗室久受恩养,一旦降爵减粮令下即大困,因而呼籥,朝廷不得已,将必复之,是良法美意终于不行也。”部臣是其言,即使草奏上之。历鸿胪寺少卿、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顺天府丞,仍留直军机处。十四年,擢太仆寺卿,再迁宗人府丞。

  孝铭前后在枢廷二十馀年,练于掌故,持议悉合机宜;屡膺文衡,有公明称。母忧,以毁致疾,服阕,至京。寻乞病归,卒于家。

  陈鸿,字午桥,浙江钱塘人。嘉庆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刚直有声。典试山西还,力陈驿站烦扰,请申定例,肃邮政。二十五年,疏陈浙江水利,略曰:“杭城地当省会,用上下两塘之水,溉仁和、钱塘、海宁之田数万馀顷。源出西湖,近废不治。水淤葑积,塘河津耗,夏旱少雨,上塘枯涸,菑害尤剧。海宁长安镇号产米之乡,许村黄湾场为产盐之地,杭、嘉、湖、宁、绍诸郡赖是挽运。拟请仿江苏浚吴淞例,归民间按亩出赀,并饬疆臣躬履属境,凡堤塘徬坝,悉复旧制,俾农田旱潦有备。”又请:“北省多辟水田,兼收秔稻之利,庶使畿辅为沃野,无凶年。”皆被采纳。道光初年,疏陈浙鹾不纲,请裁盐政,归巡抚兼理,令整顿缉私,严禁掣规重斤科派供应诸弊,如议行。纠劾工部弊窦最多,不避权贵。迁给事中。

  二年,奉命稽察银库,其妻固贤明,曰:“今而后可送妾辈归矣!”惊问之,曰:“银库美差也,苟为所染,昵君者麕至。祸且不测,妾不忍见君菜市也。”鸿指天自誓,禁绝赂遗。中庭已列花数盆,急挥去,堕地盆碎,中有藏钅强,益耸惧。遂奏库衡年久铁陷,请敕工部选精铁易之。送库日,责成管库大臣率科道库员较验,然后启用。禁挪压饷银、空白出纳及劈鞘诸弊。库吏百计餂之,不动。复请户部逐月移送收银总簿,别立放银簿,钤用印信,以资考覈。先是御史赵佩湘驭吏严,其死也,论者疑其中毒。鸿莅库,勺水不敢饮。出督云南学政,奏革陋规,严束书吏,弊风顿革。迁通政司参议,卒于官。

  鄂木顺额,字复亭,钮祜禄氏,满洲正蓝旗人。父明安泰,江苏按察使。鄂木顺额,嘉庆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右庶子。道光四年,大考一等,擢翰林院侍讲学士,迁少詹事。扈从东巡,命分视御道,内监前驱者多率意驰践,鄂木顺额执而鞭之,则愬于御前。召问,鄂木顺额对曰:“关外地与关内异,先驱蹂践则路坏,虑惊乘舆。且御道非大驾不得行,臣不敢不执法。”上韪之。命为湖南学政,以在母忧,引礼力辞。服阕,督安徽学政,迁光禄寺卿。十一年,大雨江溢,学政驻当涂,鄂木顺额捐廉以赈,督守令劝捐,士民踊跃。知县赵汝和尽心民事,而戆直忤大吏,调为乡试同考官。鄂木顺额坚留治赈,事得办,后上闻。宣宗以为贤,期满留任,迁大理寺卿。十二年,乡试,往江宁考录遗才,卒于试院。

  鄂木顺额以气节自励,在满洲京僚中称最。大学士松筠尤重之,曰:“君光明挺直,行且大用,原自爱。”为英和门下士,在翰林,非有故不通谒。及英和谪戍,独送至数十里外。英和太息曰:“吾愧不知人,平日何曾好待君耶?”尝谒掌院学士玉麟,阍人弗为通,怒叱曰:“英相国获罪,即若曹为之,奈何犹不知儆!”翼日,玉麟自往谢。

  徐法绩,字熙庵,陕西泾阳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以亲老归养,家居十年。道光九年,迁御史,谓谏臣当识大体,不宜毛举细故渎上听,致久浸生厌。疏陈求人才、捐文法、重守令、绳贪墨四事。会直隶、河南地震成灾,劾罢监司不职者二人。迁给事中,稽察银库,无所染。十二年,分校会试,同官与吏乘隙为奸,匿云南饷银,法绩出闱亟按之,谋始沮。典试湖南,其副病殁,独专校阅,遍搜遗卷,拔取多知名士,而得于遗卷者六人,大学士左宗棠其首也。以荐赴东河,学习河工,周历两岸,详询利弊,着录为东河要略一篇。十四年,迁太常寺少卿。寻以病乞归,逾二年卒。

  论曰:鲍桂星、顾莼以鲠直获谴,卒见谅于明主,莼之建白,尤卓卓矣。吴孝铭通达政体,鄂木顺额朴诚持正,陈鸿、徐法绩清操相继,冀挽颓风,而库藏大狱,卒发于十数年之间,甚矣实心除弊之罕觏其人也!

猜你喜欢
  崔骃列传第四十二·范晔
  卷一百十·毕沅
  第六十九回 骂逆贼节妇留名 遵密嘱美人弄技·蔡东藩
  第六十一回 复河套将相蒙冤 扰都门胡虏纵火·蔡东藩
  卷之二百九·佚名
  卷之七百七·佚名
  卷之九十八·佚名
  二一二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缴到伪妄书籍九种请旨销毁折·佚名
  徐有功传·刘昫
  段志玄传·欧阳修
  颜瑜、曹彦可传·宋濂
  唐顺之传·张廷玉
  王玺传·张廷玉
  卷三十五·佚名
  《章实斋先生年谱》(四十一至五十五岁)·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留晚香·唐圭璋

      最高楼   寿梅屋儒学谭提举九月十九   西江水,分润到全闽。芹藻亦生春。秀钟东壁双躔瑞,祥开南极一星明。把紫阳、年月算,恰同庚文公庚戌九月十五生。   前十日、重阳秋正好。后十日、小阳春未透。梅与菊,此交

  • 葛郯·唐圭璋

      郯字谦问,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葛立方之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乾首七年(1171),常州通判。守临川,淳熙八年(1181)卒。有信斋词一卷。   玉蝴蝶   和维扬晁侍郎寄伯强   忆昨苕溪,惯弄五亭月笛,四水烟蓑。何事

  • 第二十一出 债饵·李渔

    〖赵皮鞋〗(丑带净上)现做财主公,又遇鸡鸣狗盗雄。巧偷财物助家翁,更向这银山添个矿。(笑介)该发积,该发积,想妓思嫖都有益。家私尽卷入门来,只少婚书三两笔。饶他人会呷西风,当不得我口内西风又会把人吸。我赵钱孙为想娶妾,费了

  • 第四十三回 犬吠花村提心胆 凤随萧史夜去来·萧晶玉

    且说毛氏如花勾引狂生伏准,后楼私会,掩门就寝。这正是狂生荡女行苟且,信口胡言欺上天。只顾此时情似火,海誓山盟任意谈。那知日后循环到,如影随形箭一般。风流孽海无边岸,一入其中退步难。花刀柳剑能追命,纵死黄

  • 卷二十四·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十四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二十四长篇李白送魏万还王屋【并序】【王屋山人魏万来自嵩宋沿呉相访数千里不遇乗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遂共过金陵此公爱文好古独徃物表因述其行而

  • 列传第九·刘昫

    ○屈突通 子寿 少子诠 诠子仲翔 任瑰 丘和 子行恭 行恭子神勣许绍 孙力士 力士子钦寂 钦明 绍次子智仁 少子圉师 李袭志 弟袭誉子怀亻严 姜謩 子行本 行本子简 简子晞 简弟柔远 柔远子皎 晦 皎男庆初

  • 第三十二回 西北边辽金夏不住相争·黄士衡

    词曰: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富贵草头垂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却说徽、钦二帝被掳,高宗中兴,不过一月间事。宋朝国统原未断绝,此回本应接叙高宗中兴之事。然灭北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二·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闰七月丙子朔○升翰林院编修胡杰为本院侍读检讨林火□廉为修撰以九年满也○停省祭官入赀补王府纪善例从吏科给事中徐纲奏也○慧济扯已寺禅师相初坚昝等杂谷安抚司畨僧拔出监藏等各来朝贡马及方物以入边人

  • 黄宪昭·周诒春

    黄宪昭 年三十一岁。生于广东。父绍经。业商。已婚。子一。女二。本籍通信处。广东平地大巷高厅。初学于广州某校。光緖二十二年。自费游美。光緖二十七年。入檀香山鄂湖学校。习商业。光緖三十四年。入米苏里大学。

  • 迩言卷三·刘炎

    ○立志心无得则志不立志不立则事不成事不成则妄动轻举不根于素夫是之谓妄人昔者二帝三王志于仁天下汉祖唐宗志于定天下伊周自任以治孔孟自任以道下而荀卿扬雄期以言语文章成名于后世皆其素有得者也圣人有容天下之度故

  • 慈教类·史洁珵

    柳公绰,字子宽,唐京兆人。世为名家,最有家法。每平旦,诸子皆束带晨省于中门。公绰出至小斋,决私事,接宾客。与弟公权及群从弟再会食,皆不离小斋。烛至,命子弟执经史,躬读一过,乃讲议居官治家之法。或论文,或听琴。人定,然后归寝。

  • 第26章·老子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1)。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2)。虽有荣观,燕处超然(3)。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5)。【题解】此章老子提出重与轻、静与动(躁)两对矛盾。并指出“重

  • 卷第二十四·道宣

      僧行篇第五之二  沙汰僧徒诏(宋武帝)褒扬僧德诏(七首)   (元魏孝文帝)述僧中食论(南齐沈休文)   述僧设会论(沈休文)议沙汰僧诏(并答)  (北齐文宣帝)吊道澄法师亡书(梁简文)   与东阳盛法师书(梁王筠)与汝南周颙书(梁释

  • 佛教与人生·太虚

    ──三十二年十一月在耒阳民众剧场讲──我们翻遍全大藏经,没有发现佛说他自己是创造“宇宙万有”的真宰,也没有发现佛说他自己握有“赏善罚恶”的权威;相反的、佛视此类“神权思想”,直为众生心灵上底毒瘤,势非强有力的予

  •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下·慧思

        陈南岳思大禅师撰  四念处观  身念处观如音品  观身不净时。先观息入出生灭不可得。次观心心相。若先观色。粗利难解。沉重难轻。若先观心。微细难见。心空无体。托缘妄念。无有实主。气息处中。轻空易

  •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留鞋记》。撰人姓名不详。元人曾瑞卿有《才子佳人误元宵》杂剧,今不存。 一说即此剧。日本。剧写秀才郭华与胭脂店的王月英相爱,月英暗使丫环给郭华送去一首诗,约他元宵夜在相国寺里相会。是日,郭华因

  • 东南纪闻·佚名

    三卷。撰者不详。从所载的内容看,大约是宋末、元初人所作。此书元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载,原本早已亡佚,卷数无考。清修《四库全书》时,馆臣从《永乐大典》中录出,分成三卷。共计八十四条,书中内容大部分是追记南宋时事,

  • 瞑庵杂识·朱克敬

    《瞑庵杂识》《瞑庵二识》为朱克敬的笔记体二集,如记录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时,部分奏疏、对湖南厘金的缘起和抽收办法有详细说明。又如衡州民教的纠纷、长沙官绅的倾轧等等。杨坚点校。近代湘人笔记丛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