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行幸第三十七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乃至并州、涿郡,无不悉然。驰道皆广数百步,种树以饰其傍。人力不堪,相聚为贼。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复己有。以此观之,广宫室,好行幸,竟有何益?此皆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

贞观十一年,太宗幸洛阳宫,泛舟于积翠池,顾谓侍臣曰:“此宫观台沼并炀帝所为,所谓驱役生民,穷此雕丽,复不能守此一都,以万民为虑。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昔诗人云:‘何草不黄?何日不行?’‘小东大东,杼轴其空。’正谓此也。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今其宫苑尽为我有。隋氏倾覆者,岂惟其君无道,亦由股肱无良。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居高官,食厚禄,受人委任,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太宗曰:“朕与卿等承其余弊,惟须弘道移风,使万世永赖矣。”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征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虽复帝祚长短,委以玄天,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

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征进言曰:“陛下今幸洛州,为是旧征行处,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万倍于此,亦不足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四 恩幸·沈约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一·李心传
  圣安本纪卷之三·顾炎武
  第八十一回 诛叛帅朝使争功 诬相臣天潢坐罪·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六·乾隆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三·徐乾学
  卷二百八·杨士奇
  尚史卷三十九·李锴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纪昀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佚名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司马迁
  一·钱穆
  卷八十五·佚名
  卷1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臧懋循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杂剧(元)武汉臣撰●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杂剧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指绝地苦劝糟糠妇 正名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楔子〔正末扮刘从善同净卜

  • 鸿庆集钞·吴之振

    孙觌湖州天宁寺饮王生二首莫斗蜗两角,且共貉一丘。夷踞坐我旁,汝岂河南驺。割肉一噉之,徐以大白浮。哙伍君勿谯,笑谈起封侯。诸家迹便扫,得此一老兵。江东醉司马,酒中尚求名。哀战南山箕,不平自号鸣。慎勿歌乌乌,作此老婢声。

  • 皇清开国方略巻三·阿桂

      太祖髙皇帝【己亥年至辛亥年】  己亥年春正月呼尔哈路长来朝  东海窝集部之呼尔哈路长旺格彰格率百人来朝献黒白红三色狐皮黒白二色貂皮自是呼尔哈部朝贡时至其长博济哩乞婚  太祖嘉其率先归附因以大臣女六

  • 卷之五十九·佚名

    洪武三年十二月丙辰朔○戊午宥松江盗钱鹤皋余党初鹤皋作乱伏诛其党诛连不已至是复逮至百五十四人法皆当死 上曰贼首既诛此胁从者俱贷其死谪戍兰州○中书省臣言西北诸虏归附者不宜处边盖夷狄之情无常方其势穷力屈不得

  • 卷之四十四·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十一月。辛丑朔。谕军机大臣等、资政院奏、陈请收回开平矿产一案议决情形一摺。着载泽、盛宣怀、归并前案办理。原摺着钞给阅看。  ○又谕、资政院议决地方学务章程会同学部具奏请旨裁夺一摺。着

  • 一○九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于文源阁全书查出金幼孜撰《北征录》进呈片·佚名

    一○九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于文源阁全书查出金幼孜撰《北征录》进呈片乾隆五十年三月二十二日臣等遵旨查金幼孜所撰《北征录》等书,业经陆费墀于文源阁全书子部架明陆楫所编《古今说海》内查出。其总目内存目一条,据陆费

  • 张光奎传·张廷玉

    张光奎,泽州人,官至山东右参政。崇祯五年(1623),起义军进至山西,监司王肇生自作主张任歙县人吴开先为将,与起义军战于泽州城西。义军放弃对泽州的进攻,转而从沁水攻阳城。开先恃其骁勇,渡过沁河,与义军战于北留墩下,后无援兵,为

  • 周期雍传·张廷玉

    周期雍,字汝和,江西宁州人。正德三年(1508)考中进士。授官为南京御史。刘瑾既诛,被刘瑾排斥的人重新又都得到起用,而给事中李光翰、任惠、徐蕃、牧相、徐暹、赵士贤,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曹闵、王弘、葛浩、姚学礼、张鸣凤

  • 卷第一百三十·佚名

    典礼十五明堂七八月月令宣和元年八月朔。皇帝御明堂总章。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仲秋之月。朔日乙亥。斗建酉。日在翼。昬斗中。晓毕中。戊寅、群鸟养羞。癸未、秋分。日在轸。昬斗中。晓参中。得仲秋之中气。

  • 238.萨尔浒大战·林汉达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

  • 十一年·佚名

    (乙丑)十一年清康熙二十四年 春正月1月28日○戊子,長流鄭濟先於康津,以奉使過關西時枉殺人也。〈事見上。〉史臣曰:「濟先之事信有委折,枉殺則無疑。該府之奏,雖據前例,玩法則不免矣。是後,上每以不得按法爲悔也。」二月2月3日

  • ●草木子卷之二上·叶子奇

      原道篇  ○原道篇  堯舜傳心以中。周孔論易以元。武箕作範以極。孔曾傳道以一。思孟語德以誠。皆聖賢講道會要之總名。所以為傳心之典也。  易上經。氣化之始也。故首乾坤。下經。形化之始也。故重咸恆。 

  • 卷十四·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四    宋 程公说 撰世谱五楚公子公族诸氏世谱公子<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四王孙游  王孙喜   息公子朱 子家公子燮  公子丙   公子冯 

  • 第十九章 20·辜鸿铭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贡)提到古代一位声名狼藉的皇帝及暴君(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天资聪颖,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时,说:“毕竟,他的邪恶并不像传统记

  • 卷四·刘敞

    <经部,春秋类,刘氏春秋传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传卷四宋 刘敞 撰庄公十有七年春齐人执郑詹郑詹者何郑大夫也执者曷为或称行人或不称行人称行人者执之以其所为使者也不称行人者执之不以其所为使及非行人者也夏齐人殱于遂

  • 僖公·僖公三十三年·左丘明

    【经】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齐侯使国归父来聘。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癸巳,葬晋文公。狄侵齐。公伐邾,取訾娄。秋,公子遂帅师伐邾。晋人败狄于箕。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

  • 四谛论 第四卷·佚名

    四谛论 第四卷婆薮跋摩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分别道谛品第六经说道谛。云何此言。何所因起。若道能灭渴爱。则不应说行至苦尽。若不尔者。是言相违。若俱灭集苦。云何经中不具足说。若道能尽苦。修道办人应无品苦

  • 佛说正恭敬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声闻比丘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五百人皆是如来种子。权行六道助佛扬化。知众生根威德自在。显发如来方便密教。其名曰生疑菩萨。宝德菩萨。光明王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