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九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于文源阁全书查出金幼孜撰《北征录》进呈片

一○九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于文源阁全书查出金幼孜撰《北征录》进呈片

乾隆五十年三月二十二日

臣等遵旨查金幼孜所撰《北征录》等书,业经陆费墀于文源阁全书子部架明陆楫所编《古今说海》内查出。其总目内存目一条,据陆费墀称:因此书无庸复缮,又未便竟没其名,是以列入等语。谨将《古今说海》内金幼孜《北征录》一卷、杨荣《北征记》内所载榆木川永乐事实夹签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六 张弘策 庾域 郑绍叔 吕僧珍 乐蔼·李延寿
  列传第六十八 外戚·李延寿
  卷第二百七十六 後唐紀五·司马光
  ●卷四十六·徐梦莘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七·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蜀轺纪程·文祥
  卷一·傅恒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溥仪
  庾荜传·姚思廉
  孔谦传·欧阳修
  卷一百十六·赵汝愚
  卷二十五·佚名
  卷47·陈邦瞻
  卷一百八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杨梓

    (智伯上,云)某智伯是也,昨日会宴兰台,求地于赵氏,叵耐赵子无理,不肯与他也罢,又心怀忿怒,不辞而去。晋人那个不知我智氏强盛,我怎肯干罢?已约定韩魏二子,合兵攻伐,须索亲督一遭。(下)(赵襄子上,云)某乃赵襄子是也,昨日智伯会酒兰台

  • 提要·王恭

    臣等谨案草泽狂歌五卷明王恭撰按恭所作三集鳯台清啸已不传故千顷堂书目有其名而阙其卷数范氏天一阁所藏仅存其白云樵唱而无此集此集出自秀水汪氏葢几佚而仅存也大致与白云樵唱相近而中年所作情思较深静志居诗话尝摘举

  • 卷二十三·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三明 梅鼎祚 编清商曲辞【清商乐一曰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是也并汉魏已来旧曲其辞皆古调及魏三祖所作自晋朝播迁其音分散苻坚灭凉得之传於前後二秦及宋

  • 第六回 土条蛇游园赚禄 范公子许字石崇·蒲松龄

    却说魏名暗恼无计可施,忽然寻思说:"有乡绅范公子,祖辈官宦。他有个园,寻常人无事不敢进去;若有私自进园,打死无事。我诓仇禄往他那园里走走,着他给他点亏吃。" [耍孩儿]范公子祖辈官,他家里有个园,寻常无人捞着见。哄着仇禄去

  • 第一幕·田汉

    大京班后台。名角儿扮戏的特别戏房。〔名丑左宝奎扮好《乌龙院》里的张文远,坐在刘老板的大镜子前面,故意地仔细端详。〔萧郁兰,一位新来的坤角花旦,扮好阎惜姣也坐在镜子前面跟左宝奎闲谈。左宝奎 (把面部化妆斟酌了好一

  • 第一百二十七回 醋海多波大员曳尾 花魁独占小吏出头·蔡东藩

      却说陆军次长陆锦,听得刘喜奎不肯出见,那时候凭他涵养再深一点,也万万受不住了,心中一忿,不禁厉声叱道:“胡说!我是你们姑娘将来的老爷,又不是客人,难道还要你们姑娘怎样招待不成?肉麻。我和她既是自家人,原用不着你们通报

  • ●卷十七·赵翼

    ○新书增旧书处五代纷乱之时,唐之遗闻往事,既无人记述,残编故籍,亦无人收藏,虽悬诏购求,而所得无几,故《旧唐书》援据较少。至宋仁宗时,则太平已久,文事正兴,人间旧时记载多出于世,故《新唐书》采取转多。今第观《新书 艺文志》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弘治九年十一月甲辰朔钦天监进弘治十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钦天监官复诣文华殿进历于 皇太子群臣行礼如仪○升南京太常寺卿郑纪为南京户部右侍郎狭西布政司左参政刘瓛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

  • 卷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九 隋世系表畧 杨氏汉太尉震之後也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後魏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惠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是为皇考仕周封隋国公

  • 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钱币考明钞【附银】太祖洪武八年三月立钞法帝初令置局铸钱有司责民出铜民毁器皿输官颇以为苦又鼓铸甚劳奸民多盗铸而商贾转易钱重道远颇不便帝以宋有交会元亦用钞其法省便易於流转可以

  • 第十五章 36·辜鸿铭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辜讲孔子说:“高尚而聪明的人忠诚可信,而不仅仅是坚持不懈。”

  • 卷十三·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三 明 何楷 撰 周共王之世诗一篇 绸缪刺密康公也康公从恭王游于泾上有三女奔之诗人托爲其母之辞以刺之【周语云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于王夫兽三爲羣人三爲衆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观染法染者品第六复次有异宗言。于胜义谛中诸界处等性与无性有所知解。由彼杂染成其有性。如佛所言。染者着染

  • 卷第十九(第三诵之六)·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九(第三诵之六)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四波罗提舍尼法佛在舍卫国。时世饥俭。华色比丘尼有德。多知多识能多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诸所须物。是比丘尼晨朝早起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见诸比丘众舍卫城乞

  • 卷第三·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今辩重编小参腊八。小参。竖竹篦子云。不道大众不睹。祇是时节有待。一旦顶门豁开。到作家前为什么还未。良久云。老聃不是姓李。小参。最明白。最简易。为什么祇管难将去。都为向明白里

  • 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佚名

    问: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欲免轮回,须从无形做功夫? 答曰:无从做功夫。究竟何以做?将谓静中可得,动则失。不知动之所以失,由静之无以得。夫静无得,动有失,皆未达道也。汝所云,形而上,止言其当然,未识其所以然,刻下惟于有迹探

  • 市隐庐医学杂著·王德森

    医论。清王德森撰。一卷。德森另有《保赤要言》已著录。积多年行医经验心得,于咸丰三年(1853)撰成是书。载苦口婆心语、论湿温症因用药之误、麻症喉痛误以喉症治之必死说、急慢惊风辨、产前以攻病为安胎说、阴证忌用

  • 明季南略·计六奇

    明末清初无锡人计六奇著,凡十六卷,上起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止于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记述南明史略与郑成功事迹。其序曰:“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