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颜回第十八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马非为车步骤驰骋,朝礼毕矣,马步骤驰骋尽礼之仪也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决。”子曰:“回也,善于识音矣。”

颜回问于孔子曰:“成人之行,若何?”子曰:“达于情性之理,通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原 ,若此可谓成人矣。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若乃穷神知礼,德之盛也。”礼宜为化

颜回问于孔子曰:“臧文仲武仲孰贤?”孔子曰:“武仲贤哉。”颜回曰:“武仲世称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称也;武仲为季氏废适立庶为孟氏所谮出奔于齐好言兵讨,而挫锐于邾,是智不足名也。武仲与邾战而败绩国人颂之曰我君小子侏儒使我败于邾夫文仲其身虽殁,而言不杇,恶有未贤?”立不杇之言故以为贤孔子曰:“身殁言立,所以为文仲也。然犹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则不及武仲也。”回曰:“可得闻乎?”孔子曰:“下展禽,展禽柳下惠知其贤而使在下位不与立于朝也置六关,六关关名鲁本无此关文仲置之以税行者故为不仁传曰废六关非也妾织蒲,传曰织蒲蒲席也言文仲为国为家在于贪利也三不仁;设虚器,居蔡蔡天子之守龟非文仲所有故曰虚器也纵逆祀,夏父弗忌为宋人跻僖公于闵公之上文仲纵而不禁也祠海鸟,海鸟止于鲁东门之上文仲不知而令国人祠之是不知也三不智。武仲在齐,齐将有祸,不受其田,以避其难,武仲奔齐齐庄公将与之田武仲知庄公将有难辞而不受也是智之难也。夫臧文仲之智而不容于鲁,抑有由焉,作而不顺,施而不恕也夫。不顺不恕为废适立庶武仲之所以然欲为施于季氏也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今此在常当顺其事恕其施也’

颜回问于君子。孔子曰:“爱近仁,度近智,度事而行近于智也为己不重,为人不轻,君子也夫。”不重为人回曰:“敢问其次。”子曰:“弗学而行,弗思而得,小子勉之。”

仲孙何忌问于颜回曰:“仁者一言而必有益于仁智,可得闻乎?”回曰:“一言而有益于智,莫如预;一言而有益于仁,莫如恕。夫知其所不可由,斯知所由矣。”

颜回问小人。孔子曰:“毁人之善以为辩,狡讦怀诈以为智,幸人之有过,耻学而羞不能,小人也。”

颜回问子路曰:“力猛于德而得其死者,鲜矣,盍慎诸焉。”孔子谓颜回曰:“人莫不知此道之美,而莫之御也,御犹待也莫之为也,何居为闻者,盍日思也夫。”为闻盍日有闻而后言者

颜回问于孔子曰:“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孔子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故君子为义之上相疾也,退而相爱;相病急欲相劝令为仁义小人于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乐并为乱是以相爱小人之情不能久亲也

颜回问朋友之际,如何。孔子曰:“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叔孙武叔见未仕于颜回,回曰:“宾之,武叔多称人之过,而己评论之。”颜回曰:“固子之来辱也,宜有得于回焉,吾闻知诸孔子曰:‘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恶,无攻人恶。”

颜回谓子贡曰:“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而望礼于人,身不用德,而望德于人,乱也。夫子之言,不可不思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司马迁
  卷一百五十四·志第一百七·舆服六·脱脱
  卷六十六·表第四·皇族表·脱脱
  卷七·吴兢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六·汪楫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一·汪楫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第十七卷 仕绩 八·缪荃孙
  卷九十四·张守节
  六 园里的动物·周作人
  ●一四 在燕迁徙·佚名
  魏纪八 邵陵厉公下嘉平五年(癸酉、253)·司马光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前32)·司马光
  卷三十·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六·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二十一·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一   明 袁表马荧 编郑博士集望黄鹤楼黄鹤不可见高楼霄汉间仙人度瀛海黄鹤何时还长江天际来惊涛震雪山欲穷湘汉流谁启虎豹关空余崔李兴酾酒破愁顔南风谣南风吹河河水满百丈牵舟牛力

  • 第三十八回 游江南中宫截发 征缅甸大将丧躯·蔡东藩

      却说乾隆帝郊天礼毕,回至宫中,闻报香妃已死,这一惊非同小可,忙走入香妃寝室,但见室迩人远,凄寂异常。便把侍过香妃的宫监,传来问话,宫监就将太后赐香妃自尽事,说了一遍。乾隆帝道:“可曾入殓么?”宫监道:“早经入殓,且已埋葬

  • 卷第一百八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一〔起着雍摄提格(戊寅)正月,尽七月,不满一年。〕〔唐,古国名。陆德

  • 十七 苏州织造李煦奏与曹寅等议得莫尔森可去东洋摺·佚名

    康熙四十年三月 管理苏州织造臣李煦谨奏: 切臣煦去年十一月内奉旨:三处织造会议一人往东洋去。钦此钦遵。臣煦抵苏之日,已值岁暮,今年正月传集江宁织造臣曹寅、杭州织造臣敖福合公同会议得,杭州织造乌林达[注]莫尔森可以去

  • 高士廉传·刘昫

    高俭,字士廉,渤海..县人。曾祖父名飞雀,在北魏被追认为太尉。祖父名岳,在北齐官至侍中、左仆射、太尉、清河王。父亲名励,别名敬德,在北齐官至乐安王、尚书左仆射,在隋朝官至洮州刺史。高士廉年轻时有才识、度量,广泛涉猎文艺

  • 朱鸿谟传·张廷玉

    朱鸿谟,字文甫,山东益都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授官吉安推官。在诸生中赏识邹元标,待他很优厚,提为南京御史。邹元标和吴中行被治罪,朱鸿谟上疏救援,言语触怒张居正,被贬为平民。朱鸿谟回到家乡,闭门讲学,不入城市。张居正死

  • 职官二五·徐松

    鸿胪寺【宋会要】《两朝国史志》:鸿胪寺判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凡四夷朝贡、宴享、送迎之事,分隶于往来国信所、都亭、怀远驿、礼宾院。本寺但掌祭祀、朝会前资致仕、蕃客进奉官、僧道耆寿陪位,享拜周六庙三陵,公主妃主

  • 卷六·韩婴

    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君子闻之,曰:“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见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诗曰: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齐桓公

  • 卷六·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六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八佾孔子谓季氏章 袁了凡曰不曰可诛而曰可忍全要发季氏一防良心 按忍包敢忍容忍二义春秋传所谓忍人此敢忍之义所谓君其忍之此容

  • 卷二十二·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十二    宋 黄伦 撰说命下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无垢曰呜呼人不可不学如此高宗免丧弗言恭黙思道梦赉良弼其所为葢有大过人者

  • 目录·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集解目録     春秋类第一卷隐公第二卷隐公第三卷桓公第四卷桓公第五卷庄公第六卷庄公第七卷庄公第八卷闵公第九卷僖公第十卷僖公第十一卷

  • 修行观入第十六·佚名

    六入各於境界。缚无智众生贪欲心故常起净想。修行当知。於诸根境界防制非法。摄心所缘系令不动正观六入。譬如空村离我我所不定义。是入处义牵下义。是入处义能将众生入恶道。又内入相如烧铁锵如极利剑亦如利刀。佛言

  • 卷七十·佚名

    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经】&ldquo;复次,须菩提,佛因深般若波罗蜜,众生心数出没屈伸,如实知。&rdquo;&ldquo;世尊,云何佛因般若波罗蜜,众生心数出没屈伸,如实知?&rdquo;佛言:&ldquo;一切众生心数出没屈伸等,皆依色、受、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九·澄观

    疏。若约所说法相者下。第三约所诠辩异。然贤首义分齐内。第二卷广明。今但略说。于中上一句标。下皆别释。初小乘中四。一约法数多少。二约二空差别。三约所依根本。四结成有余。今初。言七十五者。谓五类法中有多少

  • 康熙诸罗县志·周钟瑄

    清周仲瑄主修,陈梦林总纂。康熙五十五年(1716)始纂,翌年脱稿,付梓延至雍正二年(1724)。钟瑄字宣子,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康熙举人,官诸罗县令。梦林字少林,福建漳浦人。由诸生从军, 曾修漳州、漳浦二志。此系台湾省第

  •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吴谦

    儿科著作。清吴谦等撰。六卷。谦有《医宗金鉴》已著录。是书即《医宗金鉴》卷五十至卷五十六幼科杂症部分。刊于乾隆七年(1742)。约十六万字。内容为四诊总括及初生、惊风、痫证、疳证、吐证、泻证、感冒、瘟疫、暑证

  • 月明菩萨经·佚名

    佛说月明童子经。一卷,吴支谦译。此经为月灯三昧经之一分。佛对月明童男(即月光童子)说法财二施,及过去之智止太子以身肉疗比丘之病。月灯经以之作智意女。

  • 永嘉禅宗集注·传灯

    凡二卷。明代僧无尽传灯重编并注释,熹宗天启二年(162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唐庆州刺史魏静曾编集永嘉集,揭示永嘉玄觉之修禅要义及悟道历程,然传灯以为永嘉集之内容杂乱,迭有讹谬,与永嘉玄觉之本意相去甚远,故将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