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修行观入第十六

六入各於境界。缚无智众生贪欲心故常起净想。修行当知。於诸根境界防制非法。摄心所缘系令不动正观六入。譬如空村离我我所不定义。是入处义牵下义。是入处义能将众生入恶道。又内入相如烧铁锵如极利剑亦如利刀。佛言:若观此相则能舍离。复次观外入恶贼劫善珍宝。若修行舍正念。开诸入门驰纵六境。六境恶贼劫夺净戒失诸功德。如鸟无两翼而欲飞空。人无两足而欲远游。修行如是,毁净戒功德故。止观两翅永不复生。欲出生死是终不能。如破瓶盛水须臾不住。破戒比丘亦复如是,三昧法水念顷不住。如天德瓶守护不坏。常出珍宝随意无尽。修行如是,不毁净戒则常出生圣功德宝。轻坏德瓶珍宝即灭。若破戒瓶则永失法宝。譬人截鼻照镜不自喜乐。破戒比丘亦复如是,内省其身心不自悦。百穀药木依地而生。诸善功德悉依净戒。如栴檀涂身能除热恼。净戒清凉能止欲火。如如意宝珠随所著处热时清凉。净戒如是,於烦恼火中能息炽然。犯戒比丘自惟罪深身逝命终必入恶道。心常忧悔死时恐怖。净戒之人心常欢喜。生无忧悔死时安乐。净戒为梯能升慧堂。戒为庄严具。亦为善戍卫。戒能将人至於涅槃。戒为良地生十善种子。教诫师水随时溉灌。信根则生。无漏阴为幹。四如意为芽。慈心为枝条。少欲知足为柯叶。七觉意为华。解脱智为果。寂灭法为甘露。戒香流出一切普熏。贤圣鸟王栖宿其间。悲为重阴清凉广覆。辩才法师为蜜蜂王。和声相顾尝采精味。其树修直坚固贞实。无有虚伪谄曲腐病。是则名曰功德大树。诸修行者欲趣涅槃背三世苦向解脱城。渐次发行诸善功德息彼树下。饮法甘露止三渴患。其身安隐能至涅槃。

复次戒有众多数。或一二三四或七或十二或二十一。若念念须臾顷,则有无量戒种。道共定共俱生戒。正语正业正命与心回转。观此诸戒其相各别。或淳净无垢。或轻薄明净。如是无垢戒相现於境界。修行於依缘念三处观察戒相。若涂香柔软离垢悦乐明净洁白。是所依中相。若其地平广妙华宝器。严饰之具众宝滑泽。是名修行境界中相。譬如犛牛护尾。一毛著树。守树而死。不令毛断。比丘护戒亦复如是,一微之戒守死不犯。妙相严身众好具足,犹如秋月停照虚空。修行三昧观此净相已,乃至命终无复忧悔。亦无热恼不复恐怖。安悦欢喜踊跃增长。生寂止乐粗涩四大灭。如是等名修行忆念中相。复次三种中更有杂相。尧乱障碍失念意不住。请求悔过。不善恶业守死不为。梦中无犯。增益持戒。佛说戒为花鬘涂香庄严众具。香风一方来是世界香。诸万来是戒德香。或身无手足眼耳鼻舌。一切肢节悉不貌具。或身没尘埃。或观察自身离诸尘垢。澡浴涂身名衣上服是名修行。於依缘忆念观察。尸罗种种杂相威仪。定共道共三种戒。悉已於中说此三种戒。更有无量诸深妙相。明智者当广演说。修行已观净戒。欲破诸入山者,当修二法。所谓止观。先当观离恶悦乐充满其身。粗涩四大灭柔顺四大生。趣寂止乐一心不乱。自於内身系心於入相。当善守护入相所起处。观察时白净相起。比丘见此相当善守护如佛所说,譬如伏鸡善护其子必得成就。比丘修行亦复如是,专精守护乃得成就。十二修果相现分明。修行善守护时。离诸放逸修果成就。境界净妙离诸垢污。明如宝珠亦如悬水。境界广满身处少分周遍远流。然後来还。还已一相现。复分为二分。还合为一。成曼荼逻境界。安住平正普现众相,犹如众星光耀布列然後乃坏。坏已各各流出还合为一。复周遍远流充满诸方。充满说方已复还安隐坚住。住已熟相现。熟相现已有种种众相周遍弥广。微妙器服诸奇特相悉现。境界内入空聚。外色声香味触及三世三种法。善不善无记。一切悉现观其真实。复次外六入如贼。内六入如空聚。亦说内外入为此彼岸。此十二入诸胜妙相增广无量。佛说修多罗中广说。复次修行者,於此境界熟相起起已复坏。间间有断离相。断离相流注极远停住一处。如宝瓶盛水然後还开渐见寂灭。寂灭已复有诸馀一切功德相生。诸入门中常杂相流出。各各出已复於一处成曼荼逻。曼荼逻上复有自相起。起已复熟。熟已不久寂灭。然後修行复加专精。更现清净微妙禅相。现已如前次第寂灭。

复次修行於诸入中更有种种妙相。於系心处决定相起。名髻中明珠。喻三昧。修行自观身作二分。众宝藏上有宝莲花。修行自见身在莲花上。众宝妙花庄严围绕。复次如世尊修多罗说六众生喻。行者於此具足观察。所谓眼为狗。走逐五色村。耳为鸟。随空声起。鼻为毒蛇。随逐香穴。舌为野干。贪五味死尸。身为输收磨罗。常乐入触海。意为猿猴。常乐游纵三世法林。若六种众生系著一处。不能自在。各游所乐。修行如是,以三昧正念系缚六根。不令自在驰散所缘。然後以清净智观法真实。痴冥凡夫六境中。贪著悕望无量恶法。如是正观悉能除灭一切众生乐著境界。自起障碍不至涅槃。是故修行欲坏生死趣涅槃者,当降伏诸根远离境界。

猜你喜欢
  菩萨璎珞经卷第二·佚名
  卷之九·铁壁慧机
  卷下末·太贤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跋·太虚
  称叹如来品第二·佚名
  央掘魔罗经卷第三·佚名
  大慧禅师示真如道人书·朱时恩
  卷第三·佚名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全文·佚名
  卷第一百六·霁仑超永
  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宝唱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佚名
  帝释品第二·佚名
  藏要第二輯校例·欧阳竟无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张表臣

      杜诗第一篇《赠韦左丞丈》云:“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或问云何,曰:道不行故也。又云:“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尝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何谓也?曰:鸟兽不可与同群,终南、清

  • 七言巻六十三·洪迈

      七言  东林寺寄包侍郎      灵澈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邉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

  • 卷七十二·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杨万里荆溪集钞丁酉四月一日之官毘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口虫声两岸不堪闻把烛销愁且一尊谁宿此船愁似我船篷犹带烛烟?千里江山一日程出山似被北风嗔

  • 卷七十二·毕沅

      ◎宋纪七十二 ∷起强圉大荒落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熙宁十年辽太康三年   春,正月,癸丑,辽主如混同江。   乙卯,省诸道春贡金帛及停周岁所输尚方银

  • ●卷五十七·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二。   起靖康元年十月二日甲午,尽十六日壬寅。   二日甲午王云:至真定府见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巳围真定引云:看攻城。   三日乙未种师道除河北巡边使未行再命河东宣抚使以疾召还京师。   是时师

  • 卷第十六·徐鼒

    己丑、我大清顺治六年(一六四九)春正月(明永历三年、鲁监国四年)庚申朔,明桂王在肇庆府,大雷雨风雹,免朝贺。明监国鲁王次福宁之沙埕。丁卯(初八日),李成栋杀明宣忠伯王承恩。承恩,大兴人;世袭锦衣指挥。建阳之使,彭鸣京愿为之用;田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正统九年冬十月丙午朔日食○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命大同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宁夏总兵官都督同知黄真镇守延安绥德都督佥事王祯守备偏头关都指挥马贵巡视塞外先是真奏乞于天暖草青

  • ●海东逸史卷十二·佚名

    列传九张名振字侯服,山西人,南京锦衣卫籍。崇祯末,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封富平将军(据小腆纪年,鲁王监国始加是衔)。乙酉,杭州失守,潞王降。钱肃乐等举义,名振以兵来赴。鲁王监国,封富平伯。丙戌六月,江上师溃,名振弃石浦,遣中军方

  • ●玉堂荟记提要·杨士聪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分上、下两卷,杨士聪撰。士聪字朝彻,号凫岫;山东济宁人。明崇祯进士,官至谕德。是编杂记崇祯朝故事,成于距北都之亡仅有百余日。「自序」有云:『余叨史局,不废存记,且积有年岁矣。壬午(按即崇祯十

  • 第一六三移光绪十四年五月三日一一三二三—三六·佚名

    行营中军周,录巡抚刘批,移会新竹县移文 关防 福建台湾巡抚部院行营中军关防私记光绪十四年五月初六日到福建台湾巡抚部院行营中军、兼署艋舺营水陆等处地方参府周为录批移会事。窃照前奉抚宪札饬,会

  • 一四三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纪昀二分《荟要》详校情形片·佚名

    一四三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纪昀二分《荟要》详校情形片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臣等遵旨询问纪昀。据称:摛藻堂、味腴书室《荟要》二分,于乾隆五十五年奉旨交南书房翰林分股详校,我亦奉旨匀摊一股。于时摛藻堂之书尚

  • 汉纪二十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司马光

    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 1春,正月,辛丑,葬孝宣皇帝于杜陵;赦天下。 1春季,正月四日,孝宣皇帝刘洵被安葬在杜陵;大赦天下。 2三月,丙午,立皇后王氏,封后父禁为阳平候。 2 三月十日,汉元帝刘奭封王政君为皇后,封王政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刑部左右侍郎盛元辅不知何许人由才能洪武元年任本年调山东行省参政张仁不知何许人由荐举元年任程儒即程徐浙江鄞县人故元入仕二年任左安善不知何许人由荐举二年任三年调河南知府李质广东徳庆人故

  • 卷四十七·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四十七宋 李明復 撰定公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齊侯鄭伯盟于鹹齊人執衛行人北宫結以侵衛謝湜曰鄭伯與齊故盟于鹹又曰行人通國之信也執行人以侵其國罪景公之不正也執而非罪侵而非義故貶稱人呂祖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道川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宋 道川禅师颂  法不孤起谁为安名 颂曰。  摩诃大法王  无短亦无长  本来无皂白  随处现青黄  华发看朝艳  林凋逐晚霜  疾雷何太急  迅电亦非光  九圣犹难测  龙天岂度量 

  •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令人得道。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则获五福。何等为五。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

  •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智严译)·佚名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终南山至相寺上座将军师智严重翻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城大林精舍。与大比丘众四十二亿百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十亿人。是时世尊自念命行。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即告长老大目健连

  • 目录·佚名

    径石滴乳集目录 第一卷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大鉴下第二十世临济下第十五世) 径山下第一世径山范禅师法嗣 天台断桥妙伦禅师 径山下第二世天台伦禅师法嗣 瑞岩方山文宝禅师 南华永宗达本禅师 雪山法昙禅师 绝象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