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四 在燕迁徙

天眷五年,宋绍兴八年戊午,或日,帝同契丹海滨侯耶律延禧共入一官署,相谓曰:「赵公,你从何处来?」帝曰:「自源昌州筠从州西江州五国城至此,踯躅数千里,父母妻室俱亡,苦楚备及。今日重瞻,乃余生也。」海滨侯曰:「我与你相去不远,自海耀州至此,亦约五千余里。自曩者于燕京一别,今方再会,路途辛苦,万死一生。今日北国皇帝,呼我二人来此,未知何意?」帝曰:「生不如死,听之可也。」延禧然之。坐久,内侍传金主命着耶律延禧并赵桓二人同归鸿翼府居止。是后两人只拘囚于彼,早晚饮食不缺,寝处亦有床榻。 

或日,延禧执帝手,附耳密语,帝拱手加额曰:「皇天皇天!」后有人告帝与海滨侯同谋叵测,遂命二人分居。帝出居赡养寺僧舍,海滨侯不知所往。帝每日与寺僧别作消遣,饮食亦寺僧供给。 

或日,阿计替到寺,见傍无人,乃密语帝曰:「闻南朝天子建都临安,刘豫乃金国所立,今已杀之。又闻人言:朝廷近与南朝和议,欲以黄河为界,复还南朝三京,及送官人归国,已差下伴送使人矣。」帝但拱手称死罪,余无他语。 

或日,有中贵官到寺,手持缣帛二匹授帝曰:「金帝赐尔。」帝乃拜受之。 

又曰:「皇帝有旨,戒寺僧勿令非常人与赵言语。」自此半载或三五日,时常有赐布帛酒食之类。 

天眷七年,即南宋绍兴十年庚申四月,帝至京将二载,只在赡养寺中拘禁,容貌稍平复。 

或日,有贵人家平骑入寺,寺僧命左右引帝入小室,戒之曰:「慎勿出外闲行,今日是盖天大王夫人来此作斋,恐有不便。」语毕而去。帝乃小隙中密窥之,遥见韦夫人同一番酋偕行,车从中有人抱一小孩子,约三四岁,呼韦妃为阿母。来人礼拜佛像,周游廊庑,久之,方至帝处。帝在寺中有年矣,常见时节颇类东京,惟作佛事不同耳。其庙主僧人云:「本是陈留人,披剃于大观时,后入契丹。契丹破,入金国。后为盖天大王送入此寺,已五年矣。」又云:「与韦夫人说及,亦訽问天王动静。」帝曰:「前日夫人到寺,所抱小孩子是何人?」僧曰:「此即夫人所生子也,今五岁矣。」 

或日,寺僧传韦夫人云,言:「今南北通好,以黄河为界,行将送八哥还江南也。」僧又云:「前日韦夫人闻知太上太后及皇后先后死亡,亦暗自堕泪,遗我金钗一股,令作佛事追荐亡者。大王权请安心,必有归期在迩矣;但韦夫人已生二子,恐不得南还矣。」 

天眷九年,乃宋绍兴十二年壬戌,六月一日,寺僧入告帝曰:「盖天大王之韦夫人已还南朝矣。以韦夫人乃康王亲生母,四月间遣使来迎,今去已七日矣。」帝曰:「使他母子重圆,我死也可瞑目。我今在此,比筠从州及五国城已是地狱天堂矣。」自韦夫人南归后;寺僧常与帝语,而监视者辄阻之。 

天眷十年,乃宋绍兴十三年癸亥,寺僧以他事犯罪,皆赐死,毁其寺,移帝于燕京之北赐第以居。其实使人监守禁囚,但赐二胡妇供侍饮食及洗濯而已。 

天眷十一年,宋绍兴十四年甲子,春,帝忽于所居窗隙中,见一贵人乘骑而来,有一驺从,面甚熟识,但不忆为何人。自后日日至门,久而与其人稍熟,共相言词。一日,驺从者与监人共语于门外,帝私于门内听之。驺从者问:「此是何官员宅第?」监者曰:「此是赵宋官家。」驺从曰:「父乎子乎?」监者曰:「父已死,惟一人。」驺从者问:「年若干?」答曰:「四十余。」驺从泣下不出声。良久,贵人去,驺从者亦去,帝在门内见其形状,猛然大悟曰:「此我子谌也。当初出京不相随,今乃流落为贱隶;虽然,亦我之幸也。此子知我尚存,但恨彼此不得见面。」自后驺从者绝不复来。帝屡于门外窥伺,终不复至。帝恨怅无穷焉。 

天眷十二年,宋绍兴十五年乙丑,七夕,燕京大火,九日不灭,随熄随炽,屋宇一空,死者三千余人。金主出京,避于宝盖寺,去帝所居仅数百步。一日,帝立庭中,遥见金主在阁上眺望,帝忽走入室避之。俄有中使至,言皇帝赐茶菓等物,帝拜受之。是夜,城中火方熄,金主复入城。以失火及不救火罪,斩二百四十三人。 

天眷十三年,宋绍兴十六年丙寅,监守人犯罪问决。金主命徙帝于城下玉殿观,仍如赡养寺差人监守,不许出入。 

天眷十四年,宋绍兴十七年丁卯,金主淫虐不道,内淫其女,外及命妇,又杀害诸王。有岐王亮,乃太祖阿骨打之孙,与金主为昆弟。其妻在燕京,数被召入大内,于是岐王与内外诸臣,密谋有篡弒之意。 

天眷十五年,宋绍兴十八年戊辰,夏,金主又杀淄王等十一人,及外族女夫四十余人,政事悉委皇后之弟顺国将军刘驾成,及内侍钱铁刀将军土正童等。 

天眷十六年,宋绍兴十九年己巳,九月,岐王与其党弒其主完颜亶,僭号于燕京,改元贞元元年。是岁十月初三日即位。 

猜你喜欢
  越绝卷第十一·袁康
  第一回 溯往事慨谈身世 述前朝细叙源流·蔡东藩
  ●卷二·王栐
  尧山堂外纪颠末·蒋一葵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七十九·佚名
  一百三十一 内务府总管赫奕等奏带领桑额连生等引见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纪昀
  志卷第三十六 高丽史八十二·郑麟趾
  一六九 女子学院·周作人
  刘彦宗传·脱脱
  兵二七·徐松
  卷八十学堂三·冯煦
  前出师表·诸葛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梦鹤轩梅澥诗钞序·缪公恩

    余生也晚不获与乡先辈之治诗者联唫咏接謦欬每引以为憾而新学后生见闻尤浅自薄其乡以为无诗人吁何其谬也辽东诗人至金代始见称辽阳张浩然熊岳王黄华皆卓卓可传诵元代以湛然居士为尤着有清一代作者益伙熙朝雅颂集所载多

  • 灊山集巻三·朱翌

    宋 朱翌 撰五言排律元宵懐都城简胡令俊民时胡连夕在告天豁晴光合檐收雪汁干灯期欣在火令不为难方喜春风动犹怜暮色寒仙晨今夜乐帝所旧年观郁郁卿云宻葱葱瑞气盘五门双阙耸三岛十洲攅风伯清黄道钩陈卫赤鸾声流车水

  • 卷十·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十 【起甲子明英宗正统九年尽己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凡六年 【甲子】九年春正月遣成国公朱勇等击乌梁海 【王振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万历六年二月壬午朔吏部覆议近南京科道官<婠勶-釒>论南京吏部尚书潘晟谓考察郎中包大爟吕若愚议处太轻本部覆奉钦依留用今御史郑锐又复追论前事夫晟性质敦厚学识优长自掌留铨益无訾议且既奉 明旨似难别议 上仍留晟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万历三年正月辛丑朔上御皇极殿受文武群朝贺○是日赐辅臣张居正吕调阳上尊珍馔○荣阳王载阶等类奏庆贺礼部<婠勶-釒>言非故事合止照弋阳等府事例差官赍捧送部不必另具奏从之○扬州镇江府地镇○壬寅赐辅臣张居正膳九品长

  • 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一月庚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卯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顺天宝坻县张及第、私设税课。信任蠹吏。纵盗殃民。与东路同知张兆珏、朋

  • ◎长老赌寿之佳话·李定夷

    美国社会学泰斗市俄古大学教授司达博士常游日本,与大隈伯交情甚密。一日,大隈语博士曰:“观君身体甚健,或当为长寿者。”博士曰:“然吾自信可活至百二十岁。”大隈大笑曰:“吾确自信能活至百二十五岁。”博士曰:“然则吾与阁

  • 金佗续编卷四·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四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三绍兴九年辞免开府仪同三司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三百户不允诏勑具悉朕永念艰难之日未酬於战多逮兹恢复之时不忘於武备爰颁涣宠用表殊勲蔽自朕心非云滥典卿疎通而能断

  • 六十三、记青州府中学堂(一)·包天笑

      火车到青州府车站,约在下午两三点钟,因为在青岛已经打了一个电报去,府衙门里已经派人到车站来接了。  安伯夫妇和一位先在青州府中学堂教算学的胡菊如同居,他们早先已约定了,我没有带家眷来,就住在学堂里。  我到学

  • 翁正春传·张廷玉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中期,担任龙溪教谕。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代替吴道南负责礼部事务。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

  • 卷四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庆祝一【图画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皇上六旬正诞天下臣民赴京庆祝者以亿万计时上方幸霸州水围臣民拟自畅春园至神武门辇道所经数十里内结

  • 记义第三·孔鲋

    季桓子以粟千钟饩夫子。夫子受之而不辞。既而以颁门人之无者。子贡进曰、季孙以夫子贫故致粟。夫子受之而以施人无乃非季孙之意乎。子曰何。对曰季孙以为惠也。子曰然。吾得千钟所以受而不辞者。为季孙之惠且以为宠也

  • 明法第四十六·管仲

    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夫尊君卑臣,非计亲也,以势胜也;百官识,非惠也,刑罚必也。故君臣共道则乱,专授则失。夫国有四亡:令求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智旭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明菩萨沙弥智旭际明造论稽首实相三般若 本离四句及百非 满分修证福慧尊 性修慈誓冥加被为治群盲恶取空 欲申如实不空义 不空徧破众戏论 顺悉檀故名破空论曰。此归命请加。以申造论立名

  • 第一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著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今解此经,谨遵贤首十门解释。考诸贤宗诸疏,而十门次序名目,亦不尽同,或具足十门,或略取数门,皆先述一经大意,乃以总释名题,别解文义,两门列后。今则略为变更,提总释名题为第一

  • 母亲·高尔基

    苏联长篇小说。作者高尔基。作品通过1905年大革命前一个俄国普通工人的妻子、一个共产党员的母亲的觉醒的故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工党在领导和组织革命群众中的巨大力量以及工人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 疯癫与文明·福柯

    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最先由巴黎出版,书名为《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Folieetderaison:histoiredelafolieal’ageclassique)。1965年,该书根据缩写本出版了英译本,在英译本中福柯根据全本中的一章“欲

  • 道书一贯真机易简录·傅金铨

    内丹学著作。清代傅金铨撰,十二卷。卷一有自序、发凡、总论,及三关、天心、玄牝、神室、大衍图五幅。卷二论法财侣地,卷三论鼎炉符火,卷四为明理习静,卷五为炼己筑基,卷六为知时采药,卷七为还丹温养,卷八为脱胎乳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