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义和团之起

李鸿章之位置

联军和约

中俄满洲条约

李鸿章薨逝身后恤典

李鸿章最初之授江苏巡抚也,仅有虚名,不能到任。其最后之授直隶总督也,亦仅有虚名,不能到任。造化小儿,若故为作弄于其间者然。虽然,今昔之感,使人气短矣。鸿章莅粤未一年,而有义和团之事。义和团何自起?戊戌维新之反动力也。初,今上皇帝既以新政忤太后,八月之变,六贤被害,群小竞兴,而康有为亡英伦,梁启超走日本,盈廷顽固党,本已疾外人如仇雠矣。又不知公法,以为外国将挟康、梁以谋己也,于是怨毒益甚。而北方人民,自天津教案,以至胶州割据以来,愤懑不平之气,蓄之已久,于是假狐鸣篝火之术,乘间而起。顽固党以为可借以达我目的也,利而用之。故义和团实政府与民间之合体也,而其所向之鹄各异。民间全出于公,愚而无谋,君子怜之。政府全出于私,悖而不道,普天嫉之。使其时李鸿章而在直隶也,则此祸或可以不作,或祸作而鸿章先与袁许辈受其难皆未可知。而天偏不使难之早平,偏不令李之早死,一若特为李设一位置,使其一生历史,更成一大结果者。至六月以后,联军迫京师,于是李鸿章复拜议和全权大臣之命。当是时,为李鸿章计者曰 :“拥两广自立,为亚细亚洲开一新政体,上也;督兵北上,勤王剿拳,以谢万国,中也;受命入京,投身虎口,行将为顽固党所甘心,下也。虽然,第一义者,惟有非常之学识,非常之气魄,乃能行之。李鸿章非其人也。彼当四十年前方壮之时,尚且不敢有破格之举,况八十老翁,安能语此?故为此言者,非能知李鸿章之为人也。第二义近似矣。然其时广东实无一兵可用,且此举亦涉嫌疑,万一廷臣与李不相能者,加以称兵犯阙之名,是骑虎而不能下也。李之衰甚矣,方日思苟且迁就,以保全身名,斯亦非其所能及也。虽然,彼固曾熟审于第三义,而有以自择。彼知单骑入都之或有意外,故迟迟其行,彼知非破京城后,则和议必不能成,故逗留上海数月不发。

两宫既狩,和议乃始。此次和议,虽不如日本之艰险,而??????葛亦过之。鸿章此际持以镇静,徐为磋磨。幸各国有厌乱之心,朝廷有悔祸之意,遂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定为和约十二款。

和约既定,尚有一事为李鸿章未了之债者,则俄人满洲事件是也。初,中俄密约所订,俄人有自派兵队保护东方铁路之权。至是义和团起,两国疆场之间,有违言焉。俄人即借端起衅,掠吉林、黑龙江之地,达于营口北,东方有联军之难,莫能问也。及和议开,俄人坚持此事归中俄两国另议,与都中事别为一谈,不得已许之。及列国和约定,然后满洲之问题起。李鸿章其为畏俄乎?为亲俄乎?抑别有不得已者乎?虽不可知,然其初议之约,实不啻以东三省全置俄国势力范围之下,昭昭然也。今录其文如下:

第一条 俄国交还满洲于中国,行政之事,照旧办理。

第二条 俄国留兵保护满洲铁路,俟地方平静后,并本条约之枢要四条,一概履行后,始可撤兵。

第三条 若有事变,俄国将此兵助中国镇压。

第四条 若中国铁路未开通之间,中国不能驻兵于满洲。即他日或可驻兵,其数目亦须与俄国协定,且禁止输入兵器于满洲。

第五条 若地方大官处置各事,不得其宜,则须由俄国

所请,将此官革职。满洲之巡察兵,须与俄国相商,定其人数,不得用外国人。

第六条 满洲、蒙古之陆军、海军,不得聘请外国人训练。

第七条 中国宜将在旅顺口之北金州之自主权抛弃之。

第八条 满洲、蒙古、新疆伊犁等处之铁路、矿山,及其它之利益,非得俄国许可,则不得让与他国。或中国自为之,亦必须经俄国允许。牛庄以外之地,不得租借与他国。

第九条 俄国所有之军事费用,一切皆由中国支出。

第十条 若满洲铁路公司,有何损害,须中国政府与该公司议定。

第十一条 现在所损害之物,中国宜为赔偿,或以全部利益,或以一部利益,以为担保。

第十二条 许中国由满洲铁路之支路修一铁路以达北京。

此草约一布,南省疆吏士民,激昂殊甚,咸飞电阻止,或开演说会,联名抗争。而英、美、日各国亦复腾其口舌,势将干涉。俄使不得已,自允让步,经数月然后改前约数事如左:

第一条同

第二条同

第三条同

第四条 中国虽得置兵于满洲,其兵丁多寡,与俄国协

议。俄国协定多少,中国不得反对,然仍不得输入兵器于满洲。

第五条同

第六条删

第七条删

第八条 在满洲企图开矿山、修铁路,及其它何等之利益者,中国非与俄国协议,则不许将此等利益许他国臣民为之。

第九条同

第十条 同并追加“此乃驻扎北京之各国公使协议,而为各国所采用之方法”字样。

第十一条同

第十二条 中国得由满洲铁路之支路修一铁路,至直隶疆界之长城而止。

至是,而李鸿章病且殆矣。鸿章以八十高年,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积劳,已乖常度。本年以来,肝疾增剧,时有盛怒,或加病狂,及加以俄使助天为虐,恫吓催促,于邑难堪,及闻徐寿朋之死,拊心呕血,遂以大渐,以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廿七日,薨于京师之贤良寺。闻薨之前一点钟,俄使尚来催促画押云。卒之此约未定,今以付诸庆亲王王文韶。临终未尝□及家事,惟切齿曰 :“可恨毓贤误国至此 。”既而又长吁曰 :“两宫不肯回銮 。”遂瞑焉长逝,享年七十八岁。行在政府得电报,深宫震悼,翌日奉上谕:

朕钦奉懿旨。大学士、一等肃毅伯、直隶总督李鸿章,器识渊深,才猷宏远,由翰林倡率淮军,戡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朝廷特沛殊恩,晋封伯爵,翊赞纶扉。复命总督直隶,兼充北洋大臣,匡济艰难,辑和中外,老成谋国,具有深衷。去年京师之变,特派该大学士为全权大臣,与各国使臣,妥定和约,悉合机宜。方冀大局全定,荣膺懋赏。遽闻溘逝,震悼良深。李鸿章着先行加恩,照大学士例赐恤,赏给陀罗经被,派恭亲王溥伟带领侍卫十员,前往奠????。予谥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入祀贤良祠,以示笃念荩臣至意。其余饰终之典,再行降旨。钦此。

其后复赏银五千两治丧。赏其子李经述以四品京堂承袭一等侯爵,李经迈以京堂候补。其余子孙,复赏有差,赐祭两坛。又命于原籍及立功省分,及京师建立专祠,地方官岁时致祭,列入祀典。朝廷所以报其勋者亦至矣。而此一代风云人物,竟随北洋舰队、津防练勇同长辞此世界、此国民。吾闻报之日,成一挽联云: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五 志一百三十·赵尔巽
  卷四百七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焦竑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第一节“五四”·老舍
  卷之六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二·司马光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佚名
  卷四十三·温达
  阳峤传·刘昫
  吴充传·脱脱
  汤鼐传·张廷玉
  汉纪六十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217)·司马光
  卷九十八水道·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一·彭定求

        卷61_1 【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李峤   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桂吐半轮迎此夜,   蓂开七叶应今朝。鱼猜水冻行犹涩,莺喜春熙弄欲娇。   愧奉登高摇彩翰,欣逢御气上丹霄。   卷61_2

  • 第四折·马致远

    (旦扮卜儿上,云)老身终南山人氏。在此在家出家,盖了一座团标,前后并无人家。我有个孩儿,虽是出家人,性子十分躁暴,每日在山中打猎为生。孩儿去了也,我安排下些茶饭,等他回来吃。(洞宾引俫上,云)自家吕岩。自从卖了阵,迭配无影牢

  • 卷十三·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十三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阆山歌【黄鹤编在广德二年阆州诗内下首同时作 杜臆阆州即今阆中县属保宁府附郭者】阆州城东灵【一作雪非】山白阆州城北玉台【一作壶】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一

  • 卷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九礼部闲闲赵秉文一【原六十三首】秉文字周臣防阳人闲闲其自号也防頴悟读书若夙习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贞可大用又言狱讼征伐国之大政自古未有

  • 列传第十 孝文五王·魏收

    废太子京兆王清河王广平王汝南王孝文皇帝七男。林皇后生废太子恂。文昭皇后生宣武皇帝、广平文穆王怀。袁贵人生京兆王愉。罗夫人生清河文献王怿、汝南文宣王悦。郑充华生皇子恌,未封,早夭。废太子庶人恂,字元道。生而母

  • 卷第二百三十六 唐紀五十二·司马光

      起重光大荒落(辛巳),盡旃蒙作噩(乙酉),凡五年。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貞元十七年(辛巳、八0一年)   春,正月,甲寅,韓全義至長安,竇文場為掩其敗迹;上禮遇甚厚。全義稱足疾,不任朝謁,遣司馬崔放入對。放為全義引咎,謝無功,上曰:「全

  •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杨士奇

    宣德四年秋七月乙巳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遣道士赍祝币往命所在守臣祭历代帝王陵寝○丙午命行在工部增修 天地坛斋宫后庐舍○四川建昌卫土官指挥使安均遣把事张古剌撒马儿罕回回打剌罕阿都剌等来朝贡马○顺天

  •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三三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福建解到书板情形并交武英殿照例办理折·佚名

    三三三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福建解到书板情形并交武英殿照例办理折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十八日*臣舒赫德、臣阿桂谨奏:据福建巡抚余文仪委员解送《夕阳寮集》、《兰台遗集》等书板片,共九百六十九块到京,当卽逐细检阅,内有二十

  • 韩子熙传·李延寿

    韩子熙,字元雍。从小就能自我约束,颇有学问见识,任清河王元怿的郎中令。最初,他的父亲韩兴宗把父亲韩麒麟的封爵让给弟弟韩显宗继承,显宗不接受,子熙仍然成全父亲的意愿,自己始终不继承。显宗去世,子熙蒙受朝廷别的封爵,又把封

  • 杨震传·脱脱

    杨震字子发,代州崞县人。因射箭骑马超群被任为安边巡检。河东军队出征臧底河,敌人据山为城寨,下瞰官军,各将合兵在城下,杨震率领壮士拔剑先登,斩敌首数百级,大军乘胜平定敌人,上奏杨震战功第一。杨震跟随折可存讨伐方腊,从浙东

  • 萧陶隗传·脱脱

    萧陶隗,字乌古邻,宰相辖特六世孙。刚直,有威严、庄重之气度。咸雍初,任马群太保。他一向知道群牧是名存实亡,将旧簿册尽数翻过一遍,除去羸弱多病之人,改录实数,牧人敬服。陶隗上书说:“群牧以少充多,以无充有。上下互相蒙蔽,累积

  • 卷二十六·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六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雩祀国家凡遇水旱灾伤及非常变异或躬祷或露告於宫中於奉天殿陛或遣官祭告郊庙陵寝及社稷山川无常仪嘉靖八年春祈雨冬祈雪皆御

  • 卷五十·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理气二天文月无盈阙人看得有盈阙盖晦日则月与日相叠了至初三方渐渐离开去人在下面侧看见则其光阙至望日则月与日正相对人在中间正看见则其光方圎【以下日月

  •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二·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  十八会瑜伽指归一卷  瑜伽护摩一卷  分别三十七尊一卷  一字顶轮瑜伽一卷  法花念诵瑜伽一卷  千手眼瑜伽二卷  莲花部三

  • 后序·大珠慧海

    曩阅传灯录,至大珠海禅师,自初见马祖,及接人机语;以至泛应诸宗所问,使之结舌丧气、心悦诚服处,未尝不为之庆快而不已!盖师之言,一本于经律论之要 旨,而即事即理、全体全用,以发明向上一机,杀活予夺、纵横逆顺,无不合辙而还源也。

  • 熊少宰请疏·佚名

    熊少宰请疏伏以末法将兴。共礼玉毫之妙相。名山复振。群宣金石之微言。有待而隆。无诚不暴。恭惟古雪大和尚风姿高迈。道性澄泓。受天童之法乳。雨露三乘。扬少室之宗门。雷霆旷代。固已包含众善。击汰群蒙。一千龙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