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十 孝文五王

废太子京兆王清河王广平王汝南王

孝文皇帝七男。林皇后生废太子恂。文昭皇后生宣武皇帝、广平文穆王怀。袁贵人生京兆王愉。罗夫人生清河文献王怿、汝南文宣王悦。郑充华生皇子恌,未封,早夭。

废太子庶人恂,字元道。生而母死,文明太后抚视之,常置左右。年四岁,太皇太后亲为立名恂,字元道,于是大赦。太和十七年七月癸丑,立恂为皇太子。及冠恂于庙,高祖临光极东堂,引恂入见,诫以冠义曰:“夫冠礼表之百代,所以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能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然母见必拜,兄弟必敬,责以成人之礼。字汝元道,所寄不轻。汝当寻名求义,以顺吾旨。”二十年,改字宣道。

迁洛,诏恂诣代都。其进止仪礼,高祖皆为定。及恂入辞,高祖曰:“今汝不应向代,但太师薨于恆壤,朕既居皇极之重,不容轻赴舅氏之丧,欲使汝展哀舅氏,拜汝母墓,一写为子之情。汝至彼,太师事毕后日,宜一拜山陵。拜讫,汝族祖南安可一就问讯。在途,当温读经籍。今日亲见吾也。”后高祖每岁征幸,恂常留守,主执庙祀。

恂不好书学,体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中庶子高道悦数苦言致谏,恂甚衔之。高祖幸崧岳,恂留守金墉,于西掖门内与左右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手刃道悦于禁中。领军元俨勒门防遏,夜得宁静。厥明,尚书陆琇驰启高祖于南,高祖闻之骇惋,外寝其事,仍至汴口而还。引恂数罪,与咸阳王禧等亲杖恂,又令禧等更代,百余下,扶曳出外,不起者月余。拘于城西别馆。引见群臣于清徽堂,议废之。司空、太子太傅穆亮,尚书仆射、少保李冲,并免冠稽首而谢。高祖曰:“卿所谢者私也,我所议者国也。古人有言,大义灭亲。今恂欲违父背尊,跨据恆朔。天下未有无父国,何其包藏,心与身俱。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脱待我无后,恐有永嘉之乱。”乃废为庶人,置之河阳,以兵守之,服食所供,粗免饥寒而已。恂在困踬,颇知咎悔,恆读佛经,礼拜归心于善。

斑祖幸代,遂如长安。中尉李彪承间密表,告恂复与左右谋逆。高祖在长安,使中书侍郎邢峦与咸阳王禧,奉诏赍椒酒诣河阳,赐恂死,时年十五。殓以粗棺常服,瘗于河阳城。二十二年冬,御史台令史龙文观坐法当死,告廷尉,称恂前被摄左右之日,有手书自理不知状,而中尉李彪、侍御史贾尚寝不为闻。贾坐系廷尉。时彪免归,高祖在邺,尚书表收彪赴洛,会赦,遂不穷其本末。贾尚出系,暴病数日死。

初,高祖将为恂娶司徒冯诞长女,以女幼,待年长。先为娉彭城刘长文、荥阳郑懿女为左右孺子,时恂年十三四。高祖泛舟天渊池,谓郭祚、崔光、宋弁曰:“人生须自放,不可终朝读书。我欲使恂旦出省经传,食后还内,晡时复出,日夕为罢。卿等以为何如?”光曰:“孔子称‘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传》曰:‘昼以访事,夜以安身’。太子以幼年涉学之日,不宜于正昼之时,舍书御内,又非所以安柔弱之体,固永年之命。”高祖以光言为然,乃不令恂昼入内。无子。

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兼长史,州事巨细,委之阳乌。世宗初,为护军将军。世宗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世宗每日华林戏射,衣衫骑从,往来无间。迁中书监。

世宗为纳顺皇后妹为妃,而不见礼荅。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逆,产子宝月。顺皇后召李入宫,毁击之,强令为尼于内,以子付妃养之。岁余,后父于劲,以后久无所诞,乃上表劝广嫔侍。因令后归李于愉,旧爱更甚。

愉好文章,颇着诗赋。时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学宾客严怀真等数十人,馆而礼之。所得谷帛,率多散施。又崇信佛道,用度常至不接。与弟广平王怀颇相夸尚,竞慕奢丽,贪纵不法。于是世宗摄愉禁中推案,杖愉五十,出为冀州刺史。

始愉自以职求侍要,既势劣二弟,潜怀愧恨,颇见言色。又以幸妾屡被顿辱,内外离抑。及在州谋逆,愉遂杀长史羊灵引及司马李遵,称得清河王密疏,云高肇谋杀害主上。于是遂为坛于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帝位。赦天下,号建平元年,立李氏为皇后。世宗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愉知事穷,携李及四子数十骑出门,诸军追之,见执以送。诏徵赴京师,申以家人之训。愉每止宿亭传,必携李手,尽其私情。虽锁絷之中,饮食自若,略无愧惧之色。至野王,愉语人曰:“虽主上慈深,不忍杀我,吾亦何面目见于至尊!”于是歔欷流涕,绝气而死,年二十一。或云高肇令人杀之。敛以小弊,瘗之。诸子至洛,皆赦之。后灵太后令愉之四子皆附属籍,追封愉临洮王。子宝月袭。乃改葬父母,追服三年。

宝月弟宝炬,轻躁薄行,耽淫酒色。孝庄时,特封南阳王。从出帝没于关西。宇文黑獭害出帝,宝炬乃僭大号。

清河王怿,字宣仁。幼而敏惠,美姿貌,高祖爱之。彭城王勰甚器异之,并曰:“此儿风神外伟,黄中内润,若天假之年,比《二南》矣。”博涉经史,兼综群言,有文才,善谈理,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太和二十一年封。世宗初,拜侍中,转尚书仆射。

怿才长从政,明于断决,割判众务,甚有声名。司空高肇以帝舅宠任,既擅威权,谋去良宗,屡谮怿及愉等。愉不胜其忿怒,遂举逆冀州。因愉之逆,又构杀勰。怿恐不免。肇又录囚徒,以立私惠。怿因侍宴酒酣,乃谓肇曰:“天子兄弟,讵有几人,而炎炎不息。昔王莽头秃,亦藉渭阳之资,遂纂汉室,今君曲形见矣,恐复终成乱阶。”又言于世宗曰:“臣闻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是故季氏旅泰,宣尼以为深讥;仲叔轩悬,丘明以为至诫。谅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别,宜杜渐防萌,无相僭越。至于减膳录囚,人君之事,今乃司徒行之,讵是人臣之义?且陛下修政教,解狱讼,则时雨可降,玉烛知和,何使明君失之于上,奸臣窃之于下?长乱之基,于此在矣。”世宗笑而不应。

肃宗初,迁太尉,侍中如故。诏怿裁门下之事。又典经义注。时有沙门惠怜者,自云呪水饮人,能差诸病。病人就之者,日有千数。灵太后诏给衣食,事力优重,使于城西之南,治疗百姓病。怿表谏曰:“臣闻律深惑众之科,礼绝妖淫之禁,皆所以大明居正,防遏奸邪。昔在汉末,有张角者,亦以此术荧惑当时。论其所行,与今不异,遂能詃诱生人,致黄巾之祸,天下涂炭数十年间,角之由也。昔新垣奸,不登于明堂;五利侥,终婴于显戮。”

灵太后以怿肃宗懿叔,德先具瞻,委以朝政,事拟周霍。怿竭力匡辅,以天下为己任。领军元叉,太后之妹夫也,恃宠骄盈。怿裁之以法,每抑黜之,为叉所疾。叉党人通直郎宋维希叉旨,告怿谋反,禁怿门下。讯问左右及朝贵,贵人分明,乃得雪释焉。怿以忠而获谤,乃鸠集昔忠烈之士,为《显忠录》二十卷,以见意焉。

正光元年七月,叉与刘腾逼肃宗于显阳殿,闭灵太后于后宫,囚怿于门下省。诬怿罪状,遂害之,时年三十四。朝野贵贱,知与不知,含悲丧气,惊振远近。夷人在京及归,闻怿之丧,为之劈面者数百人。

便平王怀。囗有魏诸王。召入华林别馆,禁其出入,令四门博士董徵,授以经传。世宗崩,乃得归。

汝南王悦,好读佛经,览书史。为性不伦,俶傥难测。悦妃闾氏,即东海公之女也,生一子,不见礼荅。有崔延夏者,以左道与悦游,合服仙药松术之属。时轻与出采芝,宿于城外小人之所。遂断酒肉粟稻,唯食麦饭。又绝房中而更好男色。轻忿妃妾,至加捶挞,同之婢使。悦之出也,妃住于别第。灵太后敕检问之,引入,穷悦事故。妃病杖伏床蓐,疮尚未愈。太后因悦之杖妃,乃下令禁断。令诸亲王及三蕃,有其正妃疾患百日已上,皆遣奏闻。若有犹行捶挞,就削封位。

及清河王怿为元叉所害,悦了无仇恨之意,乃以桑落酒候伺之,尽其私佞。叉大喜,以悦为侍中、太尉。临拜日,就怿子亶求怿服玩之物,不时称旨。乃召亶,杖之百下。亶居庐未葬,形气羸弱,暴加威挞,殆至不济。囗仍呼阿儿,亲自循抚。囗悦为大剉碓置于州门,盗者便欲斩其手。时人惧其无常,能行异事,奸偷畏之而暂息。

及尔朱荣举兵向洛,既忆入间疑。

俄而闻荣肆毒于河阴,遂南奔萧衍。衍立为魏主,号年更兴。衍遣其将军王辩送置于境上,以觊侵逼。

及齐献武王既诛荣,以悦高祖子,宜承大业,乃令人示意。悦既至,清狂如故,动为罪失,不可扶持,乃止。出帝初,除大司马。卒。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二·刘昫
  卷五十·志第三上·五行一·宋濂
  卷十·佚名
  ●卷一百三十八·徐梦莘
  卷一·庞元英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六·佚名
  西征石城记·马文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八·佚名
  ◎奇怪之奸案·李定夷
  忠贞录卷二·李维樾
  提要·钱时
  魏相翟强死·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二·佚名
  ●寄鹤斋诗选(附录)·洪弃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持正·唐圭璋

      持正字季秉,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知德庆、南剑、潮阳三郡,终朝请大夫。   明月逐人来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东风静、珠帘

  • 大风·刘半农

    我去年秋季到京,觉得北方的大风,实在可怕,想做首大风诗,做了又改,改了又做,只是做不成功。直到今年秋季,大风又刮得厉害了,才写定这四十多个字。一首小诗,竟是做了一年了!呼拉!呼拉! 好大的风。 你年年是这样的刮,也有些疲倦么? 呼

  • 天聪七年一月至崇德六年十二月·蒋良骐

    天聪七年正月,谕各牛录额真曰:田畴庐舍,民生攸赖,劝农讲武,国之大经。民问树艺,一一严饬,徭役勿累贫民。再督率所属,三时习射,此系我国制胜之技,可不努力学习耶。三月,遣贝勒济尔哈明筑岫岩城,贝勒阿巴泰筑揽盘城,贝勒阿济格筑通远

  • 卷之三·佚名

    天顺八年三月甲寅朔尊 母后皇后为 慈懿皇太后 母妃皇贵妃为 皇太后是日早遣太保会昌侯孙继宗告 天地怀宁侯孙镗告 太庙太子少傅广宁侯刘安告社稷 上告 英宗睿皇帝几筵躬奉册宝诣 圣母皇后宫恭上尊号为 慈懿皇太后册文

  • 卷之一百一·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一 传第八十五 固山贝子阿喇布珠尔列传【今袭扎萨克多罗贝勒】 阿喇布珠尔土尔扈特人其五世祖曰书库尔岱青子

  • 查东山先生年录·查继佐

    查东山先生年录查序张序征引书目例言东山七秩乞言启查东山先生年谱书湖州庄氏史狱跋查序向读觉庵存稿,拟辑年谱,自恨才疏学浅,无从起手,盖世稍远而年湮矣。至东山老人,国初名最着,家乘竟一传之不存,岂因革之际有所隐讳欤?然并

  • 卷一百三·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第一百三歌颂【二十三】万夀无疆词六十首【?集  御制诗句成百万百夀字】翰林院侍读学士【臣】陆伯焜天与夀因德与夀万年康健福骈膺愿将甲子周千亿夀锡寰区百廿增重熙累洽万年清福夀骈臻筭

  • 卷二百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慎刑宋徽宗政和中刑部尚书慕容彦逢上奏曰伏覩皇帝陛下矜悯庶狱制为病囚检察之法以谓愚民犯法虽系留讯治邦有常宪於其疾

  • 卷六十九巡防五·冯煦

    炮台皖省炮台,拦江矶、前江口为一路,东西梁山为一路。拦江矶、西梁山设正台官二员,前江口、东梁山设副台官二员。所有四台驻守、炮座、炮位、营制、饷章列表如左。据光绪三十一年八月营务处卷。四炮台表炮营驻守炮台座数

  • 249.吴三桂借清兵·林汉达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率领一百万起义将士,渡过黄河,分两路进攻北京。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到了这年三月,就在北京城下会师。城外驻守的明军最精锐的三大营全部投降。起义军猛攻北京城。

  • 训俭示康原文·司马光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2)。吾性(3)不喜华靡(4),自为乳儿(5),长者加以金银(6)华美之服,辄(7)羞赧(8)弃去(9)之。二十忝(10)科名(11),闻喜宴(12)独不戴花,同年(13)曰:&ldquo;君赐不可违也。&rdquo;乃簪一花。平生(14)衣取(

  • 佛藏经往古品第七·佚名

    佛告舍利弗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大庄严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十八百万亿岁。有六十八百万亿大弟子众。其佛灭後舍利流布。如我灭後无有异也。正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十·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上来修习位中。三释十重障。初标起二正释竟。 (癸)三结属二。初正结二障所摄。二申明二障断义。(子)今初此十一障。(皆即烦恼所知)二障所摄。 (子)二申明二障断义二。初断种现位。二断种顿渐。(丑)今初烦恼障中

  • 评朱谦之君的虚无主义·太虚

    朱谦之君作了篇虚无主义,自云:‘是唯心的虚无主义,乃取黑格儿绝对唯心论辨证法,叔本华的厌世主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某某的唯力论,颉德进化论,克鲁泡金的无治主义,归纳起来才成功的。与俄国很多是唯物见解的虚无主义不同’。所

  • 第二章 摩诃三摩多王统·佚名

    大牟尼[世尊]实由摩诃三摩多王之族出生。于劫初有名摩诃三摩多王者,(一)鲁伽与瓦罗鲁伽,同二人之伽鲁利耶尼,乌波沙他与曼达他,二人之洽罗伽、乌婆洽罗,(二)姊提耶与木洽罗。摩诃木洽罗之名[王],木洽林达,沙伽罗与沙伽罗提瓦名之[王],(三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青城山凤林寺竹浪生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真纯等编小参辛酉昭觉结制小参今晚生上座要与诸人商量佛法汝等从木以来者一段大事因缘各各具足眼同见耳同闻鼻同嗅舌同论手同执捉脚同运奔

  • 汤液本草·王好古

    药学著作。三卷。元·王好古撰。撰成于公元1238~1248年,至元十七年(1280年)时尚补充若干资料。作者以本草、汤液(经方)为医家之正学,故撰此书。卷上为药性总论部分,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

  • 江南闻见录·佚名

    一卷。(明末清初)不著撰人。此书逐日记顺治二年 (1645)南京迎降前后二十日间事。首记弘光帝潜行出城,不知所往,城中混乱,马士英出逃,赵城忻迎降,献太子于豫王多铎,又记寻到弘光,豫王设宴,嘲笑之语。书中录有当时明太子硃笔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