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下

 伪汉彭城氏

先主岩。

第二主玢。

第三主晟。

后主鋹。

伪闽王氏

忠懿王审知。

延翰。

延钧。

延羲。

延政。

宗属王延禀、王延彬。

朱文进、卓俨明、李孺赟、娄从效。

张汉思、陈洪进。

伪汉先主名岩,后名,其先上蔡人,徙闽之仙游,复迁番禺,因家焉。父谦,为贺水镇将。既卒,以其子隐嗣。隐即岩之兄也。先时,唐末天下藩镇不受代。而薛王知柔以石门扈跸,功授唐广帅。丞相齐公徐彦若复代知柔,隐皆迎纳,朝论嘉之。寻自为广帅。隐卒,岩代其任。初,岩之正母韦氏颇妒,闻其生,乃仗剑于中门,使取其儿至,将杀之。家人不敢匿,乃持去。既见之后,剑辄坠地,乃跪而抱之,曰:“此我家之宝。”遂取为己子。梁朝命册南平王,以中原多事,乃僭号,改元乾亨,封其子十有八人为王。九年八月,白虹入其伪三清殿中,颇忧畏,中外震惧。会有词臣王宏欲说岩,乃以白虹为白友见上,赋以贺之。岩大悦,乃改元白龙,更名谦初为封州刺史,而其母段氏生岩。有日者视之,谓谦曰:“公之诸子,唯少者贵耳。”

又岩性严酷,果于杀戮。每视事,则垂帘于便殿,使有司引罪人于殿下,设其非法之具而屠脍之,故有汤镬、铁床之狱。又有投汤镬之后,更加日曝,沃以盐醋,肌体腐烂,尚能行立,久之乃死。其余则锤锯互作,血肉交飞,腥秽之气、冤痛之声,充沸庭庑。而岩之唇吻必垂涎及熙颔,若噏膏血之气者。久之方复常态。有司俟其复常,乃引罪人而退。盖妖蜃毒龙之类,非可待以人伦也。岩暴政之外,惟以治官殿为务,故作昭阳诸殿、秀华诸官,皆极槐丽。昭阳殿以金为仰阳,银为地面。檐楹榱桷,亦皆饰之以银。殿下设水渠,浸以真珠。又琢水晶、琥珀为日月,列于东西二楼之上。岩亲书其榜,其余宫室、殿宇悉同之。每引岭行商以示奢。亦由之而称强盛,凉台之宝不亦疏乎岩末年,乃天福壬寅岁。是岁夏四月,避署于甘泉宫。时长星见,乃诵宋孝武万岁之说,未几而殂焉。

岩既卒,子玢嗣位,是为殇帝,昏暴益甚,为长夜之饮。二年春三月,其弟晟因人之情,乃使壮士夜以角牴进,因而弑之于长春宫。

玢卒,晟乃袭伪位,改元应乾。江南李氏因湖湘之势,遂以兵侵其境,为晟所败。获其败卒,尽减去一臂,以归之江南,由是绝南顾之意。晟僻在一隅,自为强大,以中国帝王为洛州刺史。每宴会,则独处殿庭之间,侍宴臣僚皆结彩亭,列坐于殿之两隅。宴酣则有司以槛兽而进。两傍翼以戈戟。晟亲持弓矢下殿。有司引兽槛而前,逡巡,兽出,移庭而上。晟引弓射之,两旁戈戟竞进,兽乃毙。其为乐皆类此耳。晟晚年猜忌,功臣、宗室,诛戮相继。陈道庠者,尝为角牴以弑殇玢者。晟既忌之,欲其自退,乃赐之《汉纪》一部。庠受赐,莫知其由,因以问内侍邓申。申曰:“杀韩信、醢彭越之谓也。”庠因称疾。晟闻之,反怒申以漏泄,乃兼诛之。晟每诛亲族,其子皆鸩死,女有色,遂置嫔御之列。晟之所为虽蛮夷不足以论理,而人伦之内,闻所忍闻焉。

鋹,晟之长子也。年十七,袭伪位,改元大宝。委政内官龚澄枢及才人卢琼仙。又引巫樊胡子,自言玉皇大帝附其身,服远游冠,妖言以陈祸福。鋹于内殿设帷幄、陈物玩以奉之。胡子为大帝言谓鋹曰:“卢琼仙等皆我命之以为尔辅,尔当尽心委之,无得妄有疑虑。”鋹再拜而听。由是内外淫乱。鋹踵父之奢纵,立万政殿,饰一柱,凡用银三千两。又以银为殿衣,间以云母。无名之费,日有万千。末年,野蕈生于宫殿、御井,石自行百余步,狐鸣鬼哭,妖怪日作,至于亡国焉。鋹既为天兵所败,其下乃燔爇府库。宝货之外,其真珠至美者,凡四十有六瓮焉。及至京师,鋹乃自结真珠龙凤鞍靶以献。太祖谓群臣曰:“闻鋹所贡,悉皆手制。其所善止如此。不亡何待邪”鋹在南越,伪封卫王。及归朝,封恩赦侯,旋改彭城郡公。又进封卫国公。及薨,追封南越王焉。吁,彭城氏非积善之家, 以淫刑为政,加之内理无复礼度,虽灭亡也,而犹获其令终者,不亦幸乎”

闽忠懿王,讳审知,光州固始人也。长兄潮,次兄圭及审知,军中号为“三龙”。皆以唐末起兵,为黄巢部伍。巢败,乃领其众入泉州,旋自泉州复入福州。初,碎石僧为谶辞曰:“岩高潮水没,潮退矢口出。”盖言潮破福州陈岩,而审知终嗣其地也。潮当使日者视己兄弟,曰:“一个胜一个。”审知方侍其侧,沾汗而退。审知性俭约,尝衣.一日,裤败,乃取酒库官袋而补之。又尝使南方回者以玻璃瓶献之。审知看玩久之,因掷于地,谓左右曰:“好奇尚异,乃奢侈之本。今沮之贵,后代无为渐也。”或云延钧僭立,以御服被于审知之庙。审知寓梦于延钧,责之,不肯服。

延翰,审知子也,袭父位,逾年而终。翰妻,博陵氏之女,性悍妒而残忍。尝以练缚姬侍而鞭之,练染血赤乃止。又置木掌掴人。一日盛署,天无纤云,而霆电击博陵,毙于中庭。或曰,忠懿暴终,博陵之鸩故也。

延钧,审知次子。延翰殂,遂袭其位,无奇能。故其初数年,颇亦善守,比及季运,乃僭称大号。号国曰大闽,改元龙启。即位日,既被衮冕,遂恍惚不能自知。久之,方苏。乃心许饭僧三百万、缮经三百藏,寻而稍安,乃托其礼,复于诸寺赛,所许愿文疏中明述其事。闻者哂之曰:“大闽之应天顺人有如此者。”延钧既僭位,改名鏻.鏻将死,有赤虹入其室,饮以金盆水,吸之俄尽。又芝生殿门。俄而遇弑。鏻死,金陵以闽人语讹戏之,因送绫遂以为花绢,意以鏻为绫,避其讳也。钧初议僭号,不欲尽兼尊,欲为闽国皇。伪翰林学士周维岳进曰:“陛下俗称国皇,臣亦止称翰林学。”又为赦书,有日行五十里之说,闻者哂之。

延禀者,审知之养子,眇一目。人亦谓之独眼龙,延钧之兄也。翰既死,禀自泉州率兵而至。因延钧为主,自还泉州,将行,谓钧曰:“善守之,无烦老兄再至。”钧憾其言,后因诈疾,以死讣于禀。禀复来,遂以兵迎于南台江,毙之舟中。取其首至,而责之曰:“果烦老兄再至矣。”因枭之无诸市。禀之子继升、继伦皆奔浙中。初,延禀自光山赴建州,入一山寺劫掠,有僧但诵《法华经》,见禀不起。禀怒,杀之。后常见僧现其形,细视之,乃延钧耳。禀由是心疑,至是果验其冤。

昶,本名继鹏,伪封福王,即钧之长子也。钧既为皇城使李仿所弑,而立昶。昶遂改元通文。性狂狷,尝欲练兵袭金陵。乃于殿庭设大砂罗,于射堋示众曰:“一发中之,当平定江南。”射堋去庭阶才五六十步,砂罗复甚大,果一发中之。其下皆贺,曰:“此一箭定天下矣”。遂发兵至于境上。金陵闻之无所诟责,但曰:“愍其有此大志耳。”昶立,而忠懿王之勋旧悉屏去之,衙兵先号威武军者,亦弃不用。威武军,忠懿王之亲兵也,以军额而名之。因召市井屠沽辈,别立宸卫军名,衣以罗襦银带,饮食之器悉皆中金所给,俸赐复数倍于威武。威武颇怒。一日,潜匣剑,遂取延义于私第而立之。延羲,审知第二十八子也。先时得罪于昶,昶囚之私第。有庭石一根。一日,有白烟一穗起于石上,久之方散。延羲惧,乃密召道士陈守元,即伪号陈天师者也,使禳克之。守元曰:“未必不为嘉兆也。”是夕,兵至其门而迎之。延羲谓昶使人收之,乃逃于厕中,久方出。

延羲即位,改元永隆,移书于邻国曰“六军踊跃于门前,群臣欢呼于日下”是也。延羲在位,为长夜之饮,炼银叶为酒杯,以赐饮群下。银叶即柔弱,因目之为冬瓜片,又名之曰醉如泥。酒既盈,即不许复置他所,惟饮尽乃可舍。自宗室洎宰臣而下,多以拒命见诛。尝一夕醉甚,命其伪宰相李准弃市。而准方大醉,卧于市中,唯呼其婢春莺而已。行刑者不敢杀,因致之他所。明日,延羲视朝,使召准。左右以夜来之命对之。延羲都不能知,乃急召,仍复其位。是日,又宴翰林学士周维岳,复被怒下狱。狱吏拂榻而迎之曰:“尚书无苦忧。昨夕相公方宿此。今亦无恙。”既醒,果然。又尝会饮极酣。侍者皆退,惟羲与维岳在坐,因顾左右曰:“维岳身躯甚小,而能饮如许酒。”左右对曰:“臣闻酒有别肠,非可以肌体而论之。”延羲欣然曰:“果有别肠。”即使拽维岳下殿,将取别肠视之。左右善对曰:“今侍奉饮乐,唯维岳最有殊量,取其别肠,是无可陪奉者。”延羲然之,遂获免。其荒淫暴虐率皆此类。延羲末年,为伪客省使朱文进所弑。遇弑之日,延羲将与其伪妃上官,出上官之私第,首篸数花,自九龙殿褰帘而出。三为帘所拂,花坠于地。延羲复整花上马,马惊跃不能上者数四。既而不逾数步,为卫士以金枪而害之。闽人每出,衙仗必木为刃,以四金枪卫于马前,至是乃以此为乱。王氏遂灭。

忠懿尝问懿山僧国祚修短。僧曰:“大王骑马来,骑马去。”忠懿以丙午得闽,至开运丙午岁而国亡。其言验矣。

延政,延羲弟也。延羲即位,乃请以建州为威武军。延羲不许,因授延政为建州镇安军节使。延政乃自更为镇武,后复僭号称大商皇帝,改元天德。以其厅为太和殿。虽服赭袍,而早晚参衙及见四方使介,如藩郡之礼。延羲遇害,闽人有迎延政于建州者。会延政为淮兵所攻,不能下,使其子继雄至,复为文进拒而杀之。延政终归于江南,封自在王,寻改光山王,终鄱阳焉。

延彬,圭之子,忠懿之犹子也。圭死。袭其父,封于泉州。颇与延钧笃,兄弟之分,性多艺而奢纵。日服一巾栉,日易一汗衫。既醉,必以龙脑数器覆之。无病则亭午方起,能为诗,亦好说佛理。诗人、禅客谒见,多为所沮。宅中声妓,皆北人。将求妓,必图己形而书其歌诗于图侧,曰:“才如此,貌如此。”以是冀其见慕。初,圭领兵至泉州,舍于开□寺,始生延彬于寺之堂。既生,而有白雀一,栖于堂中。迄延彬之终,方失其所在。凡三十年,仍岁丰稔。每发蛮舶,无失坠者,人因谓之招宝,侍郎进士徐寅,尝为《人生几何赋》云:“任是三皇五帝,不死何归”后因修合,求药于延彬。延彬即书其赋辞于纸尾而报之,其风味又类此也。朝廷授延彬云州节度使。及卒,复赠侍中,葬云台山。迄今闽人谓之云台侍中。其诗有尤者曰:“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雨后绿苔侵履迹,春深红杏锁莺声。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人多诵之。

伪朱文进者,王氏时为客省使,既弑其君延羲,乃称藩于朝廷,行天福年号。朝廷授文进福州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闽国王。泉州指挥使娄从效杀文进所署刺史黄绍颇,以王继勋代之,遥应建州。文进发兵攻之,为泉人所败。连重遇乃杀文进,传首建州,以从子继昌来守福州,为淮兵所阻,不得进。指挥使李儒赟乃推僧卓俨明为主。卓俨明本神光寺僧,住上方。达将自立,惧人情不附,乃假立之示众,曰:“俨明在神光寺上方,尝睡庵中,有赤蛇出入其鼻中。此异人也,当迎立之。”众从其议,未几杀之。遂自立。既自立,乃表朝廷,授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福建节度使,知闽国事。后求爵于朝廷,不允,遂归江南,编入属籍,赐名“义”,预其伪皇子之列。既而召之,使入觐。孺赟复不听命,遂为江南所攻,告急于浙兵,救之围解,乃觐于浙,改“孺赟”。未几,还本任。复谋叛,为浙兵所戮。其弟孺宾亦诛焉。

娄从效,泉州桃林人也,父讳璋,初与董思安、张汉思、陈洪进等俱为本州偏将。及朱文进篡灭王氏,以其将黄绍颇守泉州。从效等因杀绍颇,而立王继勋,以应建州。文进举兵攻之,不克。及江南克建州。从效首请江南之命,累授从效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泉州清源军节度使、鄂国公。十数年间,颇亦强盛。建隆壬戌岁,从效自五月发疽,至于七月不愈,中外音问不通。群校颇有异议。一日,先锋指挥使王请入省疾,而从效危笃,乃以关踣之。从效死,众立张汉思为帅,以洪进副之,使王出守漳州,不听,又遣戍蒲田,亦不听,因使众击之,垂困,送同安县羁縻之。未几而毙。

初,从效有泉南之地。洪进为其大将,与张汉思同列。从效死,汉思有其郡。且请节制于江南,以洪进为节度副使,而颇忌洪进。一日,设筵将害洪进,俄而地震,汉思惶惑。洪进遂起出。他日,洪进率子弟径入衙署,取其符印而废之,送家庄。洪进因请命于朝廷,授以平海军节度使。太宗即位,乃修朝觐,改授徐州节镇兼使相,封岐国公,终赠中书令,谥曰“忠顺”。

猜你喜欢
  前汉高后纪卷第六·荀悦
  卷二一八 唐紀三十四·司马光
  ●卷中·王铚
  第三十四回 汉王为义帝发丧 项羽战彭城大捷·黄士衡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新国会选举丑剧·刘以芬
  钦定执中成宪卷四·佚名
  卷六十上 马融列传第五十上·范晔
  楚王石重信传·薛居正
  孝宗本纪·张廷玉
  卷六十三·宋敏求
  卷首·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沈唐·唐圭璋

      唐字公述,韩琦之客。官大名府签判,后改辟签判渭州。   失调名   蝗虫三叠   不是这,下辈无礼,都缘是我,自家遭逢。   雨中花   有谁念我、如今霜鬓,远赴边堠。……身在碧云西畔,情随陇水东流。   霜叶飞  

  •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司马迁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

  • 遗补·庞元英

      余记中书舍人礼上押角,未详何义。按唐《裴坦传》载:令狐绹荐坦为知制诰,裴休持不可,不能夺。故事:舍人初诣省视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坦见休,重愧谢。休咈然曰:「此令狐丞相之举,休何力!」顾左右索肩舆出。宋次

  • 卷五十·宋·蒋一葵

    【神宗顼】 〔年十三居濮邸。一日,昼憩便寝,有紫气自鼻中出,盘旋如香篆,时以为瑞。〕 神宗天性俭约,奉慈寿宫尤尽孝道,慈圣太后尝以乘舆服物未备,因同天节作珠子鞍辔为寿,神宗一御于禁中,后藏去不复用;一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正德十六年二月甲午朔 上以疾不视朝○陕西河州弘化寺番僧著巴藏卜文县膻哈罗家答石等族生番族头圭哈及番僧番人劄藏寺以渗金铜佛铜塔佛像马犬盔刀来贡○命署都指挥佥事朱卿于大宁都司佥书管事○朝鲜国王李怿差陪臣户

  • 卷之七百九十五·佚名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曰、署吏部侍郎庆桂、署刑部侍郎珠鲁讷、现俱出差。高恒、着兼署吏部侍郎事务。喀宁阿、着来京署理刑部侍郎事务。所遗山西布政使员缺。着富明安署理  ○是日、驻跸喀喇河屯行宫  ○

  • 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纪昀

    列传五代 【十五】○五代十五卢文进 李金全 杨思权【尹晖】刘审交 王周高行周白再荣 安叔千 翟光邺 冯晖唐景思 王进常思孙方谏 刘词王环折从阮 娄继英慕容彦超卢文进李金全杨思权刘审交王周高行周白再荣安叔

  • 唐伯元传·张廷玉

    唐伯元,字仁卿,澄海人。万历二年进士。历任万年、泰和二县知县。为政有利于民,两县人民为他建立生祠。后调任南京户部主事,晋升郎中。伯元受业于永丰吕怀,言行踏实,深恶王守仁的新学说。朝廷将守仁供于文庙祭祀,伯元上疏反对

  •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一·允禄

    诏令奏议【诏令之属】上谕外间草炭价值腾贵其故皆因诸王阿哥及家赀丰裕大臣等令其家人岀城逺迎邀截争买居积待价兾获重利其不肖家人复揑增原价巧饰虚词从中隠瞒以圗肥巳此等情系朕所洞悉者嗣后凡草炭运至局厰鬻卖

  • 卷二十三·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二十三元 汪克寛 撰襄公下【乙靈王二卯十六年】二十有七年【晉平十二齊景二衛獻二十一蔡景四十六鄭簡二十曹武九陳哀二十三文四宋平三十秦景三十一楚

  •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佛告阿难陀。若诸世间所有灾祸逼恼。刀兵饥馑亢旱疾疫。四百四病忧恼斗诤。及八万四千鬼魅娆恼有情。所求世间出世

  • 卷第三十七·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七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四梁(建康)武帝(萧衍)天监元年。帝梦释迦檀像入国(天竺优填王所造者)乃遣郝骞等(郝黑各反)往西竺求之○于陀利国入贡云。其王梦异僧曰。东土有圣王出。

  • 治平铁壁机禅师年谱·铁壁慧机

    庆忠机和尚年谱序世尊未离兜率已降王宫则诞生何年未出母胎度人已毕则行道何岁末后曰吾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则娑罗灭度何所缵述哉虽然若无阿难之结集不惟三藏十二部无传周昭之纪九龙之浴十九逾城六年证果始从鹿野苑终

  • 三闲集·鲁迅

    鲁迅著。上海北新书店1932年9月出版。除《序言》外,收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34篇以及《鲁迅译著书目》。作品记录了作者在革命转入低潮年代里的愤激心情和对反动势力坚持英勇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关于“革命文学”的论

  • 夏小正戴氏传·傅崧卿

    四卷。宋傅崧卿(生卒年不详)撰。崧卿字子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擢甲科,累官给事中,考功员外郎。《夏小正》本为《大戴礼记》篇目,从《隋书·经籍志》开始,《夏小正》别出一卷于《大戴礼记》之外,并注为戴德撰。陆机《毛诗

  • 玉簪记·高濂

    传奇剧本。三十三出。明高濂撰。明万历年间初刻。该剧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结合的故事。金兀术南侵,少女陈娇莲在逃难中与母失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府尹张于湖赴任经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法藏

    凡二卷。唐朝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注释龙树十二门论之佳作,言简意赅,先立玄谈十门,后以细科释论文。作者乃立于华严圆融无碍之立场以作释,与吉藏所著十二门论疏相较,此为其特色。注疏有明道之玄谈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