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遗补

  余记中书舍人礼上押角,未详何义。按唐《裴坦传》载:令狐绹荐坦为知制诰,裴休持不可,不能夺。故事:舍人初诣省视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坦见休,重愧谢。休咈然曰:「此令狐丞相之举,休何力!」顾左右索肩舆出。宋次道乃曰:舍人上事,必设紫褥于廷,面北拜厅,合长立褥之东北隅,谓之压角。宋丞相作《掖垣丛志》,亦不解其事,未知何者为是

  唐国子祭酒李涪作《刊误》云:两省官上事日,宰相临焉。上事者设床几面南而坐,判三道案。宰相别施一床,连上事官南坐于四隅,谓之押角。自常侍已下,以南为上。差牙相承,实乖礼敬。何不为丞相设位于众官之南,常侍、谏议、给事、舍人循次而坐于丞相之下尊卑有序,足以为仪。由此观之,不独中书舍人,凡两省官礼上宰相皆压角也。至五代,冯道为宰相,判状尾罢之。应自此合长立于东北隅,犹谓之押角,如宋次道所记也。

  又《五代会要》:晋天福五年三月,勅中书、门下五品已上,于两省上事宰臣,押角之礼宜废。

  余又记:后唐同光三年洛京积善坊得古文钱曰得一元宝、顺天元宝,史不载何代铸此钱近见朝士王名御仪家有《钱氏钱谱》云:史思明再陷洛阳,铸得一钱,贼党以谓得一非佳号,乃改顺天,盖史思明所铸钱也。

  余前记:尚书省初拜,并集都坐交礼,迁又解交。未详其略。曰:汉制:八坐及丞郎初拜官,并集都坐交。仆射,八坐也,又无不答之文。又《东宫旧事》曰:太子至承华门,设位拜二傅,二傅交礼毕,不复登车。又后汉养老仪:天子与五更于门屏交礼,即答拜。详此,并以对拜为交礼。迁日又集,对拜而去,谓之解交也。

  余前记:唐谏议遗补在左右省,而刘禹锡《送令狐博士》诗云:「谏院过时荣棣萼。」已有谏院之名,何哉按《会要》:贞元中,薛元舆为谏议大夫。奏云:「谏官所上封章,事皆机密。每进一封,两省印署。凡有封奏,人且先知。请别铸谏院印,庶免漏泄。」乃知谏院之名旧矣。

  余自壬戌五月入省,至乙丑八月罢,每有所闻见,私用编录。岁月寖久,不觉滋多。官在仪曹,粗记故事。今杂为六卷,名曰《文昌杂录》。或有谬误,览者为校正焉。南安庞元英题。

  《文昌杂录》六卷,补遗一卷,所载朝章典故甚核。旁及琐闻轶事,亦足资考证,信说部佳本也。往岁维扬曾经镂版,惜如卷一膳部鲁郎中、《西京杂记》玉搔头二条,皆误合上条。卷二原庙奉安、晏元献相笏二条之阙文,皆错入卷三。兹据《四库提要》订正。余如卷五枢密都承旨、世里译者,本属一条,悞分为二。以及粘背之为粘皆,祭户之为祭尹,常平之为当平,与夫后为授、筳为筵、西为两、今为令、降为隆之类,殆因辗转传抄,致滋舛误,今悉与改正云。癸亥小春,张海鹏校毕识。

猜你喜欢
  卷一百 天聖元年(癸亥,1023)·李焘
  卷六十四·宋(辽金)·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三·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卷下·胡承谱
  两朝纲目备要目録·佚名
  第二五五札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二月一一六○九--二·佚名
  第三六红禀光绪七年十月七日一一二○四-二二·佚名
  七三三 谕未看出《青霞集》空格未填之仓圣脉等着降级调用·佚名
  浦阳人物记卷下·宋濂
  粤徼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金富轼
  諡法卷四·苏洵
  第三节 南方诸国形势(中)·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七·徐世昌

    吴清鹏吴清鹏,字程九,一字西穀,号笏庵,钱塘人。嘉庆丁丑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顺天府丞。有《笏庵诗钞》。屯田行征尘蔽原日,马鸣车郎当。送者至燕郊,行人俱束装。问之隶旗籍,平生惟食粮。今将赴营田,尽室载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六·乾隆

      宋  仁宗皇帝  【丙甲】嘉祐元年春正月帝有疾文彦博等宿卫禁中二月帝疾瘳  正月朔帝御大庆殿受朝暴感风昡趣行礼而罢翌日文彦博召内侍都知史志聪问状对曰禁密不敢漏言彦愽叱曰尔曹出入禁闼不令宰相知天子起

  • 卷一百九十九·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夏四月辛巳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置安定左右前后四千户所并设站驿以通往来○壬午设北京河南各处递运所顺天府之良卿涿州保定府之定兴安肃清苑庆都真定府之定州真定新乐赵州柏卿栾城顺德府之内丘刑台广平

  • 卷之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十四章 住行·吕思勉

    住居,亦因气候地势的不同,而分为巢居、穴居两种。《礼运》说:“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檜巢。”见上章。《孟子》亦说:“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滕文公·下篇》。大抵温热之地为巢,干寒之地,则为营

  •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佚名

    ●两江总督何桂清照会美使潮、台两口先行开市应俟英、法定约后办理(咸丰九年九月十一日)——录自「中美关系史料」「嘉庆、道光、咸丰朝」页三三一~三三二。大清钦差大臣总理各口通商事务、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五·阿桂

    七月癸巳上谕军机大臣曰现在贼畨占据布朗郭宗底木达等寨其帛噶尔角克科多各处贼尚未退而大板昭亦有贼占恐贼众由别斯满山口潜出滋扰鄂克什资哩与巴朗拉一带粮台后路所闗不小昨已谕令阿桂富勒浑等酌派男干将领带兵驻守

  • 乃燕传(附硕德传)·宋濂

    乃燕,速浑察之子,性谦和,好学,以贤能著称。速浑察死后,宪宗命乃燕承袭爵位。乃燕极力推辞说:“臣有兄忽林池,应由他承袭。”宪宗说:“朕知道,但忽林池软弱,不能胜任。”忽林池也坚持推让,乃燕仍力辞不受,对宪宗说道:“王爵是不敢受

  • 一五〇、陈仲考·钱穆

    孟子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医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於陵。身织屦,妻辟纑,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又曰:“仲子,不医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

  • 大取第四十四·墨子

    天之爱人也,薄于圣人之爱人也。其利人也,厚于圣人之利人也。大人之爱小人也,薄于小人之爱大人也。其利小人也,厚于小人之利大人也。以臧为其亲也而爱之,非爱其亲也。以臧为其亲也而利之,非利其亲也。以乐为利其子,而为其子欲

  • 卷六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五天子之孝论官材举逸附易履【卦名】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朱熹本义曰刚中在下无应于上故为履道平坦幽独守贞之象【臣】按履以行为义幽人以处为义人之所履未

  • 卷三·道世

    ▲身量部第六依《杂心论》云:“七极微尘成一阿耨池上尘。彼是最细色,天眼能见及菩萨轮王得见。七阿耨尘为铜上尘。七铜上尘为水上尘。七水上尘为兔毫上尘。七兔毫上尘为一羊毛上尘。七羊毛上尘为一牛毛上尘。七牛毛上尘

  • 辯中邊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世親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制譯   [一]辯相品第一   稽首造此論 善逝體所生. 及教我等師. [二]當勤.顯斯義。   此中最初安立論體。頌曰.   [三]唯相.障.真實. 及修諸對治. 卽此修分位.  得

  •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佚名

    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尔时如来为末世薄福一切众生故。说真言教法。时一切日月星宿。皆悉云集前后围绕。异口同音白言。唯愿如来而为我等说于神咒。于时世尊说八星咒曰。   其印明出金刚顶经七星品。  佛告贪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澄观

    第三义理分齐中。疏文分二。先总明大意。后今显别教下。开章别释。前中分三。初结前生后。二总显深广。三结属所摄。今初两句。前句结前。谓前教摄中不别明摄者。以五教中第五圆教。指于此经义当已摄。况诸师立教。皆

  • 卷第九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论】第六阎浮提畔海幢比丘主正心住。 【经】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

  • 明神宗宝训·叶向高

    明神宗朱翊钧语录汇编。叶向高、温体仁等编纂。天启元年(1621)敕修,崇祯初成书。二十六卷。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皇明宝训》,附入残存十二页。

  • 是法非法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恃善生慢,反为非法。是中阿含真人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