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沈唐

  唐字公述,韩琦之客。官大名府签判,后改辟签判渭州。

  失调名

  蝗虫三叠

  不是这,下辈无礼,都缘是我,自家遭逢。

  雨中花

  有谁念我、如今霜鬓,远赴边堠。……身在碧云西畔,情随陇水东流。

  霜叶飞

  霜林凋晚,危楼迥,登临无限秋思。望中闲想,洞庭波面,乱红初坠。更萧索、风吹渭水。长安飞舞千门里。变景摧芳榭,唯有兰衰暮丛,菊残馀蕊。

  回念花满华堂,美人一去,镇掩香闺经岁。又观珠露,碎点苍苔,败梧飘砌。谩赢得、相思泪眼,东君早作归来计。便莫惜丹青手,重与芳菲,万红千翠。

  念奴娇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恨别王孙,墙阴目断,手把青梅摘。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

  消散云雨须臾,多情因甚,有轻离轻拆。燕语千般,争解说、些子伊家消息。厚约深盟,除非重见,见了方端的。而今无奈,寸肠千恨堆积。

  望海潮

  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望南云慢

  木芙蓉

  木叶轻飞,乍雨歇亭皋,帘卷秋光。栏隈砌角,绽拒霜几处,蓓深浅红芳。应恨开时晚,伴翠菊、风前并香。晓来寒露,嫩脸低凝,似带啼妆。

  堪伤。记得佳人,当时怨别,盈腮泪粉行行。而今最苦,奈千里身心,两处凄凉。感物成消黯,念旧欢、空劳寸肠。月斜残漏,梦断孤帏,一枕思量。

猜你喜欢
  徐观国·唐圭璋
  李震·唐圭璋
  王清观·唐圭璋
  卷第九·黄彻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陈汝元
  ●怀香记目录·陆采
  第二折·朱凯
  第四折·郑光祖
  提要·陈孚
  死尸(Une Charogne)·徐志摩
  呜呼三月一十八·刘半农
  卷八十五·曹学佺
  卷十八·陈元龙
  卷七·贺铸
  刘迎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芮烨·唐圭璋

      烨字国器,一字仲蒙,湖州乌程人。生于徽宗政和四年(1114)。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与弟煇力学起家。初仕为仁和令。为左从政郎。以得罪秦桧,追一官,武冈军编管。绍兴二十五年(1155),桧死,复元官。除国子正。三十一年(1161),除秘书

  • 卷四·皎然

      齐梁诗   评曰:夫五言之道,惟工惟精。论者虽欲降杀齐梁,未知其旨。若据时代,道丧几之矣[239]。诗人不用此论,何也?如谢吏部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 央。'柳文畅诗:‘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王元长诗:‘霜气

  • 卷十·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余靖武溪诗钞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举进士与尹师鲁同应拔萃科靖为冠累官至秘书丞充集贤校理天章合待制时范仲淹以言事触宰相得罪靖疏救之坐贬监筠州酒

  • 补遗卷第四·徐鼒

    男承礼谨譔列传文苑魏禧(弟礼、彭士望、李腾蛟、邱维屏、曾灿、彭任) 王猷定(陈允衡) 徐世溥(陈宏绪、欧阳斌元) 张盖(申涵光、殷岳、刘逢源、赵湛) 万泰(子斯选、斯大、斯同) 柴绍炳(毛先舒、诸匡鼎) 顾景星 杜浚(弟芥) 董说(夏

  • 路史卷十七·罗泌

    后纪八疏仡纪高阳帝颛顼,高阳氏,姬姓,名颛顼,黄帝氏之曾孙,祖曰昌意,黄帝之震适也。行劣不似,逊于若水。取蜀山氏,曰景 。生帝乾荒,擢首而谨耳,豭喙而渠股。是袭若水,取蜀山氏曰枢,是为河女,所谓淖子也。感瑶光于幽防,而生颛顼,併干

  • 都门识小录摘录·蒋芷侪

    军机大臣那桐,现在内城金鱼胡同扩张住宅,胡同内外之居民铺户地址,全为收买。聘日本某测绘生相度工程,闻将建一极优美之西式园亭,估价五十万金,已鸠工庀材矣。此宅落成,不特石崇之金谷、贾似道之半闲堂不得专美于前,即此胡同之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之七十五·阿桂

    九月丙午鄂寳奏言宜喜军营后路地方辽濶道路绵长粮站军台在在均闗要是以就现有之兵分布防防至格江一站粮台设在东岸已拨丹坝兵一百名驻守若于西岸添设官兵形势更为聨络惟是后路兵少兹准丰升额等将宜喜旧兵三百名抽拨

  • 靳德进传·宋濂

    靳德进,祖先潞州人,后迁大名。祖父靳璇,是儒生。父靳祥,曾以陵川郝温为师,兼善星历。金末兵乱,祥与母散失,母亲因悲泣而双目失明,祥后来找到母亲,用舌舐母眼,百日后复明,人称其孝。当时蕃帅有生杀之权,许多无辜的人,多由于祥而得免

  • 卷首·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首【奏议】雍正七年闰七月十六日和硕怡亲王【臣】允祥一等公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臣】马尔赛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

  • 趣入阿赖耶品第六·佚名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诸大众,仁等应当知。我昔蒙佛力,加持得妙定。明见俱胝刹,修行世定者,诸佛与佛子,清净所住处。於中唯密严,安乐最第一。诸佛坐莲花,有如殊妙殿。我等从定起,一心以瞻仰。自见住密严,佛子众围绕。复见

  • 卷七十五·道世

    △邪淫部第六(此别三部)▲述意部第一夫淫声败德,智者之所不行;欲相迷神,圣人之所皆离。是以周幽丧国,信褒姒之愆;晋献亡家,实丽姬之罪。独角山上,不悟骑颈之羞;期在庙堂,宁悟焚身之痛!皆为欲界众生不修观解,系地烦恼不能断伏。且地

  • 佛说萨罗国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有大国名曰萨罗。土地广博严净之处。中多人民富乐炽盛。工黠妍雅好盛文饰。多出珍宝五色玄黄。城郭楼阁街巷门室。金银错涂方圆净好。绕城浴池中生莲华。凫雁鸳鸯鸠夷罗鸟。孔雀鹦鹉翔随鸬鹚

  • 佛说文殊悔过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无央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逮得总持。揽十方慧立三脱门。晓了三世无所挂碍。颁宣三宝救济三界。开演三乘使晓本无

  • 能大能小·佚名

    有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ldquo;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rdquo;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ldquo;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rdquo;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画了一座城垣。信者:&ldquo;城

  • 水经注疏·杨守敬

    清杨守敬、熊会贞合著。四十卷。汇集明清以来研究《水经注》的诸方面成果,为郦学总结性著作。凡郦氏所征引故实,皆注明出典;于郦氏所叙水道,皆详其迁流,并于全祖望、赵一清、戴震诸家的校释,多有订正。初稿完成于光绪三十

  • 英吉沙尔厅乡土志·佚名

    英吉沙尔直隶厅,中国清代新疆省所辖的一直隶厅。原为英吉沙尔回城,附属于喀什噶尔城(今喀什市)。“英吉”,维吾尔语意为“新”;“沙尔”为城,英吉沙尔即新城之意,一作“英噶萨尔”。

  • 太上大道玉清经·佚名

    太上大道玉清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上清三真旨要玉诀》、《无上秘要》等书已引述此经。今《正统道藏》本十卷,收入正一部。另有敦煌唐抄本残卷五件。此经乃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及玉清天诸仙真讲说,分为二十品。

  •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简称《导引三光经》。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唐王悬河《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已引此经。蒋叔舆《斋坛安镇经目》亦着录,原书一卷,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