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 蜀录四

阎彧[一作式]
    阎彧天水人也特初起兵数遣彧至罗尚求寛流民限期乃版为始昌令及特承制任为谋主雄即王位累迁尚书令时
    建国草创素无法纪诸将恃恩各争班位彧上疏曰夫为国制法动尚仍旧汉晋故事惟太尉大司马执兵太傅太保父兄之官论道之职司空司徒掌五教九土之差秦置丞相总领万机汉武之末遂[一作越]以大将军统政今国业初建凡百未备诸公大将班位有差降而竞请私置不与典故相应宜立制度以为楷式雄从之其后去雄依太尉离于梓潼部人訇琦张金茍等叛杀离彧亦被害雄甚悼之
    尹奉
    尹奉南安人晋永昌元年以零陵太守为宁州刺史南夷校尉加安西将军奉威刑缓钝政治不立为大将军寿所破遂举州降时晋咸和八年也雄迁奉于蜀南中尽为雄有其后奉仕李氏位至卫将军右丞相
    王载
    王载字符始新都人也有才智干略娶宁州刺史李毅女秀载将家避地在南适毅亡州文武以秀明达有父风[一作才]遂推领州事又以载领南夷校尉龙骧将军秀奬厉督战食粮已尽但茹草炙鼠为食秀伺夷怠缓輙出军掩破之载后为汉嘉太守太傅骧攻破朱提等郡载惧以郡迎降仕雄至骑都尉龙骧长史
    李钊
    李钊字世康广汉郪人也祖旦字钦宗光禄郎中主事父毅字允刚厯宁州刺史加龙骧将军封成都内侯钊世秉儒学有格望以父任为谒者仆射除寿林侯相不就为尚书外兵郎晋光熙三年毅为叛夷所攻疾病困于穷城不能讨战上表请援时雄寇蜀郡救兵不得进钊闻父阨表求赴难驰至牂牁夷复断道停住交州以宁州城中无糓父疾病未知吉凶遂不食糓惟茹草首尾三年得至宁州父已丧文武复偪钊领州府事懐帝乃除钊平寇将军领安夷护军西夷校尉大得众心及王逊为宁州刺史表钊为朱提太守寻迁越巂治南广以御雄数破雄军杀大将乐初雄玉衡十三年太傅骧与任回分兵攻朱提越嶲城陷被获寻而自蜀逃归逊仍以钊守越嶲雄复遣骧及任回攻之钊自南秦与汉嘉太守王载并力来拒战于温水败绩遂以二郡迎降钊到成都雄待遇甚厚朝廷仪式丧纪之礼皆决于钊命班以师礼事之
    范长生 贲
    范长生涪陵丹舆人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又名支字符寿岩居穴处求道养志甚有名德兼善天文颇晓术数年过百岁[萟林伐山云长生先事刘玄德至特时一百三十余年]为蜀人所重奉之如神雄欲迎致立为君长而臣之长生固辞曰推步太元五行大会甲子祚终于李非吾节也雄即成都王位长生自西山乘素舆诣成都雄迎之于门执版延接即日拜丞相尊之曰范贤故又名贤劝雄称尊寻加长生天地太师之号封西山侯以雄玉衡八年卒子贲嗣贲初为侍中后嗣父爵为丞相晋永和三年势为大司马桓温所灭其遗党故尚书仆射王誓镇西将军邓定平南将军王润将军隗文萧恭文等举兵反众各万余温自击定使袁乔击文皆破之使益州刺史周抚镇彭模斩王誓王润温留成都三十日振旅还江陵寻而邓定隗文等入据成都征虏将军杨谦弃涪城退保德阳遂陷日南杀督护刘雄共立贲为帝而奉之以父长生为雄国师蜀民爱之贲由是以妖异惑众聚至数千蜀人相率归附后二年周抚与龙骧朱焘击贲斩之益州遂平
    杨褒
    杨褒略阳人仕特将兵都尉雄称尊号累迁左仆射尚书令直言敢谏无所忌讳雄初得蜀用度不足诸将每进金银珍寳多有以得官者褒谏曰陛下为天下主当网罗四海英豪何以有官爵买金银耶雄逊辞谢之后雄因酒醉推中书令杖太史令褒奏曰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安有天子而为酗也雄惭而止雄无事小出褒于后持矛驰马过雄雄怪问之对曰夫统天下之重者如臣乘恶马而持矛急之则虑自伤缓之则惧其失是以马驰而不制也雄悟即还遂不复出晏平三年冬十二月褒卒赠丞相太师谥曰庄
    谯秀[一作焦]
    谯秀字符彦巴西人也祖周以儒学著称显名蜀朝秀少而静黙不交于世知天下将乱预絶人事虽内外宗亲不与相见郡察孝亷州举秀才皆不从及雄据蜀略有巴西太傅骧骧子寿皆慕秀名具束帛安车征之亦不应[一云或以礼招或以威迫而秀终不应命]尝冠弁弊衣躬耕山薮龚壮常叹服焉桓温灭蜀上疏荐之朝廷以秀年在笃老兼
    道逺故不征遣使勅所在四时存问寻而范贲萧敬相继作乱秀避难宕渠川中乡人宗族依凭之者以百数秀年出八十众人以其笃老欲代之负担秀拒曰各有老弱当先营护吾气力自堪此不以垂朽之年累诸君也年九十余无疾而卒
    龚壮
    龚壮字子伟巴西处士也洁已自守与乡人谯秀齐名父叔皆为特所杀壮欲复仇力弱不能故积年不除丧寿戍汉中与期有隙数以礼聘壮壮虽不应聘恐其见害乃不得已往见之寿因问以自安之策壮说曰巴蜀之民本皆晋臣节下若能发兵西取成都称藩于晋谁不争为节下奋臂前驱者哉且舍小从大以危易安莫大之策也惟将军圗之寿以为然遂率众攻成都克之既即伪位以安车束帛聘为太师壮誓志不仕其所赠遗一无所受特听缟巾素带居师友之列会天久雨百姓饥垫壮上书说寿归晋允天心应人望永为国藩如此则名垂不朽福流子孙寿省书内惭遂秘藏之寿又遣使入胡欲连衡为寇约分天下壮切谏曰陛下与胡通孰若与晋通胡豺狼国也既灭晋不得不北面事之若与之争天下则强弱异势此虞虢之成范已然之明戒愿陛下熟虑之羣臣咸以壮言为然寿乃止壮因作诗七篇托言应璩以讽寿寿报曰省诗知来意若今人所作乃贤哲之话言也若古人所作则死鬼之常辞耳壮以为人之行莫大于忠孝既假寿弑期以报父叔之仇又欲使其归顺朝廷以明臣节寿既不从乃诈称耳聋手不制物辞疾归家唯研考典籍覃思文章以经史自娱终身不复至成都至势嘉宁初卒壮每叹中夏多经学而巴蜀鄙陋兼遭李氏之难无复学徒乃着迈徳论文多不载
    张寳
    张寳略阳人仕雄为别将天水訇琦等叛杀太尉离寳弟全在琦中雄谓寳曰汝能得梓潼我以李离之官赏汝寳素凶勇乃反为奸先杀人而亡奔梓潼琦等信之委以心腹会益州刺史罗尚遣使至梓潼慰劳琦等琦等出迎寳从后闭门琦等奔巴西遂得梓潼雄即日拜寳为太尉
    李洪
    李洪广汉人聚流民数千入定陵作乱自称李势子太和中因刺史刘季连失于抚绥巴西人赵续伯蜀人李金银等共推洪为主言当以圣道王年号凤凰私署百官妖惑百姓季连讨斩之
    李高
    李高陇西人也诈称李雄子攻破涪城梁州刺史杨亮弃郡遁走犍为太守周楚遣其子帅兵讨平之
    刘玄
    刘玄汉昭烈帝之曽孙甘陵王永之孙也永以咸熙元年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值永嘉大乱刘氏子孙絶灭唯玄奔蜀雄署为安乐公以嗣后主后永和三年讨势孙盛参戎行见玄于成都云

猜你喜欢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范晔
  光武帝纪第一·范晔
  卷三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三·脱脱
  ●卷六十一·徐梦莘
  ◎持逆案·陈贞慧
  第九十八回 报怨兴兵蹂躏江右 丧师辱国窜殛岭南·蔡东藩
  卷第二百七十九·胡三省
  唐鉴卷十八·范祖禹
  卷二·陈康祺
  卷之一千三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九·佚名
  稽古録目録·司马光
  卷七之四·佚名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陈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四 谢灵运【二】 初去郡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顾已虽自许心迹犹未并无庸方【选作妨】周任有

  • 列传第三十·刘昫

    ○褚遂良 韩瑗 来济 上官仪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太业末,随父在陇右,薛举僭号,署为通事舍人。举败归国,授秦州都督府铠曹参军。贞观十年,自秘书郎迁起居郎。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

  • 通鉴续编卷一·陈桱

    盘古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盘古犹磐固也浑敦未昭晣之谓也皇王大纪曰盘古生于大荒莫知其始明天地之道达隂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于是混茫开矣】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

  • 拳变纪略·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初,盛京卿宣怀由沪电致总署云,由保定电局寄信,直隶涞水有义和团匪,拒捕戕官,焚教堂,据涿州,有犯省城之语。朝旨询直督有无其事,裕帅禄始奏称有之,现派兵捕治云云。时都中有传闻该匪猖獗情形,毁电杆,拆铁路,因

  • 卷之六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催妆诗(都是个听而不闻枉为了绝妙新词)·李定夷

    武昌某巨绅,生有一女,耳甚聋。现年方二九,字候补知事陈某之子。孰知陈子,耳亦重听。民国六年某月某日,为其合卺之期。大拙山人作诗四首以戏之,诗曰:“花烛双辉照洞房,居然一对小鸳鸯。笑他别有三痴样(鄂谚一聋三痴),万唤千呼始出

  • ●平闽纪卷之十三·杨捷

    三韩杨捷元凯着告示示沿边各营示营盘并泉州城门禁兵丁赌博示泉州水门示谕伪官兵目示各营汛示谕东豫兵丁示泉州四门示兴化、惠安等处晓谕海岛居民示海澄县出示石码等处严禁私宰耕牛示泉州府示泉城兵民示双门等处示双门

  • 志卷第十四 高丽史六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二。吉礼大祀。太庙。○太庙享有常日者寒食腊腊兼荐鱼。 无常日者 择日四孟月三年一 以孟冬。 五年一 以孟夏其  之月卽不时享。 册

  • ·论海洋弭捕盗贼书·丁曰健

    国家东南环海,万里汪洋,舟楫利涉,为民生之大利;其间宵匪潜伏,出没行劫,亦为方隅之隐忧。盛京一带澳岸,向来为洋盗避风之所,今旅顺口水师足资弹压;山东洋面冷落,非贼所恋,一年之间,不过偶一、二至;江、浙、闽、广则自

  • 徐孝嗣传·萧子显

    徐孝嗣字始昌,是东海郯县人。其祖徐湛之,在宋朝官至司空;其父徐聿之,官著作郎,都被太初(刘劬)杀害。徐孝嗣当时还在母腹中,故幸免于难。孝嗣少年时便很能自立,风仪端庄清简。八岁时,袭爵为枝江县公,谒见宋孝帝,一上台阶就流泪,直

  • 孙傅传·脱脱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又考取词学兼茂科,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当时蔡袺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袺不听。升任秘书少监,又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期,高丽

  • 王绍徽传·张廷玉

    王绍徽,咸宁人,尚书王用宾的从孙。考中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被授予邹平县知县,后升任户科给事中。他为官刚直不屈,颇以品行清廉而闻名。汤宾尹拉帮结党,企图掌权用事。吏部尚书孙丕扬因绍徽是汤宾尹的门生,便引用年例让绍

  • 74.绿林赤眉起义·林汉达

    王莽的残酷压榨,加上一连串的天灾,逼得农民走投无路,纷纷起义。东方和南方都有大批的农民起来反抗官兵。公元17年,南方荆州闹饥荒,老百姓不得不到沼泽地区挖野荸荠充饥。人多野荸荠少,引起了争夺。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有两个

  • 卷七·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諡纪彚编卷七明 郭良翰 撰尊諡四皇妃諡二字忠敬文庙昭顺贤妃喻氏【永乐】昭顺文庙贤妃喻氏【永乐初諡】宪庙丽妃章氏【弘治】穆庙英妃吴氏【万历】昭献文庙贵妃王氏【永乐】昭懿文庙贵妃张氏昭静英庙

  • 道行经远离品第十八·佚名

    佛言复次须菩提,梦中菩萨摩诃萨不入阿罗汉地。不入辟支佛地。不乐索其中。亦不教他人入其中。心亦不念般若中诸法。梦中视不般若中为证。心悉常在佛。如是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当知是阿惟越致相。复次须菩提,菩萨

  • 诸法集要经卷第十·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生天品第三十二  若人修众善  清净心质直  当得生天中  牟尼之所说  乐布施爱语  慈心常相应  护念诸众生  

  • 周礼订义·王与之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

  • 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佚名

    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