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錦江沙    近時會稽人蔡東撰。記郫縣知縣浙人趙嘉煒死張獻忠之難。其子慶麒萬里尋親。負江沙歸葬。故曰錦江沙。又以嘉煒爲忠。慶麒爲孝。故曰忠孝錄也。    略云。紹興人趙嘉煒、字景思。明末選授四川成都 
- 						 			  ◎忠义七   ○高敏景思忠王奇 蒋兴祖 郭浒 朱友恭附 吴革李翼 赵士嶐 陈淬 黄友 郝仲连 刘惟辅 高子孺 韩青附 牛皓 魏彦明刘士英 翟兴 朱跸 龚楫 李亘 凌唐佐 杨粹中 强霓 郭僎 司马梦求林空斋黄介 
-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夏四月丙戌朔李横奏巳还军汝州有边机事欲轻骑诣行朝奏禀诏俟边事稍定日赴行在 是日端明殿学士江西安抚大使赵鼎至境上视事鼎言臣本由拙直受知于陛下亦以招怨于人昨蒙陛下除臣知建康外镇责任之剧 
- 洪武二十一年冬十月辛卯朔○壬寅南安侯俞通源奏云南新附官民军士田粮马牛之数都指挥使司所属官计一千三百一人军士六万四千二人马三千五百四十五匹屯牛一万二千九百九十四头田四十三万四千三十六亩粮三十三万六千七石 
-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初八日办理军机处为札覆事。所有赍到《职贡图》一卷、四库书一本,本处于初六日业经收讫。俟办理完竣,再行寄交该总管,各归原处安设可也。须至札者 
- 九八二 军机大臣奏苏州织造将《通鉴纲目》板片解送至京片乾隆四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昨据苏州织造四德将《通鉴纲目前编》十八卷共板四百四十四块,《正编》五十九卷共板一千九百八十五块,委员解送至京,除将板片交武英殿收 
- 四七四 谕内阁国泰审办王仲智收藏不法书籍案殊属过当着交部察议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国泰奏审办泰安县民王仲智潜居修炼,收藏不法书籍一案,将王仲智比照大逆律问拟,殊属过当。王 
- 郑羲,字幼駘,荥陽开封人,曹魏将作大臣郑浑的八世孙。曾祖郑豁,慕容垂政权的太常卿。父郑晔,不做官,娶长乐潘氏为妻,生有六个儿子,都粗有志气,而郑羲排行第六,文学为优。少年时被举为秀才,尚书李孝伯把女儿嫁给他。高宗末年,朝廷拜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六郊社考【六】雩【祷水旱附】【臣】等谨按古者龙见而雩遇旱而祷以为百谷祈膏雨以为民请命皆王者敬天勤民之心也我朝凡遇水旱或亲诣祈祷或遣 
- 尚敬王十七年,國殿寶座改設于正中。國殿規模,原設王座于偏隅,而君臣之分似不得正。由是令按司向良顯【伊江按司朝良】、向其聖【目取真親方朝儀】等重修國殿之便,改設于正中,而上下之分燦然以明。東西阿佐那晝夜撞鐘,且禁夜 
- (癸未)二十一年大明崇祯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丙申朔,世子遣輔德朴遾,行問安之禮。1月4日○己亥,以兪伯曾爲大司憲,李俔爲右承旨,李䅘爲校理,徐祥履爲副校理,李 
- 【经】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书至者,喜得免。)三月,曹伯滕卒。(无传。四同盟。)[疏]注“四同盟”。○正义曰:曹伯负刍以襄十八年冬十月卒,则武公立,十九年盟于祝柯,二十年于澶渊,二十五年于重丘,二十七年于宋,皆鲁、曹俱在,是四同 
-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补卷一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章泰占问文王世子云天子视学大昕鼓徴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五更羣老之席位焉郑孔注疏确言天子 
-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解义第二之三(正传一十四人附见十四人)  苏州嘉定净信寺沙门释祖你传一(石室英竹屋净)  释祖你字日章别号用拙。苏州常熟张氏子。祝发后东游四明。时我庵无公住延庆。石室瑛公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大婆罗门白佛言。世尊。诸修大乘法者当行何行。佛告婆罗门言。如我今说当如是行。婆罗门。汝今当知。若有修大乘法者。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夫念诵陀罗尼法。先于三昧耶曼荼罗。见圣众得灌顶知本尊。从师受得三昧耶。即于山间闲处或于净室。画 
-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曾敏行(号独醒道人)撰。十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杰人点校本。本书所载内容十分丰富。杨万里所作序称“人物之淑慝,议论 
- 《国史新论》由钱穆先生发表的一些论文和在香港、台湾等地的讲演记录整合而成,比较简略宏观地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及社会形态进行了独到的阐释。本书作者“旨求通俗,义取综合”,从中国的社会文化演变、传统的政治教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