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三十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

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七月。己卯。谕曰。阿桂、系满洲大学士。其行走班次。自应居首。至汉大学士。亦应有在前之人。于敏中、行走班次。着在阿桂之后。高晋之前。  

○谕军机大臣等、据李侍尧奏、云南省城。自六月初四至初六日。昼夜大雨。山水汇注盘龙江。宣洩不及。城厢内外。水深三四尺。居民房屋。致多倒塌。人口田禾。均无伤损等语。城厢内外。仓卒被水。虽不致成灾。然被水各户。一时栖身无所。情形自不免拮据。着传谕李侍尧、督率各属。妥协查勘。动项抚恤。务使穷黎安堵。毋致失所。至盘龙江应设坝闸。以资启闭蓄洩。自应即时确勘兴修。并着照该督所奏办理。将此谕令知之。仍将查办情形。即行覆奏。  

○庚辰。命大学士公阿桂、充玉牒馆、国史馆、四库全书馆、正总裁。  

○辛巳。谕、前此扬宁、在木邦。所统绿旗弁兵。临阵畏葸。遇贼即行溃散。情罪甚重。自当速行缉获。即正典刑。以肃军纪。而承缉各官。玩忽从事。不可不严定处分。俾知惩儆。乃接缉督缉之员。日渐懈弛。复经降旨、令再予限一年缉拏。如逾限未能全获。不但承缉各员。严参惩治。定将彰宝、李湖、从重议处。嗣经部臣定议。分别降调降留。前次所降谕旨。原就彼时勒限一年。俾各上紧缉获。而非永以为例也。乃滇省自是年为始。每届一年。即将承缉督缉之员。参奏议处一次。而督抚又不自请处分。此乃彰宝、李湖、从前办理错误所致。今彰宝已于别案获罪。李湖亦经降调。均不必咎其既往。但数年以来。承缉各员。文职降调者、十三员。武职降调者、至有六十四员。同为疎防处分。而多寡悬殊若此。必有别故。昨据阿桂查奏、调署州县过多之案。云不独湖南为然。即滇省亦系如此。由于上司等、欲为属员幸免承缉限满处分。遂尔曲为迁就。此非以诚事君之道也。况文职则缉限将满之时。上司辄为委调。令其规避。而武职则以无可藉词。概从实降。致使向隅者众。非朕令查。何以得知。所有从前节次实降各员。文职、既经历任督抚徇庇。巧为脱罪。则所降者人数本属无多。其中亦未必有才猷出众之员。转不必查办。其武职。着交该部查明。将原议降调之千总以上。行文调取引见。至把总外委等员。着交李侍尧查明。验其人材年力。尚堪驱策者。仍酌量奏闻。以原官委用。朕近览明史。大率重文轻武。其时文员。每妄自尊大。互相袒护。而蔑视将弁。至以粗官目之。多方屈抑。一旦有事。文职既一筹莫展。其效力戎行者。朝臣复从而掣其肘。自速危亡而不可救。最为弊政。我朝列圣相承。文武并重。法良意美。朕临御以来。屡降谕旨。训饬诸臣。毋生歧视。督抚等虽不敢显分畛域。故蹈前车。然平日不免偏向文员。意为曲徇。而于武职、不啻秦越视之。即如滇省参劾承缉逃兵之案。挂吏议者、武职五倍于文员。其任情爱憎之私。已可概见。历任督抚。本应随案察治。今既另行查办。其前罪姑免深求。然此等轩轾阿私之弊。恐各省皆所不免。朕既洞烛其隐。不可不明白宣示。以儆将来。督抚同受封疆重寄。文武皆其所属。本不当意存分别。妄为抑扬于其间。且总督统司军务。于武职尤不宜置诸膜外。公忠体国之谓何。其可不各加猛省耶。嗣后各督抚、务宜湔除积习。勿复稍涉偏畸。以副朕一视同仁之意。若再不知悛改。经朕鉴察及之。不复能曲贷也。至扬宁溃兵一案。距今已阅十年。而逃兵就获者、既已十分之七。其未经就获之犯。或于逃后病故。亦未可知。且缅匪已知悔罪。送还苏尔相。恳请纳贡投诚。从此边境辑宁。更无用兵之事。所有扬宁案内未获逃兵。其接缉督缉之文武各员。嗣后均着免其定限议处。如有能续行缉获者。仍照前将该犯即行正法。其缉获之员。并着该督抚奏闻。量予议叙。以示奖励。至该逃兵逗留藏匿之该地方官。失察之咎。实所难辞。一经讯明。即查明职名。送部议处。如此劝惩互用。庶各员益知感奋。至金川节次逃兵。非扬宁案内溃兵可比。自当严缉务获。勿使漏网。其承缉接缉处分。着照缉拏重犯未获旧例办理。将此通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山东逆犯王伦案内归太、刘焕、二要犯。俱系罪大恶极。不容漏网之人。曾经节次传谕各督抚等、饬属严缉。勿视为海捕具文。迺迄今三年之久。尚未就获。即此可见地方官不肯实心任事矣。该犯等自知罪无可逭。妄希窜匿稽诛。且虑及本省挨缉綦严。必不敢仍回原籍。即江浙等大省。人烟稠密。亦恐耳目昭着。难以潜踪。惟云贵川广等边省。地既辽远。且外籍流寓者多。易于掩饰。该犯未必不改易姓名。计图避匿。着传谕边省各督抚、密饬所属。设法躧访。上紧严拏务获。勿使要犯久逃显戮。仍将作何办理缘由。即行覆奏。  

○以故奉恩将军多义子鞥格穆、袭职。  

○壬午。谕军机大臣曰。勒尔谨奏、各属禀报。六月二十八日、暨七月初二、初四等日。得雨自四五寸、至深透不等。又省城、于七月初四日。得雨彻夜。入土深透。秋禾晚荍、一切杂粮。大有裨益等语。览奏稍为慰怀。但已经成灾处所。曾否亦得透雨。于秋禾是否有济。或可略减灾分。着传谕勒尔谨、即速查明具奏。至被灾州县。该督迅即督饬所属。实力妥办。务俾小民均沾实惠。并查今岁被灾地方。较上年多寡轻重若何。迅速覆奏。  

○又谕、本日杨魁奏、据崇明县知县范国泰详报、拏获在山东犯案之凶犯王有亮、徐秀方、黄友三等犯。讯系在洋连毙二命。分攫多赃。殊属惨恶。虽东省现有伙犯待质。但情罪重大。应即照例在江省获犯地方。严审定拟。未便辗转递解。致有疎虞等语。所办甚是。已于摺内批示矣。各省督抚、俱宜照此办理。此等凶恶重犯。拏获后、即应迅速讯明定拟。立寘典刑。若因案涉邻省。辗转解审。则该犯转得少延显戮。且于中途或乘间脱逃。甚至有情急自戕等事。俱未可定。前曾屡次传谕各督抚、如获有逃盗要犯。核其情罪重大者。一面移查本省原案。审讯得实。即在该处照拟办结。毋庸往来解送。致滋疎误。节次所降谕旨甚明。恐各督抚行之日久。不能如前遵奉。且或因事关他省。稍存推诿之见。致有疎虞。将此于奏事之便。再行传谕知之。  

○癸未。命大学士公阿桂、充文渊阁领阁事。  

○甲申。谕军机大臣曰。嵇承谦奏、陕省麦秋后。得雨几次。未能溥沾。正在望雨之际。于六月二十八日、七月初一二日。连得时雨。秋禾可卜丰收等语。似陕省已经得雨。秋成可望。昨福宁镇总兵常泰、来京。询其沿途田禾情形。据称、七月初一日。陕西省城、得雨一次。未能透足。微觉亢旱。是该省六月间雨水较少。农田望泽情殷。何以该抚未经奏及。现在果否得有透雨。是否不致成灾。着传谕毕沅、即速据实奏覆。毋稍粉饰。又据常泰称、山西地方。亦觉地土乾燥。未知近日雨泽若何。田禾收成。是否不致少减。并着巴延三、查明实在情形。即行覆奏。寻巴延三奏、太原等九府十州。归绥道属各厅。均于七月得雨二三次。入土三四寸、以至盈尺。四境透足。田禾杂粮。悉皆结穗。其常泰所称山西地方、地土乾燥。盖因常泰由晋赴京。经行大路。三五日不雨。道途虽有灰尘。田亩不致乾燥。得旨、览奏欣慰。  

○又谕、据周元理奏、通省各厅州县。陆续所报由禾情形。有雨、固足滋培。无雨、亦惟晚种之庄稼、少减分数。与秋收大局无碍等语。前直省雨水稍短。朕心深为廑念。今周元理称于大局无碍。是言外即有未能一律丰收之意。恐今岁收成分数。不及上年。现在京师连日得雨。甚为沾足。畿辅各州县。是否普遍优沾。于晚稼有无裨益。着传谕该督、即速查明。据实覆奏。寻奏、自十八至二十一日。阴雨连绵。附近各属。无不均沾深透。早禾益藉滋溉。晚稼可望一律丰收。通省统计实收九分。较上年不相上下。得旨、览奏欣慰。京师亦既快晴。秋收或可望也。  

○广西巡抚吴虎炳疏报、永淳、天保、奉议、三州县。开垦水旱田三十七亩有奇。又水田一百五十<土韦>有奇。  

○乙酉。湖北巡抚陈辉祖疏报、长乐县、开垦民赋额外下则旱地二顷八十四亩有奇。  

○丙戌。谕、现在纂辑平定两金川方略。大学士公阿桂、着一同阅办。  

○又谕、前经降旨、普免直省地丁钱粮。甘肃省、应于戊戌年轮免。其额徵粮草一项。本不在蠲免之例。第念该省所徵。地丁少而粮草多。乾隆十年、及三十五年。普蠲各案内。均经加恩。将各项粮草。分别蠲免。现在又届普蠲之年。所有甘肃省、临边各属。应徵番粮草束。仍着一体蠲免。其河东、河西、额徵屯粮草束。亦着照上次之例。蠲免十分之三。俾边省群黎。咸沾恺泽。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据勒尔谨覆奏、甘肃被灾情形一摺。内称附近省城地方。受旱与去岁相仿。其余各处。俱比上年稍轻。虽上年夏灾二十九处。今岁被旱三十二处。而一州一县之中。即有成灾不成灾之分。皆因今春雨雪优沾。广种麦豆。凡低洼近水之地。总有薄收。此与去岁情形、稍有不同等语。甘省今年被灾。虽较上年稍轻。但积歉之区。穷檐生计。不无拮据。必须实力抚绥。俾免失所。着传谕勒尔谨、遵照节次所降谕旨。将应行抚恤各事宜。督饬各属。妥协经理。其有实在极贫。刻难缓待之户。即酌借口粮。以资食用。至今岁因乌噜木齐一带。地皆沃壤。可耕之土甚多。贫民果能往彼垦艺。不但可免于饥窘。并可赡及身家。曾传谕勒尔谨、熟筹妥办。嗣据勒尔谨、索诺木策凌、节次奏称、移往户民六百余户。官为资送。酌量分段安插。筹备农具耔种。并称乌噜木齐一带。可安四千余户。现在设法劝谕。俾各处贫民。互相招引。源源趋赴等语。此项户民。于何时移往。及此后是否复有愿去之人。该督作何筹办。未据奏及。着传谕勒尔谨、即行查明。据实覆奏。至乌噜木齐一带。所移户民。到后作何安插得所。民情是否乐于耕作。鼓舞欢欣。足使内地人民。闻风趋赴之处。并着索诺木策凌、查明具奏。寻奏、被灾各处。现已分别题请赈恤。并酌借口粮。不致失所。至贫民出关。现据各属报称。愿往者六百九十余户。程途遥远。实难携眷前行。应请照上年资送之例。酌给一半。报闻。  

○又谕、据杨景素奏、暹罗郑昭、遣有夷使三名来粤。叩请进贡。并押解花肚番六名等语。霭呵霭左等、今经暹罗送到。自应委员解京。所有前次代拟李侍尧檄稿。原属询探之意。今郑昭既已具禀。前檄即无庸发去。至暹罗之事。屡次所降谕旨甚明。郑昭此次禀来。杨景素、即当一面奏闻。一面办理。不必俟请旨再办。此乃杨景素未经阅历大事。不及李侍尧之练达。故不免拘泥也。兹命军机大臣、代杨景素拟作檄稿。谕以本督部堂接阅来禀。据称暹罗残破以后。朝贡久疎。今欲循旧例备贡。差人具禀。恳为转奏等语。具见悃诚。而收合暹罗余众。思报故主之仇。亦能明于大义。且尔数年来。屡经送回缅甸所留内地兵民。又将所获缅匪。节次解送。实属诚心恭顺。是以前任李总督、嘉尔忠谨。于尔两次请买硫磺铁锅等物。俱准买回应用。今春李总督调任云贵时。向本督部堂言。尔为暹罗故主杀贼报讐。遂为众所推奉。因诏氏无人。即行统摄国事。且尔心向天朝。屡效诚荩。自当予以奖励。此后如有禀恳之事。不妨酌量办理。本督部堂莅任以来。悉照前例。今尔等既有备贡之请。可以准行。俟尔贡物到境。当为转奏。至尔所称、必藉天威以彰民望。意欲恳求封号。而又不敢明言。如此隐跃其词。未便据情入告。尔果虔修贡礼。遣使恭进。将国人推戴情殷。诏氏已无嫡派。明晰声叙。具禀请封。本督部堂自当代尔奏闻大皇帝。恭候加恩。方为名正言顺。至尔欲征讨缅甸。为故主复讐。听尔自为之。内地断无发兵相助之理。中国征剿所至。饷足兵强。前此平定准部、回部。昨岁平定两金川。并未稍藉外邦之力。谅尔亦当闻知。况缅匪近日已知悔罪。送还内地之人。恳求开关纳贡。此后更无可加兵。然亦必不助缅以攻他国。尔如欲请封。转不必以攻剿缅匪为词也。将此由六百里传谕杨景素、照缮发往。其来使起身时。酌量以礼遣回。如郑昭依檄具禀。进贡请封。杨景素、即可据情由驿速奏。  

○户部议覆、大学士管两江总督高晋等条奏。一、快丁既与运丁一律勾佥。应照查佥运丁例办理。倘有卖富差贫等弊。察出。将公报不实之伍长、严加究治。经佥州县官、一并查参议处。惟快丁贫富不齐。转移靡定。应令州县官、随时秉公查访。仍于四年编审军丁册内。逐一注明昔富今贫。昔贫今富字样。遂部备案。一、凡属运快各丁。公私欠项。饬令经管漕务官弁。随时查办。如有将旧丁积欠、勒令新丁接受。立即查明究治。该管官徇隐不报。察出。指名查参。一、快丁新佥到帮。应领钱粮。总归经支旗丁支领。恐各丁遭其扣克。责成粮道。将旗丁应支银米确数。刊刻清单。给快丁收执。照数支给。一、江淮、兴武、二卫运船九百六十二只。令运快各半分领。运丁之船。运户更佥。快丁之船。快籍佥补。一俟快丁佥足。通详立案。海年应换之船。责成粮道。秉公核明。如有应行大造之船。两只分掣一运一快。一只先运后快。余非大造。无论年分远近。运快各半均分。至应行佥换之船。应饬该帮弁。将该年应佥船数。总报粮道核明佥掣。一、运丁熟于驾运。快丁情愿贴费。所贴银两。于漕粮受兑之先。呈缴粮道。给丁代运。逢大造之年。再贴造费。快丁之名。仍留军册。沿途风火事故。均着代运之丁办理。一、嗣后新佥快丁富户。听其自为承运。其力薄快丁。不能独运者。将殷丁最少之江淮头帮、兴武三帮。准其循照什军之例办理。但九丁中贫富不齐。恐有欺隐情弊。责成伍长。据实查明。公同酌议。倘伍长查办不实。致有偏徇。查出。将伍长从重究治。并力能帮贴规避不肯实力出费之快丁。倍加贴费。以济贫丁。转饬州县、于佥报快丁时。随报什军备案。粮道秉公察核。再泗州、旴<日台>、芜湖、三处。虽丁少力疲。现难佥运。俟数年后。或转疲为殷。仍令伍长查明。公报州县。入册备佥。均应如该督等所请行。从之。  

○丁亥。谕、昨吏部奏进云南开化府缺单。已将候补知府之秦学溥补放。本日召见该员。面加垂询。据奏、家有老母。年逾八旬。且知该员前任直隶有年。于该省情形。自为熟悉。秦学溥、着发往直隶。交该督周元理、遇有知府缺出补用。其云南开化府知府员缺。着邱廷溶补授。  

○又谕、据国泰参奏、黄县知县高士敦、于山西客民李元章等、在奉天洋船上。被舵工王有亮等、谋财杀死一案。经尸亲访获伙犯黄友三、赴县喊禀。随即脱逃。讯据该县禀称、曾将黄友三、严审不承。而刑书李大本、则称该犯业将案情供认。旋于交保后逃逸。供词迥异。请将该县革审。并将不即详参、有心瞻徇之登州府知府陈葆光、议处等语。此案凶犯。虽据杨魁奏闻。于崇明县拏获。就近办理。该县从前未加深究。亦难辞咎。高士敦、着革职。交该护抚审明具奏。陈葆光、着交部严加议处。  

○谕军机大臣等、据国泰参奏、黄县知县高士敦、于山西客民李元章等、在奉天洋船上。被舵工王有亮等、谋财致死。经尸亲李添淦、访获同船水手黄友三、赴县喊禀。该县讯供后。黄友三旋即脱逃。并未详报。请旨革职一摺。已另降谕旨、将高士敦革职。交该抚究审矣。摺内称李添淦、同伙王明、曾在锦州撞遇黄友三、查询言语支离。并于行李内、搜出李元章布褂等物。即赴奉天宁海县具控。该县以人船俱系黄县。未经准理等语。王有亮等、在洋连毙二命分攫多赃。殊属惨恶。既经王明访获伙犯。搜出赃衣。赴县控究。该县理应讯取确实供情。一面缉拏凶犯。一面关查原籍。方为正办。即使以人船俱系黄县。现无证据。亦应选派妥役。将赃证押赴原籍究审。乃视为毫无干涉并不准理。明系有心推诿。州县遇地方公事。妄分畛域。积习最为可恶。该府尹等、平日所司何事。一任属员将命盗重案、诿卸担搁若此。着传谕富察善等、查明宁海县究系何人。此案曾否具报。据实参奏。国泰摺并着钞寄阅看。至此等推诿恶习。各省大约相同。着并传谕各督抚、务宜董饬属员。实力体察。毋许妄分畛域。遇事诿卸。如有不遵者。立即查参。勿稍袒徇。将此遇督抚等奏事之便。传谕知之。  

○又谕曰。索诺木策凌奏、请将昌吉县知县德平、升署迪化州知州。所遗员缺。以理事通判富明阿调补等语。乌噜木齐地方官员、升迁调补。虽由都统办理。自应与陕甘总督会同具奏。乃索诺木策凌、并不会商勒尔谨、即自行具奏。殊属不合。着传谕索诺木策凌、嗣后如有地方官员、升迁调补。仍与总督会商具奏。不可自行办理。并传谕勒尔谨知之。  

○军机大臣等议覆、贵州巡抚觉罗图思德奏覆、查明牛皮箐内。地势稍平。并非泉水灌注之处。多施人力。可望垦熟。请于该箐适中之地。相度高阜处所。设立汛防。查丹江营鸡沟一汛。旧有千把总各一员。外委二员。兵二百名。在汛巡防。即于该汛内。拨千总一员。兵五十名。前往箐内新设汛地。屯驻防守。其箐口设卡一处。在总汛兵内拨五名、轮流稽查。联络声势。均令丹江营参将总辖。鸡沟汛守备专辖。一切稽查训练。俱归该参守、就近留心整饬等语。应如所请。又称屯田事宜。饬令丹江通判管理。并督同丹江卫千总。派近箐边屯军子弟造册移厅给照。认段开垦。俟三四年后成熟。按则升科。亦应如所请行。从之。  

○戊子。谕、办理四库全书、并荟要二处。所用誊录、计六百余名。而应行缮录之书籍甚多。上届甲午科京闱乡试。曾于落卷中挑取补用。现在又届乡试之期。而明年誊录中。即有五年期满。应行议叙开缺者。均须随时顶补。自应豫为筹备。着于发榜后。将未经取中之南北中皿、及贝字号、墨卷弥封。详慎繙阅。择其字画匀净。可供钞录者。皿字号、挑取八百卷。贝字号、取六百卷。交与吏部、按照名次、拆卷填注。此内如有本系誊录。即行扣除。余俱出榜晓示。注册挨补。其有本生告假。或不愿充当者。亦听其便。至应派之阅卷官。俟临时再降谕旨。  

○又谕、都察院、吏部、进呈议处校书错误之四库全书总裁等一本。总裁、议以罚俸半年。总校、分校、覆校、议以罚俸一年。固属援照向例。因官秩之崇卑。定处分之轻重。但校勘载籍。与部院衙门办事不同。盖部务由各司主稿。而堂官总其成。遇有错误。司官处分。自应重于堂官。若校书之事。则总裁与分校覆校各官。责成相等。其疎忽致误。过失亦同。且分校覆校总校等、偶或讹舛。尚有总裁等为之勘核。若总裁复掉以轻心。其误竟无由改正。朕于进呈乙览时。信手抽阅。鲁鱼亥豕之讹。不一而足。然皆朕披览所及。其未经阅及者。讹误尚不知凡几。朕搜访遗编。嘉惠天下万世。总裁等理宜悉心校理。以襄右文之治。此而忽不经意。其过较分校等为重。况充总裁者、俱系尚书侍郎。其平日所得廉俸。本属优厚。即罚俸一二年。尚不至遽形窘乏。若总校分校覆校各员。不过翰林中书等官。伊等常俸之外。又无养廉。若将一年之俸罚去。其何以赡给身家。情形未免拮据。至办理四库全书。本以兴崇文教。诸臣既司校勘。各宜尽心。乃错误至于累牍连篇。自不得不予以薄惩。俾稍知儆凛。然总计过误二三次。始行交议。亦不可谓之过严。但庶僚议处、转重于大员。于情事未为平允。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其总校覆校分校各员应议者。止须罚俸三月。即自此次为始。其从前已经议处罚俸一年之总校等官。并着照此例行。庶足以昭公当而示体恤。将此通谕知之。  

○己丑。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昨因新授云南开化府知府秦学溥、家有老母。是以将该员发往。直隶补用。所遗员缺。令邱廷溶补授。本日召见邱廷溶、面加垂询。据奏、伊父年已八旬。亦与秦学溥相同。邱廷溶籍隶江苏。着发往安徽近省。交该督抚等、遇有知府缺出补用。其云南开化府知府员缺。着张顾鉴补授。  

○又谕、本日户部三库、带领浙江解饷官绍兴府通判张廷泰引见。听其所奏履历。似绍兴语音。因加询问。据奏、幼曾随父至绍兴、住居数年。遂习其土音等语。此与浙人寄籍顺天者何异。而其言尚未必信然也。通判虽系闲曹。但以本籍人备官其地。于体制究为未合。张廷泰、着交与钟音、于福建通判内调补。至于顺天大宛两县。土着甚少。各省人民来京。居住稍久。遂尔占籍。从前曾令自行报明。改归本籍。其中或实系无家可归者。亦令呈明原籍某处。一体回避。今张廷泰既系如此。恐各省现任官员内。类此者尚多。着交各督抚、通行确查。令其自行呈明。奏闻。与邻省对调。此乃不罢其官。何不可之有。如此加恩。而尚讳匿不报。经该督抚察出。即应治罪矣。至顺天应试。则有审音御史。验看月官。则特派九卿科道。皆宜悉心询察。且朕于各官引见。奏对履历。为时无几。尚能辨其语音。诸臣审音验看时。如果留心听察。南北音声。无难立辨。皆由诸臣视此等事、不以为意。遂至混淆莫辨。殊失敬事之义。至冒籍人员等、即呈明原籍。不过回避本省。于他省仍可铨授。并不碍其仕进之途。何所顾忌。而必不肯改。甚至于本籍居官。非但政体有关。且筮仕之初。即公然习为欺伪。其于世道人心。所系非浅。此次降旨之后。如冒籍者、尚敢匿不报明。其审音验看诸臣。复不认真纠劾。经朕察出。除将本人究治外。定查明审音御史、及原派之九卿科道。一并议处。至仕途本宽。尚有不由科目铨选者。其如何分别稽核之处。并着该部详悉妥议具奏。将此通谕中外知之。寻议、嗣后除顺天应试。责成审音御史外。凡赴选验看、期满各项文结内。令各该管官确查。该员有无寄籍祖籍。并何年月日、入籍改归之处。详细声明报部。一体回避。如实系本籍。即于文结内、注明委系土着字样。投供时。同乡京官印结内。并令载明寄籍、祖籍、及实系本籍字样。以备查核。俟选缺后。在部投供者。责令九卿科道。悉心询察。在籍者。责令督抚。在馆者。责令提调。详加诘问。如有混冒。查出严参治罪。并将滥行出结之地方官。同乡京官。及不行详查之九卿科道。并督、抚、提调等官。均照例议处。至现在候选候挑各员。如有寄籍祖籍、从前赴选验看期满文内、未经声明者。即由臣部出示。限三月内。取具六品以上同乡京官印结。载明有无寄籍、祖籍、实系土着字样。报部核办。从之。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户部议驳、刘秉恬等、奏销雇骡运米一摺。所驳甚是。已依议行矣。此项运送米石。前经该督报明因军需紧急。雇用骡马。原以骡马可日行二三站。较夫运迅速。何转以骡行一日之程。请销商行三站之价。实非情理。且前据鄂宝、文绶等奏、接收陕骡二千。陆续驮运。该省现有陕骡。何以又置之不用。反按商运例、另行雇骡驮运。其故亦不可解。着传谕刘秉恬等、即将因何如此办理缘由。据实明白回奏。  

○又谕、昨据德保奏、督催全漕。不日即抵天津。俟趋叩阙廷后。回至临清。会同河臣、审拟守备万世通、擅放闸板一案等语。已于摺内批示。令其不必来京。即回临清速审此案矣。计德保回至临清。审拟抢闸一案事毕。即应催趱回空抵次。筹办明年漕务。现在鄂宝所办川省军需奏销诸事。未能即竣。其赴总漕新任尚早。一切漕务。仍系德保专责。况德保于上年冬间、甫经出京。又何必沿袭押运旧例。即请陛见耶。着传谕德保、即遵照此旨妥办。仍将万世通擅启闸板一案。速行会审明确。定拟具奏。  

○又谕、前因郭罗克贼番、杀害青海公礼塔尔一案。凶犯吹斯枯尔拉布坦。窜逸稽诛。曾责成明亮等、勒限一年。严缉各犯。务获正法。今据明亮等奏称、土司麻克苏尔衮布、虽连日跟随侦缉。并不实心设法擒贼。因将该土司带至郎隋地方。扣留羁押。责令寄信伊弟伊子。献出从犯结果、喀拉布木、雍中吉、策丹四名。分别审办。仍将该土司扣留。着落伊弟等、实力缉获凶犯等语。所办甚是。此皆查礼等、惧干罪谴。始设法严办。即获从犯四名。可见凡事果肯认真。断无不见效之理。今既办有头绪。益当上紧督缉。务获正凶而后已。不可因已获从犯。复事因循。至重案久悬不结。着传谕明亮等、即董饬查礼等、照前实力妥办。勿稍玩忽稽延。仍将曾否缉获要犯缘由。每三月奏闻一次。至绰斯甲布、布拉克底、巴旺、党坝等各土司。数年以来。跟随打仗。素着勤劳。曾面谕明亮、到川后。会同总督文绶、将绰斯甲布土司等、被金川侵占之地。逐加详勘。查明无碍田土。绘图具奏。候朕降旨、酌量赏给。明亮到川后。已阅半年。此事亦应筹办。前于七月初、曾传旨询问此时亦应接奉。着再谕明亮等、迅速详查。绘图具奏。将此由五百里发往。谕令知之。  

○户部议覆、陕西布政使富纲奏请、嗣后应追银两。如亏空赔补、及核减分赔。一切毋庸归款等项。俱令就近报拨。行知原追省分。随案报部结案。其有借垫等项。本省无可开除者。令追完省分。于入拨报部后。行知原追省分。酌动闲款。分别归补。咨部存案。应如所请。从之。  

○命大学士公阿桂、充经筵讲官。  

○庚寅。户部奏、除军需款项。专案查办。并欠帑人员。指项坐扣。各官公摊。以及分限完交。并无违逾者。仍遵原定限期。挨年归结。其余承追核减分赔各案。截至乾隆四十一年止。内有银数过多。例限本宽。虽统计尚未满限。而分年计算。未能按数完交。应令严饬赶限追缴。其已逾例限各案。应照上届奏准之例。统限二年办竣。仍将一切承追案由银数。先行分晰咨部。俟办完后。该督抚等、专摺奏报。倘托故延宕。将承追官严参。从之。  

○辛卯。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守备万世通、抢闸滋事一案。已谕令德保、速赴临清、严审定拟矣。运弁押送回空船。擅放闸板。致误重运。实属胆大不法。自应即速审明。重示惩儆。至闸官崔体渊、擅离职守。不过一无能为之人。较漕员之罪尚轻。其事无难查办。但闸河关系漕运。而抢闸之事。又从来所无。不可不速行审结重究。俾知炯戒。昨德保请于押运抵津后、来京陛见。朕以此案情节重大。德保应即往临清会审。不必来京。今姚立德、请俟漕臣督运事竣过济时。会同审办此案。尚属拘泥旧例。所奏非是。德保现奏、接奉前旨。即于七月二十六日起身、驰赴临清。计八月初即可到彼。护抚国泰、亦前往会讯。姚立德现在豫省防汛。如大汛已平。不过寻常防护事宜。原可交付徐绩。代为妥办。姚立德、即赴临清审事。若防汛尚有应行筹办要务。不便暂离河干。则此案原以漕员万世通为重。现在德保、国泰、在彼会讯。无难得其实情。姚立德、即当一面奏闻。一面知会德保等审办。岂可拘于常例。致重案久悬乎。将此传谕姚立德、迅速酌办。仍将如何办理情形。即行覆奏。并谕德保、国泰、知之。  

○壬辰。军机大臣等议准、乌噜木齐都统索诺木策凌奏请、现在头屯、芦草沟、玛纳斯、三处。兼管遣户之营千总三员。改为所千总实缺。所有遣户等应徵粮石、及一切户婚钱债斗殴等事。责成该所千总妥办。仍报明该管州县考核。所有添设所千总三缺。照边俸例报满升用。此项缺出。仍于乌噜木齐各标营、及换班听差营内选调。从之。  

○癸巳。谕、朕于九月初十日启銮。恭谒泰陵、泰东陵。所有应行事宜。各该衙门照例敬谨豫备。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守备万世通、抢闸滋事一案。已谕令德保、速赴临清。会同姚立德、国泰、严审定拟矣。德保等审明时。自当即行按律定拟。以示惩儆。至各闸虽设有闸官专管。必有道厅等官、兼司统辖。当漕务紧要之时。各该员不应驻宿河干。来往稽查弹压乎。此次万世通抢闸之事。德保原参、有据上河通判洪世议详报等语。是该通判、即系该闸兼管之员。定案时。自应予以处分。即统辖之道员。亦当有应得之咎。着传谕德保等、查明定例。一并参奏。并此后如何严定章程。令其稽察。不致生事。亦当一并议奏。  

○予故多罗淳郡王弘暻谥曰慎。  

○是月。浙江提督李杰龙奏、修造钓船。动项有限。而名色繁多。请照制造军装例。咨部报销。无庸专摺具奏。报闻。  

○湖广提督窦瑸奏、楚省贼盗颇多。甚至有水贼、能于水中暗窃泊舟货物。查湖南北洞庭汉阳等六协营。俱系水师。向未习浮水之技。应请仿照闽浙水操。于春尾、夏季、秋初。演练浮水。立限一年。考其成效。再出师川省。损失军械。惟腰刀较多。皆因砍木劈栅。以致残缺。应请每兵添制加钢铁斧一柄。所费较省。免损腰刀利器。得旨、诸凡具见留心。妥为之。  

○陕西巡抚毕沅奏、前升任大学士总督黄廷桂、尹继善、巡抚陈宏谋、总督吴达善、皆能整躬率属。实心行政。着有成劳。是以所居民颂。所去民思。应请将此四臣、入祀陕西名宦祠。其政迹咨送大清一统志馆。以备采录。报闻。  

○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奏、甘省现报偏灾者二十余处。臣由宁夏至省。绕道确查。并经督臣分委道府履勘。臣仍详细查察。使灾黎不致失所。得旨、好、勉为之。知汝能胜此任。故超用汝。宜尽心救济灾黎。俾均沾实惠。  

○大学士伯管云贵总督李侍尧、云南巡抚裴宗锡奏、滇省仓粮。归粮道专管。藩司向不盘查。于体制章程。未为周备。应请照通例。交藩司一体盘查。下部知之。  

卷之一千三十七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班固
  列传第五 张弘策 庾域 郑绍叔 吕僧珍·姚思廉
  卷五十一 后燕录九·崔鸿
  卷三·程俱
  第一百四十八回 朱耀华乘虚袭长沙 鲁涤平议和诛袁植·蔡东藩
  卷第二十五·徐鼒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杨士奇
  卷五十三·朱轼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十·来保
  绎史卷五十·马骕
  世家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二十二·郑麟趾
  杨师厚传·薛居正
  卷九十八·阿桂
  卷二百八十二·佚名
  卷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658_1 【咏月】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隔年违别成何事,   半夜相看似故人。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卷658_2 【宿荆州江陵驿】罗隐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数分钟。地点 齐凌云家里。人物 余志芳 宋玉娥 齐凌云 齐 母 余 母陶月明 赵 姐。〔幕启:三女郎来到齐家院中。屋中有人说话儿。余志芳 凌云,我先看一眼。看你妈妈是高兴呢,还是闹脾气呢。(蹑足潜

  • 卷四十八·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四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杜 范【字成之黄岩人其从祖熚受学朱熹范得从祖之传家学益着登嘉定元年进士由金坛令累迁秘书监拜监察御史又以御史累迁至枢密院同知官至右丞相其谠论直道多见於为御史时范

  • 卷八十九·志第五十六·柯劭忞

      ○礼九   △谥法   至元三年,追谥成吉思汗以下诸汗,是为上尊谥之始。三十一年,世祖崩。夏四月甲午,成宗即位,丙午,右丞相完泽及文武百官议上大行皇帝尊谥。壬寅,为坛于都城南七里。甲辰,遣司徒兀都带、平章政事不忽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七·汪楫

      崇禎三年八月   ○崇禎三年八月   三年庚午八月戊申朔祭社稷免朝   順天府府尹劉宗周上言大興縣皂隸張登欺官悞公為縣官申報府丞行經歷究觧張登拉弟內官張進忠於前月十九日闖入經歷司罵詈不遂復於二十日

  • 姜氏秘史 卷四·姜清

    辛巳三年正月辛卯朔,帝御奉天殿,始受亲王百官朝贺。是日,宴百官于奉天门,颁赏于四夷朝使,作凝命神宝成,诏诰天下。初元年,得青玉于雪山,为玺,方六寸九分,篆曰:“天命明德,表率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至是成,方孝孺有颂

  •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二·吴大廷

    沅陵吴大廷(桐云)八年(己巳),四十六岁(是年,赴陕;旋回闽中。秋,「沅陵吴氏宗谱」成。冬,女孙宝珍生)。正月初三日,成「仪卫轩文集序」一首。初六日申刻,抵茅庵;登山,谒先父、母坟墓。酉刻归家,孙男永绳已牙牙玉立矣;而老屋数椽,渐已颓败

  • 史记集解卷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殷本纪第三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淮南子曰有娀在不周之北】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鸟墯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寛封于

  • 许琰传·张廷玉

    许琰,字玉仲,苏州府吴县人。年幼即性情纯厚,曾刮自己臂上肉为父治病。为生员时,胸怀坦白,无拘无束。闻京师陷落,崇祯帝殉难,伤心恸哭,誓举义军复仇。他去联络乡绅,都不响应。端午节那天,路过友人家,请他饮酒,他把酒摔在地上大骂道

  • 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一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宴礼宴有大宴中宴常宴小宴洪武永乐间两定礼少异而乐半不同至嘉靖间有宫殿落成书成之宴今具列之而历朝各例附于後大宴仪【中宴

  • 提要·詹道传

    【臣】等谨案四书纂笺二十八卷元临川詹道撰此书畧仿陆徳明经典释文之例取朱子章句或问集注正其音读攷其名物度数间释朱子所引之成语如真积力久出荀子劝学篇孝子爱日出子孝至篇皆为证其出处胡一中尝称其羽翼朱子良

  • 礼记析疑卷二·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曲礼下士不名家相长妾曰长妾则不辨其有子与否以积劳绩故异其礼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陈氏集説谓去国三

  • 卷八·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八明 杨于庭 撰成公公即位公八年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则其即位也亦何尝请命于天子哉隐庄闵僖何独以为上不请命也新宫灾三日哭公谷曰新宫何宣公之宫也宣公则曷谓之新宫不忍言也灾而三日哭

  • 卷十一·姚舜牧

    <经部,诗类,重订诗经疑问> 钦定四库全书 重订诗经疑问卷十一 明 姚舜牧 撰 周颂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於人斯 诗序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旣成洛邑相成王朝诸侯率以祭文王焉

  •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佚名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广解中言方言者。唐梵二方言音不同。次简非中初简心者。凡厥有情皆悉堪发。是故但简积聚草木。二虽名心无此发故。以诸众生无始横计。指此横计即可发故。道亦有去次简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净挺

    弟子智巽智湛编拈古世尊初生云门一棒。拈云我见云门未免还他一棒良久云险又云千年田地八百主。女子出定。拈云双双瓦雀点点杨花无那东君一期春事当时曼殊室利身在其中。倒却门前刹竿着。拈云指东话西教坏人家男女从今

  •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法国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著于1857年的长篇小说。女主角爱玛13岁进修道院读书,宗教的禁欲主义说教和当时流行的情调缠绵的消极浪漫主义作品大大刺激了她的欲望,培养了她游手好闲的贵族思想感情和整日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