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后赵录九

石闵
    石闵字永曽小字棘奴虎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勒破乞活陈午获瞻时年十二长而勇悍便弓马临阵不顾勒竒之曰此儿壮徤可嘉命虎子之骁猛多力所向无前歴位将兵都尉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髙侯之战败死于阵闵时甚幼聪慧异常临事果锐虎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过人拜建节将军徙封修成侯歴位北中郎将游撃将军虎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晋永和六年闵既杀鉴司徒申锺司空郎闿等四十八人共上尊号闵固让李农农以死固辞闵曰吾属故晋人也今晋室犹存请与诸君分割州郡各称牧守公侯奉表迎晋天子还都洛阳何如尚书胡睦进曰陛下圣徳应天宜登大位晋氏衰微逺窜江表岂能总驭英雄混一四海乎闵曰胡尚书之言可谓识机知命矣于是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元曰永兴闵欲灭去二石之号下令曰孔子曰死姓而王七月者七十有三国继赵冉谶书炳然且德星镇魏宜改国号曰魏复姓冉氏追尊祖隆元皇帝考曕烈祖髙皇帝尊母王氏为皇太后妻董氏为皇后子智为皇太子封子胤为太原王明为彭城王裕为武兴王以司马李农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农诸子皆封为县公文武进位三等封爵有差遣使者持节赦诸军屯皆不从新兴王祗闻鉴之死僭称尊号于襄国改元永寜以汝阴王琨为相国六夷据州郡拥兵者皆应之以姚弋仲为右丞相亲赵王待以殊礼夏四月祗遣汝阴王琨及张举王朗将兵十万伐魏闵遣使临江告晋曰逆胡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朝廷不应
    闵诛李农及其三子并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及中常侍严震赵升等五月晋卢江太守袁真攻魏合肥执南蛮校尉桑坦迁其百姓而还六月汝阴王琨率众伐邺进据邯战祗镇南将军刘国自繁阳会之闵遣卫将军王泰率兵迎撃琨众败绩死者万余人琨归邯郸刘国还屯繁阳秋八月苻健率众自枋头入闗与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等会于昌城将共攻邺闵遣尚书左仆射刘羣为行台都督使其将王泰崔通周成等帅步骑十二万次于黄城闵躬统精卒八万继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死者二万八千人追斩靳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闵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钲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也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凖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擢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遣使备礼征陇西人辛谧谧字处道少有志尚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为时楷法性恬静不妄交游长安既陷没于刘聪聪拜为大中大夫不就勒虎之世并不应辟命虽处丧乱之日颓然髙迈视荣利蔑如也至是闵复征之谧遗闵书曰昔许由辞尧以天下让之全其清髙之节伯夷去国子推逃赏皆显史牒传之无穷此往而不返者也然贤人君子虽居庙堂之上无异于山林之中斯穷理尽性之妙岂有识之者耶是故不婴于祸难者非为避之但冥心至趣而与吉会尔谧闻物极则变冬夏是也致髙则危累碁是也君王功已成矣而久处之非所以顾万全逺危亡之祸也宜因兹大捷归身本朝必有许由伯夷之亷享乔松之寿永为世辅岂不美乎因不食而卒冬十一月闵率步骑十万攻祗于襄国署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以降胡一千配之为麾下光禄大夫韦謏谏曰今降胡数千接之如旧诚是招诱之恩然胡羯本为仇敌今之欵附茍存性命尔或有刺客变起须臾败而悔之何所及也古人有言一夫不可狃而况千乎愿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深思圣王苞桑之诫也闵志在绥抚锐于澄定闻言大怒遂诛之并杀其子伯阳
    永兴二年春正月闵攻围襄国百余日为土山地道筑室返耕祗急廹大惧乃去皇帝之号改称赵王遣太尉张举乞师于慕容儁许送传国玺中军将军张春请救于姚弋仲三月汝阴王琨自冀州救祗弋仲复遣子襄率骑三万八千至自聂[一作隔]头儁遣将军恱绾率骑三万至自龙城三方合劲卒十余万闵遣车骑将军胡睦拒襄于长芦将军孙威拒琨于黄丘兵皆败绩士卒畧尽睦威单骑而还琨等军且至闵将出撃卫将军王泰諌曰今襄国未平外救云集若我出战腹背受敌此危道也不若固垒以挫其势[一作锐]徐伺其衅而撃之且陛下亲临行阵如失万全则大事去矣请慎无出臣请率诸将为陛下灭之闵将止道士法饶进曰陛下围襄国经年无尺寸之功今贼自至又避不撃将何以使将士乎且太白入昴当杀胡王百战百克不可失也闵攘袂大言曰吾战决矣敢沮众者斩乃悉众出与姚襄战琨及恱绾适以兵至去闵军数里疏布骑卒曳柴扬尘闵军望之恟惧襄琨绾等三面攻之祗冲其后闵军大败潜还襄国行宫与十余骑奔邺降胡栗特康等执大单于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于祗尽杀之司空璞尚书令徐机车骑将军胡睦侍中李綝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鬰尚书刘钦刘休等及诸将士死者凡十余万人于是人物殱尽盗贼蜂起司冀大饥人自相食时闵已潜还人无知者内外恟恟讹言闵已败没射声校尉张艾请闵亲郊以安众心闵从之讹言乃息遂诛法饶父子支解之初闵之为丞相也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所徙青雍幽荆四州之民及氐羌胡蛮数百万口以赵法禁不行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耕者闵悔之追赠韦謏大司徒时段末波之子立义将军段勤鸠集胡羯得万余人保在人山自称赵王闵遣将撃败之徙于绎幕祗遣其将刘显帅众七万攻邺次于明光宫去邺二十三里闵惧召卫将军王泰欲与之谋泰恚前谋之不从辞以疮甚闵亲临问之固称疾笃闵怒还宫谓左右曰巴奴乃公岂假汝为命耶要将先灭羣胡却斩王泰乃尽众而战大败显军追奔及于阳平斩首三万余级显惧宻遣使请降求杀祗以自效闵振旅而归会有告王泰招集秦人将奔闗中闵怒诛泰夷其三族夏四月刘显杀祗及丞相乐安王炳太保张举太宰赵鹿等十余人传首于邺送质请命闵拜显大将军大单于单州牧祗炳皆虎之庶子也骠骑将军清河王宁奔栢人闵命焚祗首于通衢五月祗兖州刺史刘启以鄄城归晋秋七月刘显复率众攻邺闵撃败之八月闵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张遇荆州刺史乐弘皆以城归晋平南将军髙棠征虏将军吕护执洛州刺史郑系以三河归晋慕容彪攻陷中山杀闵宁北将军白同幽州刺史刘凖降燕赵郡太守李邽亦以郡降燕时有云黄赤色起东北长百余丈一白鸟从云间西南去占者恶之赵故将周成屯廪丘髙昌屯野王乐立屯许昌李歴屯卫国皆相次归晋是年魏昭成帝[什翼犍]谓羣下曰石胡衰灭冉闵肆祸中州纷扰莫有匡救吾将亲率六军廓定四海乃勅诸部各帅所统以俟大期诸部大人諌曰今中州大乱诚宜进取如闻豪杰并起不可一举而定若或留连经歴岁稔恐无永逸之利或有亏损之忧乃止永兴三年春正月刘显僭帝号于襄国率众伐常山常山太守苏彦告急于闵闵留大将军蒋干等使辅太子智守邺亲率骑八千救之显所署大司马清河王寜以枣强降闵收其余众撃显败之于常山追奔至襄国显大将军曹伏驹开门为内应遂入襄国诛显及其公卿已下百余人焚襄国宫室迁其民于邺汝阴王琨以其妻妾奔晋斩于建康市石氏遂絶显领军将军纪路率众千余斩闗奔枋头三月闵既克襄国因游食常山中山诸郡立义将军段勤聚胡羯万余人保据绎幕自称赵帝夏四月甲子慕容儁已克幽蓟畧地至冀州闵率骑撃之与慕容恪遇于魏昌城闵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谏曰鲜卑乗胜气劲其锋不可当且彼众我寡宜请避之以溢其气俟其骄惰然后济师以撃之便可擒[一作捷]也闵怒曰吾成师以出将平幽州斩慕容儁今遇恪而避之人谓我何司徒刘茂特进郎闿相谓曰吾君此行必不返矣吾等何为坐待戮辱皆自杀闵素有勇名所将兵又精锐燕众惮之进与恪遇十战皆败之恪乃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以铁鎻连其马为方阵而前闵所乗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闵左仗双刅矛右执钩戟顺风撃之斩鲜卑三百余级望见大幢知其为中军直冲之俄而燕骑大至从旁夹撃大破之围之数周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奔二十余里朱龙忽毙为恪所擒杀仆射刘羣并执董闰张温等送之于蓟儁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乱尔曹鲜卑桀骜不驯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耶儁怒鞭之三百复送之龙城闵子操奔鲁口五月慕容评率众攻邺刘宁及弟崇帅胡骑三千奔晋阳苏彦弃常山奔新兴邺中大饥人相食虎时宫人被食畧尽冉智尚幼蒋干遣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奉表归晋且乞师于西中郎将谢尚时晋建威将军濮阳太守戴施自仓垣次于棘津止猗不聴进责其传国玺猗使嵩还邺复命干谓尚已败虑不能救己犹豫不许六月施遣参军何融率壮士百余人入邺登三台助戍谲之曰今凶寇在外道路梗涩玺亦未敢送也须得玺当遣单使驰白天子耳卿且出以付我天子闻玺已在吾所知卿等至诚必遣重军相救并厚相饷干以为然出玺付之施因宣言使何融迎粮阴令懐玺驰还枋头尚遣振武将军胡彬率骑三百迎玺致诸京师秋八月长水校尉马愿龙腾将军田香开门降评施融蒋干悬缒而下奔于仓垣评送闵后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锺司空条攸中书监聂熊司隶校尉籍罴中书令李垣及诸王公卿士于蓟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干右仆射郎肃皆自杀辛卯闵至龙城告廆皝庙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会大旱蝗出大起自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儁谓闵为灾遣使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二·脱脱
  卷三十二 前燕録十·崔鸿
  卷二上·朱熹
  一四○二 贵州巡抚额勒春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六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发下鲁之裕书三种阅看并缴进烧毁片·佚名
  四七四 谕内阁国泰审办王仲智收藏不法书籍案殊属过当着交部察议·佚名
  凡例·佚名
  ●目录·佚名
  茹皓传·魏收
  卷十三下·沈枢
  隋纪三 高祖文皇帝中开皇二十年(庚申、600)·司马光
  周纪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司马光
  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卷三、明季战争·黄鸿寿
  四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二十七 唐寅 短歌行 尊酒前陈欲举不能感念畴昔气结心寃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无欺秉烛夜游昏期在房蟋蟀登堂伐丝比簧庶永忧伤忧来如丝纷不可治纶

  • 卷六·佚名

    周月解第五十一题解:文起于周正一月,故称周月。此篇讲日月权舆、四时成岁,以及三代改正朔之事。明显是春秋人的文字。最值得重视的是,肯定“夏数得天,百王所同一,“敬授民时”亦用夏历。惟一月,既南至,昏昴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二·佚名

    嘉靖元年三月戊申朔左谕德顾鼎臣乞假省墓许之命驰驿归以日讲恩也○礼科给事中李锡言南郊耕耤国之大礼而教坊承应哄然喧笑殊为渎亵古者伶官贱工亦得因事纳忠请自今凡遇庆成等宴例用教坊者皆预行演习必使事关国体可为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二·佚名

    万历四十七年五月癸未朔署吏科事给事中张延登奏诸臣擅官守谓何如工部侍郎林如楚之沿途候旨御史杨鹤之褂冠径去巡方崔尔进张惟任之俱不侯代兵科赵兴邦之舆疾出城法纪陵夷莫此为甚伏乞 圣断以励官常不报○户科给事中李

  • 卷二十四·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四    宋 萧常 撰吴载记一 威灵不君天秽厥德阉寺专制忠良屏息人被荼毒吁天以戚羣盗乘之驯至覆国董卓首难旋被枭磔二袁刘吕寻亦颠踣狺狺孙曹负固弗格或阻江东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纪昀

    金纪 【六】章宗 【一】○章宗一章宗皇帝讳璟小字玛达格显宗嫡子也母曰孝懿皇后图克坦氏初封金源郡王世宗令习本朝语言文字及汉字经书以进士完颜匡 司经徐孝美等侍读大定二十五年六月显宗崩十二月进封原王判大兴府事

  • 卷八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八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史记八十四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景昭皆楚之族王逸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为楚怀王左徒【盖今在左右拾遗之类】博闻强志

  • 卷之九十一  平定交南錄(明)丘濬 撰·邓士龙

    (平定交南錄,又名定興王平交錄,明丘濬(一四二0──一四九五年)撰。濬字仲深,瓊山(今屬廣東)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事跡詳明史本傳。此書自謂次第平交南總兵、英國公張輔家藏奏疏及交阯郡志等撰成,詳

  •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司马迁

    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索隐】: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均天下郡国转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贵贱相权输,归于京都,故命曰“平准”。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索隐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四·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巻十四宪问第十四胡氏曰此篇疑原宪所记【赵氏曰宪问耻不书姓而直书名其为自记之证一也他章夫子称弟子则名之曽子有子冉子门人之所记则以子称非其师者皆

  • 秦焚六经未尝亡缺考第一·康有为

    按:后世六经亡缺,归罪秦焚,秦始皇遂婴弥天之罪,不知此刘歆之伪说也。歆欲伪作诸经,不谓诸经残缺,则无以为作伪窜入之地,窥有秦焚之间,故一举而归之。一则曰「书缺简脱。」《汉书艺文志》《楚元王传》一则曰:「学残文缺。」《汉

  • 美术与佛学·太虚

    ──十八年十一月在长沙华中美术专校讲── 一 我之美术观   二 佛学与美术   三 佛教美术在美术界之位置   四 在今日中国提倡美术之功效一 我之美术观甲、美术之来源:美术由工艺、文学二要素所构成;

  •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一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世品第三之四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颂曰。安立器世间  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  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  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  余凝结成

  •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采摭经传录·佚名

    佛书五灯录  佛运统纪  梵王问佛经  释迦谭  祖琇通论  涅盘前後分  育王传  义楚六帖  开皇三宝纪  高僧传  法苑珠林  三宝感通录  僧宝传  飜译名义  宗炳明佛论  弘明集  大藏一

  • 五虎平南·李雨堂

    《五虎平南》(又名《五虎平南狄青后传》)承续《征西》故事,叙述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率兵南征,平定广源州依智高叛乱的经过,以及狄青的两个孪生子狄龙、狄虎在出征中与敌方女将段红玉、王兰英之间的爱情纠葛,同时也穿插了包拯

  • 鲍参军集注·鲍照

    南朝宋诗文别集。鲍照著。钱振伦注。黄节补注诗集并集说。钱仲联增补、集说并校。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出版。全书分6卷。卷1为赋、表、疏,卷2为启、书、颂、铭、文。这两卷均为钱振伦注,钱仲联补注、集说并校。

  • 复辟录·杨瑄

    《复辟录》记述明“夺门之变”事,考证较为详尽,征引亦颇繁富,是明人野史笔记中有一定史料价值的著作。

  • 金刚般若经赞述·窥基

    凡二卷。唐代窥基撰。全称金刚般若经赞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乃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经之注释书。玄奘译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九会‘能断金刚波罗蜜多经’与上述罗什所译,为同本异译。而窥基虽为玄奘门下,却依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