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482_1 【宿越州天王寺】李绅    海隅布政惭期月,江上沾巾愧万人。休按簿书惩黠吏,   未齐风俗昧良臣。壶冰自洁中无玷,镜水非求下见鳞。   清夜佛宫观色相,却归前老更前身。   卷482_2 【却渡西陵别越 
- 遣怀鹧鸪声里尽荆棘,几度欲行行不得;辜负名山滞浪游,神情惨淡无颜色。床头欲置少文图,触景生情频转侧。嗟余生晚值时艰,关河万里悲风寒;何时特出披云手,歼灭豺狼类屠狗。王道平平汗漫游,贮满奚囊诗百首;千寻峭壁落云烟,准备兔毫 
- 【臣】等谨案玉山璞稿一巻元顾瑛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徳辉字仲瑛昆山人少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胜流相唱和举茂才署防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即以家产尽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池馆声伎图画器玩甲于江左风 
-   1﹐1(一二,一○)
  甲、國民政府公布國民大會制定之中華民國憲法。
  乙、蔣主席廣播,維護和平統一方針決不變更,中共問題仍以政治解決,政府決不關閉和談之門。
  丙、國民政府發布大赦令。
  丁、民主同盟發表 
- 卷十七
  康熙十四年七月丁亥朔,命将军阿密达等速定平凉。阿密达奏言:王辅臣亲领精锐及秦州逃出余孽毕集平凉,庆阳群盗依山结垒。臣以孤军前进,恐未易奏功。乞敕将军贝勒洞鄂等酌量留兵驻守秦州,余兵尽会平凉;提督陈福及 
- 永乐十六年三月辛亥朔  上御  奉天殿试行在礼部选中举人董璘等二百五十人制策曰帝王之治天下必有要道昔之圣人垂衣裳而天下治唐虞之世治道彰明其命官咨牧载之于书有可见已成周之官倍蓰唐虞备存周礼其详得而数之周礼周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罗钦顺,字允升,泰和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编修。后迁调南京国子监司业。与祭酒章懋一同教导士子。不久,送父母返乡,并请求在家奉养。刘瑾大怒,削去钦顺官职,降为平民。刘瑾被诛后复官,调任南京太常寺少卿,再调任南京吏部右 
- (附:子思以下孔裔生卒年表)孔穿与公孙龙辨于平原君,其事见《吕氏?淫辞》,《公孙龙子?跡府》,及《孔丛?公孙龙篇》。《孔丛》伪书,《跡府》尤晚出,殆皆袭取《淫辞》以为文。(《跡府》“白马非马”,《孔丛》作“白 
- 封建时代的战争看似非常残酷,然而和我国民族的发展,很有关系。古代交通不便,一水一山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一个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所以非将同族的人,一起一起的,分布到各处,令其人自为战,无从收拓殖之功。这许多分封出去的人 
-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夺人车 
-     学者且须观礼,盖礼者滋养人德性,又使人有常业,守得定,又可学便可行,又可集得义。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集义然后可以得浩然之气。严正刚大,必须得礼上下达。义者,克己也。    书多阅而好忘者,只为理未精耳,理精则须记了无去处 
-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七周易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编修【臣】徐玮朱子本义曰初虽居下然当益下之时受上之益者也不可徒然无所报效故利用为大作必元吉然后得无咎【臣】谨按圣人此辞所 
-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神通行入有生行藏微妙光王法门。唯愿如来。分别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宣分别。此经中有诸佛萨十有生乐王法门。复有有生求喜法门。复有有生虚渴法门。复有 
- 论第六 论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信。杂集论中略标同此。境.业少异彼云。显扬说境相似。俱云于有体.有德.有能。且就有体不说唯言。不尔信缘过.未等法岂有体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论。彼云忍可.清净.希望为体。显扬略果。五蕴 
- 顾炎武去世后,所撰《日知录》三十二卷即由弟子潘耒整理刊刻于闽。而《日知录之馀》四卷,溢出于《日知录》之外,流传甚稀,学界罕见。当是潘耒整理顾炎武遗稿,刊刻日知录后,没有收录的残存稿件,有好事者不忍心其泯灭,遂收拾遗存 
- 清陆陇其撰。是书为陆氏读《朱 子大全集》时,对《正集》三十卷至《别 集》卷所做的读书心得。共四卷。卷 一从《朱子大全集》卷三十至卷三十 八,卷二从《朱子大全集》卷三十九至 卷四十五,卷三从《朱子大全集》卷四 十六 
- 佛典注疏。S.2660。作者不详。一卷。首残尾存,四百零六行。尾题“《胜鬘义记》一卷。”《义记》将《胜鬘经》分作十五部分,逐章疏释。分科较为简要,以疏释义理为主。《义记》中所载章名与《胜鬘经》原文多不一致,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