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西秦录

  乞伏国仁

  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人,其先自漠北南出太阴山。五世有邻者,晋太始初,率户五万,迁居高平川。邻卒,子结权立,迁于牵屯。结权卒,子利那立。利那卒,弟祁□立。祁□卒,利那子术延立,迁于苑川。述延卒,祁□子傉太寒立。石勒之灭刘曜也。惧而迁于麦田元孤山。太寒卒,子司繁立,秦皇始中,迁于度坚山。建元七年,秦将王统来伐,繁率骑三万拒统于苑川,统潜袭度坚山,部民五万余落,悉降于统。司繁乃诣统归降,苻坚拜南单于,留之长安。后以为镇西将军,镇勇士川。甚有威惠之称,司繁卒,国仁即位,闻坚征晋奔败,国仁收众至十余万。又闻坚为姚苌所杀,于是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改秦建元二十一年为建义元年,置武陵、苑川等十一郡,筑勇士都城以都之。三年,苻登遣使拜仁大将军、苑川王。四年六月,薨,伪谥曰烈王,庙号烈祖。

  乞伏乾归

  乞伏乾归,国仁弟。雄武有度略。仁薨,群寮以仁子公府幼稚,乃立乾归为将军、大单于、河南王。大赦,改四年为太初元年,立边氏为后,以南川侯出连乞都为丞相。九月,迁于金城。二年正月,苻登遣使拜为大将军、金城王。六年,立子炽盘为太子。七年,登遣使授左丞相、河南王、假黄钺,加九锡之礼。十月,氐王杨定步骑四万来伐,乾归勒众而进,大败定军,斩定及首级万有七千,于是尽有陇西之地。

  十二月,僭称秦王,大赦。八年,吕光来伐,归乃称蕃,遣子勃勃为质,既而悔之。十三年,秦征西大将军姚硕德率众来伐,入自南安峡,归次于陇西,以拒硕德。兴潜师继发,乾归闻兴将至,率轻骑数千侯兴,俄与中军相失,为兴追骑所逼,战败,遁归苑川,乃率骑数百驰至允吾。秃发利鹿孤逆归,处之于晋兴。乾归将叛,谋泄,惧为利鹿孤所害,谓其子炽盘曰:"姚兴方盛,吾将归之。今送汝兄弟及汝母为质,于是送炽盘兄弟于西平,乾归遂奔长安。姚兴大悦,拜持节都督河南诸军事、河州剌史、归义侯。十四年,遣乾归还镇苑川,尽以部民配之。十八年正月,乾归至自长安。十九年五月,苑川地震裂。十一月,又朝于长安。二十年,姚兴虑乾归终为西州之患,留拜主客尚书,以其子炽盘为西夷校尉,行河州剌史。二十一年,炽盘以长安乱将始,乃招结诸部,筑城于嵻良山以据之。更始元年,乾归随姚兴如平凉,炽盘攻桴罕,克之,遂遣使来告乾归。乾归奔还苑川,遂如枹罕,留炽盘镇之。乾归将众二万。迁于度坚山,诸将劝称王。七月,僭补秦王,大赦,改年,置百官。公卿以下,皆复本位。四年五月,乾归畋于五鸡山,有枭集于其手,朝归恶之。六月,为兄子公府所杀,公府出奔。炽盘迁于枹罕,遣弟广武将军智达追擒公府于嵻良山南,轘裂之。八月,葬乾归于枹罕陵,仍伪谥武元王,庙号高祖。

  乞伏炽盘

  乞伏炽盘,乾归长子。乾归薨,自称大将军、河南王,改元为永康元年。以尚书令翟勍为相国,封拜各有差。二年,炽盘讨吐谷浑别统支旁于长柳川,掘达于渴浑川,大破之,俘获男女二万三千。五年正月,有五色云起于南山,盘大悦,谓群臣曰:"吾今年应有所定,王业成矣。"于是缮甲整兵,以伺四方之隙。五月,闻傉檀西征,率步骑二万袭乐都。傉檀降,遂并南凉,兵强地广。十月,僭即秦王位,置百官,立妻秃发氏为王后。四年,炽盘子元基自长安逃归,拜尚书左仆射。建弘元年,立第二子慕未为太子,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改元大赦。炽盘寝疾,顾命太子慕末,乃薨于外寝。六月,葬武平陵,谥文昭王,庙号太祖。

  乞伏慕末

  乞伏慕末字安石,炽盘之第二子。幼而好学,有文才。建弘元年,立为太子。炽盘薨,僭即秦王位。大赦改年为永弘元年。二月,立万载为太子。三年九月,部民多叛,慕末焚城邑,毁宝器,率户五千,东如上邽为赫连定所拒,遂国南安。十一月,魏遣尚书库结率骑五千迎慕末,卫军吉毗固谏,以为不宜,遂下令止之。库结引还。四年,赫连定遣其叔北平公韦代率众一万攻南安,城内大饥,人相食。传侍中乞伏延祚、吏部尚书乞伏跋跋逾城奔代,末乃衔璧出降,送于上邽,及宗族五百余人,悉为赫连所诛。

  自国仁建义元年乙酉岁,至辛未,四十七年。

猜你喜欢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张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三十九·佚名
  第三节消费借贷·佚名
  卷十七·高士奇
  ·拟剿夷疏·丁曰健
  卷八·李天根
  辛雄传·魏收
  若干惠传·令狐德棻
  李绅传·欧阳修
  刘守光传·薛居正
  二十三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编·卷八·沈瘦东

    宛陵诗,少年华大谢,中岁学东野,晚岁效香山。其平生工力,得力于东野最多,盖年方盛壮,精气足也。故云:"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又《寄永叔》云:"窃比于老郊,深愧言过实。"此言欧公亦尝以东野为比。圣俞五言律龋ǘ绝高,脱去宋人面

  • 冻苏秦衣锦还乡·臧懋循

    冻苏秦衣锦还乡杂剧(元)无名氏撰●冻苏秦衣锦还乡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冰雪堂张仪用智 正名 冻苏秦衣锦还乡楔子〔冲末扮孛老同搽旦卜儿净

  • 秋风·刘半农

    秋风一何凉! 秋风吹我衣,秋风吹我裳。 秋风吹游子,秋风吹故乡。一九二一,九,二〇,巴黎

  • 所安遗集·陈泰

    (元)陈泰 撰天马赋【考试官评曰气骨苍古节悠然疑熟于楚辞者然不免悲叹意必山林淹滞之士天门洞开天马可以自见矣】若有龙兮渥洼之子荣河之孙产自月窟来于大宛筋权竒而虎脊兮肉磊磈而峰观精神变化不可测兮上贯乎星房之垣

  • 帝纪第三 武帝·房玄龄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也。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迎常道乡公于东武阳,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及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军大将军,开府、副贰

  • 序·荀悦

      凡汉纪十二世十一帝。通王莽二百四十二年。一祖三宗。高祖定天下。孝惠高后。值国家无事。百姓安集。太宗升平。世宗建功。中宗治平。昭景称治。元成哀平。历世陵迟。莽何篡国也。凡祥瑞。黄龙见。凤皇集。麒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正德五年五月乙卯朔升翰林院学士毛纪为户部右侍郎仍兼日讲南京太仆寺少卿张凤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升分守宁夏西路都指挥佥事冯祯为署都指挥同知实授协守署指挥佥事孙隆为都指挥佥事祯隆及灵州守备史镛以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纪昀

    列传元 【十四】○元十四洪福源【俊奇 君祥 万】 郑鼎【制宜】李进 舒穆噜安扎洪福源郑鼎李进舒穆噜安扎△洪福源洪福源其先中国人唐遣才子八人往教高丽洪其一也子孙世贵于三韩名所居曰唐城父大宣以都领镇麟州福

  • 八一○ 广西巡抚姚成烈为查无《青霞集》等空格书事致军机处咨文·佚名

    八一○ 广西巡抚姚成烈为查无《青霞集》等空格书事致军机处咨文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六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巡抚广西等处地方 提督军务姚<成烈>为札行事。据广西布政使朱椿、按察使富躬会详称:乾隆四十六年正

  • 卷之六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七 传第五十一 扎萨克一等台吉纳玛琳藏布列传 纳玛琳藏布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贝勒博贝从子祖罗卜藏台吉额琳沁以戕扎萨克图汗旺舒克奔厄鲁特嗣与噶尔丹隙避居西藏

  • 七三、商鞅考(附:甘龙杜挚)·钱穆

    商鞅卫人,与吴起同邦土。其仕魏,事公叔痤,而痤又甚贤起。起之为治,大仿李克。鞅入秦相孝公,考其行事,则李克、吴起之遗教为多。史称鞅先说孝公以比德殷周,是鞅受儒业之明证也。其变法,令民什伍相收司连坐,此受之于李克之《纲经

  • 养吉斋丛录卷之五·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顺治十年,以内院非经筵日讲地,命工部造文华殿,以讲求古训。此文华殿经筵之始。十四年,殿工未竣,于保和殿开讲,定春秋二仲举行。康熙十四年,举行经筵,以文华殿尚未落成,于宏德殿设孔子位

  • 陆氏诗疏广要卷下之下·毛晋

    吴 陆玑 撰释兽明 毛晋 广要麟之趾麟麕身牛尾马足黄色圆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不羣居不侣行不入陷阱不罹罗网王者至仁则出今并州界有麟大小如鹿非瑞应麟也故司马相如赋

  • 卷十五·曾国藩

    卷十五学养篇司马光说: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为?曾国藩说:学习 是弘扬事业的载体,进德的极佳捷径,学业进一分,如家财增一分,德业长一分,日积月累,终成“巨富”。蒋介石说,曾国藩徒手搏天下,而士人影从,以学有根基,

  • 道行经善知识品第十九·佚名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在事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是彼当与善知识从事恭敬承事。须菩提问佛。菩萨摩诃萨善知识。当何以知之。佛语须菩提,佛天中天。是菩萨摩诃萨善知识。若有说般若波罗蜜者,教人入是经中。是菩

  • 规训与惩罚·福柯

    法国福柯著。发表于1975年。该书开篇以令人震惊的笔触描绘了1757年车裂死囚的残酷场面,继而详列80年后关押青年罪犯的巴黎监狱的单调日常生活,从而转入该书的主题:探讨惩罚犯人方式的重大转变之深层意义。认为,推动刑

  • 吴越备史·钱俨

    四卷,补遗一卷。旧本题宋武胜年节度使掌书记范垌、巡官林禹撰,记载的是钱镠以下累世事迹。据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认为《吴越备史》为钱俶之弟钱俨作,托名林禹、范垌而已。该书原在卷首列年号世系图、诸王子弟官爵封谥表

  • 元代奏议集录·佚名

    本书辑录自元太祖至元顺帝时期150余年的奏议,既有名臣奏章,如耶律楚材、史天泽、王盘、伯颜等人,又有平民上书,包括表、奏议、上书、封事、弹章、对策等等,主要辑自《历代名臣奏议》中的元人奏议和《元文类》、《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