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契丹國志卷之十五

  外戚傳

  述律魯速

  述律魯速,太祖皇后兄也,蕃部人[一],世為酋長。少壯武有膽略,部人憚之。從太祖平奚有功,授統軍使。盧文進自新州來奔,太祖歲入燕塞,魯速以兵從。又從圍周德威於幽州,機巧善智,城幾克,會救至,退師。改授奚王府監軍、東路兵馬都統軍。子屈列,尚奧哥公主。

  蕭延思

  蕭延思,涿州人,太宗皇后父也。少習武藝,有材力,能左右持射。自太祖時從平諸番,常率騎數十深入敵陣[二],屢戰有功。太宗南援石晉,時少掃古撒已死矣[三],太宗每嘆曰:「斯人尚在,中原不足平也。」終北面都部署、遼興節度使。

  劉珂

  劉珂,平章事晞之次子也。尚世宗妹燕國公主。少善射,以材能稱。賦性謹重,未嘗有過,為太宗所知。太宗忿石晉負恩,連年南牧,戰定州,時深入,帝馬陷泥濘中,珂下馬奉帝出,身被數十瘡,流血滿體,太宗壯之。遷林牙、行宮都部署、西北路兵馬招討使。從入大梁,授同知京府事,尋授漢人樞密使,封吳王。

  蕭守興

  蕭守興,番名喂呱,侍中解里鉢長子也。始為祗候郎君、林牙、左宣徽使。景宗居藩,燕燕為妃;即位,冊立為后。守興以后父為侍中,共當國政。是時,景宗嬰疾,北漢見僭叛悉平,南宋憂逼,屢遣蠟丸求援,而守興柱石非材,兵勢少弱,石嶺關南之敗,喪萬餘人。後又遷尚書令、封魏王,任遇彌堅。年既昏耄[四],事多狥私,吏有言韻微訛者,抉摘示明,朝廷以此患之,畏后不敢言。

  蕭孝穆

  蕭孝穆,番名陳六,法天皇后兄也。初,后選入宮為聖宗夫人,授大將軍。后封元妃,遷北宰相,封燕王。孝穆機悟有才藝,馳馬立射五的,時人莫能及。聖宗在位,喜其忠謹,與參軍國大謀。時渤海反於東京,有衆數萬,命孝穆為行營兵馬都統討之。大酋宿石真柵于金閭山上,險峻不可攻,孝穆為宣揚恩意,開其自新,凡所招降七萬餘戶而還,以功授東遼王[五]。聖宗疾亟,急召赴闕。聖宗崩,以輔立功封晉王。又納女為興宗后,授樞密使、楚國王。

  蕭奧只

  蕭奧只,番名掃古,燕京統軍使撻里麼之子[六]。撻里麼於統和中攻南宋澶州,為流矢所中,死城下。奧只以父戰功為祗候郎君,遷林牙、契丹諸行宮都部署,又遷彰國節度使。奧只雖家門貴盛而虛己接物,汲引諸名士,時論賢之。宋張昪來使,奧只以侍中為館伴,從容言:「兩朝盟好,誓若山河,毋以小嫌,遽傷大信。」與昪論談移日,曲盡其懽。昪亦云:「侍中,北朝儀表也。」深敬異之。後授北宰相、宣徽使,封鄭王。

  論曰:漢王諸呂,炎光幾曚;唐柄三思,皇運斯厄。古今外戚之家,未有不驕奢恃權,馴至於蹙且敗也。述律諸人,起兜鍪[七],連輝赫奕,有纍纍金印之封,無彰彰鴟吻之迹,難矣!然考契丹之所以亡,竟不出於外戚之家,豈亂之至匪降自天?時君終當以后族為永鑒歟!如蕭奉先諸人是已,別有傳。

  校勘記

  [一]蕃部人「蕃部」,原作「部蕃」,從席本意轉。

  [二]常率騎數十深入敵陣「率」原作「單」,明抄本同,據席本改。

  [三]時少掃古撒已死矣席校曰:一本「多無『少』字」,與明抄本同。

  [四]任遇彌堅年既昏耄「堅」原作「望」,「耄」原作「毛」,均從席本及文義改。

  [五]以功授東遼王「東遼王」應改「東平王」,遼史聖宗紀八太平十年十一月,以蕭孝穆「為東平王、東京留守」。

  [六]燕京統軍使撻里麼之子「燕京」前原衍「父」字,據文義刪。

  [七]起兜鍪「鍪」,原作「蝥」,據席本及文義改。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刘昫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司马光
  东都事略卷八十三·王称
  卷十七 简文帝·王夫之
  ●卷十三·司马光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绎史卷一百五十七·马骕
  随着日子往前走·陆小曼
  宇文化及传·李延寿
  李谐传·李延寿
  司马楚之传·李延寿
  卷四 赫噜佐命·李有棠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梁启超
  239.徐光启研究西学·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四·袁枚

      余不信孔子删《诗》之说,而又不料茅鹿门之选八大家,至今奉为定例也。尝有句云:“诗亡原只存三百,文古何曾止八家?”   二   张古香太守之诗,余已摘入《诗话》矣。其子玉阶孝廉,诗笔清于乃翁。《花残》云:“花残一树

  • 卷二百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四崔峒崔峒慱陵人登进士第为拾遗集贤学士终於州刺史艺文传云终右补阙大历十才子之一也诗一卷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後呈上自得山公许休畊海上田慙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

  • 獻徵錄序·焦竑

      古之良史欲紀一代之事必先儲其林以偫之龍門蘭臺之史毋論家有世業緒而成書所取林于世本國策秦史記與夫中壘父子東觀諸儒之述作何具備也近代若豐城之列卿紀琅琊之弇山別集琬琰錄皆有意憲章博?之地雖未能如海塩之拓

  •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三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四 魏臣 陈羣【子泰】 陈羣字长文颍川许昌人汉太丘长寔之孙侍中大鸿胪纪之子也羣为儿时寔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鲁国孔融高才

  • 卷一百七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明 杨士奇等 撰选举宋孝宗时王师愈上奏曰臣恭惟皇帝陛下知人之明得於天纵文武之臣固已并用而无偏淮北归正之人亦加器使或为将帅或为台

  • 卷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三选举考【七】孝廉方正【臣】等谨按马端临选举考於举士一门首列科目凡明经进士诸科备焉次贤良方正则汉以後凡天子特诏曰制举又曰制科是也次孝廉则所称兴廉举孝是也西京以前贤良文学令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二·高晋

    海塘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一日陈辉祖奏言窃照海塘改建鱼鳞石工二千二百四十丈所有起工兴筑日期及各属解运木石料物足敷应用各縁由业经【臣】杨魁于抵工后防同【臣】陈辉祖履防恭折奏闻兹查塘工初限开槽四百丈安设桩

  • 卷二十二·王溥

    后唐长兴二年七月,吏部南曹奏:“前守郓州卢县令李玭,曾两任秘书丞,一任国子毛诗博士,虽前任有升朝官,今任合准格五选集。”敕:“应州县官有曾在朝行及曾佐幕,罢任后准前资朝官宾从例处分。其带省衘以上,并内供奉里行,及诸色出选

  • 卷七 述而第七·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皆明孔子之志行也,以前篇论贤人君子及仁者之德行,成德有渐,故以圣人次之。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包曰:“老彭,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耳。”)[疏]“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

  • 喻爱欲品第三十二之二·佚名

    昔佛在舍卫国为天人说法时城中有婆罗门长者,财富无数为人慳贪不好布施。食常闭门不喜人客。若其食时辄敕门士坚闭门户。勿令有人妄入门里。乞丐求索沙门梵志不能得与其相见。尔时长者思美食。便敕其妻令作饭食。教杀肥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三·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 基撰经曰。尔时世尊复依遍照如来之相。赞曰。上来第一明实相境法。此下第二寂静法性现等觉门。即是观照正智体境前门。真性此明智相。于中亦三。初叙佛说法门之号。此门有二。初明所依如来之相。后陈所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七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七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秘密八印品第十四尔时毗卢遮那世尊。观察大众会。告金刚手言。彼秘密主。有秘密八印甚极秘密者。如来前品中。说入住秘密漫荼罗法竟。时诸大会复作此念。如是秘密

  • 卷第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四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二傍论已了。复应辩前表无表相。颂曰。无表三律仪  不律仪非二论曰。此中无表略说有三。一者律仪。二不律仪。三者非二谓非律仪非不律仪。能遮

  • 颜鲁公集·颜真卿

    诗文别集。三十卷,其中诗一卷。唐颜真卿撰。按鲁公行状,其佐吉州时有《庐陵集》,刺杭州时有《临川集》,刺湖州时有《吴兴集》。但这些集子,历经五代战乱,全部亡逸。北宋时,吴兴沈侯采掇遗逸,辑编为十五卷,刘敞为之序

  • 珂雪斋集·袁中道

    明袁中道撰。凡25卷。珂雪,洁白义,出自梁元帝《与萧谘议等书》,取为书斋名,志趣可知。其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诗文因此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论文反对蹈袭粉

  • 体撰录·章太炎

    一卷,收录章太炎校核古算法的著作,1933年被收入《章氏丛书续编》。

  • 陶庵梦忆·张岱

    明代笔记。8卷。张岱撰。书前有一篇未署名的序。序文说明了该笔记的内容:“兹编载方言巷咏、嘻笑琐屑之事,然略经点染便成至文,读者如历山川,如睹风俗,如瞻宫阙宗庙之丽,殆与《采薇》、《麦秀》同其感慨而出之以诙谐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