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简文帝

  〖一〗

  至治之世无请托,至乱之世无请托,故嘱托之禁,虽设于律而不严,以其非本治也。汉灵帝立三互之法,高洋赏房超棓杀赵道德请托之使,命守宰设棓以捶杀属请之使,盖其时请托公行,狱讼大乱,有激而然也。

  至乱之世,守宰专利于己,恶民之行赂属请而不存贿于己,则假秉公守法以总货贿于一门。上既为之严禁矣,虽致怨于人,而可弗惧,无有敢挢举其污者也。刘季陵不与公府之事,而陈蕃诮之,季陵正也,蕃非正也。然蕃且有辞于李陵矣,其时请托盛行,而季陵孤也。至治之世,在官有养廉之典,退居有尸祝之尊,贤士大夫亦何忍以身纳于垢浊。而乱世不能也。于是而擅利淫刑之守,亢厉以为能,请托绝而贿赂益滥,况乎绝其所绝而不能绝其所不绝者哉?任守宰而重其廉隅,教行而俗美,请托不足禁也。禁之而民之枉也益甚,灵帝之世是也。若高洋乐杀人以逞威,又无足论已。

  〖二〗  唐之府兵,言军制者竞称其善,盖始于元魏大统十六年宇文泰创为之。其后籍民之有才力者为兵,免其身租、庸、调,而关中之疆,卒以东吞高民,南并江陵。隋、唐因之,至天宝而始改。人胥曰府兵改而边将骄,故安、史乱,河北终不能平,而唐讫以亡。而不知其不然也。府兵不成乎其为兵,而徒以厉民,彍骑虽改,而莫能尽革其弊,唐乃无兵而倚于边将。安、史之乱,府兵致之也,岂府兵不改而安、史不乱,安、史乱而府兵能荡平之也哉?

  三代寓兵于农,封建之天下相承然也。周之初,封建亦替矣,然其存者犹千八百国也,外无匈奴、突厥、契丹之侵偪,兄弟甥舅之国,以贪愤相攻而各相防尔。然忿忮一逞,则各驱其负耒之愿民以蹀血于郊原。悲夫!三代之季,民之瘅以死者,非但今之比也。禹、汤、文、武之至仁,仅能约之以礼而禁其暴乱,而卒无如此鬬农民以死之者何也!上古相承之已久矣,幸而圣王善为之法,以车战而不以徒战,追奔斩馘,不过数人,故民之死也不积。然而农民方务耕桑、保妇子,乃辍其田庐之计,奔命于原野;断其醇谨之良,相习于竞悍;虔刘之,爚乱之,民之憔悴,亦大可伤矣!至于战国,一战而斩首者至数十万,岂乐为兵者哉?皆南亩之农夫,欲免而不得者也。汉一天下,分兵民为两途,而寓兵于农之害乃息。俗儒端居占毕而谈军政者,复欲踵而行之,其不仁亦惨矣哉!身幸为士,脱耒耜之劳,不耕而食农人之食,更欲驱之于白刃之下,有人心者,宜于此焉变矣。

  宇文泰之为此也,则有说也。据关中一隅之区,欲井天下,乃兴师以伐高洋,不战而退,岂畏洋哉?自顾寡弱而心早寒也。南自雒、陕,西自平阳,北极幽、蓟,东渐青、兗,皆洋之有,众寡之形,相去远矣。且梁氏方乱,抑欲起而乘之以吞襄、郢,而北尚不支,势不足以南及。虽前乎此者,屡以寡而胜众,而内顾终以自危。故其所用者,仍恃其旧所习用之兵,而特欲多其数以张大其势。且关中北拥灵、夏,西暨河、湟,南有武都、仇池、羌、氏之地,虽耕凿之甿,皆习战,使充行伍,力是而情非不甘,泰可用权宜以规一时之利,未尽失也。若夫四海一,战争休,为固本保邦之永计,建威以销夷狄盗贼之萌,则用武用文,刚柔异质,农出粟以养兵,兵用命以卫农,固分途而各靖。乃欲举天下之民,旦稼穑而夕戈矛,其始也,愚民贪免赋免役之利,蹶起而受命;迨其后一著于籍,欲脱而不能。故唐之府兵业更为彍骑矣,乃读杜甫石壕、三别之诗,流离之老妇,宛转于缧絏;垂死之病夫,负戈而道仆;民日蹙而兵日窳,徒死其民。而救如线之宗社者,朔方边卒、回纥援兵也。然则所谓府兵者,无益于国而徒以殃民审矣。

  不能反三代封建之制,幸而脱三代交争之苦,农可安农,兵可安兵,天别之以材,人别之以习,宰制天下者,因时而利用,国本坚而民生遂,自有道矣。占毕小儒,称说寓兵于农而弗绝,其愚以祸天下,亦至此哉,农之不可兵也,厉农而祗以弱其国也;兵之不可农也,弱兵而祗以芜其土也。故卫所兴屯之法,销天下之兵而中国弱,以坐授洪图于异域,所繇来久矣。且所谓屯田者,卤莽灭裂,化肥壤为硗土,天下皆是也,可弗为永鉴乎!  〖三〗

  魏、晋以降,廉耻丧而忠孝泯。夫岂无慷慨之士,气堪一奋者哉?无以自持,而因无以自继,则虽奋而终馁也。持其廉耻以养其忠孝于不衰者,自归诸从容蹈义之君子,非慷慨之能也。于梁之亡而得二君子焉,太子大器及吴兴太守张嵊是已。

  吴兴兵力寡弱,而嵊不闲于军旅,然矫举自奋,以弱抗疆,岂不足以自暴其忠哉?既无畏死之心,自可与贼争一旦之命,而嵊不为也;虑夫为之而不继,则气挫而志以摇也。徼幸于佹胜佹败之闲,神无定守而不能保其必死之心;知死矣,知死之外无所容心矣,整服安坐,待执而捐生已矣,此嵊之所守也。

  侯景之不能容简文与太子明矣,太子可去而不去,不忍离其父也。于景之党未尝屈意,而曰:“若必见杀,虽百拜无益也。”神色怡然,及于难而不改其度。死生其命也,忠孝其性也,端凝尊重其道也。既知必死,则崛起于中,若献帝衣带之诏,高贵乡公援戈之举,夫岂不可?而太子不为也。既不欲为,则养晦以冀免于凶逆以俟外援,亦一道也,而太子抑不为也。臣子之道,居身之节,若是焉止矣,过此则乱矣。不欲自乱以丧己,犹张嵊也,此太子之守也。

  二子之守,君子之守也,乐天者也,安土者也,俟命者也,求诸己而不愿乎外者也。呜呼!使太子早正乎位,而得若嵊者以为之辅,朱异何能惑之,侯景何能欺之,高澄何能绐之。而武帝耄以荒,简文弱而忌,同姓诸侯叛君亲而戕骨肉,太子拥储贰之虚名,张嵊守贫弱之僻郡,居无可为之地,虽有可君可相之道而无能为也,天亡梁也。

  无能为,则不丧己而永为君子焉已耳。君子者,知之审而居之安也。生死也,成败也,居之安者所不为时势乱也。不乱,而后可以安死;可以安死,而后可以贵生;贵生,而后可以善其败;善其败,而后可以图其成。故晋明帝可以折王敦,谢安可以制桓温,气先定、神先凝也。太子未履晋明之位,张嵊不秉谢安之权,而梁亡必矣。下此则武陵、湘东、邵陵而已矣,柳仲礼、韦粲而已矣,虽矫举以兴,徒速其亡,而何裨焉?国无君子,则无以立,信夫。

猜你喜欢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司马迁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班固
  卷一九四 唐紀十·司马光
  卷二百五十九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四)·杨士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佚名
  卷之八十二·佚名
  卷十·佚名
  金声传·张廷玉
  通制条格卷第五·拜住
  第八章 懿僖无为,唐室衰败·吕思勉
  卷九·戴锡章
  赵恩赐·周诒春
  三十三年(下)·佚名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十三嘉善曹庭栋编西渡诗集洪炎字玉父豫章人徽宗朝官中书舍人与兄朋龟父刍驹父弟羽鸿父俱以诗文名时称四洪潘邠老有题共氏蛎壳轩诗云封胡羯末谢龟驹玉鸿洪千载望四谢四洪天壤同其推许如此靖康

  • 嵗时杂咏巻十·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中和节【古诗十一首今诗三首】中和节日宴百寮【二首】 徳 宗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欢酣朝野同生徳区宇均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嵗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慙非薰风唱曷用慰吾人东风变梅

  • 卷五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三姚鹄姚鹄字居云蜀人登会昌三年进士第诗一卷送李潜归绵州觐省朱楼对翠微红斾出重扉此地千人望寥天一鹤归雪封山崦白鸟拂栈梁飞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塞外寄张侍御千里入黄云羁愁日日

  • 卢仝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卢仝(775?— 835),自号玉川子,范阳人。甘露之变时遇害。诗风奇特,在当时极名声。对后世怪僻一路。 月蚀诗 卢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 岁次庚寅, 斗柄插子,律调黄钟。 森森万木夜殭立, 寒气赑屭顽无风。 烂银盘从海底出,

  • 苏州夜话·田汉

    登场人物:刘叔康(老画家)杨小凤(女学生)卖花女其他男学生甲、乙、丙、丁时代:现代地方:苏州某饭店邻接小厅一室老画家率其画徒五六人来苏州写生,下榻苏州饭店,此时适由郊外畅游归寓,各人画布上皆取得自然的断片若干,左侧学生甲,正

  •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六·李公焕

    感士不遇赋并序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馀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自真风告逝大僞斯兴闾阎●廉退之莭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㓗巳清操之

  • 东都事略卷八·王称

    本纪八  神宗体元显道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长子也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髙氏以庆厯八年四月十日生于濮安懿王之宫邸祥光照室初授率府副率迁率府率嘉祐五年迁右千牛衞将军英宗入继大统拜安州观察使封安国公加

  • 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创兴后魏 慕容垂讨灭丁零·蔡东藩

      却说姚苌既破大界营,诸将欲乘胜击登,苌摇首道:“登众尚盛,未可轻视,不如回军为是。”乃驱掠男女五万余口,仍归安定。登闻大界营失陷,妻子覆没,悲悔的了不得,经将佐从旁劝慰,乃退回胡空堡,收合余众,暂图休养,两秦始罢战半年。

  • ●卷四·叶梦珠

    ◎士风士风之升降也,不知始自何人。大约一二人唱之,众从而和之。和之者众,遂成风俗,不可猝变。迨其变也,亦始于一二人而成于众和。方其始也,人犹异之,及其成也,群相习于其中,油油而不自觉矣。要之,移易风俗之权,必操之自上,则不劳

  • ◎和尚行医之黑幕·李定夷

    洞庭西山,法华寺僧人月峰,曾受业于医生费某,习歧黄术。出而施治,亦偶有见效者,而以妇女疾病为多。近来三指生涯,亦复不恶。惟该僧年尚少壮,颇为一般人所注目。近日忽有旅沪东海氏者,刊发《劝惩歌》十首之传单。兹录如下。 僧

  • 第三十九卷 仕绩 三 ○·缪荃孙

    扬 州 府 六 清(下)史致俨 史丙荣 史大立史致俨,字容庄,号望之,江都人。少颖异,八岁即考证周礼人民物产。家贫无书,诣学宫读钦颁书于尊经阁。乾隆四十九年,高庙南巡,致俨以廪膳生与召试。五十七年举人。嘉庆四年,会

  • 浙语五(东山散笔、墨庵补述)·查继佐

    ●浙语五(东山散笔、墨庵补述)陈函辉、陈潜夫自越事起,有奉鲁而不以事自见者为陈寒山,奉鲁而拮据江干者为陈玄倩,不幸事败,咸慷慨赴水,称二陈云。寒山名函辉,初字木叔;生时父三槐梦杨椒山过访,迨长柝椒为字。随父之任南康,入曹洞

  • 柳元景传·李延寿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县人。他的高祖叫柳纯,位至平陽太守,没有上任。曾祖叫柳卓,从本郡迁居襄陽,官到汝南太守。祖父柳恬,是西河太守。父亲柳凭,是冯翊太守。柳元景少年时期就熟悉弓马,多次跟随父亲讨伐蛮人,以勇敢著称。他少言

  • 黄荣良·周诒春

    黄荣良 字子诚。民四十一岁。生于安徽无为县。已婚。女一。永久通信处。北京外交部。初毕业于南京汇文书院。得学士学位。任南京汇文书院教员及教务长。光緖二十六年。自费游美。入培克大学。习普通文科。光緖二十九

  • 卷第十九·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九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袁州杨歧方会禅师郡之宜春冷氏子。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系名征商课。最坐不职。乃宵遯入瑞州九峯。恍若旧游。眷不忍去。遂落发。每阅经心融神会。能折节扣参老宿。慈明

  • 福尔摩斯的成就·阿德里安·柯南·道尔

    本书系柯南道尔的儿子所写的有关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共有六个短篇:《福尔克斯 -拉斯奇案》、《阿巴斯红宝石奇案》、《两妇人奇案》、《黑天使奇案》、《德普特福 德恐怖奇案》和《红寡妇奇案》。

  • 学斋占毕·史绳祖

    四卷。南宋史绳祖(生卒年不详)撰。史绳祖字庆长,眉山 (今属四川)人。早年从学于魏了翁,官至朝清大夫直焕章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勤奋好学,经史百家之书,无所不读。此书卷首自谓:“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凡读书有疑,随

  • 正红旗下·老舍

    当代长篇小说。老舍著。初载《人民文学》1979年第3至5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6月初版;1987年5月又将《正红旗下》与作者的另一作品《小人物自述》合为一册再版。两个版本的正文前面均有胡絜青写的代序《写在〈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