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獻徵錄序

  古之良史欲紀一代之事必先儲其林以偫之龍門蘭臺之史毋論家有世業緒而成書所取林于世本國策秦史記與夫中壘父子東觀諸儒之述作何具備也近代若豐城之列卿紀琅琊之弇山別集琬琰錄皆有意憲章博?之地雖未能如海塩之拓徵吾今言為全書然傳諸□林蔚稱祕典若舉一代王侯將相賢士大夫山林瓢衲之□巨細畢收母患堙薆實未有□澹園先生之獻徵錄者先生天授異才幾隣殆庶知通聖統上比素臣自首廷對領史官毅然思有以自舉其軄□毫相視薄而不為誠所謂業傳二正才擅三長者矣會陳文憲公議修 國朝正史與王文肅公共欲以此事顓?先生先生謂盖眾獨賢固辭不可遂與詞臣分紀其事然而先生胷中實具有成書即文憲所建議規畫大氐皆發端于先生者也于是取累朝訓錄方國紀志與家乘野史門分類別採而緝之自禁中之副名山之藏通都大邑之傳畢登于簡一代史林犂然大備茲錄固其一爾當是時使先生從容禁林次苐茟削日月不刊唾手可冀而為時所忌歸臥東山廣內之儲匱而在笥豈不惜哉然先生意不忍忘時為讐校緒成其業多至百二十卷盖其目廣于列卿者什五其人多于琬琰者什七至折衷是非綜校名實闕疑而傳其信斥似而采其真所謂其義則某竊取之先生于此實有獨鑒異乎徒事網羅靡所澄汰愛奇好異冒濫情實者矣學士大夫嚮往此書借觀至于簡渝傳寫為之紙貴乃從友人茅生之請取畀之梓然每類間為梓者有所裁避先生意雖飪之而成書具存異日發其大全固可竢也此錄出而一代之□林政事如指□堂覽□□之為政鑒作者資之為史林如先生自謂者所裨豈其微哉余嘗觀古來作者後先相踵史才實難其人昌黎文起八代之衰至為順宗實錄何濶略也又以避祻守默重為柳州所譏眉山才氣從橫俯視千古友人用史事□之以才非當家遜不敢任退而處于廬陵之後史之難其人也如此當吾世而有先生豈非□事國朝之史有專官無專業自會要輟編木天諸儒不領著作簪茟紀言起居章奏而外未有聞也史之難其書也如此當吾世有先生而為此書又豈非盛事余誠願上一日大關金匱石室徵先生此之緒成立史垂諸萬世執此以往先生得無意乎即不然而詔賜茟札錄副禁中私家所藏褒進為公史如班書故事固東漢以來作者之殊遘也昔劉子玄手著史通掎摘古人不遺餘力至身為史官以作非一人詒書僚長徒抱汗青無日之歎如先生與眾共業退矣而猶思儲一代之史材以信今傳後人之度量相越不亦遠哉天下事何不可為也予□乃益信賢者之有益于人國矣

  萬曆丙辰同里晚學頋起元撰

  夫自虞夏書誥以來龍門而下涑水而上有一代之人必有一代之事而勒一代之史故史以徵事以徵人夫史非徒侈詞藻誇聞見而已大而國體隱而民瘼賾而世務殽而材品當時治亂□衰得失之林誡覆轍標芳軌于是乎在故曰文武之政□在方冊史之不可以已也 夫士大夫戔之者趣富貴如騖安事詩書即有□倫之姿愛奇矜慱注之高視千古之上迂談六合之外而問以當代行事與人物材品高下代謝之數則舌舉目睬莫能置對闕文殘簡誰與正之故殷夏之禮正於杞宋文獻不足孔子所喟然而嘆也 明興高皇帝闢草昧而經綸□巍蕩之業宇宙一新 列聖踵接顯承同條垂三百年其間綱紀風俗文□將相內外職司之略與夫林間之秀方外之逸簇萬品而雄百代固不在虞夏殷周之下而歷世既久長年晨星最著廣如吾學徵吾實而未詳憲章鴻猷略而不徧豊誠之列卿紀未萃羣流弇州之琬琰錄且多掛漏彼寥俊野老目不窺金匱石室之藏而一方一技之士井底闚觀欲其討□典蒐家乘采稗官樵說林稽故實精鑒裁以勒成一代全史不亦難乎天牗斯文弱侯焦先生獨稟宏才通道略物兼有三長遐覽萬古自首對大廷諸館閣長老舉莫能出其右歲在甲午會陳文憲王文肅兩公深知先生以國朝正史事議請肩荷之先生稽首三讓不能得因請與詞林分曹別數諸詞林有就有否先生殫日夜之力取累朝訓錄及海內碑銘志狀表傳之屬盡錄之下及齊諧小說靡不詮擇自曹分而外並有結撰紀志諸編稍稍就緒我明不朽之業且觀厥成矣而道之喪世王公歸里陳公下世緒業未竟而忌才者至躓先生成東山之高詎不痛乎然先生即歸田若而年不忘其初凡所覩聞僉命掌記時為纘輯自同姓諸侯王傳文臣武臣以及四夷等傳凡百二十餘卷萬有一千餘葉錄名獻徵其蹟談其幽闡其是非辨而折衷嚴所謂國體民瘼世務材品犁然而具 明主所與文武將吏行事之實庶幾無■〈垂夬〉後王法之羣工遵之則太平之略也名山副之金匱藏之則良史之材也不其盛哉嗟乎初使陳□朱謝聖主堅于□重優以元老領袖羣□出入中秘從容歲月敭歷所至聽以書局自隨若治平司馬氏之任令先生淂畢其長用左氏編年法貫串二百餘年之事□兼史遷之紀傳竊取春秋之義豈惟史材竟成全史斯不亦昭代之大業千秋之永鑑乎而柰何其以東山老也嘆乎道之不行而託諸史史之不竟而脩之家韞國寶為家珍發藏山於通邑即後有作者奉為蓍蔡凜若袞鉞無能沒先生素臣之功而使先生抑而就是誰當其咎盖想昔人吐握之風詠緇衣之篇而不能不為之太息也

  南儀部郎武林黃汝亨譔并書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褚裕之·李延寿
  卷第二百八十·胡三省
  卷第九十八·胡三省
  名山藏卷之三十六·何乔远
  路史卷三十一·罗泌
  卷二十下·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佚名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第二个升降机——“党统”与军阀·恽逸群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薛聪传·李延寿
  卷六十四·佚名
  庭闻录卷三·[清]刘健
  卷十八下·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埴·唐圭璋

      诗渊第二十三册引“宋张埴情性集”书生村诗卷一首,中有“我看后村诗,未许后生到”之句。其年代较刘克庄为晚。埴字养直,号卢滨,吉水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有以奇士目之者。见光绪吉水县志卷三十七张埴传。   失调

  • 黄师参·唐圭璋

      师参字子鲁,号鲁庵,三山(今福州市)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官国子学正、南剑州添差通判。许应龙东涧集卷六有黄师参转一官制。   沁园春   饯郑金部去国   谷口高人,偶泝明河,近尺五天。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

  • 卷十五·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五   歙县汪立名编 长庆集十五【律诗五言七言九十九首】 渭邨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重文疎卜式尚少弃

  • 卷七十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七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杨廷枢【二首】廷枢字维斗吴县人崇祯庚午乡试第一有古柏轩诗集【徐孝若云维斗吾党之李元礼房伯武也见义当前突怒无畏近读其遗诗人之云亡遂成千古之憾悲夫】【静志居诗话

  • 雍正上谕 一、皇上嗣位以来,是五谷丰登,人民乐业?·雍正

      【原文】  问曾静:你书内云“五六年之内,四时寒暑易序,五谷耕作少成,恒雨恒,荆、襄、岳、常等郡,连年洪水,吴、楚、蜀、粤,到处旱涝时闻”等语。皇上嗣位以来,阴阳和顺,风雨时调,五谷丰收,人民乐业。各省之内,间有数州县旱

  • 法军侵台档(二)·佚名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上)出使大臣曾纪泽译报勒当新报议论法国惟有取地以为质等事南洋大臣左宗棠函抄台湾道刘璈请调兵增守及吴镇贪鄙、闽督袒护同乡密禀军机处交出福州将军穆图善奏闽省防军续筹布置并委署台湾镇篆抄折北洋

  • 第十九回 惊异表吕公妻女 经大泽刘季斩蛇·黄士衡

    话说吕公接过刘邦名帖,见贺礼甚厚,不觉大惊,亲自出到门前迎接。刘邦见了吕公,上前施礼。吕公一见刘邦状貌,愈加敬重,引到厅上。萧何见刘邦入门,两手空空,知他万钱都是假话,便笑道:“刘季本来喜为大言,都无实事。”刘邦故作不曾听

  • ◎孙总长流血·李定夷

    近者梁士诒于华石桥本宅,延请诸要人筵宴,一时冠盖盈门,极形热闹。外交部孙宝琦适因部中有要事,至七钟后始到梁宅。其时天雨已久,梁士诒宴客地点,为其东偏院之花园,园内花木纷披,山石夹道,曲径迂回,宽不及尺半。雨后青石如镜,滑不

  • 九○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河源纪略》凡例内地名改正黏签呈览片·佚名

    九○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河源纪略》凡例内地名改正黏签呈览片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臣等遵旨将纂办《河源纪略》凡例内今古地名应用分别之处,改正黏签呈览,交馆遵办。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会镇请设太平船装载兵骸并运送马匹议·丁曰健

    窃照台地向有太平船二只,专为运送兵丁骸骨,并附搭客柩而设。历系招募郊商举充,来去自由,并非官为经理,是以随设随废,及时另举承充。该船户等固视为畏途,而地方文武官吏亦不暇问及;废弃已将十载。综计检拾出土之

  • 周磠传·房玄龄

    周岂页字伯仁,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岂页。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岂页,惊叹道:“汝颍之地本来多生奇士,好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

  • 卷六 禹贡第一·孔颖达

    夏书禹别九州,分其圻界。○别,彼列反。九州,《周公职录》云:“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鄹子》云:“中国为赤县,内有九州。”《春秋说题辞》云:“州之言殊也。”圻,其依反。随山濬川,刊其木,深其流。○濬,思俊反。刊,苦安

  • 卷三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三>力政大司徒大軍旅大田役以旗致萬民遂人若起野役則以遂之旗致民大夫以旟致民【鄉

  • 卷三·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三      元 郑玉 撰桓公 公名轨惠公之子隐公之弟史记世家名允桓王九年即位諡法辟土服远曰桓 元年春王正月 谷梁氏曰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

  • 卷二·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训义择言卷二婺源江永撰檀弓上檀弓免焉【陆氏释文云免音问以布广一寸从项中而前交於额上又却向後绕於髻】按免当音问程氏大昌读如字谓去冠别有辨见丧服小记篇左右就养无方【饶氏云养不止饮食之养言或

  • 卷五·张自超

    <经部,春秋类,春秋宗朱辨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五高淳张自超撰僖公元年春王正月【文定以为上请命于天王内承国于先君而后书即位上虽不请命于天王内犹承国于先君亦书即位上既不请命于天王内又不承国于先君

  • 胜鬘经疏·佚名

    昭法师撰胜鬘经疏者必速解真常八十之寿应物故耳。言心得无疑也。宜时遣信发其道意者。宜及今时遣信发胜鬘所为众生常解道意也。今正是时者。今日正是发胜鬘所为众生常解之时也。□胜鬘书者。此明遣书也。略赞如来无量

  • 四六法海·王志坚

    文总集。明王志坚编。十二卷。 收录魏晋至元代四六文(骈文)。仿《文选》体 例,分敕、诏、册文、赦文、制、手书、德音、令、 教、策问、表、章、札子、状、弹事、笺、启、书、颂、 移文、檄、露布、牒、诗文序、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