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

正德十二年十二月壬寅朔

上留宣府 大学士杨廷和等言每岁大祀

天地俱先朝于十二月初一日 圣驾躬诣牺牲所此祀

天之躬乃 祖宗旧制国家大事至严至重非他礼仪可比

累朝 列圣遵行惟谨 皇上临御以来亦已十二举矣

天心孚佑福祉无强端系于此近日有旨闰十二月初一日看牲较之往岁已迟一月即今日期将近未睹回銮中外人心曷胜悬望宜

圣驾在外已踰三月臣等内外臣工遥望

天颜无由瞻拜伥伥然如人子之远违父母而身无所依也朝夕食寝岂能自安况边塞苦寒

圣身□本勤劳意外之虏又有不可不防者此尤臣等之大虑也伏望 圣明念一身为 天地 宗庙 社稷之主而郊祀看牲大礼不可一毫少忽亟降明旨振族还京实天下臣民之至愿 甲辰宥云南都指挥佥事卢和死降为指挥佥事初钱太监者镇守云南和以指挥服役其门时朱宁尚幼为前奴因与和善弘治间和充参将分守金腾与镇守左监丞孙绪交恶俱论斩获赦绪发南京充军和仍击候决及宁用事遣人奏辩屡有旨令巡按御史看谳更巡按者数人以和罪重又畏宁依违不敢决至是和复奏辩下都察院议请仍候看得旨兑勘降三级而宥之和凶狡自附钱时多所残害后为参将益暴横云南人恨之 礼部尚书毛澄等言伏睹

皇上巡边以来已踰三月在京大小臣工恩见

天颜若子望父讯问占卜弗遑寝处即今岁律云暮新正伊迩国家大礼如南郊大祀省牲

太庙祫祭时享元旦朝贺等仪斯皆

皇上所当躬亲其事以书仁孝诚敬之心以承爱

天地 宗庙甲锡之祐以今拨古百王所同近奉旨以闰十二月初一日看牲今闰月已近仰识

圣心致严大礼玉音在耳拭目以俊伏惟

圣明即日回銮天下幸甚六科给事中朱鸣阳十三道御史王光等皆以请不报 乙酉云南大理府大风怀城楼角楼 降狭西永昌卫都指挥佥事杨时为指挥使坐达贼入境守备不设也 壬子以水灾免庐凤淮杨四府暨中都留守司凤杨等卫所秋粮有差 致仕礼部尚书张昇字启昭江西南昌人也成化乙丑进士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援以 皇太子出阁特改左春坊左赞善充

东宫讲读官秩满升右春坊右谕德

孝宗即位以从龙恩进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故事特加宫僚者例转数阶而昇以忧居后至但进一阶疑大学士刘吉柳已遮吉过劾之忤

上左还南京工部员外郎以忧去服阕会吉已去位复遮子吉数事多中时弊寻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历升左右侍郎转尚书时崔志端以太常乐舞生称资至为周官颇倨傲昇常则流品以裁割之属官有授徒讲经者御史杨义之子在讲下常出入部中遇昇散部失趋避命司务朴而拘之仪不能平效昇不劾人望自是名益损屡为言官所指尝奏选宫女禁娼优隶卒家不得与榜书隶为吏众哄然腾谤昇迺不安于伍遂致仕加太子太保刘瑾用事又以为尚书时裁抑晋府群王封爵□金隹臼□所加官至是卒讣闻辍朝一日赠太子太傅赐祭葬如例昇原悫有余居官虽无大建白然自守谨饬为文平实尝主两京乡试所取得侍郎储巏编修陈澜皆名士论者以为得人 复除服阕广东按察司副使黄天爵于湖广整饬兵备 大学士杨廷和蒋冕毛纪言朝廷设置公卿辅弼之臣望其陈力效忠将顺匡救以共成天下之务非徒取其充位而已兹者

皇上巡出边境数月未回中外人心日夕忧惧臣等备员内阁职专辅导平日既无格心之学临事又非济时之才窃位素餐涓埈莫报虽尝累奏请回銮又不能少回

天听以慰天下居民之望诚恐一旦祸患之来出于意料之所不及则臣等虽贬窜殊极亦不足以赎其罪矣伏望

皇上俯察愚诚奋施乾断亟将臣等即日罢归田里以为人臣不能尽忠之戒别选贤能代居臣位庶几或有转移感动之机而臣等虽退犹进虽死犹生也 丙辰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仪宾周钺祭

陵寝 丁巳兵科给事中玄锡等延绥宁夏二镇迭有惊报盖黄河冻合虏骑可渡故也今宁夏之兵调甘肃延绥之兵调宣府万一虏乘虚而不知何以御之且

圣驾驻跸宣府日久仓库虚□又益之以各镇之兵供亿不足率皆饥因万一哗然而起不知又何以制之夫事有召乱之形已了然矣

陛下独不虑及此乎望散遣所调兵俾还卫各镇早旋车驾则边方之大幸也不报 戊午命靖远伯王瑾神机营右哨坐营管操 命定西侯蒋壑掌府军前卫印 命福建署都指挥佥事侯汴守备汀漳地方 命惜薪司木柴岁增九百五万五千八百斤旧额一千八百十二万斤是至以供应日多故增之 复开军职生员吏典义民僧道纳银例先是户部奉旨以大仓附余及军职俸银共三十五万两轮行在所请以二十万付督饷侍郎郑宗仁于宣大二镇召商预备粮草以十五万备军士冬衣月粮

上不许令俱留军前应用且督责户部务足百万之数户部无以应命乃请开纳银例武职授空御者都指挥佥事六百两指挥使五百指挥同知减五十指挥佥事减百正千户二百五十副千户减五十所镇抚百户各减百犯罪立功者许赎岁以二十两为卒生员人监者廪膳二百增广二百八十附学及武生三百四十人以千五百为限吏典在京寇带办事在逃送部免考银以岁为差义民授冠带者二十两九品八品七品散官递增阴阳官七十僧道官减二十未给度牒者度之报可 以户部右侍郎杨旦为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地方 升户部郎中万斛为广西布政司左参议监察御史周期雄刑部署员外郎田登为按察司佥事期雄福建登湖广 升应天府府尹龚弘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山东抚按官奏黄河徒决恐妨运道故也 荫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袁恺曾孙汝霜为国子生汝霜奏其祖若父俱蒙荫未仕而卒援例荫补也 升翰林院庶吉士戴颙为吏科给事中 加给蜀王食盐二十引旧额已盈百引矣 南京国子监祭酒贾咏言旧例科道缺员南北两监博士助教学士学录与行人太常博士及行取推官知县相兼选补此立贤无方之盛典也南监自正德参年助教张佑选授御史之后至今无与选者遂使南监之属莫不怀轻重南北之心而锐志事功者亦有不属就之意臣自供职以来夙夜铳场但亦表卒横范为事此监各属立心制行多有可取况任府州县学官时多经抚按旌奖顾久淹下位不以上闲始非臣以人事居之心且无以示激劝于将来也乞敕该部凡遇风宪及两京都属有缺移文本监择取尤者或一二人或三四人擢用以励其余下吏部议考选风宪例南北无闲但南监近无岁报考语贤否未核故与选者少请从咏所奏今岁终开具贤否揭帖以备斟的取用诏可自足南监之属乃稍有进用者 己未升太仆寺卿王承裕为南京太常卿 荫吏部尚书陆完子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白圻子说为国子生 巡抚保定等处左佥都御史李王□赞乞餋病不许 许浙江按察司副使罗钦德致仕仍令有司俊病痊起用 会审斩绞罪囚凡九人诏依律处死 命安远候柳文充总兵官镇守湖广地方 兵部以巡按福建御史程昌劾奏南靖等处剿贼功罪议请参政陈策等各升俸一级知县史祥等淮以功赎仍赏纻丝一表里都指挥杨勋等以迁任宥之其余有功官军俱升赏 复以襄阳府税课局河伯所岁课赐襄王从王奏也 癸亥太监张永魏彬张忠赵林自宣府还传旨谕司礼太监萧敬等即今边报未宁未得还京自闰十二月初一日为始照旧差官看牲勿误火祀尔各衙门大小官员宜安心办事于是大学士杨廷和等上言人君之道莫大于敬

天敬 天之礼莫大于初妃我

祖宗列圣百五十余年以来每遇郊祀必于前一月躬往看牲岁之首月卜日行礼所以

天心克享而天下久安仰惟 皇上嗣

祖宗列圣之统果能上休 祖宗列圣之心以事

天则天之眷我 皇上亦将无异于 祖宗列圣之时矣今驻跸关外久未回銮顾谓边报未宁便欲差官先行轮看

皇上为 天子之为 皇上得以祀 天若

圣驾先未看牲臣下决不敢先看况边报纵有未宁自有镇巡等官分任其责 皇上伯当专其委任明信赏罚则边境自迩无虏岂可以是为词遂欲废此百五十余年盛典万一天下臣民及各处宗藩有疑于此而具奏问故则将何说以应之此事系国安危利害不小伏望俯从臣等所言收回新命即日回銮躬往南郊看牲以成大礼则人心安而 天意悦 宗社万寿万年无强之庆端在是矣礼部尚书毛澄等言 皇朝制礼莫重于郊祀前一月朔旦

圣驾必率先臣下躬自省牲所以致其精诚以格 天地

宗庙以来未尝无故而废是以百五十年间天人协赞海宇晏然 陛下巡历边关已机四月省牲闰朔既已有诏而又以边事中正大夫祀 天地乃天子之事而边事付之将臣可臣纵使边强未靖此其 天地之重何如而乃以为急邪臣等愚昧切恐天下之大妄生疑惑则事之可虑盖有不可言者伏望即日还京庶几郊礼之行无改旧规而中外人心皆帖然以安矣六科都给事中朱鸣阳十三道御史袁宗儒以亦为言俱不报 内阁大臣及九卿至居庸关请 驾有禁不得出关而还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八十·赵尔巽
  ●卷一百三十九·徐梦莘
  卷十二·金履祥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卷八·王当
  卷二十一·苏辙
  卷十九·宇文懋昭
  卷二·宇文懋昭
  三○一 暂署贵州巡抚袁守侗奏据呈代陈韦谦恒办理禁书错缪缘由折·佚名
  卷九·佚名
  卷五十一·张守节
  文德·周绍良
  楚围雍氏五月·佚名
  卷十四·佚名
  三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一陈贶陈贶南闽人隐庐山三十年元宗聘至献景阳台怀古诗元宗称善授以官固辞赐粟帛遣还诗一首景阳台怀古景阳六朝地运极自依依一会皆同是到头谁论非酒浓沈远虑花好失前机见此尤宜戒正当

  • 卷十·辛文房

      ○王焕   焕,大顺二年礼部侍郎裴贽下进士及第。俄自左史拜考功员外郎,同年皆得美除,焕首唱感恩长句,上谢座主裴公,当时甚荣之。后以礼部侍郎致仕,年九十,见《睢阳五老图》。焕工诗,情极婉丽。尝为《惆怅诗》十三首,悉古

  • 第二十七回 哀牢王举种投诚 匈奴兵望营中计·蔡东藩

      却说东汉初年的高士,最著名的是严子陵,子陵已见前文。后来复有扶风人梁鸿,与妻孟光,偕隐吴中。鸿字伯鸾,父让尝为王莽时城门校尉,迁官北地,使奉少皞祭祀,遭乱病殁,鸿无资葬父,用席裹尸,草草瘗埋。后来受业太学,博通经籍,因落

  • 第十六回 南下鏖兵明藩覆国 西征奏凯清将蒙诬·蔡东藩

      却说江阴被陷,明遗臣已亡了一半,只有宜兴、太湖、吴江、徽州等处,尚有抗清的明臣。至是势孤力危,眼见得要保不住了。宜兴的瑞昌王盛沥,是由卢象观拥戴,象观谋潜袭南京,密约城内同党,作为内应;适洪承畴到江南,搜出奸细,设伏

  • 卷之七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卷五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灭赤狄【长狄之亡】左传【文公十一年】鄋瞒侵齐遂伐我公使叔孙得臣追之吉侯叔夏御庄叔緜房甥为右富父终甥驷乘冬十月甲午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富父终甥摏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初宋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六·佚名

    先主下诸葛亮【东坡 殷潜之 杜牧之 王荆公 老泉 子西 少游 何去非 尚驰 裴度 吕温 孙樵 李翰】诸葛亮东坡斜谷五丈原诗曰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吏士寂如水萧萧闻

  • 鲍宏传·李延寿

    鲍宏字润身,东海剡人。父亲鲍机,因才能学问而知名。仕于梁朝,官至书侍御史。  鲍宏七岁时死了父亲,由兄长泉之爱护抚育。年满十二岁,就能作文章,曾经奉和湘东王萧绎诗,萧绎嗟叹赞赏不已,引荐为中记室。多次升迁至通直散骑常

  • 卷十七·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七宋 夏僎 撰武成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此篇葢武王胜商之后归马放牛偃武修文史官于是自往伐之始至归兽之后记录其始终设施之政事作武成之书故其序所以言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

  • 序·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迦栴延子造 符秦 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八犍度论序释道安撰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众祐有以见道果之至赜。拟性形容。执乎真像。谓之大也。有以道慧之至齐。观如司南察乎一相。谓之法。故曰大法也。

  • 自然法典·摩莱里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劳动人民启蒙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的代表作,出版于1755年。这部书集中阐述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摩莱里作为一名启蒙学者,坚定地站在反封建营垒,但他把矛头对准了私有制度,因此又不同于当

  • 文庄集·夏竦

    诗文别集。宋夏竦撰。三十六卷。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以父荫补官。景德四年举贤良方正。 与王钦若、丁谓结交,屡得升迁。仁宗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判大名府。后为言者所攻,改枢密使,封英国公。罢知河南

  • 群居解颐·佚名

    宋代笑话作品集。3卷。涵芬楼排印本《说郛》卷32载有此书,注作者为“唐高择,号高素处士”,清顺治刊本《说郛》作“唐高怿”。《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3卷,亦作“高择撰”。查《宋史·隐逸传》载有高怿,宋仁宗时赐号“安素

  • 学易记·李简

    九卷,元李简著。自序称:“在东平时,与张中庸、刘佚庵、王仲徽聚诸家《易》,节解取之。张与王意在省文, 刘之设心务归一说,仆之所取,宁失之多,以俟后来观者去取。”又称:“己未(1319年)岁取向所集,重加去取。”则始博

  • 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佚名

    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所说「火车王灵官」,乃道教所奉诸神之一,传说是南斗离星(火星)之神。据称此神能变火万里,掷千重火车,飞走乾坤。玉帝敕赐金鞭,封之

  • 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佚名

    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七真所说,内载六组二十一枚灵符。据称佩服灵符,可杀鬼灭魔,治病消灾。

  • 补江总白猿传·佚名

    《补江总白猿传》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入“丙部小说家类”,不著作人姓名,《宋史·艺文志》题作《集补江总白猿传》,而《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四录此篇时,名为《欧阳纥》,下注出自《续江氏传》。关于它的作因,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