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故元遗兵太祖洪武三年春正月癸巳,上以王保保为西北边患,命右丞相信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将军,往

  征沙漠。上问诸将曰:“元主迟留塞外,王保保近以孤军犯我兰州,其志欲侥幸尺寸之利,不灭不已。卿等出师,当何先?”诸将皆曰:“保保之寇边者,以元主之犹在也。若以师直取元主,则保保失势,可不战而降。”上曰:“王保保方以兵临边,今舍彼而取元主,是忘近而趋远,失缓急之宜,非计之善。吾意欲分兵二道: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如狐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是也。”诸将皆曰:“善。”遂受命而行。

  二月,北平守御华云龙克云州,获元平章火儿忽答、右丞哈海等。大同指挥金朝兴克东胜州,获元平章荆麟等。大同都督同知汪兴祖克武州、朔州,获元知院马广等。

  夏四月,大将军徐达率师出安定。初,达师至平西,王保保退屯车道岘,达遣左副将军邓愈立栅逼之。至是,出安定,驻沈儿峪口,与王保保隔深沟而垒,一日数战。王保保发兵千余人,出间道,从东山下,潜劫东南垒,一军皆惊。左丞胡德济仓卒不知所出,达率亲兵击之,斩东南垒赵指挥及将校数人以徇,军中股栗。明日,整众出战,诸军争奋,遂大败保保兵于川北乱冢间,擒元郯王、文济王及国公阎思孝、平章韩札儿、虎林赤、严奉先、李景昌、察罕不花等官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将校士卒八万四千五百余人,获马万五千二百八十余匹,骆驼驴骡杂畜称是。保保仅与其妻子数人从古城北遁去,至黄河,得流木以渡,遂由宁夏奔和林。都督郭英追至宁夏,不及而还。保保至和林,元嗣主爱猷识理达腊复任以事。徐达以胡德济失律,械送京师,上念其旧劳,特赦之。仍遣使谕达曰:“将军欲效卫青不斩苏建,独不见穰苴之待庄贾乎?胡左丞失律,正当就军中戮之。今归之朝廷,朝廷必议其功过。彼常守信州,救诸全,皆有功,不忍即加诛。惧将军缘此缓其军法,是用遣使即军中谕意。”

  五月丁酉,左副将军李文忠、左丞赵庸师出野狐岭,擒元平章祝真,进败元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等于白海之骆驼山。遂次开平,元平章尚都罕等降。都督孙兴祖率燕山右卫指挥平定、大兴左卫指挥庞,兵次三不刺川,遇元兵力战,皆没于五郎口。海宁卫指挥副使孙虎率兵至落马河,及元太尉买驴战,死之。

  癸卯,李文忠克应昌。文忠率师趋应昌,未至百余里,获元骑问之,知四月二十八日庚申君已殂。文忠督兵兼程而进,遇元兵,一战败之。追至应昌,围其城,获元主孙买的里八刺并后、妃、宫人、诸王、省院达官、士卒等,宋代玉玺、金宝一十五,宣和殿玉图书一、玉册二,镇国玉带、玉斧各一,及驼马牛羊无算,惟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数十骑遁去。文忠率精骑追之,至北庆州,不及而还。道兴州,降其兵民三万七千人,至红罗山,又降其兵民万六千余人。捷闻至京师,百官称贺,上命礼部榜示,凡经仕元者不与。又以庚申君不战而奔,克知天命,谥曰顺帝。上又自为祭文曰:“生死废兴,非一时之偶然,乃天地之定数。古之圣贤,于是四者一或临之,不为之变,何也?盖知天命而不惑者也。君之祖宗,昔起沙漠,弯弓矢,入我中国,横行天下,九彝八蛮,尽皆归之,非天命不至此。及君之父子,正当垂衣守成之时,而盗生汝、颍,华夏骚然,号令不行,以致失国。此人事欤?天道欤?朕于其时,非有三军六师以威天下,乃代君家而为民主,亦莫非天命也。曩者,君王沙漠,朕主中国。君与群臣乃固执不移,致边警数兴。今闻君没于沙漠,朕用恻然。特遣人致吊,奠以牲醴,以享尔灵,尔其鉴之!”

  六月,李文忠遣人送俘获元诸王买的里八刺等及其宝册至京师,省臣杨宪等请以买的里八刺献俘于庙,宝册令百官具朝服进。上曰:“宝册贮之库,不必进也。古者虽有献俘之礼,武王伐殷,曾用之乎?”宪对曰:“武王事殆不可知,唐太宗尝行之。”上曰:“太宗是待王世充,若遇隋之子孙,恐不行此礼。元人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甚繁,家给人足,朕之祖先亦预享其太平。虽古有献俘之礼,不忍加之,只令服本俗衣以朝。朝毕,赐以中国衣冠,就令谢恩。”复谓宪曰:“故国之妃,朝于君者,元有此礼,不必效之,亦令衣本俗衣,于中宫朝见。见毕,赐中国之服,亦令谢恩。”乙亥,买的里八刺朝见奉天殿,其母及妃朝见坤宁宫,俱赐以中国服,及赐第宅于龙山,封买的里八刺为崇礼侯。丁丑,颁平定沙漠诏于天下,仍遣使赍诏谕安南、高丽、占城。是日,百官表贺,上谕之曰:“当元之季,君则晏安,臣则■扈,国用不经,征敛日促,天怒人怨,盗贼蜂起,天下己非元有矣。朕取天下于群雄,非取天下于元氏。向使元君克畏天命,不自暇逸,其臣各尽乃职,罔敢骄奢,天下豪杰其得乘隙而起耶!”遣使诏谕元宗室部落臣民。

  元宗室四大王初遁入静乐岢岚山中,结寨自固。至是,率众寇武州,太原指挥程桂等击败之。追至龙尾庄,四大王遁走,获其三大王脱忽的帖木儿送京师。

  乙酉,左副将军邓愈招谕吐番,元陕西行省吐番宣慰使何锁南普诣军门降,镇西武靖王卜纳刺亦以吐番诸部来降。追元豫王至西黄河,抵黑松林,杀阿撒秃干。于是河州以西,甘朵、乌思藏等部皆来归,征哨极甘肃西北数千里始还。九月,命指挥韦正守河州。正初至河州,城邑空虚,人骨山积,将士见之,咸欲弃去。正语之曰:“正受命率公等出镇边陲,当不避艰险,报国恩。今既至此,无故弃去,一旦遂生戎心,其谁御之?吾与若等死亡无地,妻孥不得相保,毋宁死于王事乎!”于是众感激如命。正日夜抚循军民,河州遂为乐土。

  冬十一月壬辰,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等还至龙江,车驾出劳于江上。四年春正月,命魏国公徐达往北平训练军士,缮治城池,给守边将士衣。

  二月甲戌,元辽阳守将平章刘益降。先是,遣断事黄俦诏谕辽阳诸处官民帅众归附,益遂以辽东州郡地图并籍兵马钱粮之数,遣右丞董遵、佥院杨贤奉表来降。诏置辽东卫指挥使司,以益为指挥同知。未几,元平章洪保保、马彦共谋杀益。张良佐、房复擒彦杀之,保保走纳哈出营,辽东之众因推良佐、权卫事。至是,良佐以闻,并遣使贡马,上元所授印章、宣敕、金牌,献贼杀刘益逆党,仍上其事于中书省曰:“本卫地方辽远,僻处海隅。肘腋之间,皆为敌境。元平章高家奴固守辽阳山寨,知院哈刺张屯驻沈阳古城。开元则有丞相也速之兵,金山则有太尉纳哈出之众,彼此相依,互为声援。今洪保保逃往其营,必有构兵之衅。乞留断事吴立镇抚军民,先将逆党八丹、知院僧儿械送京师。”诏以良佐、为辽东卫指挥佥事。

  魏国公徐达徙北平山后之民三万五千八百户散处卫府,籍为军者给衣食,籍为民者给田以耕,凡已降而内徙者三万四千五十六户。寻命达自北平往山西操练士马。

  秋七月,辽东卫奏元纳哈出据金山为边患,遣黄俦赍书谕之曰:“比者元纲解纽,红巾起于汝、颍,群盗扁于中原,僭名号者继出。小明王称帝于亳,徐真一称帝于蕲,陈友谅称帝于九江,张士诚称王于姑苏,明玉珍称帝于西蜀。拥兵数万,割据中原,垂二十年。朕本淮民,为群雄所逼,集众渡江,与将军会于太平,比待他俘,特加礼遇。且知将军为名家,特释北归,今又十七年矣。朕见群雄无成,遣兵四出,北平中原,南定闽、粤,东取方氏,西收巴蜀,四帝一王,皆为俘馘,元君奔亡,华夏悉定,此天命非人力也。近闻将军居金山,大张威令。吾兵亦守辽左,与将军旌旗相望。将军若能遣使通问贡献,姑容就彼顺其水草,自守一方。不然,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衅之后先,惟将军自思之。”俦至金山,纳哈出拘留不还。

  置辽东都指挥使司,以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吴泉、冯祥为同知,王德为佥事,总辖辽东诸卫军马。上以刘益之变,纳哈出未附,特命云等镇之。云等由登莱渡海,驻兵金州,招降元参政叶廷秀,攻走平章高家奴,遂进至辽东,完城缮兵,一方遂安。命靖海侯吴祯帅舟师运饷辽东。

  淮安侯华云龙统兵至云州,谍知元平章僧家奴营于牙头,夜遣精兵袭之,突入其营,擒僧家奴,尽俘其众,获驼马四百余匹。进至上都大石岸,攻破刘学士寨,击败驴儿国公于高州武平,悉众北奔。又遣指挥孙恭等帅兵口北,招谕惠王伯都不花、储王伯颜不花、宗王子蛮伯帖木儿等。冬十二月丙戌,遣人送伯都不花等至京,上命赐第宅、袭衣、什器等物,仍月给钱米有差。

  五年春正月乙丑,诏赐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交趾弓五十、彤弓百。庚午,命达为征虏大将军,出中路,文忠为左副将军,出东路,胜为右副将军,出西路,三道并进,以清沙漠。中路由雁门趋和林,东路由居庸出应昌,西路由金兰趋甘肃。

  三月,徐达抵山西境,都督蓝玉为前锋,败保保游骑于野马川。丁卯,复败保保于土刺河,保保遁,与贺宗哲合,而拒我师于岭北。时师数发,■而心轻敌,骤与之战,不利,死者万余人。达固垒而救之,故彻侯功臣无死者,保保亦不敢入塞。偏将军汤和遇别部于断头山,亦败。

  冯胜师次兰州,傅友德率骁骑五千为前锋,直趋西凉,遇元沙实罕兵,击败之。追至永昌,又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于忽刺罕口,大获其辎重牛马。进至扫林山,胜等师亦至,共击元兵,走之。友德手射死其平章卜花,追斩四百余人,降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著等。

  夏六月戊寅,元将上都驴知大军至,率所部吏民八百三十余户迎降。胜抚辑其民,留兵守之。进至亦集乃路,守将卜颜帖木儿全城降。师至别驾山,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追获其平章长家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友德复引兵至瓜沙州,又败其兵,获金银印、马驼牛羊二万而还。

  李文忠率都督何文辉等兵至口温,敌闻之,夜弃营遁,获其牛马辎重无算。遂进至合刺莽来,敌部落惊溃。复进至胪朐河,文忠下令曰:“兵贵神速,千里袭人,难以负重。”乃留辎重胪朐河,令部将韩政等守之,士卒人持二十日粮,兼程而进。至土刺河,元太师合刺章蛮子悉众渡河,留其妻子北向,而严骑以待。文忠督兵力战,战数合,敌稍却。复进至阿鲁浑河,敌兵益众,搏战不已。文忠马中流矢,急下马持短兵接战。从者刘义直前奋击,以身蔽文忠。指挥李荣见事急,以所乘马授文忠,自夺敌骑乘之。文忠得马,气益厉,据鞍横槊,麾众更进。于是士卒鼓勇,皆殊死战,敌败走。逐北至骋海,敌兵益大集,文忠乃勒兵据险自固,而多张疑兵,纵所获马畜于野,示以闲暇。居三日,敌疑有伏,不敢逼,稍稍引去,文忠亦解而归。迷失道,至桑哥儿麻,乏水,渴死者甚众,文忠患之。忽所乘马跑地长鸣,泉水涌出,士马赖以俱济。是役也,顾时与文忠分道入沙漠,粮且尽,遇元兵,士卒疲乏不能战。时奋勇独引麾下数百人,跃马大呼,击败之,掠其辎重牛马还,军复大振。曹良臣至阿鲁浑河,孤军深入,败没,骁骑卫指挥使周显、振武卫指挥同知常荣、神策卫指挥使张耀俱死焉。秋七月乙未,文忠以所获故元官属子孙及军士家属一千八百四十余人送至京师。

  九月丁巳,吴祯遣送辽东元平章高家奴,知枢密院高大方,同佥高世举、张海马,辽阳路总管高赋等至京师。冬十一月壬申,命赏甘肃京卫军士。时冯胜等以匿所获马骡牛

  羊不赏,上曰:“祭遵为将,忧国奉公,曹彬平江南,所载惟图书。汝等当法古人,省躬以补过。”诸将叩头谢。十二月壬寅,遣使赍书与元幼主。又与元臣刘仲德、朱彦德书

  曰:“人臣致身于君,贵有终始。至正之君,蒙尘而崩,幼主初立,朝之大臣无不叛去,独二生竭力事之,诚可嘉尚。今特遣使者谕君数事,且令取其子买的里八刺拉归。二生宜察之,母教人以倔强绝父子之道,尔君宗祀不绝,二生家族亦可长保。如其不然,六军出讨,旌旗蔽塞于阴山,二生身膏草野,固奇男子事也,或不能徇国,偷生免死,何面目与朕相见!惟熟虑之。”

  六年春正月壬子,命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往山西、北平练兵防边。夏四月,华云龙奏上诸关防守事宜:“东自永平、蓟州、密云西至五灰岭外隘口,通一百二十一处,相去约二千二百里。其王平口

  至官坐岭关隘有九,约去五百余里,俱冲要之地,并宜设兵守之。紫荆关及芦花山岭尤为要路,宜设千户所御守。”从之。六月甲申,武、朔等州边警。时大将军徐达驻师临清,报至,

  遣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将兵击之。秋八月丙子,河州土门峡边警,千户王才战死。陈德、郭兴兵至达答刺海子口遇敌骑,击败之,生擒其同佥实

  都等,斩首六百级,获驼马牛羊千头,余众溃去。冬十月,凉州屡有边患,都指挥宋晟率兵讨之,追至亦集之地,斩其渠帅也速儿,杀获甚众,又招降其国公吴把都等。

  十一月壬子,徐达等击元兵于怀柔三角村,擒其平章康同佥。李文忠出朔州,擒元太尉伯颜不花。七年春正月,曹国公李文忠败敌于白登,俘其国公孛罗帖木儿。

  文忠驻代县,遣将各出,擒平章陈安礼、木厝飞于三不刺,斩其将珍珠骡于顺宁阳门。二月癸亥,临江侯陈德获鞑靼秃鲁迷失等九十七人于会宁诸处,

  六安侯王志获鞑靼一百余人于朔州诸处,俱送京。三月丁卯,敕大将军徐达分布六安侯王志、南雄侯赵庸驻山西,荣阳侯杨、汝南侯梅思祖驻北平屯种。达与李文忠、冯胜还京师。

  乙亥,兰州八里麻民郭买的叛,诱番兵入寇,诏立赏格购捕之。兰州卫遣其兄着沙与其弟火石歹往招之,郭买的不从,着沙、火石歹夜斩其首以归。事闻,上曰:“买的罪固当死,然为兄弟者,告之不从,执之而已,手自刃之,有乖大伦,若赏之,非所以令天下也。但以所获牛马给之。”

  夏四月己亥,都督佥事蓝玉率兵攻兴和,元将脱因帖木儿弃城走。丙辰,命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中山侯汤和、巩昌侯郭兴复镇北边。戊午,都督佥事金朝兴等获元太尉卢伯颜不花、平章帖木儿不花等于黑城子等处。河南都指挥使缪道获元参政等官于圣山儿等处而还。

  秋七月,曹国公李文忠督兵攻大宁高州火石崖,克之,斩元宗王朵朵失里,擒承旨百家奴。八月丙辰,追击之于丰州,擒其帅十二人,部众百余人,马驼牛羊万计。鲁王败走,追斩之,获其妃蒙哥及其印,并斩其司徒答俊海、平章把都、知院忽都等。

  九月丁丑,遣崇礼侯买的里八刺北还。上谓廷臣曰:“崇礼侯买的里八刺南来五载,能无父母乡土之情!”于是厚礼而归之,选老成宦者二人送行。复遗其父爱猷识理达腊织文金绮锦衣各一袭。辞行,上谕之曰:“尔本元君子孙,国亡就俘。曩即欲遣归,以尔年幼,道里辽远,恐不能达。今既长成,朕不忍令尔久客于此,故特遣归,见尔父母,以全骨肉之恩。”又谕二宦者曰:“此尔君之嗣也,不幸至此,长途跋涉,尔善视之。”因遗书谕元主爱猷识理达腊。

  八年夏五月,诏永嘉侯朱亮祖同颍川侯傅友德率师往北平备边。八月,故元王保保卒。保保自定西之败走和林,元嗣主复任以政,后从徙金山之北。至是,卒于合刺那海之衙庭,其妻毛氏亦自

  缢死。上一日宴,谓群臣曰:“天下谁为男子者?”皆对曰:“无如常国公,所将不过万人,而横行无留阵。”上乃拊髀叹曰:“是遇春耶!我得而臣之。我竟无以臣王保保,真男子也。”竟册其妹为秦王妃。

  冬十二月癸巳,元太尉纳哈出寇辽东,守将马云、叶旺击败之。先是,上敕辽东都司曰:“今天寒冰结,敌必乘时入寇,宜坚壁清野以待之,慎勿与战,使其进无可得,退有后虑。伏兵险阻,扼其归路,可坐而致也。”至是,果入寇。都指挥使马云等探知纳哈出将至,命盖州卫指挥吴立、张良佐等严兵城守,敌至,坚壁勿战。及纳哈出至,见城中备御严,不敢攻,乃越盖州城径趋金州。时金州城垣未完,军士寡少,指挥韦富、王胜等闻寇至,督励士卒,分守诸城门,选精锐登城以御之。纳哈出礻卑将乃刺吾自恃其骁勇,率数百骑径至城下挑战。城上发弩射之,乃刺吾被伤闷绝,遂获之,寇势大阻。富等复纵兵出击,纳哈出不利,虑援兵且至,引兵退走。以盖州有备,不敢经其城,乃由城南十里外沿祚河道归。都指挥叶旺策其将退,先引兵趋祚河。自连云岛至窟驼塞十余里,缘河叠冰为墙,以水淋之,经宿,皆凝冱,隐然如城。藏钉板于沙中,设■马于平地,伏兵以待之。命老弱卷旗登两山间,戒以闻炮即■旗。马云于城中亦立大旗。令定辽前卫指挥周鹗及吴立等各严兵以候,四顾寂若无人。已而敌骑至,旺等俟其过城南,炮发,伏兵四起,两山旌旗蔽空,鼓声雷动,矢石雨下。纳哈出仓皇北奔,趋连云岛,遇冰城,马不能前,皆■入中,遂大溃。云于城中亦出兵追击,至将军山必栗河,斩戮及冻死者甚众。旺等复乘胜追至猪儿峪,获其士马无算,纳哈出仅以身免。

  九年春正月,擢马云、叶旺都督佥事。命中山侯汤和、颍川侯傅友德帅师往延安防边,谕曰:“自古重边防,边安则中国无事,而四裔可以坐制。今延安地控西北,元骑聚散不常,若待其入寇而后防之,则塞上之民必将受害。卿等至边上,当严为之备,虽不见敌,常若临敌。”三月,汤和等至延安,元伯颜帖木儿遣人请和。上闻之,召诸将悉还,独留傅友德屯边以备之。敕谕友德曰:“无事而请降,兵法所戒,尔其慎之!”四月,伯颜帖木儿果乘间犯边,傅友德设伏大败之,俘其众,获马畜辎重无算,元平章兀纳歹遂执伯颜帖木儿以降。

  十一月,吐番所部川藏邀阻乌思藏使者,掠其辎重。命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都督沐英为副将军,率兵讨之。十年夏四月,邓愈、沐英等至西番,分兵为三道,并力齐入番

  部川藏,覆其巢穴,穷追至昆仑山,斩首无算,俘男女一万,获马五千牛,羊十三万。十一月,都督濮贞征高丽,被执不屈,死之。已而高丽龙川、

  郑白等来降,敕辽东守将潘敬、叶旺勿纳,以破其奸。十一年春正月,北平警。五月,元嗣君爱猷识理达腊殂,子脱古思帖木儿立。秋八月,西番、洮州等处戎寇乱,命西平侯沐英为征西将军,

  率都督蓝玉等统兵征之。首取甘朵,降其万户乞达迦,平其部落,俘获无算。洮州十八族番酋据纳麟七站之地,英进兵击之。十二年春二月戊戌,命曹国公李文忠往河州、岷州、临洮诸处

  督理军务。西平侯沐英兵至洮州,番寇三副史阿卜商等率众遁去。我军追击之,获碛石州叛逃土官阿昌、七站土官失纳等,斩之,遂于东陇山南川度地势筑城戍守。遣使请事宜,上曰:“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也。”遂命置洮州卫,设官领兵守之。英进击西番,擒三副使瘿子等,班师。

  夏六月,命都督马云率兵征大宁。十三年春三月,元国公火脱赤、知院爱足屯和林,为边患,命西平侯沐英总陕西兵讨之。由亦集乃渡黄河,历贺兰山,涉流沙,

  至其境。去营五十里,英下令分军为四,一袭其背,一掩其左、右,英率骁骑当其前,夜衔枚以进,合而围之。火脱赤等骇惑不知所措,皆俯首就擒,获其全部以归。

  十四年春正月戊子,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寇边,命大将军徐,达左右副将军汤和、傅友德率师讨之。夏四月,达率诸将出塞,友德为前锋。军至北黄河,敌骇遁。友德选轻骑夜袭灰山,克之,擒其平章孛罗不花、太史文通等。沐英领兵出古北口,独当一面,捣高州、嵩州、全宁诸部,过驴驹河,获知院李宣并其部众而还。

  十五年五月,上闻士卒海运多溺死者,命群臣议辽东屯田。

  十八年二月,国子监祭酒宋讷献守边策,大略谓:“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宜选诸将军智谋勇略者数人,每将以东西五百里为制。随其高下,立法分屯,布列缘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遇敌则战,寇去则耕,此长久之法也!”上嘉纳之。

  二十年春正月壬子朔,命宋国公冯胜为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英为右参将,率师北征纳哈出。上谕胜等曰:“纳哈出诡诈,未易得其虚实。尔等且驻师通州,遣人觇其出没。彼若在庆州,宜以轻骑掩其不备。既克庆州,则以全师径捣金山,出纳哈出不意,必可擒矣。”既而复遣前所获乃刺吾北还,以书谕纳哈出等。

  二月甲申,冯胜等兵至通州,遣逻骑出松亭关,闻敌骑有屯庆州者,遣右副将军蓝玉将轻兵出关袭之,杀其平章果来,擒其子不兰奚,获人马而还。

  三月辛未,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遂驻兵大宁。夏六月庚午,冯胜留兵五万守大宁,率大军趋金山。辛未,上敕谕胜等:“纳哈出去金山未远,以兵促之,势必来降且元主谓我得志,无意穷追,必顺逐水草,往来黑山、鱼海之间,掩其无备,彼众可尽获也。”丁酉,胜等至辽河东获纳哈出屯卒三百人,马四百余匹,遂进师驻金山之西。时乃刺吾还至松花河,纳哈出见之大惊,相劳问,乃刺吾因谕以朝廷送还之意。纳哈出喜,即遣其左丞刘探马赤、参政张德裕至军门献马,且因以觇我。胜遣人送赴京师。乃刺吾复备以抚恤之恩语其众,由是部落多有降意。时临江侯陈镛所部与大将军异道相失,陷敌,死之。丁未,胜等率师俞金山至女直若屯,纳哈出部将全国公观童来降。初,纳哈出分兵为三营:一曰榆林深处,一曰养鹅庄,一曰龙安一秃河。辎重富厚,畜牧蕃息,元主数招之不往。至是,大将军逼之,纳哈出计穷,乃刺吾因劝之降。纳哈出犹豫未决,胜遣马指挥往谕之。纳哈出乃遣使至大将军营,阳为纳款,而更觇兵势。胜即遣蓝玉往一秃河受之,使还报,纳哈出指天啧啧曰:“天不复与我有此众矣!”遂率数百骑诣蓝玉降。玉大喜,出酒与之饮,甚相欢。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以衣之,谓曰:“请服此而后饮。”纳哈出不肯服,玉亦持酒不饮。争让久之,纳哈出取酒浇地,顾其下咄咄语,将脱去。时郑国公常茂在座,其麾下赵指挥者,解胡语,以告茂,茂直前搏之,纳哈出大惊,起就马,茂拔刀砍之,伤臂不得去,耿忠遂以众拥之见胜。纳哈出所部妻子将士凡十余万,在松花河北,闻纳哈出被伤,遂惊溃。余众欲来追,胜遣前降将观童往谕之,于是其众悉降,凡四万余,羊马驼驴辎重亘百余里。纳哈出有二侄不肯降,胜遣人谕之,乃折弓矢于地,亦来降。胜以礼谕纳哈出,加慰谕,令耿忠与同寝食,遣使奏捷,奏常茂惊溃降众,遂班师。悉以纳哈出来降将卒妻子及其辎重俱南行。仍以都督濮英将骑兵三千为殿。初,纳哈出之降也,余众惊溃者皆窜匿,及闻大军还,以其降众俱行,甚恨之,乃设伏于途,候大军过而邀之。英等后至,伏发,猝为所乘,众寡不敌,英马蹶被执。英绝食不言,乘间剖腹而死。

  秋七月丁酉,纳哈出所部营王失刺八秃等来降。八月壬子,上闻冯胜等在军中多不律,遣使戒谕之。癸酉,冯胜械常茂至京。茂,胜之胥也。胜每于众中卑折之,茂不能堪,出不逊语,胜衔之。及纳哈出降而众惊溃,胜乃归咎于茂,奏之。茂至,陈所以降纳哈出之故。上曰:“如尔言,胜亦不得无罪。”命收其总兵印,召胜还,令永昌侯蓝玉总兵代之。

  九月戊寅,纳哈出至京,封为海西侯。诏左副将军傅友德编集新附军士,驻兵大宁防寇。丁未,以永昌侯蓝玉为大将军,延平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

  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兵讨残元,肃清沙漠。冬十一月甲午,蓝玉奏“元丞相哈刺章、乃儿不花遁入和林,乞进兵剿灭。”许之。

  二十一年夏四月,蓝玉率师自大宁进至庆州,闻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间道兼程而进。乙卯,师至百眼井,去捕鱼儿海四十余里,哨不见敌,玉欲引兵还。王弼曰:“吾等提十万众,深入沙漠,未见敌而班师,何以复命!”玉然之。弼复请戒诸军,皆穴地而爨,毋令敌望见烟火,师遂进丙辰,至捕鱼儿海南饮马,侦知元主营在海东北八十余里。玉以弼为前锋,直薄其营。敌始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画晦,军行皆不知。元主方欲北行,整军马皆北向。忽大军至,其太尉蛮子仓卒拒战,击败之,杀蛮子,其众遂降。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与其太子天保奴、知院*怯来、丞相失烈门数十骑遁去。玉率精骑追之,不及,获其次子地保奴等六十四人,及故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五十九人,其詹事院同知脱因帖木儿将逃,失马窜草间,擒之,及追获吴王*儿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二千九百九十四人,军士男女七万七千三十七口,得宝玺、图书、金银印章、马驼牛羊车辆,各籍数入奏。聚其甲兵悉焚之,遂班师。

  二十二年夏五月癸巳,置太宁、福余、■颜三卫于兀良哈,以故元归附阿礼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为*颜卫指挥同知各领所部以安畜牧。

  秋七月,元也速迭儿弑其主脱古思帖木儿,立坤帖木儿。其部属皆奔散,元裔日微。二十三年春正月,命傅友德为大将军,率列侯赵庸、曹兴、王弼、孙恪等赴北平,训练军马,听燕王节制,出征沙漠。敕王弼以

  山西听晋王节制。三月,燕王率傅友德等出古北口,哨得乃尔不花等驻牧迤都,遂进兵。适大雪,诸将欲止,燕王曰:“天雨雪,彼不虞我至,宜乘

  雪速进。”癸巳,遂抵迤都,隔一碛,敌不知也。乃先遣指挥观童径诣其营。观童与乃儿不花有旧,至则相抱持泣。仓卒之顷,我师已压其营。众大惊,乃儿不花等欲上马走,观童谕以燕王至,毋恐。乃儿不花与俱诣军门降,燕王降辞色待之,赐之酒,慰谕遣还。乃儿不花大喜过望,于是悉收其部落、马驼牛羊而还。报捷京师,上大喜曰:“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二十四年春三月,元辽王阿札失理寇边,命颍国公傅友德率列侯郭英等讨之。五月,至哈者舍利王道,友德遽下令班师,敌闻,信之。越二日,忽趋师深入。六月,至黑岭、鸦山等处洮儿河,获人口马匹,驻师金鞍子山。七月,复征黑岭、寒山,至磨钅兼子海、兰尖山,追其渠札都,深入黑松林之地野人所居熊皮山。追达达兀刺罕,掩袭其众,大获而还。

  八月哈密寇边,命都督宋晟、刘真率师讨之。九月,晟等破哈密,擒其王子别别怯、豳王桑里失哥、知院岳山等,杀其国公阿■只,俘众一千三百人。

  二十五年夏四月,凉国公蓝玉率将士追逃寇祁者孙,遂进征西番罕东之地。五月,蓝玉兵至罕东,遣都督宋晟等徇阿真州,土渠合咎等遁去。寻奉诏移兵,讨建昌叛帅月鲁帖木儿。秋七月癸未,四川都指挥使瞿能率兵至双狼寨,攻破之,擒伪千户段太平等,其众大溃。月鲁帖木儿遁去,能督兵追捕,进攻托落等寨,拔之。月鲁帖木儿复遁,能转战而前,破水寨关及上匾寨,进至打冲河三里所,与月鲁帖木儿遇,大战,破走之,俘其众五百余人,溺死者千计,获牛马无算。官军入德昌,知府安德渡打冲河遁去,能遂调都指挥同知陶凯分兵入普济州搜捕之,获。驾桥于打冲河,遣指挥李华引兵追托落寨余孽。进至水西,斩月鲁帖木儿把事七人,其截路寨土渠长沙纳的等皆中矢死。能还攻天星、卧漂诸寨,皆克之,先后俘杀千八百余人。月鲁帖木儿复遁入柏兴州,九月,罕西西番叛入寇,命都督宋晟总兵讨平之。十一月甲午,蓝玉兵次柏兴州,遣百户毛海以计诱致月鲁帖木儿并其子胖,其众悉降。送月鲁帖木儿至京师,伏诛。玉奏:“四川之境,地旷山险,控扼西番,宜增置屯卫。顺庆府镇御巴梁、大行诸县,其保宁千户所,北通连云栈,宜改为卫。汉州、灌县西连松、茂、硐黎,当土番出入之地;眉州控制马湖、建昌、嘉定,接山都、长九寨,俱为要道,皆宜置军卫。”下群臣议,行之。

  都督周兴帅兵讨元逆臣也速迭儿。兴追至彻彻儿山,破之。十二月壬申,冯胜等奉命率列侯籍太原、平阳民为兵伍,置卫屯田。东胜立五卫,大同立五卫,大同迤东立五卫。卫五千六百人。

  二十九年春三月,宁王权言:“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道上,恐敌兵往来,有盗边之举。”上曰:“狡寇多奸,此必示弱,诱我军耳。”于是敕燕王选精卒抵大宁,沿河南北觇北兵所在,随宜掩击。甲子,燕王率诸军北至彻彻儿山,遇元兵,与战,擒其将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追至兀良哈秃城,遇兀刺兀海,战败之。

  三十年春正月,命耿炳文、郭英巡西北备边。五月己巳,敕晋、燕、代、辽、宁、谷六王勒兵备边,戒勿轻战,俟敌分散骄怠,邀截要路击之。三十一年夏四月,命燕王率诸王防边。敕曰:“北骑南行,不寇

  大宁,即袭开平。可召西凉都指挥张文杰、庄得,开平都督宋真、宋晟,辽东武定侯郭英等,皆以兵会。辽王以护卫军悉数北出,山西、北平亦然。令郭英、宋真、宋晟翼于左,庄得、张文杰翼于右,尔与代、辽、宁、谷五王居其中,彼此相护,首尾相救。兵法:‘示饥而实饱,外钝而内精。’尔其察之。”五月戊午,敕左军都督杨文往北平,并燕、谷、宁三府精锐往开平,从燕王防边。敕郭英总兵往辽东,随辽王屯开平迤北险要防边,仍听燕王节制。乙亥,命燕王总帅诸王防边。敕曰:“朕观成周之时,天下治矣。周公告成王曰:‘诘尔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朕之诸子,汝独才智,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用防边患,奠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毋怠。”

  谷应泰曰:塞下之险,东起开、铁,北历喜峰,西亘偏头、五灰,相距二千二百里而遥,乃欲阻长城而堵之,列亭障而蔽之,设险守国,盖其难哉。

  若夫高皇之定天下也,与汉、唐异。汉、唐之主,所称胜国之孽者,悉中原之人耳。干符一御,丑类尽歼,宝攸归,余胤革面。然而汉围白登,唐苦突厥,内地既辑,边患乘之,强弩之末,殊未可以易视也。又况顺帝北出渔阳,旋舆大漠,整复故都,不失旧物,元亡而实未始亡耳。于时忽答一军驻云州,王保保一军驻沈儿塔,纳哈出一军驻金山,失喇罕一军驻西凉,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资装铠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假令带林祭纛,大举报仇,田单一鼓而下齐,申胥七日而救楚,岂得云惰归之气,没世不复欤!

  然而太祖之攻之也,分兵二道。一出西安以捣定西,一出居庸以捣沙漠,则云中、雁门之势断矣。及其再举也,分兵三路。徐达出中路,李文忠出东路,冯胜出西路,则卢龙、榆关之援又绝矣。而且筑东胜之险,是南仲之城朔方也,设屯田之利,是充国之守金城也,宜乎左丞右帅,东底开平,邓愈、沐英,西临弱水,虽贰师之入大宛,张骞之通属国,其长驾远驭,未有若斯之极也。厥后应昌之捷,买的就俘,武平之战,惠储归命,于是犁幕南而无庭,过阴山而恸哭,元氏旧墟,几乎尽矣。至于设伏马陵,扬水疏勒,则桑哥儿之跑地,橐驼塞之冰城,似有神助,功亦烂焉。

  若夫燕、云割弃四百余年,石晋以来,复还版图,岂景纯定限,南北更合,将卫、霍树绩,王者无外耶!

猜你喜欢
  卷四 文帝纪第四·班固
  列传第三十一 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沈约
  卷一百三十六 志一百十一·赵尔巽
  卷一·檀道鸾
  第七十回 段合肥重组内阁 冯河间会议南京·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九百九·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二十五·傅恒
  废帝本纪·姚思廉
  纳速剌丁传·宋濂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梁启超
  卷五十一·雍正
  260.曹雪芹写《红楼梦》·林汉达
  原颂周·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十六 高帝十二王·萧子显

    高帝十九男:昭皇后生武帝、豫章文献王嶷;谢贵嫔生临川献王映、长沙威王晃;罗太妃生武陵昭王晔;任太妃生安成恭王暠;陆修仪生鄱阳王锵、晋熙王銶;袁修容生桂阳王铄;何太妃生始兴简王鉴、宜都王铿;区贵人生衡阳王钧;张淑妃生江夏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刘昫

    ○来俊臣 周兴 傅游艺 丘神勣 索元礼 侯思止 万国俊 来子珣 王弘义 郭霸 吉顼 姚绍之 周利贞 王旭 吉温  王钧 严安之 卢铉附  罗希奭 毛若虚 敬羽  裴升 毕曜附古今御天下者,其政有四:五帝尚仁,体

  • 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一·柯劭忞

      ○外国六   △西域上   西域为唐波斯、昭武九姓、吐火罗等地。唐初,大食灭波斯,其酋本阿剌比人奉谟罕默德之教,自称为哈里发,都报达,在波斯西境。至波斯东境,非哈里发所属也。或谓报达即波斯者,非也。阿剌比人游牧

  •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洪武十五年六月戊寅朔诏国子监教官年老者遇暑月及雨雪朔望免朝参○癸未湖广管寇洞忠建宣抚田思进子忠敬沿边宣抚田阿巨孙仲名阿八出洞宣抚阿巨什用弟墨出什用覃葛洞长官覃大胜子喜乐备五峰石宝长官张仲山弟么容羙洞椒

  • 六十四、记青州府中学堂(二)·包天笑

      到青州府中学堂后,有一事,觉得很难忍受。便是学生见了老师,必定要“请安”。所谓请安者,就是屈一膝以施敬礼,那个风气,是满洲入关带进来的,在北方是盛行的,而且他们已习惯成自然,见了尊长,必须如此。即使一天见几

  • 甲申传信录卷八·钱士馨

    桑郭余铃陈同父以桑维翰蹈郭子仪之辙,借兵复雠,而因咎唐太宗之失。语在龙川集中,不赘述。西平复雠之义,有似于桑、郭,而功业不同,故曰『余铃』。借兵复雠吴三桂字长白,南直高邮人,辽东中后所籍。父勷,字西瓖,并起家武科。以军功

  • 文字修行·胡兰成

    文字修行这次我回到斯宅,是住在斯家楼上一间房里。房门反锁,邻居皆不知悉。我这样等於和尚坐关,但我若该有牢狱之灾,宁可自己囚禁,亦不落人手。斯伯母为求谨慎,不雇女佣,饮食皆亲自送到楼上,或由秀美送来。我遂开手写《武汉记

  • 第五次问答节略·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两点半钟,至春帆楼与伊藤会议。李云:陆奥大臣今日身子如何?伊云:稍好;本愿来此会议,佐藤医生戒其外出。李云:佐藤今晨言及陆奥身子尚未全愈,不可以风。昨日我派经方至贵大臣处面谈各节,一一回告,贵大臣

  • 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 第三十一·班固

    (张骞,李广利)【原文】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

  • 《辽史》简介·脱脱

    《辽史》元·脱脱等 撰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奚斯、吕思诚为

  • 杨溥传·张廷玉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是同科进士,授编修官。永乐初年,为洗马官侍奉皇太子。太子有一次读《汉书》,称赞张释之有贤才。杨溥说“:释之诚然有贤才,但如果不是汉文帝宽厚仁爱,他也无法施展他的抱负。”于是摘取汉文帝的事迹

  • 周礼·张载

    周礼是的当之书,然其间必有末世添入者,如盟诅之属,必非周公之意。盖盟诅起于王法不行,人无所取直,故要之于神,所谓“国将亡,听于神”,盖人屈抑无所伸故也。如深山之人多信巫祝,盖山僻罕及,多为强有力者所制,其人屈

  • 卷十二·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十二宋 王质 撰节南山一章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戱谈师官尹氏也不敢戯谈有所畏避也下章皆有不敢之意当是其人虽无可敬而其位貌亦有可惮者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何所用心而不

  • 涛语·石评梅

    现代散文集。石评梅著。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12月初版。收作者1923—1927年间所作散文19篇,其中《寄海滨故人》有3节,《涛语》1组有8题。前半部主要诉说自身在人生途中漂泊挣扎的艰辛悲苦,刻划了知识女性“零余者”的自

  • 武林藏书录·丁申

    藏书史著作。丁申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丁氏嘉惠堂自刻本,1957年12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丁氏原刻本排印。武林为杭州别称,起于宋代。丁申(?—1880),字竹舟,浙江杭州人,与其弟丁丙有“双丁”之名。咸同间,“双丁”见文

  • 霞笺记·佚名

    传奇。明无名氏作。《曲品》著录。剧写松江华亭人李彦直与诸友攻读于会景楼上,一日见旁院女子打秋千,在诸友怂恿下题诗霞笺,“赋以托之”,掷过墙去。旁院为妓女张丽容居处,张拾到霞笺,也以霞笺一幅,和诗于上,掷回过去,恰又被李

  • 史纠·朱明镐

    六卷,明朱明镐撰。是书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作者通过对史书的考订,阐发了他的史学主张。①他认为纪传体史书的本纪不能太简略。卷4中说:“纪略传详,史体固然;过加删削

  • 晏子春秋·晏婴

    是一部颇富政治思想性而又比较接近历史小说的政论著作。旧题春秋时齐人晏婴撰,实系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子言行而作——作者当是一个熟悉晏子生平言行和民间士大夫传说的人物。成书约在战国末期,书名始见于《史记·晏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