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60.曹雪芹写《红楼梦》

乾隆帝连年用兵,军费花费很大;他又六次巡游江南,搞得十分铺张浪费。加上下面的官吏贪污浪费成风,弄得国家渐渐地衰弱下来。

就在这个时期,在京城流传着一本小说,叫《红楼梦》。开始,人们还弄不清作者是谁,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写书的作者叫曹雪芹。

曹雪芹原来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子弟。他的曾祖曹玺(xǐ)曾经得到康熙帝的宠信,被派到南方当江宁织造。江宁是南方富裕的地方,织造是专替皇族办服装的,是个攒钱的差使。曹玺死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父亲曹頫(fǔ)接替了这个差使,一家三代前后做了六七十年织造官,不用说家产越来越富,成了一个豪门。

雍正帝即位后,因为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到曹家,雍正帝认为曹家反对过他,不但革了曹頫的职,还下令查抄了他们的家。那时候,曹雪芹是个十岁的孩子,已经懂事,看到家庭遭到这样大的灾难,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打击。

父亲丢了官,在江宁呆不下去,只好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来越穷,家庭的灾难又接二连三发生。到后来,父亲曹頫也死了。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难,他只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几间简陋的屋子里读书。有时候,连粮食也不够吃,只好喝点薄粥充饥。

曹雪芹住在郊外,环境变了,接触了一些穷苦百姓,再想起小时候家里的豪华生活,免不了产生许多感触。后来,他决心根据他的亲身体验写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小说,这就是《红楼梦》。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一个贵族大家庭贾家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在那个贵族家庭里,大多是一些挥霍享受,专讲吃喝玩乐、放债收租的寄生虫。有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内心肮脏刻薄。小说的主人公,贾家的公子贾宝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是一对嫌恶贵族习气、反对封建礼教的青年。在那个环境里,他们想摆脱旧礼教的束缚,也没有出路。结果林黛玉受尽歧视,害病死去;贾宝玉离家出走;而那个贵族大家庭,在享尽荣华富贵之后,也像腐朽的大厦一样,忽喇喇地倒坍了。

曹雪芹用十分深切同情的笔调写了这一对青年男女和一些受压迫凌辱的婢女,又满怀气愤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在《红楼梦》里,有一段“护官符”的故事,就是专门揭露这些官僚和豪门怎样勾结起来欺压百姓的。

小说里的贾府有一门亲戚薛家。薛家的公子薛蟠,因为跟别人争夺一个婢女,行凶打死了人。被害人的仆人告到应天府,知府贾雨村正想派公差到薛家去捉拿凶犯,他的随身仆人暗示他别这样做。退堂以后,贾雨村把仆人留下,问他为什么阻止他捉拿凶犯。那仆人从袋里拿出一张纸,上面抄着民间流传很广的一首叫做《护官符》的歌谣: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雨村看不懂。经仆人一解说,才知道南京地方,有四家豪门大族:贾家是皇亲国戚,史家和王家都是金陵(就是南京)的大官僚;“雪”和“薛”同音,指当地一家富商薛家。这四家结成亲戚,互相勾结,势力大得没法说。当官的要想护住自己的官职,就不能得罪这四家豪门。仆人提醒贾雨村说,这次杀人的凶犯正是薛家公子,要是触犯了他们,不但要丢掉官职,只怕性命难保。

贾雨村听了仆人的话,吓了一大跳,马上打消了捉拿凶犯的念头,还按照仆人献的计,把被打死的人说成是急病死去。一桩人命案,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了结。

曹雪芹花了十年时间,在北京西郊写这部小说,辛劳和疾病把他折磨得十分衰弱。当他写完八十回的时候,他的一个心爱的孩子得病夭折。曹雪芹受不了这个打击,终于放下了他没有完成的著作,离开了人世。

曹雪芹死后,他的小说稿本经过朋友们传抄,渐渐流传开来。许多人读了这本小说,又是赞赏,又是感动。但是对这样杰出的著作没有全部完成,总觉得是一件太可惜的事。后来,又有一个文学家高鹗(è),续写了四十回,使《红楼梦》成了一部结构完整的小说。

小说《红楼梦》经过一再传抄、翻印,越传越广。一直到现代,大家公认它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人们不但欣赏它的高超的艺术成就,而且还从那里了解到我国封建社会快要没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直到现在,从国内到世界各国,都有许多学者研究、考证这部伟大著作,人们把这门学问称做“红学”。

猜你喜欢
  卷四十·志第十·地理志四·脱脱
  ●海东逸史卷九·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首卷一·佚名
  通志卷一百七十八·郑樵
  金佗稡编卷九·岳珂
  浦阳人物记卷下·宋濂
  林氏家传序·林献堂
  契丹传·欧阳修
  张秉文传·张廷玉
  穆宗本纪·张廷玉
  卷一·鄂尔泰
  卷五十·陆宗楷
  卷49·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雍·唐圭璋

      雍,绍兴中乞试。有梅词。   如梦令   池上数枝开遍。临水幽香清浅。楼上欲黄昏,吹彻一声晴管。零乱。零乱。衣上残英都满。   生查子   帘栊月上时,寂寞东风里。   又是立黄昏,梅影临窗绮。   玉梅清夜寒

  • 第十三章 天曹采访·屠隆

    〔末朱衣幞头扮毗沙门天王使者领众神将力士曹使上〕上帝神霄迥。天王使者尊。巡行周四部。辖治彻三轮。位逊须弥顶。光应日月邻。平衡毫不爽。明镜照无垠。小圣乃毗沙门天王部下采访使者是也。皂幞金销。

  • ●瑶峰集卷上·王尔烈

    辽阳王尔烈瑶峰撰邑后学金毓黻辑录 同游千山诗录 游千山诗补遗 ◆同游千山诗录◆ 游山约 同游诗小序 咏千山诗 自隆阜岭至七岭 过钓君台 初至 漫兴 龙泉寺 龙泉寺 吐符应生

  • 卷二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十八预宴一百六人诗一百二十六首【马甲】王国鳯【年七十七】睿圣启贞符在宥物时叙龙纪衍亿千箕畴锡九五包涵亭育参经纬天人普煌煌举上仪遹骏超三古圆葢中央黄立仗両阶羽中

  • 卷十九·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九目録山水类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元邓文原】顾恺之秋江晴霭图【元邓文原二首】王维秋林晩岫图【元邓文原】题张繇所画霜林云岫图【元邓文原】题

  • 列传第三十三·魏徵

    ○宇文恺 宇文恺,字安乐,杞国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七岁,进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初为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仪同三

  • 列传卷第一百一十·刘昫

    ○韩愈 张籍 孟郊 唐衢 李翱 宇文籍 刘禹锡 柳宗元 韩辞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

  • 卷二百九·列传第九十七·张廷玉

        杨最 冯恩 杨爵 周怡 刘魁 沈束 沈炼 杨继盛 杨允绳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尚书李鐩劾之,有诏复往。最乃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陈岁灾民困状

  • 卷四 阴谋二十五案·丁耀亢

    一、赵孤儿报屠岸贾冤晋灵公时,赵盾专国政。灵公死,盾不能讨贼,董狐曰:&ldquo;赵盾弑其君。&rdquo;及盾卒,子朔嗣。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乃治灵公之贼以连赵盾。曰:&ldquo;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

  •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 第五十·班固

    (淮陽宪王刘钦,楚孝王刘嚣,东平思王刘宇,中山哀王刘竟,定陶共王刘康,中山孝王刘兴)【原文】孝宣皇帝五男。许皇后生孝元帝,张婕妤生淮陽宪王钦,卫婕妤生楚孝王嚣,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淮陽宪王钦,元康三年立

  • 畏答儿、博罗欢传·宋濂

    畏答儿,忙兀人,剌真八都儿之六世孙。畏答儿原与兄畏翼同为太祖效力,后畏翼离开太祖,率其所部投于大畴麾下。畏答儿力劝亦不能阻止,便自己去向太祖发誓,表示其忠诚不二之心。太祖见其诚意,更其名为“薛禅”,约为“按达”。蒙语

  • 總序·佚名

    ○孝宗宣文章武神聖顯仁大王,在位十年,壽四十一。

  •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晏婴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说,召而赏之。景公问其故,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而淫民

  • 卷二·戴震

      問:宋儒以氣為理所湊泊附著,(朱子云:"人之所以生,理與氣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窮,然非使氣,則雖有是理,而無所湊泊,故必二氣交感,凝結生聚,然後是理有所附著。")又謂理為生物之本,(朱子云:"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

  • 孟子説卷五·张栻

    宋 张栻 着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爲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髙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髙曰是非尔所知

  • 第十三章 17·辜鸿铭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夏)被任命为一个重镇的行政首脑,他问孔子,在政府中什么最重要。孔子回答:“不要匆匆忙忙去办事。不要考虑蝇头小利。如果

  • 卷下·其白德富

    嘉兴大藏经 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卷下嗣法门人明宣等编拈古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拈云调御师向无机处显大机

  • 花草蒙拾·王士祯

    清代词话著作。1卷。王士禛撰。此书专门品评《花间集》与《草堂诗余》两部词集所收录的作品。王士禛论诗提倡“神韵”,论词也持同样的主张,认为《花间集》与《草堂诗余》的妙处在于蹙金结绣而无痕迹。词须雕组而不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