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辽史》简介

《辽史》元·脱脱等 撰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奚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辽史》记载的是辽朝的历史,很简略。辽朝是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前期契丹族在我国北部、东北部以至西北部辽阔地区建立的强大王朝。契丹的名字,最早见于《魏书》,它的含意,据《金史》上说是“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现代史学界虽有不同看法,但多数仍持此说。契丹族的祖先属东胡的一支。后又为鲜卑一部分。原居辽河上游一带,在悠长的岁月里,纵横于千里草原上,“草居野次,靡有所定”,“生生之资,仰给畜牧”。从东晋到隋唐之际,契丹有八个部落;到唐朝末年,契丹势力开始强大起来;十世纪初,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都城设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到辽朝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时,改国号为辽,以后有时称辽,有时称契丹。辽朝与北宋、西夏并立,比北宋的疆域还要大。


卷一 本纪第一 太祖上

卷二 本纪第二 太祖下

卷三 本纪第三 太宗上

卷四 本纪第四 太宗下

卷五 本纪第五 世宗

卷六 本纪第六 穆宗上

卷七 本纪第七 穆宗下

卷八 本纪第八 景宗上

卷九 本纪第九 景宗下

卷十 本纪第十 圣宗一

卷十一 本纪第十一 圣宗二

卷十二 本纪第十二

圣宗三

卷十三 本纪第十三 圣宗四

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圣宗五

卷十五 本纪第十五 圣宗六

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圣宗七

卷十七 本纪第十七 圣宗八

卷十八 本纪第十八 兴宗一

卷十九 本纪第十九 兴宗二

卷二十 本纪第二十 兴宗三

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道宗一

卷二十二 本纪第二十二 道宗二

卷二十三 本纪第二十三 道宗三

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 道宗四

卷二十五 本纪第二十五 道宗五

卷二十六 本纪第二十六 道宗六

卷二十七 本纪第二十七 天祚皇帝一

卷二十八 本纪第二十八 天祚皇帝二

卷二十九 本纪第二十九 天祚皇帝三

卷三十 本纪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卷三十一 志第一 营卫志上

卷三十二 志第二 营卫志中行营

卷三十三 志第三 营卫志下部族下

卷三十四 志第四 兵卫志上

卷三十五 志第五 兵卫志中御帐亲军

卷三十六 志第六 兵卫志下五京乡下

卷三十七 志第七 地理志一 上京道

卷三十八 志第八 地理志二 东京道

卷三十九 志第九 地理志三 中京道

卷四十志 第十 地理志四 南京道

卷四十一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西京道

卷四十二 志第十二 历象志上 历

卷四十三 志第十三 历象志中 闰考

卷四十四 志第十四 历象志下 朔考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北面朝官

卷四十六 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 北面部族官

卷四十七 志第十七上 百官志三 南面朝官

卷四十八 志第十七下 百官志四 南面京官

卷四十九 志第十八 礼志一 古仪

卷五十志 第十九 礼志二 凶仪

卷五十一 志第二十 礼志三军仪 礼志四

卷五十二 志第二十一 礼志五 嘉仪上

卷五十三 志第二十二 礼志六 嘉仪下

卷五十四 志第二十三 乐志

卷五十五 志第二十四 仪卫志一舆服

卷五十六 志第二十五 仪卫志二国服

卷五十七 志第二十六 仪卫志三符印

卷五十八 志第二十七 仪卫志四仪仗

卷五十九 志第二十八 食货志上

卷六十 志第二十九 食货志下

卷六十一 志第三十 刑法志上

卷六十二 志第三十一 刑法志下

卷六十三 列传第一 后妃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 宗室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

卷六十六 列传第四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

卷六十八 列传第六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七

卷七十 列传第八

卷七十一 列传第九

卷七十二 列传第十

卷七十三 列传第十一

卷七十四 列传第十二

卷七十五 列传第十三

卷七十六 列传第十四

卷七十七 列传第十五

卷七十八 列传第十六

卷七十九 列传第十七

卷八十 列传第十八

卷八十一 列传第十九

卷八十二 列传第二十

卷八十三 列传第二十一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二十二

卷八十五 列传第二十三

卷八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

卷八十七 列传第二十五

卷八十八 列传第二十六

卷八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

卷九十 列传第二十八

卷九十一 列传第二十九

卷九十二 列传第三十

卷九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卷九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卷九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上

卷九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

卷九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能吏

卷九十八 列传第三十六 卓行

卷九十九 列传第三十七 列女

卷一百 列传第三十八 方技

卷一百一 列传第三十九

卷一百二 列传第四十 奸臣上

卷一百三 列传第四十一 奸臣下

卷一百四 列传第四十二 逆臣上

卷一百五 列传第四十三 逆臣中

卷一百六 列传第四十四 逆臣下

卷一百七 列传第四十五 二国外记

卷一百八 列传第四十六 国语解

猜你喜欢
  雍正上谕 吕留良怎么得罪了圣祖皇帝在天之灵,而落致·雍正
  ●卷十五·陶宗仪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八·姚之骃
  大明孝宗敬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卷之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纪昀
  史记集解卷七十一·裴骃
  ●一四 在燕迁徙·佚名
  李黼传·宋濂
  王德传·张廷玉
  卷十·胡世宁
  卷一百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卢待制亘(彦威集)·顾嗣立

    亘字彦威,汲郡人。幼即颖悟,日记数千言,自经传史汉诸子皆成诵。其为文,初若不经意,徐而读之,雄辞逸气,真足以追古作者。而尤工于诗,一时名流多宗尚之。元贞间,以拟着《滕王阁记》受知姚牧庵,荐为国史院编修官,时年二十四。迁应奉

  • 第一折·佚名

    (冲末、孛老儿上,云)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汉是这深州饶阳县人氏,姓刘,是刘太公。我有个兄弟是折拆驴。我那兄弟有些膂力,前年去泰安神州争交赌筹去了,一向不曾来家。我有个孩儿

  • 卷九十·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目録【一百十四字】沁园春【中】洪咨夔【三首】卢祖皋汪莘【三首】李昴英陈经国【二首】赵以夫【二首】方岳【六首】张榘冯取洽【六首】蒋捷欧良姚勉【九首】王鼎翁何梦桂【二首】吴潜

  • 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三李白越中秋怀越水遶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一本首四句作蹈海思仲连游山慕康乐攀云穷千峰弄水涉万壑】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一作幽】一为

  • 志第二十 刑法·房玄龄

    传曰:“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刑之不可犯,不若礼之不可逾,则昊岁比于牺年,宜有降矣。若夫穹圆肇判,宵貌攸分,流形播其喜怒,禀气彰其善恶,则有自然之理焉。念室后刑,衢樽先惠,将以屏除灾害,引导休和,取譬琴瑟,不忘衔策,拟阳秋之成化,若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张廷玉

        徐溥 邱濬 刘健 谢迁 李东阳 王鏊 刘忠   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鉴,琼州知府,有惠政。溥,景泰五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宪宗初,擢左庶子,再迁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久之改吏部。孝宗嗣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三·汪楫

      崇禎三年四月   ○崇禎三年四月   三年庚午四月庚戌朔孟夏親享太廟免朝   類敘三年捕獲功鄭其心陞左都督仍賚銀十五兩王文烈加右都督樂應祥實授都督僉事仍各賚銀十兩張承祿等十員各陞一級賚銀六兩周洪謨

  • 第七十三回 讨成德中使无功 策魏博名相定议·蔡东藩

      却说王承宗自为留后,无非是积习相沿,看人榜样。最近的就是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师道即李纳庶子,李纳死,长子师古袭职,师古死,判官高沐等,奉师古异母弟师道为节度副使,杜黄裳时尚为相,请设官分治,免致后虑。宪宗因夏蜀迭乱,不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六·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丁亥朔升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谭大初为应天府府尹○以漕粮愆期革总兵官方恩等任下各所司卫所官于御史问○戊子改南京礼部尚书毛火□岂为南京吏部尚书命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左侍郎迟凤翔回部管部仍暂协理

  • 卷之一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十九·徐紘

    (明)徐纮 撰刑部尚书惠安彭公行状  宋端仪公讳韶字鳯仪八世祖戍始居莆之涵口曽祖田孟徳妣韶(阙)氏祖休正祖妣陈氏以妇节闻父思孝卿宿儒母林氏公幼荘重警敏读书不倦少长识趣已端公父不欲其泛读以分日力惟课之举子业公于

  • 祖莹传·魏收

    祖莹,字元珍,范陽遒人。曾祖祖敏,在慕容垂政权中任平原太守。太祖平定中山,赐给他安固子爵位,拜授尚书左丞。死后,朝廷赠他为并州刺史。祖嶷,字元达。因为从驾出征平原的功劳,晋爵为侯,位至冯翊太守,死后朝廷赠他为幽州刺史。父

  • 李敏传·李延寿

    李敏,字树生,李崇的儿子。隋文帝因他的父亲为国战死,将他收养在宫中。长大后,他继承父爵,被封为广宗公,离家入仕,任左千牛。他姿容俊美,善于骑射、工于歌舞弦管。开皇初年,周宣帝的皇后乐平公主有个女儿叫娥英,正选择女婿,朝廷命

  • 卷73·陈邦瞻

    高宗绍兴十八年六月,金以完颜亮为平章政事。亮本名迪古乃,金太祖子斡本之子。为人慓急猜忌,残忍任数,自以己与金主同为太祖孙,常怀觊望。及为中京留守,专立威以惧众。结萧裕为腹心,每与论天下事。裕倾险,揣知其意,因曰:“留守先

  • 卷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七四望山川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汉书注师古曰谓夏都安邑殷都朝歌周都洛阳】故嵩高爲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

  • 卷三十八·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八礼二论考礼纲领天叙有典自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五庸哉这个典礼自是天理之当然欠他一豪不得添他一豪不得惟是圣人之心与天合一故行出这礼无一不与

  • 佛说灭十方冥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迦维罗卫释氏精庐尼拘类树下。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诸菩萨无央数。佛以明旦著衣持钵。与诸比丘眷属围绕入城分卫。时有释种幼少童子。名面善悦。严驾车乘晨

  • 安静的美国人·格雷厄姆

    《安静的美国人》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受欢迎、最后公认和争议的代表作。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入选2003年《卫报》有史以来100部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