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二

  炎兴下帙五十二。

  起绍兴二年十月六日癸巳,尽其日。

  十六六日癸巳刘嵘上万言书。

  绍兴二年十月六日右迪功郎刘嵘谨昧死百拜上书(旧校云:城按此疏乃胡寅所上见宋史儒林传此作刘嵘误)皇帝陛下臣伏睹九月四日诏书经经星文移异虑政事关失许内外臣庶直言极谏无有所讳者臣愚不肖学问肤浅智虑茅塞茶承德音虽欲冒昧自谒以奉明诏深惟私麽管见不足以裨政事之关失是忧是惧。虽然,岂可以不能而遂已耶故尽其愚惟陛下采择焉伏惟陛下神武天锡圣学日跻有拨乱之略有驾驭之才有恭俭克己之诚有仁民爱物之意宵旰求治於今六年算计见效宜遂底绩今也。不然坐薪尝胆日以外夷(改作强敌)为忧边陲无休息之期社稷有阽危之虑日难一日岁甚一岁乘舆警跸介在海隅震荡播越未有攸底而黄潜善汪伯彦顾以乳妪护赤子之术待陛下曰:上皇之子殆将三十人今所存唯圣体不可不自爱重也。曾不知太祖勤劳取天下列圣兢业慎守不敢失坠也。今也。宗庙为草莱湮之陵阙为斧锸惊之堂堂中华(改作原)戎马生之赫赫帝图盗贼营之然则潜善伯彦所以误陛下陷陵寝感土宇丧生灵岂燕昭越践汉光武唐肃宗之为乎!本初嗣位既不为迎二帝之策因循远狩。又不为守中国之谋以至於今号令不行而德义不孚刑罚不威而爵赏不劝巡幸所过人惟以淮甸为戒驻跸所在人惟以虏(改作敌)至为忧东南之州郡几何翠华之省方无已。若不更辙以救危亡则陛下永负孝弟之愆常有父兄之责人心已去天命难恃虽欲羁棲山海跋履崎岖臣恐非所以为自全之计为今日之策愿陛下一切反前失而已则必下诏曰:继绍大统出於臣庶之诌而不悟其非巡幸东南出於侥幸之心而不虞其祸经涉变故仅免死亡盖上天欧洲悟於眇躬俾大宋不失於旧物金贼(改作人)以小狄膻秽薰污(删此七字改作屡)入中原逆天乱伦(删此四字)扶立僭伪用夷变夏(改作兴兵扌怨)俾臣作君朕义不戴天志思雪耻父兄旅泊陵寝荒残罪乃在予无所逃责以此号召四海耸动群心不敢爱身决意讲武然後选将训兵戎衣临阵巡行淮甸按抚荆襄拔其英豪誓以战伐天下忠义之士必云:合而景从天下武勇之夫必响应而飚起国用不足於此。

  不患无财甲兵不强於此不患无备有道多助孰不顺之秦陇虽遥壮士骁骑即可坐致齐鲁虽失饶财厚货必自竭输陛下凡所欲为孰不如志其为利害同与退保吴越日就灭亡同年而语哉!臣不自量每窃画七策以为中兴之衡其一曰:罢和议而修战略盖和之可讲者势力相敌利害相当故也。非强弱盛衰不相侔所能成也。而其议则出於耿南仲何也。渊圣在东宫当宣和季年颇不得安王黼欲摇动者屡矣。南仲为东宫官计无所出则归依右丞相李邦彦邦彦其时方被宠遇。又为後日之计每因王黼谮害浸润则必委曲覆护谓太子无失德国本不可摇上皇亦悟其言其宫卒得不动既而渊圣嗣极递选前朝大臣而邦彦为次相金贼(改作兵)遽至在下邦彦谐谑小人本无远略遂献和议耿南仲附之沮种师道不使攻击,於是覆邦之患滋蔓而起分明植党各求其说之胜欲用兵者李纲种师道两人而已自馀莫不以讲和为是者国论不一武备阙然中州河东之师必使陷没以伸和议之必信二圣远去宗族尽从中原涂炭至今益甚者本缘耿南仲李邦彦怀感私恩不为国虑之所致其朋徒附合根枝胶结甯误赵氏不负耿门之所为也。使其可和则渊圣执德不回驯致祸败而陛下卑辞厚礼避地称臣无所不至宜其少缓兵於我矣。何乃累年而尚未效耶和之不可恃亦明矣。自古国之强盛如汉武帝唐太宗方其得志四夷则必并吞埽灭以示广大侮亡取乱极其兵力而後已中国礼义所自出也。恃强陵弱犹。且如此今乃以谦退仁慈之事望於反常悖道腥膻禽兽之粘罕,岂有此理哉!(删自古至此八十三字)。若以为强弱之势不相侔纵使向前莫之能抗则古昔奋臂徒步无尺寸之地而争帝王之图者彼何人哉!伏望陛下明照利害之源罢绝和议刻意讲武以使命之币为养兵之费此乃晋惠公征缮立圉之策汉高祖迎太公吕后之谋断而行之确守不变,庶几贪夷(改作敌国)知吾有含怒必斗之志沙漠之驾或有还期不然则今僻处江南财物有限厚赏则吾益困少之则无以足其欲小臣则不足遣大臣则张邦昌宇文虚中相继而反我矣。深思熟虑前计後度所谓乞和必无可成之理昔北狄(改作契丹)至澶渊王钦若陈尧佐请幸吴蜀惟寇准劝亲征。

  及成功之後钦。若辈羞愧无所为说则撼真宗曰:当时寇准亦,岂有好计但是热血相沃譬如博钱以陛下为孤注耳使人君不明则钦。若之言为爱君寇准之功为幸胜今日之论和者其情状一一出,於是苟能息绝其後知陛下不藉之以塞民望大臣不藉之以宽已责必为善後之图矣。其二曰:置行台以区别缓急之务今四方供贡久不久於王府往往为州郡以军须便宜截用经常一壤不可复理行在百费惟以权货盐利为无穷之源尔养兵十万而兵食日费无虑七八十万古谓无三年之藏则国非其国今无一年之积招安日至窘匮日形此岂持久之道故臣愚谓宜置行台或建康或南昌或江陵或长沙审择一处以安庙主太后(旧校云:时孟后己崩俞年太后二字疑误)六宫百官以耆哲谙练大臣总台谨守成法从事量留兵将为营卫命户部计费调以给之陛下提兵按行广治军旅周旋彼此不为定居则馈饷之权宰相宜专主之而责成於发运使如汉委萧何以关中唐委刘晏以东南经制得人尽汰浮费加以悠久不患无财至於宰相之职平时则守宪章行故事今则不然宜从陛下介胄驰驱发谋制胜莫遑甯处协济危难。。若乃早朝晚见从徒乘马入政事堂据案呼吏翻簿判花书卯那移阙次安排亲旧差遣而已臣未见其有补於中兴之万一也。其三曰:务实效去虚文夫治兵必精命将必贤政事必修誓戡大憝不为退计此孝悌之实也。遣使乞和空捐金币不惮辱已侥幸万一者孝悌之虚文也。将帅之才智必能谋勇必能守义必能行得是人而任之然後待以恩御以威结以诚信有功必赏有罪必刑此任将之实也。庸驽下才本无智勇见敌则溃无异於贼与之亲厚等差不立赐与过度官职逾涯将以收其心适足致其慢听信妄诞张大之语冀其朴实用命之功者任将之虚文也。简汰其疲老病弱选择其壮健骁勇分屯所在置营房以安其室家聚粟帛以足其衣食选众所畏信者董其部伍申明旧制阶级之法以变其骄恣悍悖之习被之以精甲付之以利器进战获首虏(删此二字)则厚赏死则恤其妻孥溃则诛其身降敌则戮其族令在必行分毫不贷此治军之实也。无所别择一切安养姑息之惟恐一失变色不悦幸其无事则已矣。教习声刺叫噪喑呜有如聚戏金鼓旗号白挺小队皆效虏人(改作北军)纪律荡然虽其将帅亦不敢自保者治军之虚文也。保宗庙保陵寝保土地保人民以此六实行乎!其闲则为天子之实也。陵庙荒墟土地日蹙衣冠黔首为血为肉以此六虚行乎!其闲陛下戴黄屋建幄殿质明辇出雉扇金炉夹侍两陛仗马肃立卫兵走而拜伏赞者引百官以次入奉起居既退宰相大臣卑卑而前笏出奏司晨唱止则驾入而仗出以此度日而国势日卑彼粘罕(改作尼堪)者昼夜励兵跨河越岱电埽中原土地遂有吞吸江湖蹂践衡霍之意吾方挟虚器茫茫然未知所之此则为天子之虚文也。伏愿陛下留意实效勿爱虚文愤发慷慨而力图之其四曰:大起天下之兵今宿卫单寡国威陵替往者臣常建言乞遣发京师宿卫赴行在。又降等仗於两淅福建江东西湖南北四川二广抽拣禁军贡发充御营正兵增厚其月廪精加训阅陛下自将之天子之军既强则中国(改作海内)之变自弭汉高祖大败成皋与数骑渡河晨入张耳韩信军夺其印易置诸将军遂复振陛下今欲於刘韩张岳四人之兵有所易置知其不能矣。权毁偏重柄既倒持彼必谓陛下不能舍之夷踞桀骜日以滋起陛下以孤立之身寄於其上安能使此四人常无怨怒相激而不为变此苗刘之祸率尔而作者由此故也。臣谓今曰:在兵必不可用既未有以大变革之(莫若)先集天下劲兵以强御营之势然後可以弹压悍将骄兵兵既不能妄动咸就纪律则四方横溃之军及群起不逞之盗必自帖息犹有猖獗不顺(改作负固不下)者遣偏师以锐卒往擒灭之遂罢招安之说况陛下以报仞雪耻为巳任仗义而行天下凶顽不义之徒固将敛衽叙戈而听驱役之命矣。汉光武为铜马新闻社者用此道也。东南之卒既起则。又命福建团结枪仗建汀南剑邵武四郡可得二万人各择工土豪使部督之以俟兴发命尔浙募水手并起诸州撩湖海等兵尽付水军命江东西湖南北募弓手以在官闲田给养人得一顷正税之外科须一切与免命广西及辰沅鼎靖於见教洞丁中简其精锐分番起之屯戍襄汉以京西淮南荒废无主之田为屯田招集两河山东本路流徙之人略依古法均节之择强壮者训习武艺使。且耕。且战文武臣中有明习营屯之事肯自奋者因以任使凡此六条陛下诚使执政大臣委弃簿书细故勿设他说以相论駮日夜图维择人而为之累岁积日必见功绩,於是时而兵弗强敌弗畏盗弗息然後归之天。

  命无所为矣。不然是自弃也。陛下苟有自弃之心而欲於目前三四庸将数万溃卒求为久安三尺童子亦知其不能矣。其五曰:定根本者非建都之谓也。陛下家世都汴舍汴何都焉今都城已失则必思所以克复旧物者然考天下之势莫强乎!关中今愚昧力未能至按南渡之迹莫过乎!建康今则事理不可参择二者欲强进取之资而无形势之失惟荆襄为胜春秋之时楚用是而抗衡上国窥周问鼎曹操闻孙权以荆州借刘备则失著惊恐历朝建立必增重上流庾亮欲经营中原同先分戍汉沔晋太祖欲代魏则先广襄阳资力故晋之何充谓荆楚国之西门地带魏赵得人则中原可定失人则社稷可忧今方城邓林虽非天险然汉水为池上下不过千里其要害易守非如淮泗汗漫平原旷衍四通五达易入而难避也。诚能屯唐邓之田以养新兵出广西武陵洞丁并施黔出军筑坚垒列守汉上阻以水军防以正军缭以弓手民兵牵制江黄呼吸卢寿则攻取之计成然後陕西声气相应而骑卒能至川广之富皆可拱揖。且比於漂泊大江之南棲伏东海这滨险易利害相去远矣。建康固是六朝旧邦甘守偏隅迁延国祚亦何不可而臣独为不可者盖以陛下之责与晋元不同故也。西晋为刘听并吞复立怀愍两君绵遇弑殒故元帝以琅琊王凭王敦专制淮南十年之威。又因人心未忘晋室起而立国然传祚十世享国百年强臣内叛胡虏(改作苻秦)外逼其得存犹缀叶露耳当时非无谋臣猛将提重兵出入终不能复取中原者亦势使然也。今陛下父兄(下添远字)在虏(改作敌)中无恙穹庐毳帐恶党丑类相聚其衣服饮食居处动静岂得比中国民庶中人之奉哉!(删无恙至此三十三字)其闻陛下登宝位也。必旦夕南望曰:吾有子弟为中国帝王吾之归庶有日矣。痛惟愁困屈辱之中发此念为此言於今数年日迫月切而献谋者方欲导陛下南驾日远月忘遂无复国之谋别求建都之所此臣所以深不晓也。今河东河北之民知朝廷不复顾念已甘心左衽(改作陷敌)山东京西淮甸之民犹冀陛下未忍遽弃。若更迟延岁月无以拯之则怨恨陛下为敌国者所至皆然说何必粘罕(改作尼堪)哉!於此而欲建都臣知其必不能愿陛下先命吕颐浩杜充过江广斥堠治盗贼然後精选二三万人为舆卫於稳密州郡速置营屯居室以安存其所谓老小者陛下提此兵渡江南北缓辔。

  而上遣使巡问父老抚绥刀刃之馀民至於荆襄规模措置为根本之地犹汉主之关中光武之河内虽巡幸往来征伐四出而固守不可失者以荆襄为重陛下富於春秋非如昔人白首举事觊万一之成者诚能坚忍鼓励坐薪尝胆悠久为之而不能济则书所载夏少康周宣汉光武之事皆为妄言以欺後世不足信矣。陛下必谓不然也。。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一百五十二校勘记。

  戎马生之(生应作驰)挟立僭伪(掖误作扶)择其壮健骁勇(健误作健)卑躬而前(卑躬误作卑卑)司农唱辰(辰误作止)。又降等仗於两浙福建(等仗应作劄付)汉高祖大败於成皋(脱於字)今欲刘韩张岳四人之兵(岳一作辛)今日在兵必不可用(一作今日行兵必不可以示弱)六朝建立(六误作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李百药
  卷三百四十三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卷三·张廷玉
  卷二十三·唐·蒋一葵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六百五十二·佚名
  一○八九 军机大臣奏查各馆依限完竣及逾限未完各书情形片(附清单)·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二十·佚名
  诸史然疑·杭世骏
  陶潜传·李延寿
  卷五·萨囊·彻辰
  第七章育婴租·佚名
  燕都日记·冯梦龙
  卷十四·佚名
  卷六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251_1 【代宛转歌二首】刘方平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   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潮与浪,   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   千金宝镜

  • 词说·蒋兆兰

    ○自序有清一代,词学屡变而益上。中叶以还,鸿生叠起,辟门户之正,示轨辙之程。逮乎晚清,词家极盛,大抵原本风雅,谨守止庵,导源碧山,历稼轩、梦窗以还,清真之浑化之说为之。虽功力有浅深,成就有大小,而宁晦无浅,宁涩无滑,宁生硬无甜熟

  • 卷二十六·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六明 梅鼎祚 编清商曲辞【江南弄上云乐】江南弄【七首】【古今乐録曰梁天监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龙笛曲三曰采莲曲四曰凤笛曲五曰采菱曲六曰游女

  • 卷七十八·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七十八    宋 陈起 编戴复古石屏续集 客行河水东 客行河水东客行河水西客行河水南客行河水北行行无已时朱顔变老色至人栖一方庭户罗八极保心如止水不受万物役有道肥其躯故能适所息 凤

  • 皇明诗选卷之十二·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七言律诗三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三谢榛徐中行吴国伦宗臣梁有誉刘凤朱曰藩张佳胤汪道昆高岱王宠魏学礼刘景韶朱笈王世懋魏裳黎民表欧大任胡应

  • 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四·张廷玉

        ◎地理四   ○四川江西   四川《禹贡》梁、荆二州之域。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又置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属云南行中书省。洪武四年六月平明升。七月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九月置成都都卫。八年十月

  • 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二十·赵尔巽

      图尔格兄彻尔格伊尔登弟超哈尔超哈尔子额赫里 巴奇兰岱松阿岱松阿子阿纳海巴汉 齐尔格申巴都里巴都里从弟子海都托克雅 叶臣子车尔布苏鲁迈苏鲁迈子苏尔济鄂洛顺翁鄂洛 珠玛喇瓦尔喀珠玛喇瓦尔喀珠玛喇弟伊玛喇

  •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庚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戊申皆如之。外记注○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天津上海江甯湖北所设之制造枪石滟驳各局厂。谕令裕禄、刘坤一、张之洞确查

  • 桂阳王萧铄传·萧子显

    桂陽王萧铄字宣朗,是太祖第八个儿子。永明二年(484),出任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以前都设镇军府,自萧铄出任地方,开始撤销军府。永明四年(486),加授散骑常侍。永明六年(488),调任中书令,度支尚书。永明七年(489),调任中书令,加授

  • 刘元卿传·张廷玉

    刘元卿,字调父,安福人。隆庆四年(1510)乡试中举,第二年会试,在对策中,陈述当时弊政,主考官不敢录取。张居正闻后大怒,令当地官府告诫元卿,且派人秘密侦察,侦察的人反倒为他说情,因而获免。归家后拜同乡王守仁弟子刘阳为师。万历

  • 一一二、鲁平公欲见孟子考·钱穆

    鲁平公欲见孟子,旧说皆与孟子自齐归葬并说。任兆麟《孟子时事略》谓:“慎靓王三年,孟子母卒,归葬于鲁。”林春溥《战国编年》依之,而谓“鲁平公将见孟子,宜在此时。臧仓毁孟子后丧逾前丧,盖亦指近事人人共见

  • 宋纪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辛亥、471)·司马光

    宋纪十五 宋明帝泰始七年(辛亥,公元)471年 [1]春,二月,戊戌,分交、广置越州,治临漳。 [1]春季,二月,戊戌(初十),刘宋从交州、广州分出一部分郡县,设立越州,州府设在临漳。 [2]初,上为诸王,宽和有令誉,独为世祖所亲。即位之初,义嘉之党多

  • 四书通证原序·张存中

    北方杜缑山有语孟旁通平水薛夀之有四书引证皆失之太繁且其中各有未完防观者病焉今友人张徳庸精加讐校删冗而从简去非而从是又能完其所未完者合而名之曰四书通证以附余通之后学者于余之通知四书用意之深于通证知四书用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四·周祖谟

    襌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楚辞曰遗余褋兮澧浦。音简牒。)关之东西谓之襌衣。有袌者,(前施袌囊也。房报反。)赵魏之间谓之□衣;无袌者谓之裎衣,(音逞。)古谓之深衣。(制见礼记。)襜褕,江淮南楚谓之□褣,(裳凶反。)自关而西谓之襜褕,其短

  • 卷一百六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八射礼蕙田案刘向别録以投壶属吉礼陆德明云或云宜属宾礼皇侃则云与射为类宜属嘉礼康成目録云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

  • 第7章·老子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2)。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3)。【题解】这里反映了老子没落阶级的“自私”特点,用“无私”作幌

  • 第七 神足相应·佚名

    第一 遮婆罗品[一]第一 此岸※二&ldquo;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资于由此岸至彼岸。以何为四神足耶?三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

  • 第三个女郎·阿加莎·克里斯蒂

    第三位女郎【Third Girl】又译作:公寓女郎,第三个女郎。三个年轻女郎在伦敦城内合租一套公寓。第一个是冷静而能干的私人秘书;第二个在艺术圈里混事。第三个女郎在早餐时出现了,当赫尔克里·波洛享用着奶油蛋卷和巧克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