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古乐苑卷二十六

明 梅鼎祚 编

清商曲辞【江南弄上云乐】

江南弄【七首】

【古今乐録曰梁天监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龙笛曲三曰采莲曲四曰凤笛曲五曰采菱曲六曰游女曲七曰朝云曲又沈约作四曲一曰赵瑟曲二曰秦筝曲三曰阳春曲四曰朝云曲亦谓之江南弄云】

梁武帝

江南弄【古今乐録曰江南弄三洲韵和云阳春路娉婷出绮罗】

衆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緑垂轻隂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龙笛曲【古今乐録曰龙笛曲和云江南音一唱直千金马融长笛赋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然则龙笛曲盖因声如龙鸣而名曲】

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牀婉爱寥亮绕红梁绕红梁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红疑作虹】

采莲曲【古今乐録曰采莲曲和云采莲渚窈窕舞佳人此首与采菱曲英华并作吴均郭从玉台】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艳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

凤笙曲【古今乐録曰凤笙曲和云弦吹席长袖善留客】

緑耀尅碧雕琯笙朱唇玉指学凤鸣流速参差飞且停飞且停在凤楼弄娇响间清讴

采菱曲【古今乐録曰采菱曲和云菱歌女解佩戏江阳】

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揺首红顔兴桂棹容与歌采菱歌采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

游女曲【古今乐録曰游女曲和云当年少歌舞承酒笑】

氛氲兰麝体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珠佩婐?戏金阙戏金阙游紫庭舞飞阁歌长生

朝云曲【古今乐録曰朝云曲和云徙倚折耀华宋玉高唐赋序曰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独有云气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曰所谓朝云也王曰何谓朝云也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郦道元水经注曰巫山者帝女居焉宋玉谓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谓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也朝云曲盖取於此】

张乐阳台歌上谒如寝如兴芳晻暧容光既艳复还没复还没望不来巫山高心徘徊

江南弄【三首玉台新刻英华乐府并作昭明今从艺文】梁简文帝

江南曲【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

枝中水上春并归长杨扫地桃花飞清风吹人光照衣光照衣景将夕掷黄金留上客

龙笛曲【和云江南弄真能下翔凤】

金门玉堂临水居一嚬一笑千万余游子去还愿莫踈愿莫踈意何极双鸳鸯两相忆

采莲曲【和云采莲归渌水好沾衣】

桂檝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莲踈藕折香风起香风起白日低采莲曲使君迷

江南弄【四首】        梁沈约

赵瑟曲【英华作元帝】

邯郸奇弄出文梓萦弦急调切流徵玄鹤徘徊白云起白云起郁披香离复合曲未央

秦筝曲

罗袖飘纚拂雕桐促柱高张散轻宫迎歌度舞遏归风遏归风止流月寿万春欢无歇

阳春曲【刘向新序宋玉对楚威王问曰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千人其为阳阿采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也引裔刻角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是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然则阳春所从来亦远?乐府解题曰阳春伤也】

杨柳垂地燕差池缄情忍思落容仪弦伤曲怨心自知心自知人不见动罗裙拂珠殿

朝云曲

阳台氤氲多异色巫山高高上无极云来云去长不息长不息梦来游极万世度千秋

江南弄【杂拟】

采莲曲【二首後首本采莲赋中歌姑从郭本收入】 梁简文帝

晩日照空矶采莲承晩晖风起湖南度莲多摘未稀棹动芙蓉落舩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常闻蕖可爱采撷欲为裙叶滑不留綖心忙无假薰千春谁与乐唯有妾随君

同前【亦是采莲赋中歌并非乐府】    元帝

碧玉小家女来嫁江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同前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同前         朱超

艳色前後发缓檝去来迟看粧碍荷影洗手畏菱滋摘除莲上叶拕出藕中丝湖里人无限何日满船时

同前          沈君攸

平川映晓霞莲舟泛浪华衣香随岸远荷影向流斜度手牵长柄转檝避踈花还船不畏满归路讵嫌賖【晓一作晩】

同前【二首後首初学记作元帝题云赋得涉江采芙蓉】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緑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江南当夏清桂檝逐流萦初疑京兆劒复似汉冠名荷香带风远莲影向根生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日暮鳬舟满归来度锦城【夏一作夜檝一作棹】

同前         陈後主

相催暗中起粧前日已?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风佳疑衫密船小畏裾长波文散动檝菱花拂度航低荷乱翠影采袖新莲香归时会被唤且试入兰芳

同前         隋卢思道

曲浦戏妖姬轻盈不自持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佩动裙风入粧消粉汗滋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

同前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采菱歌【七首】       宋鲍照

骛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一作弄弦潇湘北歌菱清汉南】

弭?搴蕙荑停唱纫薰若含伤拾泉花萦念采云萼睽濶逢暄新凄怨値妍华秋心殊不那春思乱如麻【秋心殊不那一作秋心不可荡】

要艳双屿里望美两洲间袅袅风出浦沈沈日向山【沈沈一作溶溶】

烟曀越嶂深箭迅楚江急空抱琴心悲徒望弦开泣【心一作中弦开一作近关】

缄叹凌珠渊收慨上金堤春芳行歇落是人方未齐思今怀近忆望古怀远识怀古复怀今长怀无终极

采菱曲        齐陶功曹

朝日映兰泽乘风入桂屿棹影已流倡轻舟复容与勿遽佳期移方追明月侣采采讵盈掬还望空延伫

同前         梁简文帝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

同前         陆罩

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密转叶任香风舒花影流日戏鸟波中荡游鱼菱下出不与文王嗜羞持比萍实

同前         费昶

妾家五湖口采菱五湖侧玉面不关粧双眉本翠色日斜天欲暮风生浪未息宛在水中央空作两相忆

同前          江淹

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彩隘通壑香氛丽广川歌出櫂女曲舞入江南弦乘鼋非逐俗驾鲤乃怀仙衆美信如此无恨在清泉【氛一作气櫂一作赵在一作出】

同前【二首艺文作江淹】      江洪

风生緑叶聚波动紫茎开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白日和清风轻云杂高树忽然当此时采菱复相遇

同前          徐勉

相携及嘉月采菱渡北渚微风吹櫂歌日暮相容与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傥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

阳春歌【一作曲】       宋吴迈远

百里望咸阳知是帝京邑緑树揺云光春城起风色佳人爱华景流靡园塘侧妍姿艳月映罗衣飘蝉翼宋玉歌阳春巴人长叹息雅郑不同赏那令君怆恻生平重爱惠私自怜何极

同前         齐檀约

青春献初岁白日映雕梁兰萌犹自短柳叶未能长已见红花发复闻緑草香乘此试游衍谁知心独伤【乘一作乐】

同前         梁吴均

紫苔初泛水连緜浮且没若欲歌阳春先歌青楼月

同前         陈顾野王

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银鞍侠客至柘弹婉童归池前竹叶满井上桃花飞蓟门寒未歇为断流黄机

同前          隋柳?

春鸟一啭有千声春花一丛千种名旅人无语坐檐楹思乡怀土志难平唯当文共酒暂与兴相迎【坐一作出】

阳春曲         无名氏

芣苡生前迳含桃落小园春心自揺荡百舌更多言

上云乐

【古今乐録曰上云乐七曲梁武帝制以代西曲一曰凤台曲二曰桐柏曲三曰方丈曲四曰方诸曲五曰玉龟曲六曰金丹曲七曰金陵曲又有老胡文康辞隋书乐志曰梁三朝第四十四设寺子导安息孔雀凤凰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

凤台曲【古今乐録曰凤台曲和云上云真乐万春】

凤台上两悠悠云之际神光朝天极华盖遏延州羽衣昱耀春吹去复留

桐柏曲【古今乐録曰桐柏曲和云可怜真人游】

桐柏真昇帝宾戏伊谷游洛滨参差列凤筦容与起梁尘望不可至徘徊谢时人

方丈曲

方丈上崚层云挹八玉御三云金书发幽会碧简吐玄门至道虚凝冥然共所遵

方诸曲【古今乐録曰方诸曲三洲韵和云方诸上可怜欢乐长相思】

方诸上上云人业守仁摐金集瑶池步光礼玉晨霞盖容长啸清虚伍列真

玉龟曲【古今乐録曰玉龟曲和云可怜游戏来】

玉龟山真长仙九光耀五云生交带要分影太华冠晨缨耉如玄罗出入游太清【耉一作夀】

金丹曲【古今乐録曰金丹曲和云金丹会可怜乘白云】

紫霜耀绦雪飞追以还转复飞九真道方微千年不传一传裔云衣

金陵曲

勾曲仙长乐游洞天廵会迹六门揖玉板登金门凤泉回肆鹭羽降寻云鹭羽一流芳芬郁氛氲

上云乐【古今乐録曰周舍作或曰范云】   梁周舍

西方老胡厥名文康遨游六合傲诞三皇西观蒙泛东戏扶桑南泛大蒙之海北至无通之乡昔与若士为友共弄彭祖扶牀往年暂到崑仑复値瑶池举觞周帝迎以上席王母赠以玉浆故乃寿如南山志若金刚青眼白髪长长蛾眉临髭高鼻垂口非直能俳又善饮酒箫管鸣前门徒从後济济翼翼各有分部凤皇是老胡家鸡狮子是老胡家狗陛下拨乱反正再朗三光泽与雨施化与风翔觇云候吕志游大梁重驷修路始届帝乡伏拜金阙仰瞻玉堂从者小子罗列成行悉知廉节皆识义方歌管愔愔铿鼓锵锵响震钧天声若鵷皇前却中规矩进退得宫商举技无不佳胡舞最所长老胡寄箧中复有奇乐童齎持数万里愿以奉圣皇乃欲次第说老耄多所忘但愿明陛下寿千万岁欢乐未渠央【乐童疑作乐章】

箫史曲【艺文作张华诗纪云此诗辞格不类晋人】 宋鲍照

箫史爱少年嬴女希童顔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少一作长霞雾好登攀一作霞好忽登攀逸一作竟】

同前         齐张融

引响犹天外吟声似地中戴胜噪落景龙歕清霄风

同前         陈江总

弄玉秦家女箫史仙处童来时兎月满去後凤楼空密笑开还歛浮声咽更通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满一作照】

方诸曲         陈谢燮

望仙室仰云光绳河里扇月傍井公能六着玉女善投壶琼醴和金液还将天地俱

梁雅歌

【古今乐録曰梁有雅歌五曲三朝乐第十五奏之】  梁张率

应王受图曲

应王受图荷天革命乐曰功成礼云治定恩弘庇臣念昭率性廼眷三才以宣八政愧无则哲临渊自镜或戒面从永隆福庆【郭茂倩云李白曰梁雅歌有五篇作君道曲按梁无君道曲疑应王受图曲也】

臣道曲

孝义相化礼让为风当官无媚司民必公谦谦君子謇誉匪躬谅而不讦和而不同诫之诫之去骄思冲弘兹大雅是曰至忠

积恶篇

积恶在人犹酖处腹酖成形亡恶积身覆殷辛再离温舒五族责必及嗣财岂润屋斯川既往逝命不复镜兹余殃幸修多福

积善篇

惟德是辅皇天无亲抱狱归舜舍财去邠豚鱼怀信行苇留仁先世有作余庆方因鸣玉承家锡珪于民连城非重积善为珍

宴酒篇

记称成礼诗咏饱德卜昼有典厌夜不忒彛酒作民乐饮亏则腐腹遗丧濡首亡国誓彼六马去兹三惑占言孔昭以求温克

古乐苑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一·彭定求
  钟辰翁·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三十六·吴景旭
  卷一乙酉·孙元衡
  楔子·郑光祖
  卷十三·唐圭璋
  陈沣·龙榆生
  吴伟业·龙榆生
  五集卷八十七·乾隆
  卷十一·王奕清
  卷252 ·佚名
  卷一百九十一·陈思
  卷二百九十六·曹学佺
  卷二百九十·曹学佺
  卷二十·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一     宋 陈起 编严粲华谷集 玉溪雪夜 雪霁天夜白月上江空明饮散客就船万籁沉三更谁家竹篱岸摸索踈枝横不着色与香令我毛骨清醉魂乘沆瀣看舞婆罗城 独往 一迳历纡余独往未到处岂曰

  • 卷七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四 姚合【陕州人】 寄杨茂卿校书 去年别君时同宿黎阳城黄河冻欲合船入冰罅行君为使滑州我来西入京丈夫不泣别傍人叹无情到京就

  •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三十四·柯劭忞

      严实 忠济 忠嗣 忠范 王玉汝 张晋享 好古 齐荣显 岳存 王德禄 信亨祚 毕叔贤 阎珍 孙庆 齐圭 秉节   严实,字武叔,泰安长清人,为人美仪观,略知读书,志气豪放,再施与。   太祖八年,大兵略河北、山东,已而北归。金东

  • ·请宽杨姓株运书·丁曰健

    伏读宪檄林亨等一案:&ldquo;饬捕南北余孽及调遣水师兵丁策应&rdquo;,具见去疾务尽苦衷。但中间有&ldquo;于沟尾杨地方,督责杨姓窝藏叛逆着落,究出杨来;将杨族俱迁内地原籍安置&rdquo;等语,则职等窃有欲参末议

  • ○[蒙古、色目人第]一甲三名·佚名

    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授承务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同同贯真定路录事司,侍卫军(广)[户] 【[一] 据文义改,参见下文明安达耳项下。】 ,蒙古□□那歹氏字同初,年卅二,十二月廿九日。曾祖□□,祖玉速歹儿,父玉速帖

  • 卷第十一·董仲舒

    为人者天第四十一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

  • 卷四·陈确

    气情才辨一性也。推本言之,曰天命;推广言之,曰气、情、才,岂有二哉?由性之流露而言,谓之情;由性之运用而言,谓之才;由性之充周而言,谓之气,一而已矣。性之善不可见,分见于气、情、才;情、才与气,皆性之良能也。天命有善而无恶,故人性

  • 春秋輯傳卷六·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六明 王樵  輯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穀梁傳繼正即位正也 胡傳即位者告廟臨羣臣也國君嗣世定於初喪必逾年然後改元書即位者緣始終之義一年不二君緣臣民之心不可曠年

  • 提要·马明衡

    【臣】等谨案尚书疑义六卷明马明衡撰明衡字子萃莆田人正徳丁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事迹附见明史朱淛传是编成于嘉靖壬寅前有自序云凡于所明而无疑者从蔡氏其有所疑于心而不敢苟从者輙録为篇书中如六宗从祭法辑五瑞谓是朝

  • 卷三十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三十三  宋 时澜 撰君牙第二十七     周书穆王之书存者三篇君牙冏命初年之书也吕刑末年之书也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固有明文君牙之篇曰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冏命之篇曰惟予

  • 卷五·佚名

    △初分相应品第三之二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见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眼处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耳鼻舌身意处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色处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声香味

  • 卷十八·佚名

    △剃发染衣品下尔时太子以手从其天冠头髻解天无价摩尼之宝。付与车匿。作如是言:车匿。我今与汝此摩尼宝。汝将此宝还於我父净饭大王。至王边已,无量顶礼。汝知我意。我付嘱汝。汝当信我。我今令汝将此宝还。至父王边。

  • 答余树东问(二则)·太虚

    问一:印度佛教情形如何?答一:印度人多数信仰印度教,印度教乃混合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而成。其中婆罗门人多,故婆罗门教势较深。问二:佛教与儒教并行,而中国佛教仍难盛行,何故?答二:因为在中国政治地位上,儒家先有其优势,居政治

  • 覆济南净居寺电·太虚

    济南净居寺静斋大德转四众同仁均鉴:支电奉悉,实深同情。空飞乏术,电掬精诚,并急刊布,来电,呼吁全国名刹高德,同诵仁护以祷平安矣!太虚寅齐。见兹来往电文者,全国名刹请诵仁王护国经,四众同仁亦各随诵经咒,以共回向济南安宁。太虚

  •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远谷。二头陀抖搂。三兰若伽蓝。若深山远谷途路艰险。永绝人踪谁相恼乱。恣意禅观念念在道。毁誉不起是

  • 折狱龟鉴·郑克

    又名《决狱龟鉴》。中国古代有关刑事检验的案例汇编。郑克著。约南宋初年开始印行,后多次刊行,明、清分别被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郑克,字克明,曾任北宋建康府上元县尉,南宋湖南提刑司干官,熟知历代史传和

  • 项圈的变幻·程小青

    在我的许多朋友和那些见面时照例点头实际上还够不上称朋友的人们中,很有几个类似小说憎恶者的相好。他们常有一种近乎讥讽的见解:“小说中的悲欢离合的情节往往曲折幻复得使读者休目惊心,尤其是侦探小说,其实都是出于作者

  • 大方便佛报恩经·佚名

    亦称《佛报恩经》、《报恩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七卷。本经通过释迦牟尼驳斥一外道指责释迦不报父母之恩,阐述了佛教对“恩”及“报恩”的观点。经中认为,在过去无量劫生死轮回的过程中,一切众生曾为如来的父母,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