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二
禁元祐党人下
崇宁三年正月,诏三苏集及苏门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等集并毁板。
二月□□[1],诏翰林学士张康国编类元祐臣僚章疏。
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到阙下。令具逐路责降安置、编管等臣僚姓名下项。除名勒停、编管人:
广南路:
广州: 王庭臣(武) 潮州:崔昌符(武)
连州: 吉师雄(武。连州非广南,此必误。)
封州:李 愚(武) 康州:钱 盛(武) 梧州:李嘉亮(武)
桂州:张庭坚 昭州:邹 浩 龚州:范正平
宾州:郭子旂(武) 象州:龚 夬 惠州:潘 滋(武)
连州:陈 瓘 昌化军:任伯雨 琼州:赵庭臣
湖南路:
柳州:曹 盖 全州:柴 衮(郢州又有柴衮) 道州:葛茂宗
归州: 陈 祐(归州属湖北,此恐误) 澧州: 马 涓(澧州属湖北,此恐误)
英州: 李 祉(英州属广南,此必误) 南安军: 张 琳(南安军属江南西路,此必误)
江南路:
江州:洪 羽、李 骧 太平州:李之仪 饶州:苏 昞、李 茂
信州:郑居简 歙州:曾 焘 池州:裴彦臣
洪州:李积中 南康军:尹正言 全州:陈 琳
淮南路:
庐州: 金 极[2] 高州:卞 有(高州属广州)
福建路:
福州: 王化基(高州又有王化基)
京东路:
单州:李 贲 曹州:石 芳 登州:黄 策
密州:邓世昌(内臣)、赵希德(武) 广济军: 张 夙
京西路:
随州: 赵天佐 金州:李穆(內臣。全州又有李穆) 均州: 冯百药
郢州: 柴 衮(已见全州)
陕西路:
同州:安信之 成州:郭执中
河北路:
相州:宁 景 深州:王 察 邢州:李 僴
棣州: 王 贯
除名勒停羁管人:
湖南路:
全州:李 穆(已见金州) 安州:顾禹臣 复州:李 深
江南路
宣州:赵子遵 信州:贾 佾
淮南路:
濠州:李公弼 真州:李 酌
京东路:
青州: 王化臣(內臣)
京西路:
随州:高公应
除名编管人:
湖南路:
永州:曾 纡 桂阳监:蔡克明(內臣)
江南路:
建昌军:杜师益
勒停编管人:
湖北路:
荆门军:孙琮
江南路:
抚州:高 渐 筠州:邓考甫 广德军:胡端修
两浙路:
处州:赵 珣
益州路:
维州:张 集 汉州:吴安逊 眉州:周来徽
简州:封觉民
梓州路:
遂州:李 新
京东路:
淄州:衡 钧
京西路:
颍州:赵令畴、宗 耆 唐州:李 杰
编管人:
湖北路:
荆南府:吴则礼
勒停居住人:
湖南路:
潭州:蓝 绎(追一官)
京东路:
徐州:冯 说
京西路:
西京:冯 悦(降五官)
除名勒停居住人:
广南路:
循州:陈次升
江南路:
临江军:王 觌
福建路:
邵武军:谢文瓘 建州:丰 稷
京西路:
房州:张舜民
除名勒停人:
湖南路:
郴州:周 谊
淮南路:
亳州:吕谅卿
勒停安置人:
江南路:
南安军:江公望
淮南路:
海州: 马 城(追三官) 光州: 孙 杰(追五官)
除名勒停编管真决人:
湖北路:
峡州:谭 衮(决臀杖二十)
除名勒停配本州牢城人:
广南路:
新州: 三班奉职王履(武) 高州: 入内内侍省左藏库使王化基(崇宁元年九
月二十六日建州)
除名勒停编管永不叙人:
广南路:
韶州:王 道 雷州:范柔中
安置人:
湖南北路:
鄂州:常州别驾范纯粹
汉阳军:祁州团练副使安焘
衡州:贺州别驾、改廉州司户参军曾布
全州:贺州长史阎守勤
兴国军:建安军节度副使朱师服
淮南路:
黄州:黄州别驾张耒 汀州:濮州团练副使曾肇
两浙路:
睦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章惇
别驾居住人:
两浙路:
温州:衢州别驾王古
落职宫观居住人:
江南路:
宣州: 徐 勣(落翰林学士,依前朝奉大夫、提举洞霄宫)
淮南路:
和州:龚 原(管勾玉局观)
光州:刘安世(提举崇福宫)
泰州: 李 谷(落观察使,降授皇城使、提举鸿庆宫)
两浙路:
婺州:周 常(管勾崇禧宫)
杭州:杨 畏(提举洞霄宫)
京东路:
沂州:刘奉世(提举崇福宫)
南京: 张士良(降授西京左藏库副使、提举鸿庆宫)
京西路:
汝州: 吕希哲(降授朝请大夫、管勾鸿庆宫)
蔡州: 苏 辙(提举上清太平宫)
落职知州人:
淮南路:
蕲州:刘 拯
舒州: 王涣之(降授承议郎)
两浙路:
杭州:蒋之奇
益州路:
成都府:虞策
京西路:
陈州:石 豫
陕西路:
秦州:曾孝蕴
河北路:
成德军:吕嘉问
责降人:
湖北路:
范致明(落侍御史、责降监岳州酒税)
江南路:
董士良(降授內殿承制、添差吉州酒税)
梁 宽(降授朝散郎、添差南康军酒税)
黄安期(降授宣德郎、添监虔州酒税)
都 贶(降三官、监抚州酒税)
淮南路:
谭 康(左藏库使、添差蕲州都监)
赵 越(降授朝议大夫、监无为军酒税)
杨瑰宝(降两官、监宿州酒税)
陈 并(降授承事郎、添监涟水军酒税)
滕 友(追两官、监泗州酒税)
张 恕(降两官、落职、高邮军添监酒税)
曹兴宗(降授宣德郎、监寿州酒税)
蔡 硕(落朝散郎、军器少监、依旧內殿承制、监蕲州酒税)
福建路:
倪直孺(降两官、监南剑州酒税)
周 谔(降授承奉郎、监泉州商税)
萧 刓(降五官、添监漳州商税)
洪 刍(降两官、监汀州酒税)
两浙路:
沈 千(降授宣德郎、添差监常州酒税)
陈师锡(降授朝奉郎、添差监衢州酒税)
梓州路:
刘 勃(降授承议郎、添监绵州酒税)
京东路:
徐州: 范纯礼(降五官、少府监、分司南京)
陕西路:
陈 唐(降授承务郎、监华州酒税务)
延福宫使、奉国军留後、知入内省事郝随(落职,提举醴泉观)
郝随罢知省必有故,当考。《席旦传》,当考。
左中散大夫、宝文阁待制、知杭州宇文昌龄(迁中大夫致仕)
六月甲辰,诏: 『元符末奸党并通入元佑籍,更不分三等。应系籍奸党已责降人,并各依旧,除今来入籍人数外,余并出籍。』 今元祐奸党:
文臣曾任宰臣执政官:
司马光(故) 文彦博(故) 吕公著(故) 吕大防(故) 刘 挚(故)
范纯仁(故) 韩忠彦 曾 布 梁 焘(故) 王岩叟
苏 辙 王 存 郑 雍 傅尧俞(故) 赵 瞻(故)
韩 维(故) 孙 固(故) 范百禄 胡宗愈(故) 李清臣(故)
刘奉世 范纯礼 安 焘 陆 佃 黄 履(故)
张商英 蒋之奇
曾任待制以上官:
苏 轼(故) 刘安世 范祖禹(故) 朱光庭(故) 姚 勔(故)
赵君锡(故) 马 默(故) 孔平仲(故) 孔文仲(故) 吴安持(故)
钱 勰 李之纯(故) 孙 觉(故) 鲜于侁(故) 赵彦若(故)
赵 卨(故) 王钦臣(故) 孙 升(故) 李 周(故) 王 汾
韩 川(故) 顾 临(故) 贾 易(故) 吕希纯 曾 肇
王 觌 范纯粹 吕 陶 王 古 丰 稷
张舜民 张 问(故) 杨 畏 邹 浩 陈次升
谢文瓘 岑象求 周 鼎 徐 勣 路昌衡
董敦逸(故) 上官均 叶 涛(故) 郭知章 杨康国
龚 原 朱 绂 叶祖洽 朱师服
余官:
秦 观 黄庭坚 晁补之 张 耒 吴安诗
欧阳棐 刘唐老 王 巩 吕布哲 杜 纯(故)
司马康 宋保国 张保源 孔平仲 汤 戫(故)
黄 隐 毕仲游 常安民 汪 衍 余 爽
郑 侠 常 立(故) 程 颐 唐义问(故) 余 卞
李格非 陈 瓘 任伯雨 张庭坚 马 涓
孙 谔(故) 陈 郛 朱光裔 苏 嘉 龚 夬
王 回(故) 吕希绩(故) 欧阳中立(故) 吴 俦(故) 尹 材(故)
叶 伸(故) 李茂直 吴处厚 李积中 商 倚
陈 祐(故) 虞 防 李 祉 李 深 李之仪
范正平 曹 盖 杨琳 苏 昞 葛茂宗
刘 谓 柴 衮 洪 羽 赵天佐 李 新
衡 钧 衮公适(故) 冯百药 周 谊 孙 宗
范柔中 郑考甫 王 察 赵 峋 封觉民
胡端修 李 杰 赵令畴 郭执中 石 芳
李 贲 金 极 高公应 安信之 张 集
黄 策 吴安逊 周永徽 高 渐 张 夙(故)
鲜于绰 吕谅卿 王 贯 朱 絃 吴 朋(故)
梁安国 王 古 苏 迥 檀 固 何大受
王 箴 鹿敏求 江公望 曾 纡 高士育
邓忠臣(故) 种师极 韩 治 都 贶 秦希甫
钱景祥 周 绰 何大正 吕彦祖 梁 宽
沈 千 曹兴宗 罗鼎臣 刘 勃 王 极
黄安期 陈师锡 于 肇 黄 迁 黄挟正
许尧辅 杨 朏 胡 良 梅君俞 寇宗颜
张 居 李 修 逢纯熙(故) 高遵裕 黄 才
曹 盥 侯顾道 林 肤 葛 辉(故) 宋寿岳
王公彦 王 交 张 溥 许安修 刘吉甫
胡 潜 黄 祥 杨瑰宝 倪直孺 蒋 津
王 守 邓允中 梁俊民 王 阳 张 裕
陆表民 叶世英 谢 潜 陈 唐 刘经国(故)
扈 允(故) 张 恕 萧 利 赵 越 滕 友
江 洵 方适 陈并 洪刍 周 锷
许端卿 李昭玘 向 训 陈 察 钟正甫
高茂华 杨彦璋 廖正一 李夷行 彭 醇
梁士能
武臣
张 巽 李 备(故) 王献可(故) 胡 田 马 谂
王 履 赵希夷 任 濬 郭子旂 钱 盛
赵希德 王长民 李 永(故) 王庭臣 吉师雄
李 愚 吴休复(故) 崔昌符 潘 滋 高士权
李嘉亮 王 珫 刘延肇 姚 雄 李 基
内臣:
梁惟简(故) 陈 衍 张士良 梁知新(故) 李 倬
谭 扆 窦 钺 赵 约 黄 卿 冯 说
曾 焘 苏舜民 杨 偁 梁 弼 陈 恂
张茂则(故) 张 琳 裴彦臣 李 偁(故) 阎守勤
王 绂 李 穆 蔡克明 王化基 王 道
邓世昌 郑居简 张 祐 王化臣
为臣不忠曾任宰臣:
王珪(故) 章惇
诏:『重定元佑、元符党人及上书邪等事者合为一籍,通三百九人,刻石朝堂,余并出籍,自今毋得复弹奏。』
本纪、《实录》全不载此。
戊午,诏曰:『朕嗣位之始,恭默未言,往岁奸朋,复相汲引,倡导邪说,实繁有徒。或据要路而务变更,或上封章而肆诋毁,同恶相济,非止一端。推原其心,岂胜诛殛?比诏编类,具列姓名,乃下从班,博尽众议,仍为三等,各竭所闻,庶几佥同,罔有漏失。惟邪慝之复起,盖源流之相承。迹其从来,于元祐得罪宗庙,宁分等差?悉皆亲书,通为一籍,载刊诸石,置在朝堂,为臣不忠,附见于末。所丽虽异,其罪惟均。朕方以仁恩遍覆天下,前既遣绌,弗忍再行,亦有可矜,出于籍外。自时厥后,已定不渝,群听式孚,毋复辄论。其元符末奸党并通入元祐籍,更不分三等。应系籍奸党已责降人,并各依旧。除今来入籍人数外,余并出籍,今后臣僚,更不得弹劾奏陈。』
诏:『章惇、曾布、黄履、岑象求、董敦逸、马涓、孙谔、王回、尹材、葛茂宗、范柔中,并依元祐系籍人逐次已降指挥。其余续入籍人,子并亲兄弟并免,即不得到阙,仍依已降指挥施行。内李偁、阎守勤等子弟,关枢密院取旨。』寻改『不得到阙』字作『即不得收在京差遣』字,余依已降指挥。壬戌,蔡京奏:『奉诏令臣书元祐奸党姓名。恭惟皇帝嗣位之五年,旌别淑慝,明信赏罚,黜元祐害政之臣,靡有佚罚。乃命有司,夷考罪状,第其首恶与其附丽者以闻,得三百九人。皇帝书而刊之石,置于文德殿门之东壁,永为万世子孙之戒。又诏臣京书之,将以颁之天下。臣窃惟陛下仁圣英武,遵制定功,彰善瘅恶,以昭先烈。臣敢不对扬休命,仰承陛下孝弟继述之志?谨书元佑奸党姓名,仍连元书本进呈。』
七月壬申朔,诏应入籍人,父并不得任在京差遣。戊寅,降授中大夫蒋之奇追复右正议大夫,念其进对之际,尝陈绍述之说也。诏李偁、阎守勤并依元祐系籍人逐次已降指挥,其子及亲兄弟,并与外路远处监当差遣。李洵仁落閤门祗侯,阎休落寄班祗侯,李洵直入续籍。内臣子并亲兄弟有系入内使臣者,并送内侍省。丙申,诏:『除第一次立石入籍元祐奸党,及今年六月十七日降指挥,章惇等十一人子并亲兄弟逐次已降指挥外,其续入籍人,并合依今年六月二十六日指挥。』
六月二十二月六日指挥,已并入十七日指挥,或仍别见。
十一月丙子,诏:『上书邪等人,今后内外官司并不得荐举改官。及县令已举到人,更不收使,仍令吏部将上书邪等姓名遍牒行下。』庚辰,诏:『上书邪等选人,除不得注知县令、丞外,其职官、录、参、判、司、簿、尉,并许差注。』丙申,祀圜邱,大赦天下,应系贬谪官员,除元祐奸党籍所别有指挥不许移放之人外,未量移者与量移。
四年二月乙酉,诏:『元祐奸党,五服内亲属不许保明充三卫官。亲勋、翊卫即知同保系籍元祐奸党五服内亲属而不告者处斩。』
五月戊申,诏:『前降元祐奸党五服内亲属不许保充三卫官,及知同保有犯不告条内、「五服」字上,各添入「本宗」二字。』又诏:『元佑奸党系籍,除情罪人子不得到京师及不注知州、知县差遣外,父、子、孙、兄弟并余指挥并罢。』
七月甲寅,御批:『元祐奸恶,即今皆有坟寺,岁度僧行及紫衣师号等尚如故,未曾降指挥冲改。可令从今并住罢,更不施行,以戒为臣之不忠者。』礼部勘会吕大防、韩维、司马光、韩忠彦、傅尧俞、孙固、郑雍、曾布、胡宗愈、黄履、蒋之奇、陆佃、文彦博、吕公著、
李清臣、王岩叟、苏辙、张商英、刘挚十九人所管坟寺,诏本身所乞寺额特免毁拆,不得充本家功德院,并改赐敕额为寿宁禅院,别召僧住持。丁巳,御笔手诏:『应上书、奏疏见羁管、编管人,可特与放还乡里,仰州县长吏及监司取责亲属保任其身,仍令三省量轻重,具名立法闻奏。』
此诏有启之者。
八月壬辰,诏:『应上书编管进士已放归乡里、责亲戚保任者,若犯流以上罪,或擅出州界,或不改革,辄有谤讪,其保任与同。』
十二月癸巳,御笔手诏:『昨降手札,应上书、奏疏见编管、羁管人令还乡里,责亲属保任。而有司止从量移,其诬谤深重,除范柔中、邓考甫不放外,余并依已降指挥放还乡里,令亲属保任如法。』
校勘记
[1]二月□□《长编拾补》卷二十三校云:『《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二月,置漏泽园。」《十朝纲要》系之戊申,《东都事略》本纪系之丁未。』
[2]金极 原本『极』字作墨丁,据《长编拾补》卷二十三补。
猜你喜欢 曾静供词二条 二、雍正皇帝勤政爱民,与天理浑然一体·雍正 铁围山丛谈卷第二·蔡絛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五·张岱 卷二百二十七·杨士奇 卷之九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纪昀 卷十六·吴缜 宣帝本纪·姚思廉 叱列平传·李百药 耶律斜涅赤传·脱脱 孟浩、田珏传·脱脱 食货三一·徐松 卷六十六·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