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乾隆上谕 二、将大逆不道的曾静、张熙凌迟处死

  编者按:这道处死曾静、张熙的谕旨,使历时七年之久的曾静遣徒张熙投书案,最后降下帷幕。由于雍正曾下过谕旨宽大曾静,其中说过“将来子孙,不得追究诛戮”的话,乾隆虽然没有遵照雍正的话去做,但也不能不加以理睬。所以这里也重提了一下,而归之于两种不同处理办法,在天理人情上说未尝不是一致的。并且处死曾静,乃是顺乎全国亿万臣民的人心。以此来避免被人们当作议论的口实。

  【原文】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九,谕刑部。曾静、张熙,悖乱凶顽,大逆不道。我皇考世宗宪皇帝,圣度如天,以其谤议,止及圣躬,贷其殊死。并有“将来子孙,不得追究诛戮”的谕旨。然在皇考当日,或可姑容;而在朕今日,断难曲宥。前后办理虽有不同,而衷诸天理人情之至当,则未尝不一;况亿万臣民所切骨愤恨,欲速正典刑。于今日者,朕又何能拂人心之公恶乎?曾静、张熙著照法司所拟,凌迟处死。

  【译文】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下谕旨给刑部。曾静、张熙,悖乱凶顽,大逆不道。我父皇世宗宪皇帝,圣人的度量如天一样大,以为他们的诽谤只限于皇上一身,而免去他们死罪。并且写了“将来朕的子孙,都不准追究这事而对他们实行杀戮”

  的谕旨。然而,在父皇在世的时候,或者可以对他们宽容;而在朕即位的今天,则断难宽恕他们。这样前后处理办法虽然不一致,但是从天理人情上的恰当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况且全国亿万臣民,对他们都恨之入骨,想早点对他们明正典刑。从今天来讲,朕又怎能违背人心中的公愤呢!所以对曾静、张熙,应当按照司法机关拟定的刑罚,把曾静和张熙凌迟处死。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五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卷十·邵伯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天变邸抄·佚名
  第十四卷 宋·缪荃孙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五·阿桂
  卷三十三·傅恒
  卷之五·沈有容
  不忽木传·宋濂
  卷四十一·阿桂
  卷一百十六·佚名
  卷一百三十五·雍正
  食货五·徐松
  卷六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戏曲考源·王国维

    楚词之作沧浪凤兮二歌先之诗余之兴齐梁小乐府先之独戏曲一体崛起于金元之间于是有疑其出自异域而与前此之文学无闗系者此又不然尝考其变迁之迹皆在有宋一代不过因金元人音乐上之嗜好而日益发达耳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

  • ○瓦将军试金台书院·许指严

    庚子联军之役,西太后既与帝及诸妃嫔西遁,域中汹汹无主。八国军既入城,各画界分地而治,众推德将瓦德西将军为统帅。瓦稔知中华习俗,人亦和平喜交际,乃建议招致京中绅士,参与安民善后各事宜,每日开会议事。一时士民颇颂之,争先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年九月壬辰朔前庚寅大学士李廷机奏臣年老多病自春至今比奉 圣谕欲臣少俟今又数日非臣决去 皇上未必放臣阁臣受恩深重原非他臣比臣独殿诸臣之后而迟于尚书孙丕扬者已七月固足以明阁臣之不敢造次以礼始终亦可

  • ·上两院清理人犯书·丁曰健

    查台属厅、县招解命、盗等犯到郡勘定,即将各犯留禁府、县二监。命犯随时给批起解,盗案遣军流徒等犯,俟奉准部覆,由该厅、县造册拨役押解赴省;均由台防厅辖之鹿耳门配搭商船,对渡厦门,解至同安县交收,递程解省。

  • 卷二百十七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七之二 朱批石麟奏摺 雍正六年正月初四日山西廵抚【臣】石麟谨 奏为遵 旨据实奏 闻事窃【臣】前议奏晋省各案亏空一摺奉有 朱批【臣】

  • 卷一百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 朱批尚潆奏摺 广东潮州总兵官【臣】尚潆谨 奏为覆 旨事窃【臣】蒙 皇上命【臣】口传 谕旨与总督杨琳当即 陛辞星夜南行於九月十五日

  • 食货二八·徐松

    盐法淳熙元年二月五日,广西运判赵善政言:「广西盐法再行官般,缘干道八年罢官般行钞法之后,本钱及舟车之属必无存者。乞权于帅、漕司应干诸色钱内借拨应办。」诏左藏南库支借会子一十万贯,限一年拨还。 十四日,淮西总领单夔

  • 卷二·徐自明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二   宋 徐自明 着太宗开宝九年【十二月改太平兴国元年】十月庚申卢多逊拜相【自吏部侍郎参知政事除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制阙】太宗以十月癸丑即位庚申多逊拜相太平

  • 知罃赵武·苏辙

    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其义多于晋文,然桓公没而齐乱,其后不能复伯。文公子孙世为盟主,二百余年,与春秋相终始。其故何也?虽襄公、悼公之贤,齐所无有,然其所以保伯业而不失者,则有在也。伯者之盛,非能用兵以服诸侯之难,而能不用

  • 纲鉴易知录卷二十·吴楚材

    东汉纪光武皇帝纲 丙戌,二年,春正月朔,日食。纲 悉封诸功臣为列侯。目 梁侯邓禹、广平侯吴汉,皆食四县。阴乡侯阴识,贵人之兄也,以军功当增封,识曰:&ldquo;臣托属掖庭,仍加爵邑,此为亲戚受赏,国人计功也。&rdquo;帝从之。吏郎

  •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十     宋 吕大圭 撰庄公  荆伐郑公防救郑【二十八年】或问荆自入蔡之后书伐郑而齐必救之自是而后每以郑为争何也曰一郑之叛服固天下盛衰之机也春秋之初郑固中国诸侯之雄也自庄十年而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劝学品第八尔时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具足檀那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具足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色,

  • 代序二:李叔同先生 曹聚仁·李叔同

    曹聚仁&ldquo;五四&rdquo;前后中年人的寂寞、苦闷,在我们年轻的人是不大了解的。&ldquo;五四&rdquo;狂潮中,记得有一天晚上,沈仲九先生亲切地告诉我们:&ldquo;弘一法师若是到了现在,也不会出家了。&rdquo;可是李叔同先生的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一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将释此品约分三门。一释品来意。二释能说法主。三随文释义 一释品来意者。明前品说自佛三业二智入不思议际遍周广大无限饶益众生。此品约三业入不思议智中之身故。此品来也 二

  • 湖山类稿·汪元量

    诗词别集。一作《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宋汪元量撰。《湖山类稿》乃元量自编,其名亦自定。宋、元之际,有刘辰翁选本,所收作品止于汪南归之初。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所引汪氏诗,皆出《湖山类稿》,其中有入蜀诗,说

  • 温公易说·司马光

    易学著作。宋司马光撰。共六卷。原书亡佚,今本为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依《宋史·艺文志》著录编为六卷。书颇简略,诸卦或说三、四爻,或说一、二爻,或全卦无说;诸传只有《系辞传》说得较详细,《说

  • 银海精微·孙思邈

    二卷。唐孙思邈撰。“银海”,道家语,指眼睛。《四库全书》在该书《提要》中考证: “银海”指目,在王安石、苏轼之前未见,且此书唐宋志皆不著录,孙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据此断定此书作于宋以后,非孙思邈所作。此书是

  • 园生树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中阿含昼树度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