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教育部为办僧学事复内政部咨文

──二十二年春作──

读申报所载教育部为“中国佛教会佛教学苑组织大纲”复内政部咨文,窃叹为民国以来政府对于佛教第一有意义有价值之公文。抑岂徒民国哉!直可谓自逊清雍正之后、乾隆而降所未曾有之公文也!盖从清季沿及民国,政府之对于佛教,全不明了,不为积极之摧毁,即为消极之听任;再不然、即为笼统之保存,或为茍且之敷衍;从未有如此次认清‘中国人民信仰,以佛教为最多。各地寺院僧尼,一方关系于地方之治安,一方关系于社会之文化,倘再不加以整顿,则民族与佛教,两俱沦于衰运’;而从僧伽出家受戒设学之制度予以整理者!

余在民初已著眼于僧制之整顿;而在民四曾有整理僧伽制度论之作;民六、民十四、至日本考察各佛教大学,及民十七、十八至欧美各国考察各宗教学院或各大学神学科之后,尤深知僧教育在“国家教育制度”中之位置,制有国民教育基础上之僧教育表,另为失教僧尼设补习之校。与咨文所谓‘只有设立相当于专门教育之学校,……不得兴办初中两级学校。盖此两级教育之本旨,在于养成健全之国民,无论何种宗教何种职业之人,皆须一律入学,不得因宗教不同而有歧异’;又、‘若云地方贫民众多,无告孤儿投入空门者,不得不加以保育以符慈悲之旨,则扶养并不限于剃度,教育并不限于学佛,该收养者何须以人体为私有’?又、‘有不识之无,不通教义,然于戒律尚能遵守者,有戒学俱劣者,此种情形,等于中国一班社会之失教,为此等失教僧尼学问之补习计,只应就地设立各级补习学校,不得借用初中小学各级学校之制度,以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之统一’等语;与余所制之表和意义,完全符合一致。民十八、十九、二十年,余在中国佛教会时,历曾提议,并于民二十中国佛教会全国代表大会中决议将各种关于佛教办学之议案,归并入余之提案中,以为制定方案之标准。旋因会内兴争,余辞退中国佛教会主席而不复闻问;民二十之决议案,乃亦沉于海底。知识分子,大都冷眼旁观,仅存二三人搘柱其间。至民二十一、遂发生此既不知僧教育、又不知国家教育制度、陷于重重错误之“佛教学苑组织大纲”,贸然呈请政府,岂非全国佛教徒之耻欤!?然余对于教育部所论列者,犹有未尽同意之处,今请述于左以备采择。(见海刊十四卷四期)(附注)此下勘同“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之(五之乙)“僧教育与僧制”,故不再重出。

  


猜你喜欢
  卷第四·佚名
  第五·佚名
  第七卷·圆瑛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大吉义神咒经卷第四·佚名
  目录·佚名
  阿赖耶即密严品第八·佚名
  禅门宝藏录卷下·真静天頙
  在加尔各打与波史先生谈话·太虚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佚名
  诸天女问四大品第二·佚名
  卷第十四·雷庵正受
  人欲之分析与治理·太虚
  佛说六字咒王经·佚名
  卷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二张泌【一作佖】张泌字子澄淮南人仕南唐为句容县尉累官至内史舍人诗一卷惜花蝶散莺啼尚数枝日斜风定更离披看多记得伤心事金谷楼前委地时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

  • 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

  • 提要·吕毖

    (臣)等谨案明宫史五卷旧本题芦城赤隠吕毖校次毖始末未详考明末有吕毖字贞九呉县人尝撰事原初畧三十四卷序题崇祯甲申姓名时代皆相合疑即其人然艹茅之士何由得详记禁庭事殆不可解毋乃奄人知文义者所私记毖依附其门为之编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宣德十年冬十月己亥朔享 太庙遣卫王瞻埏行礼○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册封永和王济烺第三女为赵城县主命太原右卫中右千户所总旗吴海子亮为仪宾赐诰命冠服等件○遣行在户部左侍郎王佐往甘

  • ●张序·杨捷

    国家大一统之业,内安外宁,风行草偃,固已几三十年。顿兵不减,乃鲸鲵余孽杈牙江海,恃其舟楫倏忽于巨浸骇浪之间,屡逋天讨。迄乎三藩僣逆,益乘瑕伺隙,狡焉启疆。戊午之夏,妖氛弥炽,蹂躏闽中漳、泉诸郡,乘城跨邑,滨海千余里为之失守。

  • 卷七十一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一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八下 死虐 吴 高岱 于吉 盛宪 沈友 张休 吾粲朱据 王蕃 楼玄 贺邵【子循】 韦曜 华核 邵畴 张尚 高岱字孔文吴郡人也

  • 六三六 两江总督萨载奏续解《九钥集》等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六三六 两江总督萨载奏续解《九钥集》等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九日两江总督臣萨载谨奏,为续解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照明末野史并一切不应存留书籍、板片,经臣督属搜查,节次恭折奏缴在案。嗣

  • 姚最传·令狐德棻

    姚最是姚僧垣的次子,字士会,自幼就聪明机敏,长大以后,博通经史,特别喜欢著述。十九岁时,随姚僧垣入函谷关。世宗大聚学徒,在麟趾殿校订书籍,姚最也参与其事,任学士。不久,被任命为齐王宇文宪府水曹参军,主管记室。被宇文宪特别礼

  • 后记·罗大春

    这本原名为「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在庞百腾先生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发见时,不着撰人,祇是在书名上冠以「罗景山」三字。景山为罗大春字,今既着撰人名氏,因删「罗景山」三字,径题作「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关于罗

  • 序言·钱穆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

  • 卷四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一蠲赈四康四十八年己丑十月壬戌上谕户部今岁入夏以来朕因南方二麦不登北地微潦宵旰轸念甚切焦劳继而畿辅稔收三吴秋熟兼以四方

  • 卷七·佚名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七)第七则赶缯船,三只。内水师提标中营「海」字七号船一只:身长六丈五尺,头起■〈乔亢〉四尺八寸、尾起■〈乔亢〉三尺五寸。船头长二丈五尺,面匀宽一丈二尺五寸、底匀宽一丈一尺;船中长二丈二尺,面匀

  • 本性篇第十三·王充

    情性者,人治之本,礼乐所由生也。故原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性有卑谦辞让,故制礼以适其宜;情有好恶喜怒哀乐,故作乐以通其敬。礼所以制,乐所为作者,情与性也。昔儒旧生,着作篇章,莫不论说,莫能实定。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

  • 春秋释例卷十三·杜预

    经传长厯第四十五之四宣公元年正月己卯小 二月戊申大 三月戊寅大四月戊申小 五月丁丑大 六月丁未小七月丙子大 八月丙午小 九月乙亥大十月乙巳小 十一月甲戌大 十二月甲辰小宣公二年正月癸酉大 二月癸卯小 

  • 银色女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舍卫国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诸比丘。若有众生。能知布施所有功德及施果报。如我所知于食食时。若初食抟。若后食抟

  • 第六 目犍连相应·佚名

    第一 有寻一尔时,尊者大目犍连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长者之游园。二于此处,尊者大目犍连言诸比丘曰:“友诸比丘!”此等诸比丘应诺尊者大目犍连曰:“友!”三尊者大目犍连如次曰:“诸友!余于此独坐静

  • 巽隐集·程本立

    明代诗文别集。程本立(字原道,号巽隐)著。有嘉靖元年(1522)吴德翼刻本,题“赐进士嘉兴吴昂编辑,同郡庠生马淮校正”。前有云南布政使司左参议古闽后学林庭昂序。共4卷,卷1、2为诗,卷3、4为文,附录为状略。此刻本《四

  • 太上日月混元经·李光玄

    太上日月混元经,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唐代。北宋《崇文总目》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玄元先生日月混元经一卷」;《通志‧艺文略》亦着录,题作「元光撰」。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言炼丹法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