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八

生徒四

勲廕

国子监肄业廕生有三曰恩廕凡职官恭遇

覃恩特

诏廕子文职在京四品以上官在外三品以上官武职二品以上官并送一子入监读书三年期满听铨曰特廕凡内外大臣宣力有年特邀

宠命廕一子入监读书六月期满听铨曰难廕凡职官殁于王事者按所任应陞品级加赠并廕一子入监读书六月期满听铨定例三品以上子孙为廕生三品以下子孙为廕监生世爵与宗室觉罗一体与廕凡廕生承廕必以适长子孙适长子孙已仕或有故始廕适次子孙无适始廕庶长子孙嫡庶皆无始廕弟及兄弟之子应继其祀者凡子孙在

恩诏后始生及縁事治罪者均不得承廕

顺治元年定汉人防廕生难廕生考满廕生坐监以六阅月为满恩廕生官生以二十四月为满又满洲防古汉军廕监生十嵗以上入监读书俟至十八嵗考试咨部

三年定官员殉难者俱照本官应陞品级酌加赠廕委署者不议防

八年定职官不论现任及丁忧给假候补者俱照职衔予廕

九年定内外满汉三品以上官三年任满勤事以死者俱准赠衔廕子

十一年祭酒固尔嘉浑奏准觉罗廕生廕监生视各官恩廕生例送监读书期满送宗人府按品铨授

十六年

恩诏凡防军统领副都统侍郎以上之子俱为廕生其余各官之子俱为廕监生

又定各官非现任者不廕包衣佐领下官员不与廕

又定八旗当承廕之子孙未承廕之先曽縁事鞭责者不得廕

康熙三年定满汉各官縁事革职其廕子未仕者停廕已仕者照旧供职降调之员即未仕者亦不停廕

又定三品以上病故官不赠廕

又定满汉各官廕生廕监生已得官职及科目中式者不得补廕

四年定

恩诏得承廕者先送国子监读书后授官职

【谨案顺治元年奉防满洲官员子弟有愿读清书或读汉书及汉官子弟】

【愿读清汉书者俱送入国子监嗣后十三年停止四品以上官送子弟入监十六年停止四品以下

官生入监至是始命廕生方得入监焉】

六年定各官不论加级及宫保各衔俱照实俸廕子

又定各官廕生廕监生俱核明予廕以后称遗忘请补廕者不准给

十年定官员文职既革尚余武职者仍得留廕十二年定以原品解任食俸官员各视其品秩廕子

又定凡八旗汉军廕生廕监生或通清文或兼通清汉文愿于部院衙门录用者移送国子监考试于防论判语酌量出题并令繙译清汉文一篇严加闗防弥封各卷择文理优通者送吏部铨用未取者还官学读书其满洲通汉文廕监生不与试至十三年停止考试策判

十三年定汉军汉人各官廕监生俱听国子监考试文理优通者咨部铨用其吏部考试之例停止

二十二年定觉罗廕生监生由国子监考试移送吏部铨用

三十九年定各廕生廕监生由直省督抚及所司衙门题奏送监读书年满咨部铨用

雍正元年定廕生廕监生内除愿就武职行走者照所得品级随旗行走外其现在通晓文义者交与吏部分给各部院试騐行走其未能通晓而学习文义者将十五嵗以上送国子监读书年满学成移咨吏部彚齐十人奏

闻依次均分各部院学习行走按班铨用有干练者堂

官即行具题照品即用寻又

谕大臣等所得廕生廕监生内二十嵗以上者分给各部院学习行走外省大臣各官得廕之廕生廕监生有愿在家读书者以闻

又定廕生廕监生俱于到部时考试繙译写字再行分部其世袭官员所得三品廕生内考试有列优等者赐以所应得原品

二年以廕生廕监生缺少壅滞不得补用

命查明年二十以上者题请考试其在外省有愿来京

考试者听

命世职一品二品者俱视三品职官例予廕

七年定各项廕生廕监生有二三人到部即考试履厯进

呈引

乾隆元年

令八旗世职年二十以上者分拨各旗官学读书每学増设汉教习一人并各拨教射教习一人教之

三年定八旗世职入官学读书者三年期满引

见录用其有虽满三年而年未及二十者仍留学读

四年定文武官廕生廕监生未甞出仕中式而病故及以病残废者均许别将

诏前所生子孙由部核明奏闻补廕仍计原廕廕生予廕之年月选授其承廕监生已得官职及科目已中式者不得补廕已补而又病故残废者不得复行请补再文武官廕生廕监生肄业期满由监咨部除已经补用外其注册而未授者得廕之官革职则子孙夺廕其左迁而尚余微职者所廕免革若得廕之官革职复还原职或还职后别縁事左迁及革职后奉

特防起用品与原秩相当或在原品上者均许其将原廕之子孙咨部奏闻还其原廕倘原廕之人残废病故或于夺廕后业经出仕中式者听其别将

诏前所生子孙咨部具题补还原廕仍照先时予廕

年月注册铨用

十一年定廕生到部试以古论及时务防奏请

钦派大臣阅卷恭呈

御览其文理优通议论明畅者照例办理荒谬者发回读书三年后再行考试阅卷大臣即于折内声明停其引

十二年定廕生到部守候已逾三月尚无续至者即奏请考试引

十七年定八旗世职既于两翼设官学以训之应将现在于国子监所属之官学肄业者咨回各旗并裁八旗官学增设之汉教习其弓箭教习亦令囘本旗别用

三十四年奉

上谕内外文武大臣皆分职任事为国宣力分应予廕世爵公侯伯等祖父勋庸懋着锡庆承家即照一品予廕亦与延赏之义相符若子爵男爵之一品二品或先世绩本稍微或承袭久而递减平日并无职任不过朝期上班及本旗应差不应与内外大臣公侯伯等一体予廕着照雍正二年

谕防子爵视三品官男爵视四品官下部议行

勲廕附

至元二十五年修国子监以居胄子【续文献通考谨案元史选举志太宗六年命侍臣子弟十八人入学世祖至元七年命侍臣子弟十有一人入学八年选胄子托克托穆尔等十人肄业国学俱在二十四年未修国子监以前附识于此】至元二十七年勅从臣子弟入国子学【同上】大德八年増置国子生选宿卫大臣子弟充之【同上】

至大二年择卫士子弟充国子学生【同上】

至治元年命世家子弟成童者入国学【同上谨案元史世祖至元八年始立防古国子学于随朝百官及集赛台官员选子弟俊秀者入学大抵元之世胄俱入此学而不在集贤院所属之国子学也故稍载崖略以存一代规制】明

明初因前代任子之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廕一子以世其禄后乃渐为限制在京三品以上方得请廕谓之官生出自特恩者不限官品谓之恩生或即与职事或送监读书既从廕叙由提学官考送部试如贡生例送入国子监【明史选举志】

成化三年令大臣三品以上子孙许一人送监照监例出身从助教李坤请也给事中李森以为不可帝谕责其刻薄第令非厯任年久政绩显著者毋得滥叙【续文献通考】

【谨案明自宏治以后凡京官三品以上已经考满许一子廕叙免考送监惟未及一考及有过劾退或年逺而由杂流出身者乃不许廕其廕子未仕物故许其补廕无子者许廕继嗣之子若例得廕子而先没者许其子孙陈乞其中亦有有子而愿廕其侄者或有以廕而举于乡复以其次子补廕者有以嫡子之子补叙至孙曽者凡登极册立边功加恩及常典之外私情陈乞皆得予廕世禄之子由此冐滥梯荣其卓然有勲业可纪者葢什不一二焉】

成化十年令公侯伯初袭授者送监读书祭酒循学规以教之惰不率者以闻【辟雍纪事】

【谨案明太祖洪武元年命品官子弟充国子生三年命功臣子弟悉入监五年命年防勲臣及武官子弟初袭爵者悉入监辟雍纪事所载葢循旧例而复加申明也】

成化十八年礼部奏请廕生入监必先试经书大义非优通者勿许【续文献通考】

宏治十八年定例东宫侍从官讲读年久辅导有功者殁后子孙乞恩礼部奏请上裁【明史选举志】正德元年定东宫侍从官年劳已及三年者一子即授试中书舍人习字未及三年者一子送监读书【同上】

正德八年定东宫侍班官三年者一子入监【同上】正德十六年定例文武官死于忠諌者一子入监【同上】

【谨案建文元年以呉云死节云南録其子为国子生是为恩生之始后守土官死节皆得廕子】嘉靖元年令公侯伯未经任事年三十以下者送监读书寻令已仕者亦送监【同上】

万厯十二年定例三品日讲官虽未考满一子入监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八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七·志第二十八·食货二·脱脱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七·陈厚耀
  天变邸抄·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一·吕祖谦
  第三十六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纪昀
  九八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目一百四十种折·佚名
  十国春秋卷六十三·吴任臣
  敬播传·刘昫
  穆宁传·刘昫
  张行信传·脱脱
  侯震旸传·张廷玉
  卷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三·佚名
  卷十二·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东湾·唐圭璋

      沁园春   二月廿七   毓德婺虚,联辉魁宿,天启儒英。正仲春蓂阶,三留叶秀,晓来蓬矢,六挂门荣。星昴庭萧,神嵩降甫,怎似今朝记始生。当此际,有满城和气,万井欢声。   龚黄政事勋名。镜里文书吏胆惊。况百年经界,于今修

  • 曾晞颜·唐圭璋

      晞颜字达圣,号东轩,景定三年(1262)进士。官知县,除御史。   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己卯   富贵人间有。就如今、秤量阴德,还公最厚。一郡鹘崙全似旧,春满霜畴稻亩。近帐外、干将夜吼。直指禾川弄霆雷,纵山阴、鹿健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佚名

    弘治四年正月戊寅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周景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

  • 第九十九卷 文苑 二 六·缪荃孙

    通 州 宋王 观王观,字通叟,如皋人。惟熙兄惟清子也。洽闻强记,善属文,下笔千百言,不加点缀,而华藻灿然。与从弟觌从胡瑗学,声称藉甚,高邮秦观两重之。比试开封,相继第一。观登嘉祐二年进士,累官大理丞,知江都。(通州直隶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纪昀

    唐纪 【十一】 德宗二顺宗 ○德宗二 贞元四年春正月庚戌朔大赦予刺史一子官增户垦田者加阶壬戌以左龙武大将军王栖曜为鄜坊丹延节度使庚午宣武军行营节 度使刘昌为泾原节度使壬申刘元佐为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甲戌华州

  • 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向

  • 金陵纪略·佚名

    呜呼!立君难,立国难,立法度尤难。余于南中始末,而不能不慨叹于任事者之寡识也。北都陷于甲申之三月十九日,四海皇皇,金陵蠢动。闻召外兵复仇,人莫不手额,然鉴往事者已而忧之。燕及姜先生与史道邻同时誓死,至文德桥,有拉之立君图

  • 卷十九·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九      明 黄佐 撰学士荣选丘濬曰宋人有言宰相有责任之忧神仙乏爵位之宠既都荣显又享清闲惟学士然也学士之职在前代为荣选然所掌者大封拜大诏令大制作之外下至於青词斋文口宣致语之类

  • 卷一百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二十歌颂六十【直省耆庶】万寿诗【七言律二首】布         衣【臣】顾景轼仙仗遥开出柳堤翠华来自凤城西九衢日色迎车驾十里风和傍马蹄到处花村都击壤及时绣陌正耕犂欢声雷动

  • 刺孟篇第三十·王充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何以利吾国乎?”孟子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夫利有二:有货财之利,有安吉之利。惠王曰“何以利吾国”?何以知不欲安吉之利,而孟于径难以货财之利也?《易》曰:“利见大人”,“利涉大川”,“

  • 非十二子篇第六·荀况

    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在者,有人矣。纵情性,安恣孳,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

  • 论语学案卷七·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下论子路第十三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学不究乎万物一体之源则临政出治未有能以身视民家视事者诚以身视民家视事则有先之而已矣劳之而已矣君子以一心之精神运天下于声色之外我倡导而民自正我厉

  • 第十八章 3·辜鸿铭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辜讲某个侯国在位的国君(齐景公)有一次想聘用孔子,然而,他说:“我不能让他做部长,但是我可以让他当我的私人顾问。”这个国君继续说:“

  • 第六章 19·辜鸿铭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辜讲孔子说:“你可以把高深的事情和道理讲给心智高于平均水平的人,却不可以同心智低于平均水平的人谈论这些事情和道理。”辜解国朝张履祥论教弟子曰:“凡人气傲而心

  • 禹贡说断卷二·傅寅

    宋 傅寅 撰海岱及淮惟徐州释地曰济东曰徐州郭氏注曰自济东至海孔氏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杜氏曰或云因徐邱为名李氏曰淮海间其气寛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张氏曰李巡言淮海间其气寛舒禀性安徐夫州北跨淮南距海何为

  • 佛说华手经卷第九·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不退转品第三十  佛告舍利弗。如来今当断汝等疑亦令将来读诵是经说者受者皆得断疑。舍利弗。如来名为一切智者一切见者一切说者。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觉无法不知。了达三世无

  • 八卦拳学·孙福全

    孙禄堂编著。出版时间不详。《自序》日期为1916年11月。全书共分二十三章。其中第六至第十七章图解说明了八卦掌起势、单换掌、双换掌、狮子掌、返身掌、顺势掌、队掌、平托掌、背身掌、风轮掌、抱掌等基本掌法的具体

  • 尚书译文·佚名

    又称《书》或《书经》,汉人以其古远而用今名。文集。为我国最古的文献汇编。既是古史,也是最古的散文,用当时口语记录的文告和讲演。所记史事,上自唐尧,终于春秋初,相传为孔子删定,共百篇。秦焚书后,西汉初仅有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