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四

嘉靖三十九年五月丙寅朔升山东道御史王本固为狭西按察司副使 蜀世子宣圻进黄金一千两白金一万两助大工 上嘉其忠悃赐以金币仍降敕褒谕之

○戊辰升翰林院编修张居正为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吏部文选司郎中王秩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升江西左布政使张元冲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

○己巳未封妃于氏薨赐号宜妃治丧葬如例

○庚午命锦衣卫署都指挥同知徐继勋佥书南京锦衣卫事 兵部覆巡抚应天都御史翁大立条陈一浙直副总兵刘显忠勇可任而权稍轻请更具敕凡内地守备卫所俱隶之俾缓急便于条度一沿江沿海将官职掌专备倭而民间盗贼则置不问此泰兴劫库之变所由作也宜令诸路参将把总悉兼理捕盗窥避者罪之一守备安庆刘宪贪仪真汪思懦皆宜罢斥一禁约山东河南湖广广西等处游民不得擅自出境投兵为地方害诏俱从之

○辛未周府应城王睦桎薨赐祭葬如例谥恭穆 巡视京营给事中苏景和御史张九功请增选战兵以重训练 上从之即命景和等会同总督官选兵三大营中得壮士六万余人因覆奏请分为二十枝免其工役俱赴各营掺练以听征调增设中军千百总等官领之其余官军不堪听征者发回兵备营收掺又故事总协大臣有随征官军各五百名巡视科道有点问听用官军三百名俱宜免役仍照秋掺听征官军之例支给口粮下兵部覆可诏允行

○壬申 孝宗敬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广宁伯刘允中祭 泰

○甲戌初四川东川军民府土官知府禄庆死子位幼妻安氏摄其府事有营长阿得革者颇擅权谋夺其官因先求烝安民不得仍缀火焚府治走武定州为土官所杀得革子堂奔水西以贿给乌撒土官安泰入东川囚安氏夺其府印贵州宣慰安万铨故与禄氏姻连乃起兵攻阿堂所居寨破之堂妻阿众□□山隽□其幼子奔沾益州土官安九鼎时时相与治兵攻击堂兵且侵及罗雄州境于是九鼎及禄位与罗雄州土官知州者浚等各上书讼堂罪诏下云贵四川抚按官会勘于三十八年三月堂听勘于车洪江具服其罪愿献还府印其莭年劫掳沾益罗雄人口牲畜量为退归补偿侵据地土悉行吐退贷死是时禄位及其弟僎俱死官府因问讯禄氏所当承袭者堂复以其幼子诡姓名为禄哲以报占府印不发又复与九鼎治兵相寻益急九鼎乃诉之云南巡抚都御史游居敬谓堂恬乱请兴兵致讨且自诡说当率所部兵为前锋必擒堂以献居敬信之遂上言堂稔恶不悛请专意进剿为地方除害下兵部议请行川贵抚臣从长审实如必不可赦听协同川贵总督及各该总兵高夹攻移□禾穴多□捕从之

○乙亥 太祖高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总督浙直福建都察院右都御史胡宗宪奏臣受命总督得莭省三省一切调度兵食皆赖各处巡抚协心共济而近多游食养望未有实见讲求者即有疏虞臣何以自解夫各边巡抚之与总督相见原有定规今俱抗衡无逊诎意至于掺江都御史则虽文移亦不复通臣徒拥总督虚位而无其实请稍假以事权得为诸道王约其相见礼文亦宜依三边督抚事例得旨宗宪此疏心实任事可转大司马兼院右正各抚操官等悉听节制其三边督抚相见礼仪吏兵二部查例以闻部覆总督提统委宜严重抚操等官相见毋得纯用兵主敌礼总兵以下皆戎服庭谒至于文移俱用印信呈文诏可 吏科都给事中梁梦龙劾奏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右侍郎殷学托病数月薄户部左侍郎不为而求漕运总督展转行诈无大臣进退义学上自辩 上曰大臣当先敬畏迩来自肆安居每每称病臣子靖共义何在况学又协理戎政者被劾不俟明旨游词欺辩姑从宽黜为民员缺亟推忠谨兼济者代之于是改南京兵部右侍郎李遂为兵部右侍郎代学协理 录故官河口游击将军毕文战功袭升其子一级初山西标兵作乱文以他事击都司狱乱卒欲奉以为师不从见害至是御史栾尚约称其三十七年三月中尝过虏于朔州土寨身自博战有斩获功乞行追录故有是命

○丁丑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恭顺侯吴继爵祭 献陵 添设整饬应天太平宁国徽州池州广德六府州兵卫副使列衔浙江按察司仍兼布政司参议兼督苏松等府粮储从南京兵部议也 命分守肃州右参将许经充左副总兵协守甘州

○戊寅河南抚按官劾奏伊王典楧增修府苐诸不法事诏礼科给事中龚情承制往勘之

○己卯 方泽视牲遣成国公朱希忠代镇远侯顾寰安平伯方承裕吏部尚书吴鹏都督陆炳轮视 湖广溆浦县龙潭上中峒徭贼沈亚当等啸聚麻塘山为乱格伤官军总督湖广川贵侍郎石永檄贵州总兵石邦宪督兵讨之斩首四十一级生擒亚当等一百七十人夺所虏男女八十四人捷闻兵部覆永邦宪俱首功而督饷副使李心学指挥陶成将兵守备袁宗文周应桢土官刘世奇功亦宜录得旨赏永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邦宪升俸一级仍赏银二十两一表里心学成宗文等各十两其余官军俱令总督甄别论功赎罪有差 治威宁营等堡失事罪发分守辽阳副总兵王重禄定辽左卫指挥同知陈可东宁卫指挥佥事王廷兰俱戍边

○辛巳以漕粮折银通欠数多诏行各督粮官分别等第降级住俸其粮长领解年久不赴纳部者巡按御史逮治以闻

○壬午升兵部左侍郎闵照为刑部尚书巡抚山东右副都御史丁以忠为南京兵部右侍郎 升翰林院编修王学颜姜宝俱按察司佥事学颜广东宝四川俱提调学校 发太仓银八万两于山西三关以七万给军饷一万赈饥民 更命山西三关每岁定以宪臣六员监督防秋从巡抚孟淮奏也初监督官例用七员既而巡按御史扬美益以各道往来防秋劳费不赀乃建议裁为四员专备内境淮争之以为三关延袤千余里乃虏犯紫荆以趋 陵京之路必群力毕集而后保障有赖不可为诸臣惜劳省费遽行议减兵部亦以为然乃有是命

○甲申夏至大祭 地于 方泽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丁亥升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右侍郎李遂为本部左侍郎山东左布政使朱衡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升兵部左给事中李东华为都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李春芳吏科右给事中郑茂户科右给事中魏元吉为左给事中东华茂俱礼科春芳户科元吉刑科 掌尚宝司事工部左侍郎严世蕃九年考满吏部因称其勤敏忠孝为请升秩诏加正二加服色俸级 添设柘林川沙各把总一员改吴淞江游兵把总为南洋游兵都司驻竹箔沙图山游兵把总为北洋游兵都司驻营前沙俱于浙江都司列衔支俸从巡抚应天都御史翁大立请也

○戊子诏旌庆成王府故镇国将军奇添夫人王氏莭孝初奇添卒时夫人年甚少养姑育子备尝劳瘁及是年八十余逮见孙曾四世山西巡按官请建坊旌表故有是命 遣御史沈阳户部郎中张大化清理畿内庄田阳等还上清出隐冒庄田之数应量给者一万六千二百六十四顷有奇应入官者二十五百二十九顷八十一亩有奇其戚畹枝系未远而嫡泒已绝本身见存而爵级已革及太监寺观自买民地而一免粮差与归顺达官 先朝给赏住劄地土其一千九百余顷有奇俱宜追夺户部覆请从之

○庚寅巡抚福建右佥都御史刘焘言自闽省倭乱以来调兵转饷几无宁岁今臣有筴于此同兵以来兵因粮以求粮因兵粮之势以图战守之机兵不徵调而足粮不加派而裕战不诡遇而获守不金汤而固执此以往虽百世治安可也因条上兵粮战守四议其议兵谓缘海旧设五水寨当益以四陆营大纳水陆战兵共当用二万七千今选之十六卫兵每卫以一千为率可得兵一万六千人又选之八府民兵每府以一千五百为率可得兵万有二千如此则何患无兵其议粮谓军民兵粮共当用银二十三万有奇犒赏修造当用银五万有奇布政司各项堪动银两十九万有奇其所不足本省均徭银差甚轻可以倍征巡司弓矢冗不堪用可量减三分之一此外又有商税赃罚等项可以议处如此则何患无粮其议战谓五寨四营之兵寇小入则各自为战寇大入则互相应援主客之势不同奇正之变莫测如此则何战不胜其议守谓海岸之守即当责前营寨之兵使进则出战退即入守其内地则州县有民壮机兵可练卫所有军舍余丁可选各乡村有保甲之法可行如此则何守不固又言前四议臣当任之惟南北中三路参将信地未分备倭指挥冗员宜革乞下所司议处入兵部覆焘言皆是请改参将谢恩为北路驻福宁侯熙为中路驻兴化赵文奎为南路驻漳州备倭指挥改为标下游击将军得旨允行按焘诞谩夸张不中事实盖以狙公术笼罩闽中士民且侮中朝卿士无宏职兼昭者乃部臣见而奇之至于地方得人称庆为诳矣

○辛卯诏覆遣御医视唐王宇宁疾先是王有旨疾请医已遣御医往至是复以疾请礼部谓亲王设有良医所掌视王疾其御医胗视系特恩无再请者 上悯王高年为诸藩长老特许之 南京国子监司业马一龙乞回籍养病许之 以辽东延绥二镇报首功不赏夺巡抚侯汝谅董董威及总兵杨照李辅各俸二月下冒功官军陈举等于巡按御史问

○壬辰敕赵府镇国将军载堆主光山康靖王祭祀摄府事 盗入广东博罗县杀知县舒颛守臣以闻诏夺守巡官参议马皋谟佥事启从俭惠州知府顾言各俸一月仍勒限捕贼

○癸巳复闲住南京国子监祭酒邹守益原官致仕从其子刑部主事邹善奏也

○甲午革狭西布政使司参政郧光溥贵州按察司副使熊希程浙江盐运司副使张朝栋职闲住俱以原任四川时侵克军饷为查理给事中李春芳所纠也 以河南灾伤诏复留柴薪马价银三年充王府禄粮 巡按福建御史樊献科奏福建山贼倭夷并起攻掠平和诏安等县破崇武所城请敕守臣亟图平剿会巡抚刘焘至言与贼连战俱捷地方稍宁不如献科言 上以二臣奏报互异疑之诏兵部亟檄南赣抚且范钦及焘协力平贼地方失事功罪令御史详核以闻未几献科复奏崇武失事状兵部始知焘奏不实请逮守所千户郭怀仁等侍献科问停分守佥事英民英俸令戴罪视事焘姑贳勿治责以平寇自赎从之

○乙未以贵州兵役繁兴诏复转限吏典纳米事例三年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四·徐乾学
  第七回 接驾·德龄
  卷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佚名
  第一卷 前汉、后汉、吴、魏、晋·缪荃孙
  ●郑氏史料续编卷六目录·佚名
  卷首·祁韵士
  后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袁山松后汉书卷三·周天游
  史记集解卷八十四·裴骃
  跋·查继佐
  卷七 宋帝北迁·李有棠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139_1 【临江亭五咏】储光羲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山横小苑前,路尽大江边。此地兴王业,无如宋主贤。   潮生建业水,

  • 卷三·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   宋 郭知达 编古诗述懐【此以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旧注晋籍尝作咏懐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去年潼闗破妻子膈絶久【天寳十五年安防山僣号贼犯潼闗哥舒翰军败退为其帐下执之降贼闗门不

  • 栲栳山人诗集卷上·岑安卿

    (元)岑安卿 撰 ○古诗【五言】 古意四首 亭亭千岁松起自一寸植苟无斤斧患寿可比金石青青园中草一雨回故色清霜忽飘零雕悴在顷刻 寳刀不断水线溜可穿石君看城门轨要非两马力为学不苦心虚谈政何益伟哉大禹功犹思寸阴惜 浚

  • 卷一百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十四馆阁类五言古赋得谒帝承明庐     【陈】江 总雾开仁寿殿云绕承明庐轮停绀幰引马度红尘余香貂拜黻衮花绶拂?除谒帝升清汉何殊入紫虚五言律冬夜寓直麟阁      【

  • 卷六百四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三李山甫李山甫咸通中屡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着一方诗一卷菊篱下霜前偶得存忍敎迟晩避兰荪也销造化无多力未受阳和一点恩栽处不容依玉砌要时还许

  • 卷之二百一·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夏四月甲午朔 上以湖广四川人民及水陆驿夫连年供亿征南之兵命户部遣官诣所在发官库给钞赐之民人一锭驿夫人五锭○乙未皇第三十二孙尚灴生秦王第五子也○丙申潭王梓讣闻王 上第八子生二岁而受封又十六年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十九卷 仕绩 三 ○·缪荃孙

    扬 州 府 六 清(下)史致俨 史丙荣 史大立史致俨,字容庄,号望之,江都人。少颖异,八岁即考证周礼人民物产。家贫无书,诣学宫读钦颁书于尊经阁。乾隆四十九年,高庙南巡,致俨以廪膳生与召试。五十七年举人。嘉庆四年,会

  • 武定土司传·张廷玉

    武定,是南诏三十七部之一。宋朝淳熙年间,大理的段氏让阿历担任罗武部的部长。阿历的部长职务传了三代到矣格时,正好是元朝元世祖当政,矣格被封为北部土官总管。元朝至元七年,此地改为武定路,设置了南甸县。洪武十四年(1381)

  • 卷五下·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五下     宋 沈枢 撰濳邸门 汉孔霸谦退不受相位 永光元年元帝之为太子也从太中大夫孔霸受尚书及即位赐霸爵关内侯号褒成君给事中元帝欲致霸相位霸为人谦退不好权执常称爵位泰过何德以

  • 卷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五职官考【九】直省官员总督统辖文武军民为一方保障直隶一人【兼巡抚事】江南江西一人福建浙江一人湖北湖南一人陕西甘肃一人【兼甘肃巡抚事】广东广西一人四川一人【兼巡抚事】云南贵

  •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全文·佚名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诏译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後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於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比丘。於我灭後当尊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

  • 勿慕见境·印光

    问:“小女现年廿(niàn二十)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今春其母亡过,伊(她)哀思笃切,数日不进饮食。后经弟子嘱其为母念佛,以期莲品转高,伊自后对灵念佛,寒暑无间。惟其念佛至纯一时,往往见十方光明,内现佛像。曾

  • 佛说胜幡璎珞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喜乐山顶。天宫不远仙人住处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童子及贤护菩萨等。十六大士皆来集会。尔时世尊三昧正受。

  • 卷第三·佚名

    翻梵语卷第三·比丘尼名第十二·沙弥名第十三·沙弥尼名第十四·声闻德行名第十五·杂观行名第十六·罪障名第十七·迦絺那衣法第十八比丘尼名第十二·比丘尼(译曰

  • 禹贡锥指·胡渭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清胡渭撰,题二十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成书。此书在前人注释《禹贡》的基础上,旁征博引。主要对 《禹贡》的逐句加注,《禹贡》原文字分句顶格,作者博考载籍,凡郡县分合异同,山川形势,道里远

  • 台湾生熟番纪事·黄逢昶

    清黄逢昶撰。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年),有光绪间刻本传世。书中记载高山番(即生番)和平埔番(即熟番)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清朝廷在当地的政府机构对高山番和平埔番的统治情况等。

  • 济公诗词选·道济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