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子昂传

陈子昂,梓州射洪人。家中世代富豪,惟独子昂苦节读书,尤其善长于写作诗文。开始时写有《感遇诗》三十八首,京兆府司功王适看到后惊叹道:“这位学子必将成为天下文宗啊!”子昂由此知名。后考中进士。遇到高宗在洛阳去世,灵柩将要运回长安,陈子昂赴皇帝殿庭上书,极力陈述东都是形胜之地,可以安置高宗陵墓,而陕西一带干旱歉收,灵驾西迁不便。武则天召见了陈子昂,对他的应对颇满意而奇其才,授官麟台正字。

武则天准备取道雅州讨伐生羌,以袭击吐蕃,陈子昂上书谏阻。

后转任右拾遗,多次上疏谈论事情,文字都典雅华美。当时有个同州下圭阝人徐元庆,父亲被县尉赵师韫所杀。后来师韫做了御史,元庆隐姓埋名到驿站官吏家帮工,守候到师韫,便亲手杀了他。一些谈论这事的人认为元庆孝顺刚烈,想宽恕他的罪行。陈子昂的意见则认为:“国家的大法是擅自杀人者处以死刑,元庆应按国法处死,然后在他家里巷大门及墓地立牌坊加以表彰,以褒奖他的孝行节义就行了。”当时评议的人都认为陈子昂的意见是对的。不久授官麟台正字。武攸宜统领军队北上讨伐契丹,委任陈子昂为管记,军队中的文书都由他管理。陈子昂的父亲在家乡被县令段简所侮辱,子昂听说后,立刻回到乡里。段简便借事由把他抓到了监狱中,子昂忧愤而死,当时年仅四十余岁。

陈子昂性情急躁,没有庄严的仪表,然而他的文章宏富壮丽,很为当时所看重。有文集十卷,他的好友黄门侍郎卢藏用为他的文集作序,广为流传于当时。

陈子昂去世后,益州成都人闾丘均,也以文章著称。景龙年间(707~710),被安乐公主举荐,出仕任太常博士。后来公主被杀,闾丘均被牵累获罪贬为循州司仓,不久去世。有文集十卷。

猜你喜欢
  志第十六 历二·欧阳修
  唐本纪第四·欧阳修
  第二百一十九·胡三省
  卷第十五·徐鼒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大风冻死新嫁娘·李定夷
  ●郑氏史料续编卷六·佚名
  卷十二·吕中
  补后汉书年表卷二·熊方
  钦定辽史语解卷五·佚名
  耶律良传·脱脱
  卷八十九·雍正
  奏谳书七·佚名
  卷上·郑兴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史宫词卷十九 元·史梦兰

    元,太祖姓奇渥温氏,名铁木真,鞑靼部人。都和林,称上都,号蒙古。在位二十四年殂,葬起辇谷。子太宗,窝阔台立,十二年殂,葬起辇谷。定宗贵由,太宗子。太宗殂,皇后乃马真氏,不奉立孙遗诏,自临朝称制。至十七年,乃立帝。三年殂,葬起辇谷。

  • 玉清庵错送鸳鸯被·臧懋循

    玉清庵错送鸳鸯被杂剧(元)无名氏撰●玉清庵错送鸳鸯被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金阊客解品凤凰箫 正名 玉清庵错送鸳鸯被楔子〔冲末扮李府尹引

  • 二集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八古今体九十五首【己巳一】己巳元旦曙色苍苍五凤城晏温初旭玉楼晴百年岁月逢元旦九?车书奉大清嘉祉载吟椒颂句春音伫听凯歌声三辰新转祥符肇六气均调物象亨新正试笔履端首祚肇昌辰歛时五福

  • ●卷第二十八·胡三省

    【汉纪二十】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孝元皇帝上〔荀悦曰:讳「奭」之字曰「盛」。应劭曰:谥法:行义悦民曰元。〕初元元年〔(癸酉、前四八)〕①春,正月,辛丑,葬孝宣皇帝于杜陵;〔臣瓒曰:自崩至葬凡二十八日。杜陵在长安南五

  •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陈文帝本纪·李延寿

    陈世祖文皇帝名叫陈茜,字子华,是始兴昭烈王的长子。从少年时候起就沉稳敏捷,有见识有胆量,容貌漂亮,留意经史书籍。武帝对他十分宠爱,常称他为“我家英秀”。梁朝太清初年,文帝梦见有两个太陽争斗,一个大,一个小,大的光芒减弱落

  • 王玺传·张廷玉

    王玺是太原左卫指挥同知。成化初年,他被提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守备黄河七座别墅。巡抚李侃向朝廷推荐他。阿鲁出侵犯延绥,王玺奉命充任游击将军赴援,与敌寇战于孤山堡,击败之。敌寇再次入侵,王玺战于漫天岭、刘宗坞及漫塔、

  • 詹同传·张廷玉

    詹同,字同文,初名叫书,婺源人。幼年聪颖,学士虞集见到他说:“是个才子。”把他弟弟虞..的女儿嫁给了他。至正年间,举荐茂才,任命为郴州学正。正遇战乱,家居黄州,侍奉陈友谅担任翰林学士。太祖攻下武昌,召他为国子博士,赐名叫同。

  • 卷之五十七  謇齋瑣綴錄五(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五 錦衣衞掌衞事都指揮僉事臣袁彬謹題:為纂修事,成化元年七月二十一日該太保、會昌侯孫繼宗等題:英

  • 行露·佚名

    ——敢于说“不”字的气节【原文】厌氵邑行露①,岂不夙夜②?谓行多露③。谁谓雀无角④?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⑤?何以速我狱⑥?虽速我狱,室家不足⑦!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⑧?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

  • 诠言训·刘安

    【原文】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于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莫能及宗,故动而谓之生,死而谓之穷,皆为物矣,非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万

  • 卷五·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二(正传十四人附见五人)○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大仪)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风度奇正,利智绝伦,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学之眩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受、证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常至天后朝,传译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宗喀巴

    道前基础初归敬颂〔科〕科判分二甲一初归敬颂及略述本论之重要甲二初开为四门今甲一初归敬颂及略述本论之重要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语)敬礼尊重妙音(汉译)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于是释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一·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自性根本智慧了知。增上相状静住无恼。湛然快乐了解脱义。恶趣颠倒我执无尽。忧苦转多烦恼无替。根本灾难相貌无定。瀑流烦恼如来永断。彼自性

  • 卷第九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金陵横山同庵润禅师上堂。以拂子。画○○○○○。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常在五形中

  •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杜光庭

    唐末杜光庭删定,述科仪。忏十方,有祝词如卫灵咒,颂词如步虚词。

  • 靖康传信录·李纲

    宋李纲撰。三卷。作者以为宋一再败于金,是由于崇宁、大观以来军政不修、外交软弱之故。欲呼吁朝臣同心协力,同保宗社。因集被受御笔内批及表札章奏等,命笔吏编之。自宣和七年(1125)冬,至靖康二年(1127)春,金军两次南

  • 法华玄义释签·湛然

    凡二十卷。唐代湛然(711~782)着于广德二年(764)。又称天台法华玄义释签、法华释签、玄义释签、玄签、释签、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乃笺释智顗之法华玄义之作。全书将法华玄义之本文作适当之分节,